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95038U - 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95038U
CN216195038U CN202121811510.9U CN202121811510U CN216195038U CN 216195038 U CN216195038 U CN 216195038U CN 202121811510 U CN202121811510 U CN 202121811510U CN 216195038 U CN216195038 U CN 216195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s
gear
transmission shaft
guide rai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115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锐
王梁哲
陈丞
蔡明威
刘超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8115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95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95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95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属于水厂水处理技术领域,该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支撑组件、行走装置和横移装置,所述行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第一导轨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相对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开设有锯齿;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架、配电箱、连接轴、第一齿轮和驱动机构,所述行走架的底部呈对称分布有两个所述配电箱,所述行走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轴,且两个所述连接轴从前至后依次排布,本实用新型既能移动至靠近水池的两侧壁进行清淤,还能在行车架持续直线运动时,传动机构使壳体沿连接组件往复运动,以实现往复式清淤。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水厂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给城镇提供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的用水而对自然水体进行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工程设施及场所。水厂有净水和配水两个功能。城镇供水水厂通常有地下水水厂和地表水水厂。地下水水厂是以地下水作水源,水厂内生产构筑物比较简易,只需清水池、二级泵房、变配电室;地表水水厂是以地表水作水源,水厂内生产构筑物一般有:预沉池、反应池、澄清池、滤池、清水池、冲洗设施、二级泵房、变配电室、投药间、排污泵房等。不论是地表水水厂,还是地下水水厂,除了生产构筑物外,还要有化验室、检修车间、和其他辅助和附属建筑物。
水厂在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水池中沉淀的污泥进行清除,往往会需要用到排污行车装置,然而现有的排污行车装置的吸污管通常被固定在行车架上,从而使得靠近水池两侧壁的区域无法实现清淤工作,通常需要借助辅助设备通过人工进行处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工作效率低,也伴随着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排污行车装置的吸污管通常被固定在行车架上,从而使得靠近水池两侧壁的区域无法实现清淤工作,通常需要借助辅助设备通过人工进行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包括:
行走支撑组件,所述行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第一导轨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相对于所述第一导轨的一侧开设有锯齿;
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架、配电箱、连接轴、第一齿轮和驱动机构,所述行走架的底部呈对称分布有两个所述配电箱,所述行走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轴,且两个所述连接轴从前至后依次排布,两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两个所述第一导轮均与所述第一导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轨靠近两个所述第一导轮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均与所述支撑座的所述锯齿齿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横移装置,所述横移装置设置在所述行走架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所述配电箱之间,所述横移装置包括连接组件、壳体和传动机构,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电机、第一轴承座、皮带轮和传动皮带,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呈对称分布在所述配电箱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配电箱的底部,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配电箱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表面均套设有所述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均贯穿所述配电箱并延伸至所述配电箱的外侧,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所述配电箱外侧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为变频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板、滑道和第二导轨,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走架的底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呈对称分布有两个所述滑道,两个所述滑道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呈“工”字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呈对称分布有两个侧板,且两个所述侧板位于两个所述滑道之间,所述第二导轨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