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推广,装配式施工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大量应用,同时国家也对建筑节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节能系统的防火、隔热、无空腔构造等性能,也成为了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
虽然国家标准《JGJ 144-201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中提供了多种外保温及无空腔节能构造,但在建筑施工中仍存在工艺繁琐、无法装配施工等问题。此外,受自然环境影响,还存在施工人员多、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等问题,导致节能系统存在成本增加、安全及质量隐患较大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适用于现浇混凝土墙体和现砌筑墙体,有效满足节能设计标准,具有装配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同时具有装配式施工、防火、保温无空腔的特点;该构造与建筑主体保温结构实现了一体化,有效增强了外保温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在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中,该构造的外保温支护系统还起到了外模板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当建筑围护墙体为现浇混凝土墙体时,该构造包括支护架、内模板及保温板,所述支护架分为内支护架和外支护架;所述内模板和内支护架位于现浇混凝土墙体的内侧,且内模板位于内支护架与现浇混凝土墙体之间;所述保温板和外支护架位于现浇混凝土墙体的外侧,且保温板位于外支护架与现浇混凝土墙体之间;所述内支护架、内模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保温板及外支护架之间通过穿墙螺栓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支护架和外支护架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起吊件;在所述内支护架与楼板之间设置有支撑调节构件;所述保温板和外支护架之间连接有保温支护紧固件;所述保温板与现浇混凝土墙体之间连接有保温墙体紧固件。
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当建筑围护墙体为现砌筑墙体时,该构造包括支护架和保温板;所述保温板和支护架位于现砌筑墙体的外侧,且保温板位于支护架与现砌筑墙体之间;在所述保温板与现砌筑墙体之间设有胶粘剂;在所述支护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起吊件;所述保温板和支护架之间连接有保温支护紧固件;所述保温板与现砌筑墙体之间连接有保温墙体紧固件。
所述支护架采用矩形网格式框架结构形式,在支护架的横杆和纵杆上开设有若干螺栓穿装连接孔。
在所述支护架的外表面固定设有铰耳转接构件,所述支撑调节构件一端通过铰耳转接构件与外支护架相连,支撑调节构件另一端与楼板之间也通过铰耳转接构件相连。
所述穿墙螺栓紧固件采用非金属断热桥螺栓紧固件。
所述保温支护紧固件和保温墙体紧固件均采用非金属断热桥螺栓紧固件。
所述保温板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B级的保温板材或复合板材。
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的施工方法,当建筑围护墙体为现浇混凝土墙体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内模板与内支护架预先固连在一起,之后利用吊车对内模板与内支护架的组合体进行整体吊运,且起吊件作为吊车的吊钩挂接点,直到内模板与内支护架的组合体整体吊运至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区域的内侧;
步骤二:调整内模板与内支护架组合体的位置,通过垫块使内模板与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区域内的钢筋笼顶靠在一起,之后将支撑调节构件连接到内支护架与楼板之间,通过支撑调节构件调整内模板与内支护架组合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至设计要求;
步骤三:将保温板和外支护架平铺叠放在一起,之后利用电钻并通过支护架上预设的螺栓穿装连接孔在保温板上进行垂直打孔,然后在孔内插入保温支护紧固件,并由保温支护紧固件将保温板和外支护架固连在一起,且保温支护紧固件的锚盘与保温板内表面平齐;
