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9271U - 一种气力输导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力输导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9271U
CN216189271U CN202122348022.5U CN202122348022U CN216189271U CN 216189271 U CN216189271 U CN 216189271U CN 202122348022 U CN202122348022 U CN 202122348022U CN 216189271 U CN216189271 U CN 216189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ir
air guide
guide hole
caulk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480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二毛
李俊
岳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rguson Conveying Machinery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rguson Conveying Machiner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rguson Conveying Machinery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rguson Conveying Machinery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480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9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9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9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力输导阀,包括阀上模和阀下模,所述阀上模和阀下模均为环状,其中,所述阀上模处设置有环状的嵌槽,所述阀下模卡设在所述嵌槽内,在所述嵌槽内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气孔,第一导气孔与外部气源气路连接,所述阀下模的内侧面上对应于第一导气孔开设有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一导气孔与第二导气孔构成一端进气、另一端出气的导气结构,阀下模与嵌槽间留有出气间隙,出气间隙位于导气结构的出气侧。本实用新型在气送系统中提高输送效果甚至提高气力输送距离,有效解决正压输送下的管路输送不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气力输导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设备中所使用的组件,具体涉及一种气力输导阀。
背景技术
气力输送按工作原理大致可分为吸送式与压送式两种类型。吸送式气力输送,是将大气与物料一起吸入管道内,用低气压力的气流进行输送,因而又称为真空吸送。压送式气力输送,是用高于大气压力的压缩空气推动物料进行输送。其中,正压输送适用于从一处向几处进行分散输送。即供料点是一个,而卸料点可以是一个或者是几个,与吸送式相比,输送物质浓度与输送距离可大为增加。在正压情况下,物料易从排料口卸出,因而分离器、除尘器的构造简单,一般不需要锁风器,另外鼓风机或空气压缩机在系统首端,对空气净化程度要求低。
但正压输送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在正压作用下,物料不易进入输送管,因此供料装置构造比较复杂,正压输送对物料在密闭环境的材料磨损因素直接影响使用寿命和维护要求。正压输送在平行输送时要求有较高风速,不然易造成积料和堵管现象,尤其是在远程运输尤为明显,而且由于动力是在起始阶段,造成末端输送不畅是常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气力输导阀,其在气送系统中提高输送效果甚至提高气力输送距离,有效解决正压输送下的管路输送不畅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力输导阀,包括阀上模和阀下模,所述阀上模和阀下模均为环状,其中,所述阀上模处设置有环状的嵌槽,所述阀下模卡设在所述嵌槽内,在所述嵌槽内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气孔,第一导气孔与外部气源气路连接,所述阀下模的内侧面上对应于第一导气孔开设有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一导气孔与第二导气孔构成一端进气、另一端出气的导气结构,阀下模与嵌槽间留有出气间隙,出气间隙位于导气结构的出气侧。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申请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可选地,所述阀上模位于嵌槽外侧的上模本体中设置有气路通道,嵌槽处的所述第一导气孔与气路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气孔设置于所述嵌槽的底部,所述第一导气孔整体为呈半圆柱状的凹槽,所述第一导气孔沿所述阀上模的径向设置,第一导气孔的一端与上模本体内的气路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气孔设置于所述阀下模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导气孔整体为呈半圆柱状的凹槽,所述第二导气孔沿所述阀下模的径向设置,且贯穿所述阀下模的两个侧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气孔、第二导气孔所构成的导气结构为进气端口径大、出气端口径小。
可选地,本申请的气力输导阀还包括设置于外围用于向阀上模处供气的送气组件,所述送气组件包括流量控制阀、盘管以及送气管,外部气源经所述流量控制阀接入所述盘管,所述盘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送气孔,每个送气孔分别通过一送气管接入至所述气路通道中。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气力输导阀,其结构精巧,安装方便,可根据用户及工况需求来布设阀体位置,不但能够用作辅助原件,亦可作为动力原件使用,通过上下模间所构成的狭缝产生负压,提供强有力的输送气力,可以有效解决物料在转向及平行输送过程中的输送不畅问题,同时降低在输送过程中对输送管壁造成的磨损、破坏,提高输送管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气力输导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气力输导阀中的阀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气力输导阀中的阀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阀上模,11、上模本体,12、嵌槽,13、第一导气孔,14、气路通道;
2、阀下模,21、第二导气孔;
31、流量控制阀,32、盘管,33、送气管,34、调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气力输导阀,如图1至3所示,包括阀上模1和阀下模2,所述阀上模1和阀下模2均为环状,其中,所述阀上模1处设置有环状的嵌槽12,所述阀下模2卡设在所述嵌槽12内,在所述嵌槽12内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气孔13,第一导气孔13与外部气源气路连接,所述阀下模2的内侧面上对应于第一导气孔13开设有第二导气孔21,所述第一导气孔13与第二导气孔21构成一端进气、另一端出气的导气结构,阀下模2与嵌槽12间留有出气间隙,出气间隙位于导气结构的出气侧。