两个所述侧板相对于两个所述滑道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导轮,且两个所述第二导轮从左至右依次排布,两个所述第二导轮均与所述滑道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同步轴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齿轮和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齿轮与两个所述第四齿轮呈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相齿合连接、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相齿合连接,其一所述第二齿轮和其一所述第四齿轮之间齿合连接有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齿合连接的所述第二齿轮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相对的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二轴承座与所述壳体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和两个所述第四齿轮的轴心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同步轴,且四个所述同步轴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四个所述同步轴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端部均套设有压紧轮,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同步轴连接的两个所述压紧轮为一组、以及两个所述第四齿轮通过所述同步轴连接的两个所述压紧轮为一组对所述第二导轨形成夹持并可转动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第一电机通电后驱动第一传动轴旋转,且使与第一传动轴连接的第一齿轮旋转,同时第一传动轴还带动其表面的皮带轮旋转,通过传动皮带的动能传递下,使第二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轴连接的第一齿轮旋转运动,使第一齿轮在支撑座的锯齿上做直线旋转运动,通过第一齿轮与支撑座的锯齿的作用力,可实现第一导轮沿第一导轨上做直线旋转运动,从而实现行走架沿水池做直线运动进行清淤工作;对靠近水池两侧壁区域进行清淤作业时,通过第二电机通电使驱动轴带动其一第二齿轮旋转,使另其一第二齿轮反向旋转,并通过第三齿轮的作用使两个第四齿轮旋转与其相对的两个第二齿轮形成同向旋转运动,因此压紧轮对第二导轨施加摩擦力实现往复直线运动,使壳体带动第二导轮沿滑道直线旋转运动;因此既能移动至靠近水池的两侧壁进行清淤,还能在行车架持续直线运动时,传动机构使壳体沿连接组件往复运动,以实现往复式清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的配电箱俯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的横移装置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的壳体主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行走支撑组件;110、支撑板;120、第一导轨;130、支撑座;200、行走装置;210、行走架;220、配电箱;230、连接轴;231、第一导轮;240、第一齿轮;250、驱动机构;251、第一传动轴;252、第二传动轴;253、第一电机;254、第一轴承座;255、皮带轮;256、传动皮带;300、横移装置;310、连接组件;311、固定板;312、滑道;313、第二导轨;320、壳体; 321、侧板;322、第二导轮;330、传动机构;331、第二齿轮;332、第三齿轮; 333、第四齿轮;3331、第二轴承座;334、同步轴;335、第二电机;3351、驱动轴;336、压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支撑组件100、行走装置200和横移装置300;
参照附图1所示,行走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板110、第一导轨120和支撑座130,支撑板110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轨120和支撑座 130,支撑座130相对于第一导轨120的一侧开设有锯齿;两个支撑板110可固定在水池的两侧壁,通过驱动机构250的驱动以实现行走架210进行直线运动。
参照附图1-2所示,行走装置200包括行走架210、配电箱220、连接轴 230、第一齿轮240和驱动机构250,行走架210的底部呈对称分布有两个配电箱220,行走架2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轴230,且两个连接轴230从前至后依次排布,两个连接轴230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231,两个第一导轮231均与第一导轨120转动连接,第一导轨120靠近两个第一导轮231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一齿轮240,两个第一齿轮240均与支撑座130的锯齿齿合连接,两个第一齿轮240均与驱动机构25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50能够驱动第一齿轮240旋转,使第一齿轮 240在支撑座130的锯齿上做直线旋转运动,通过第一齿轮240与支撑座130的锯齿的作用力,可实现第一导轮231沿第一导轨120上做直线旋转运动,从而实现行走架210沿水池做直线运动进行清淤工作。
参照附图1、3-5所示,横移装置300设置在行走架210的底部,且位于两个配电箱220之间,横移装置300包括连接组件310、壳体320和传动机构 330,壳体320与连接组件310连接,驱动机构250设置在壳体320的内部。
通常,吸污管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壳体320背离连接组件310的一侧,吸污管为金属管,更具体地说为钢管;另外,为了配合壳体320能在连接组件 310上往复运动,吸污管与行走架210连接的部位应当有一段波纹管配合运动;通过传动机构330使壳体320沿连接组件310直线运动,既能移动至靠近水池的两侧壁进行清淤,还能在行走架210持续直线运动时,传动机构330使壳体 320沿连接组件310往复运动,以实现往复式清淤。
作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驱动机构250包括第一传动轴 251、第二传动轴252、第一电机253、第一轴承座254、皮带轮255和传动皮带 256,第一传动轴251和第二传动轴252呈对称分布在配电箱220的内部,第一传动轴251的一端与第一电机25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53固定安装在配电箱220的底部,第二传动轴252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座254与配电箱220 连接,第一传动轴251和第二传动轴252的表面均套设有皮带轮255,两个皮带轮255之间通过传动皮带256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251和第二传动轴252的另一端均贯穿配电箱220并延伸至配电箱220的外侧,第一传动轴251和第二传动轴252位于配电箱220外侧的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240的轴心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齿轮240进行传动时,在第一电机253通电后驱动第一传动轴251旋转,且使与第一传动轴251连接的第一齿轮240旋转,同时第一传动轴251还带动其表面的皮带轮255旋转,通过传动皮带256的动能传递下,使第二传动轴252以及第二传动轴252连接的第一齿轮240旋转运动。