步骤四:利用电钻在外支护架网格区域内的保温板上进行垂直打孔,之后在孔内插入保温墙体紧固件,且保温墙体紧固件的锚盘与保温板外表面平齐,保温墙体紧固件的杆体延伸出保温板内表面;
步骤五:利用吊车对保温板与外支护架的组合体进行整体吊运,且起吊件作为吊车的吊钩挂接点,直到保温板与外支护架的组合体整体吊运至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区域的外侧;
步骤六:调整保温板与外支护架组合体的位置,通过垫块使保温板与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区域内的钢筋笼顶靠在一起,之后利用电钻并通过支护架上预设的螺栓穿装连接孔在内模板和保温板上同轴打孔,然后在孔内插入穿墙螺栓紧固件,并通过穿墙螺栓紧固件将内支护架、内模板、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区域内的钢筋笼、保温板和外支护架紧固连接为一体式构造;
步骤七: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六,直至完成全部区域内的一体式构造的施工,且相邻一体式构造内的支护架之间需要通过支护间螺栓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
步骤八:向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区域内浇筑混凝土,直到混凝土凝固形成现浇混凝土墙体后,将穿墙螺栓紧固件、保温支护紧固件及支护间螺栓紧固件全部松开,之后将内模板与内支护架组合体以及外支护架全部移除。
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的施工方法,当建筑围护墙体为现砌筑墙体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保温板和支护架平铺叠放在一起,之后利用电钻并通过支护架上预设的螺栓穿装连接孔在保温板上进行垂直打孔,然后在孔内插入保温支护紧固件,并由保温支护紧固件将保温板和支护架固连在一起,且保温支护紧固件的锚盘与保温板内表面平齐;
步骤二:利用电钻在支护架网格区域内的保温板上进行垂直打孔,之后在孔内插入保温墙体紧固件,且保温墙体紧固件的锚盘与保温板外表面平齐,保温墙体紧固件的杆体延伸出保温板内表面;
步骤三:利用吊车对保温板与支护架的组合体进行整体吊运,且起吊件作为吊车的吊钩挂接点,直到保温板与支护架的组合体整体吊运至现砌筑墙体施工区域的外侧;
步骤四:在保温板的内表面涂抹胶粘剂,之后开始现砌筑墙体的砌筑,墙体砌筑过程中需要保证砌块与保温板内表面的胶粘剂粘接密实,并且延伸出保温板内表面的保温墙体紧固件杆体需要埋入砌块之间的灰口缝内;
步骤五:当现砌筑墙体完成砌筑后,将保温支护紧固件松开,之后将支护架移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适用于现浇混凝土墙体和现砌筑墙体,有效满足节能设计标准,具有装配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同时具有装配式施工、防火、保温无空腔的特点;该构造与建筑主体保温结构实现了一体化,有效增强了外保温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在现浇混凝土墙体施工中,该构造的外保温支护系统还起到了外模板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当建筑围护墙体为现浇混凝土墙体时);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当建筑围护墙体为现砌筑墙体时);
图中,1—现浇混凝土墙体,2—内支护架,3—外支护架,4—内模板,5—保温板,6—穿墙螺栓紧固件,7—起吊件,8—楼板,9—支撑调节构件,10—保温支护紧固件,11—保温墙体紧固件,12—现砌筑墙体,13—胶粘剂,14—铰耳转接构件,15—支护间螺栓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当建筑围护墙体为现浇混凝土墙体1时,该构造包括支护架、内模板4及保温板5,所述支护架分为内支护架2和外支护架3;所述内模板4和内支护架2位于现浇混凝土墙体1的内侧,且内模板4位于内支护架2与现浇混凝土墙体1之间;所述保温板5和外支护架3位于现浇混凝土墙体1的外侧,且保温板5位于外支护架3与现浇混凝土墙体1之间;所述内支护架2、内模板4、现浇混凝土墙体1、保温板5及外支护架3之间通过穿墙螺栓紧固件6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支护架2和外支护架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起吊件7;在所述内支护架2与楼板8之间设置有支撑调节构件9;所述保温板5和外支护架3之间连接有保温支护紧固件10;所述保温板5与现浇混凝土墙体1之间连接有保温墙体紧固件11。