为了送气方便,所述阀上模1位于嵌槽12外侧的上模本体11中设置有气路通道14,嵌槽12处的所述第一导气孔13与气路通道14相连通。本申请的气力输导阀还包括设置于外围用于向阀上模1处供气的送气组件,所述送气组件包括流量控制阀31、盘管32以及送气管33,外部气源经所述流量控制阀31接入所述盘管32,所述盘管32上开设有四个送气孔,每个送气孔分别通过一送气管33接入至所述气路通道14中。所述盘管32上还可设置调压阀34,从而控制送气组件的送气压力,提高工作稳定的同时,保证输送力。
至于导气结构的具体设置,是将所述第一导气孔13设置于所述嵌槽12的底部,所述第一导气孔13整体为呈半圆柱状的凹槽,所述第一导气孔13沿所述阀上模1的径向设置,第一导气孔13的一端与上模本体11内的气路通道14相连通。而所述第二导气孔21设置于所述阀下模2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导气孔21整体为呈半圆柱状的凹槽,所述第二导气孔21沿所述阀下模2的径向设置,且贯穿所述阀下模2的两个侧面。
在上模本体11内沿径向开设作为气路通道14的圆形孔,在圆形孔的轴线方向在嵌槽12底部开设所述第一导气孔13,这样第一导气孔13与第二导气孔21拼接构成圆柱状的导气结构正好一端与该圆形孔对接上完成闭合进气,而开放式的另一端则出气,进而从出气间隙中送出产生负压,完成对物料的输送。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出气力度,所述第一导气孔13、第二导气孔21所构成的导气结构为进气端口径大、出气端口径小。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气力输导阀,其结构精巧,安装方便,可根据用户及工况需求来布设阀体位置,不但能够用作辅助原件,亦可作为动力原件使用,通过上下模间所构成的狭缝产生负压,提供强有力的输送气力,可以有效解决物料在转向及平行输送过程中的输送不畅问题,同时降低在输送过程中对输送管壁造成的磨损、破坏,提高输送管线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气力输导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上模和阀下模,所述阀上模和阀下模均为环状,其中,所述阀上模处设置有环状的嵌槽,所述阀下模卡设在所述嵌槽内,在所述嵌槽内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气孔,第一导气孔与外部气源气路连接,所述阀下模的内侧面上对应于第一导气孔开设有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一导气孔与第二导气孔构成一端进气、另一端出气的导气结构,阀下模与嵌槽间留有出气间隙,出气间隙位于导气结构的出气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上模位于嵌槽外侧的上模本体中设置有气路通道,嵌槽处的所述第一导气孔与气路通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力输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孔设置于所述嵌槽的底部,所述第一导气孔整体为呈半圆柱状的凹槽,所述第一导气孔沿所述阀上模的径向设置,第一导气孔的一端与上模本体内的气路通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输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气孔设置于所述阀下模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导气孔整体为呈半圆柱状的凹槽,所述第二导气孔沿所述阀下模的径向设置,且贯穿所述阀下模的两个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力输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孔、第二导气孔所构成的导气结构为进气端口径大、出气端口径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力输导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外围用于向阀上模处供气的送气组件,所述送气组件包括流量控制阀、盘管以及送气管,外部气源经所述流量控制阀接入所述盘管,所述盘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送气孔,每个送气孔分别通过一送气管接入至所述气路通道中。
CN202122348022.5U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气力输导阀 Active CN216189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8022.5U CN216189271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气力输导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8022.5U CN216189271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气力输导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9271U true CN216189271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6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48022.5U Active CN216189271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气力输导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92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7212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wirl brake tapering
CN101310112A (zh) 离心式压缩机叶轮
US20160238019A1 (en) Gas pipeline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nd gas pipeline
US20190032833A1 (en) Piping for driven-type fluid machine
CN216189271U (zh) 一种气力输导阀
EP3550153B1 (en) Structure integrating return device and pressure diffuser, and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N101008402A (zh) 减少轴流式压缩机叶片尖端流的方法和装置
CN204921480U (zh) 离心压缩机模型级
CN207406498U (zh) 一种用于齿式离心空压机的单级高速离心风机
CN106315231B (zh) 一种引射式高效气力输送系统
CN206654246U (zh) 一种用于包装设备条透明纸输送的风送装置
CN209959540U (zh) 一种多级离心鼓风机的轴向推力控制装置
CN203516115U (zh) 中浓纸浆泵的浆气二次分离结构
CN115140558B (zh) 基于管道内风力流层交换的低造碎气力输送方法与装置
CN107191387A (zh) 一种大支撑跨距的离心压缩机
CN202532175U (zh) 桥接支路分区压缩空气供气管线
CN106268518A (zh) 一种多路气体切换供气而总供气量恒定的真空反应系统
CN201034208Y (zh) 机械式双向可调真空阀
CN218913271U (zh) 一种新型同步排吸离心泵装置
CN217421668U (zh) 一种多级大流量真空发生管
CN211626572U (zh) 一种差压式测风装置
CN205446147U (zh) 一种分流离心泵
CN213386729U (zh) 防堵塞导管的辅助风送装置
CN112879298B (zh) 一种抽真空系统的控制机构
CN104047862B (zh) 主、副轴承高同轴度的涡旋空气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