优选地,第一电机253为变频电机。
作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连接组件310包括固定板311、滑道312和第二导轨313,固定板311固定连接于行走架210的底部,固定板 311的一侧呈对称分布有两个滑道312,两个滑道312之间设置有第二导轨313,第二导轨313呈“工”字形设置。
作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壳体320相对于固定板311的一侧呈对称分布有两个侧板321,且两个侧板321位于两个滑道312之间,第二导轨313位于两个侧板321之间,两个侧板321相对于两个滑道312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导轮322,且两个第二导轮322从左至右依次排布,两个第二导轮322均与滑道312连接。
作为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传动机构330包括第二齿轮331、第三齿轮332、第四齿轮333、同步轴334和第二电机335,第二齿轮331和两个第四齿轮33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齿轮331与两个第四齿轮333呈对称分布在壳体320的内部,且两个第二齿轮331相齿合连接、两个第四齿轮333 相齿合连接,其一第二齿轮331和其一第四齿轮333之间齿合连接有第三齿轮 332,与第三齿轮332齿合连接的第二齿轮331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 335,第二电机33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3351,驱动轴3351的一端与相对的第二齿轮331的轴心固定连接,第三齿轮332通过第二轴承座3331与壳体 320连接,两个第二齿轮331和两个第四齿轮333的轴心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轴 334,且四个同步轴334的一端贯穿壳体320并延伸至壳体320的外侧,四个同步轴334位于壳体320外侧的端部均套设有压紧轮336,且两个第二齿轮331通过同步轴334连接的两个压紧轮336为一组、以及两个第四齿轮333通过同步轴334连接的两个压紧轮336为一组对第二导轨313形成夹持并可转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对压紧轮336传动时,通过第二电机335通电使驱动轴 3351带动其一第二齿轮331旋转,使另其一第二齿轮331反向旋转,并通过第三齿轮332的作用使两个第四齿轮333旋转与其相对的两个第二齿轮331形成同向旋转运动,因此压紧轮336对第二导轨313施加摩擦力实现往复直线运动。
具体的,该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第一电机253通电后驱动第一传动轴251旋转,且使与第一传动轴251连接的第一齿轮240旋转,同时第一传动轴251还带动其表面的皮带轮255旋转,通过传动皮带256的动能传递下,使第二传动轴252以及第二传动轴252连接的第一齿轮 240旋转运动,使第一齿轮240在支撑座130的锯齿上做直线旋转运动,通过第一齿轮240与支撑座130的锯齿的作用力,可实现第一导轮231沿第一导轨120 上做直线旋转运动,从而实现行走架210沿水池做直线运动进行清淤工作;对靠近水池两侧壁区域进行清淤作业时,通过第二电机335通电使驱动轴3351带动其一第二齿轮331旋转,使另其一第二齿轮331反向旋转,并通过第三齿轮332 的作用使两个第四齿轮333旋转与其相对的两个第二齿轮331形成同向旋转运动,因此压紧轮336对第二导轨313施加摩擦力实现往复直线运动,使壳体320 带动第二导轮322沿滑道312直线旋转运动;因此既能移动至靠近水池的两侧壁进行清淤,还能在行走架210持续直线运动时,传动机构330使壳体320沿连接组件310往复运动,以实现往复式清淤。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电机335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第二电机335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走支撑组件(100),所述行走支撑组件(100)包括支撑板(110)、第一导轨(120)和支撑座(130),所述支撑板(110)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导轨(120)和所述支撑座(130),所述支撑座(130)相对于所述第一导轨(120)的一侧开设有锯齿;
行走装置(200),所述行走装置(200)包括行走架(210)、配电箱(220)、连接轴(230)、第一齿轮(240)和驱动机构(250),所述行走架(210)的底部呈对称分布有两个所述配电箱(220),所述行走架(2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轴(230),且两个所述连接轴(230)从前至后依次排布,两个所述连接轴(230)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231),两个所述第一导轮(231)均与所述第一导轨(1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轨(120)靠近两个所述第一导轮(231)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齿轮(240),两个所述第一齿轮(240)均与所述支撑座(130)的所述锯齿齿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齿轮(240)均与所述驱动机构(250)连接;
横移装置(300),所述横移装置(300)设置在所述行走架(210)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所述配电箱(220)之间,所述横移装置(300)包括连接组件(310)、壳体(320)和传动机构(330),所述壳体(320)与所述连接组件(310)连接,所述传动机构(330)设置在所述壳体(320)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50)包括第一传动轴(251)、第二传动轴(252)、第一电机(253)、第一轴承座(254)、皮带轮(255)和传动皮带(256),所述第一传动轴(25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252)呈对称分布在所述配电箱(220)的内部,所述第一传动轴(2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25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53)固定安装在所述配电箱(220)的底部,所述第二传动轴(25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座(254)与所述配电箱(220)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