如图1、3所示,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当建筑围护墙体为现砌筑墙体12时,该构造包括支护架和保温板5;所述保温板5和支护架位于现砌筑墙体12的外侧,且保温板5位于支护架与现砌筑墙体12之间;在所述保温板5与现砌筑墙体12之间设有胶粘剂13;在所述支护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起吊件7;所述保温板5和支护架之间连接有保温支护紧固件10;所述保温板5与现砌筑墙体12之间连接有保温墙体紧固件11。
所述支护架采用矩形网格式框架结构形式,在支护架的横杆和纵杆上开设有若干螺栓穿装连接孔。
在所述支护架的外表面固定设有铰耳转接构件14,所述支撑调节构件9一端通过铰耳转接构件14与外支护架3相连,支撑调节构件9另一端与楼板8之间也通过铰耳转接构件14相连。
所述穿墙螺栓紧固件6采用非金属断热桥螺栓紧固件。
所述保温支护紧固件10和保温墙体紧固件11均采用非金属断热桥螺栓紧固件。
所述保温板5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B级的保温板材或复合板材。
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的施工方法,当建筑围护墙体为现浇混凝土墙体1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内模板4与内支护架2预先固连在一起,之后利用吊车对内模板4与内支护架2的组合体进行整体吊运,且起吊件7作为吊车的吊钩挂接点,直到内模板4与内支护架2的组合体整体吊运至现浇混凝土墙体1施工区域的内侧;
步骤二:调整内模板4与内支护架2组合体的位置,通过垫块使内模板4与现浇混凝土墙体1施工区域内的钢筋笼顶靠在一起,之后将支撑调节构件9连接到内支护架2与楼板8之间,通过支撑调节构件9调整内模板4与内支护架2组合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至设计要求;
步骤三:将保温板5和外支护架3平铺叠放在一起,之后利用电钻并通过支护架上预设的螺栓穿装连接孔在保温板5上进行垂直打孔,然后在孔内插入保温支护紧固件10,并由保温支护紧固件10将保温板5和外支护架3固连在一起,且保温支护紧固件10的锚盘与保温板5内表面平齐;
步骤四:利用电钻在外支护架3网格区域内的保温板5上进行垂直打孔,之后在孔内插入保温墙体紧固件11,且保温墙体紧固件11的锚盘与保温板5外表面平齐,保温墙体紧固件11的杆体延伸出保温板5内表面;
步骤五:利用吊车对保温板5与外支护架3的组合体进行整体吊运,且起吊件7作为吊车的吊钩挂接点,直到保温板5与外支护架3的组合体整体吊运至现浇混凝土墙体1施工区域的外侧;
步骤六:调整保温板5与外支护架3组合体的位置,通过垫块使保温板5与现浇混凝土墙体1施工区域内的钢筋笼顶靠在一起,之后利用电钻并通过支护架上预设的螺栓穿装连接孔在内模板4和保温板5上同轴打孔,然后在孔内插入穿墙螺栓紧固件6,并通过穿墙螺栓紧固件6将内支护架2、内模板4、现浇混凝土墙体1施工区域内的钢筋笼、保温板5和外支护架3紧固连接为一体式构造;
步骤七: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六,直至完成全部区域内的一体式构造的施工,且相邻一体式构造内的支护架之间需要通过支护间螺栓紧固件15进行固定连接;
步骤八:向现浇混凝土墙体1施工区域内浇筑混凝土,直到混凝土凝固形成现浇混凝土墙体1后,将穿墙螺栓紧固件6、保温支护紧固件10及支护间螺栓紧固件15全部松开,之后将内模板4与内支护架2组合体以及外支护架3全部移除。
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的施工方法,当建筑围护墙体为现砌筑墙体12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保温板5和支护架平铺叠放在一起,之后利用电钻并通过支护架上预设的螺栓穿装连接孔在保温板5上进行垂直打孔,然后在孔内插入保温支护紧固件10,并由保温支护紧固件10将保温板5和支护架固连在一起,且保温支护紧固件10的锚盘与保温板5内表面平齐;
步骤二:利用电钻在支护架网格区域内的保温板5上进行垂直打孔,之后在孔内插入保温墙体紧固件11,且保温墙体紧固件11的锚盘与保温板5外表面平齐,保温墙体紧固件11的杆体延伸出保温板5内表面;
步骤三:利用吊车对保温板5与支护架的组合体进行整体吊运,且起吊件7作为吊车的吊钩挂接点,直到保温板5与支护架的组合体整体吊运至现砌筑墙体12施工区域的外侧;
步骤四:在保温板5的内表面涂抹胶粘剂13,之后开始现砌筑墙体12的砌筑,墙体砌筑过程中需要保证砌块与保温板5内表面的胶粘剂13粘接密实,并且延伸出保温板5内表面的保温墙体紧固件11杆体需要埋入砌块之间的灰口缝内;
步骤五:当现砌筑墙体12完成砌筑后,将保温支护紧固件10松开,之后将支护架移除。
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