25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252)的表面均套设有所述皮带轮(255),两个所述皮带轮(255)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皮带(25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25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252)的另一端均贯穿所述配电箱(220)并延伸至所述配电箱(220)的外侧,所述第一传动轴(25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252)位于所述配电箱(220)外侧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齿轮(240)的轴心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53)为变频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10)包括固定板(311)、滑道(312)和第二导轨(313),所述固定板(311)固定连接于所述行走架(210)的底部,所述固定板(311)的一侧呈对称分布有两个所述滑道(312),两个所述滑道(312)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导轨(313),所述第二导轨(313)呈“工”字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20)相对于所述固定板(311)的一侧呈对称分布有两个侧板(321),且两个所述侧板(321)位于两个所述滑道(312)之间,所述第二导轨(313)位于两个所述侧板(321)之间,两个所述侧板(321)相对于两个所述滑道(312)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导轮(322),且两个所述第二导轮(322)从左至右依次排布,两个所述第二导轮(322)均与所述滑道(3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30)包括第二齿轮(331)、第三齿轮(332)、第四齿轮(333)、同步轴(334)和第二电机(335),所述第二齿轮(331)和两个所述第四齿轮(33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31)与两个所述第四齿轮(333)呈对称分布在所述壳体(320)的内部,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31)相齿合连接、两个所述第四齿轮(333)相齿合连接,其一所述第二齿轮(331)和其一所述第四齿轮(333)之间齿合连接有所述第三齿轮(332),与所述第三齿轮(332)齿合连接的所述第二齿轮(331)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二电机(335),所述第二电机(33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3351),所述驱动轴(3351)的一端与相对的所述第二齿轮(331)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32)通过第二轴承座(3331)与所述壳体(320)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31)和两个所述第四齿轮(333)的轴心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同步轴(334),且四个所述同步轴(334)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320)并延伸至所述壳体(320)的外侧,四个所述同步轴(334)位于所述壳体(320)外侧的端部均套设有压紧轮(336),且两个所述第二齿轮(331)通过所述同步轴(334)连接的两个所述压紧轮(336)为一组、以及两个所述第四齿轮(333)通过所述同步轴(334)连接的两个所述压紧轮(336)为一组对所述第二导轨(313)形成夹持并可转动连接。
CN202121811510.9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 Active CN216195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1510.9U CN216195038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1510.9U CN216195038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95038U true CN216195038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5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11510.9U Active CN216195038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95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63354U (zh) 一种城市管道的清淤机器人
CN108755802B (zh) 一种小型水坝口清淤机
CN214862189U (zh) 一种移动式公路施工用洒水喷雾降尘装置
CN107344154A (zh) 一种可调式建筑钢管用除锈喷漆装置
CN111750178A (zh) 一种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的废气输送结构
CN216195038U (zh) 一种变速排泥行车的行走装置
CN108191011B (zh) 一种工业污水处理池
CN115745039A (zh) 针对废弃金属切削液的综合处理利用系统及操作方法
CN218060684U (zh) 一种牵拉式排污管道清淤装置
CN214809441U (zh)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环保降尘机
CN211802854U (zh) 一种城市供水管道的清管清淤装置
CN211965215U (zh) 一种轴承内外圈清洁装置
CN108373190B (zh) 一种废水处理池
CN21553867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清理装置
CN217511236U (zh) 一种防脱链单轨式刮泥机设备
CN211805436U (zh) 一种建筑用钢筋除锈装置
CN205463461U (zh) 管道疏通机
CN2496531Y (zh) 刮油刮渣机
CN212091089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污泥清理装置
CN217794711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工业废水净化处理装置
CN219004015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用清理装置
CN219646790U (zh) 一种无需轨道的行车式刮泥机
CN217449073U (zh) 一种新型酸洗磷化废水处理装置
CN219815536U (zh) 一种污水格栅机耙齿清理装置
CN216194367U (zh) 一种新型市政工程施工用道路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