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85623U - 脚撑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脚撑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85623U
CN216185623U CN202121958001.9U CN202121958001U CN216185623U CN 216185623 U CN216185623 U CN 216185623U CN 202121958001 U CN202121958001 U CN 202121958001U CN 216185623 U CN216185623 U CN 216185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foot
communication module
support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580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彦甲
许连威
赵锡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580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85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85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85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撑结构及车辆。该脚撑结构包括脚撑支架、脚撑支脚及安装壳体;脚撑支脚具有连接端与支撑端,连接端与脚撑支架连接,支撑端设置有安装壳体安装腔;安装壳体具有通讯模块安装腔,安装壳体设置在壳体安装腔中并内陷于支撑端的端面。该脚撑结构,用来安装通讯模块的安装壳体设置在脚撑支脚的壳体安装腔中并内陷于脚撑支脚的支撑端的端面,那么当脚撑结构将车辆支撑在地面时,只有脚撑支脚的支撑端的端面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安装壳体不与地面接触也不需承受很大的力,从而避免安装壳体发生磨损及破裂。

Description

脚撑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脚撑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共享电单车的脚撑上通常配置有近距离通讯模块,以实现定点停车。其中,近距离通讯模块一般采用塑料壳体安装至脚撑的支脚处与地面接触,然而由于脚撑作为整车的支撑部件,在使用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力,这易导致塑料壳体磨损和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共享电单车的脚撑上的塑料壳体易发生磨损和断裂的问题,提供一种脚撑结构及车辆。
一种脚撑结构,所述脚撑结构包括脚撑支架、脚撑支脚及安装壳体;
所述脚撑支脚具有连接端与支撑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脚撑支架连接,所述支撑端设置有安装壳体安装腔;
所述安装壳体设置有通讯模块安装腔,所述安装壳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安装腔中并内陷于所述支撑端的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还设置有与外部、所述通讯模块安装腔相通的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用于使所述通讯模块安装腔内的液体依靠自身重力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通道包括排水豁口及排水凹槽;
所述排水豁口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的远离所述支撑端的端部上并与所述通讯模块安装腔相通;
所述排水凹槽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的外壁上,且一端与排水豁口相通,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安装壳体的靠近所述支撑端的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凹槽为一字形凹槽,且所述排水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脚撑支脚的厚度方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撑结构还包括通讯模块与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用于将所述通讯模块密封于所述通讯模块安装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的端部和与自身相邻的侧部均采用螺纹件与所述安装壳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撑支脚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壳体内设置有多个螺柱,所述螺柱与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壳体安装腔、所述脚撑支架的内腔相通的第一走线孔,所述脚撑支架上设置有与自身内腔相通的第二走线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脚撑支脚的背部还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脚撑支架的内腔相通的第三走线孔。
如上所述的脚撑结构,用来安装通讯模块的安装壳体设置在脚撑支脚的壳体安装腔中并内陷于脚撑支脚的支撑端的端面,那么当脚撑结构将车辆支撑在地面时,只有脚撑支脚的支撑端的端面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安装壳体不与地面接触也不需承受很大的力,从而避免安装壳体发生磨损及破裂。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脚撑结构。
上述车辆,用来安装通讯模块的安装壳体设置在脚撑支脚的壳体安装腔中并内陷于脚撑支脚的支撑端的端面,那么当脚撑结构将车辆支撑在地面时,只有脚撑支脚的支撑端的端面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安装壳体不与地面接触也不需承受很大的力,从而避免安装壳体发生磨损及破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在第一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在第二角度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脚撑结构在支撑车辆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脚撑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10、脚撑结构;100、脚撑支架;110、加强板;110a、第三走线孔;200、脚撑支脚;200a、安装壳体安装腔;200b、安装孔;200c、第一走线孔;210、连接端;220、支撑端;300、安装壳体;300a、通讯模块安装腔;300b、排水通道;300b1、排水豁口;300b2、排水凹槽;310、螺柱;400、通讯模块;500、密封胶;500、螺纹件;600、安装座;600a、固定槽;20、线圈天线;3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目前,如图1至图2所示,共享电车辆的脚撑上通常配置有近距离通讯模块,并与地面上的线圈天线20相互配合,以实现定点停车。其中,近距离通讯模块400一般采用塑料壳体安装至脚撑的支脚处与地面接触,然而由于脚撑作为整车的支撑部件,在使用时需要承受较大的力,这易导致塑料壳体磨损和断裂。
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脚撑结构10,如图3至图5所示,该脚撑结构10包括脚撑支架100、脚撑支脚200及安装壳体300;脚撑支脚200具有连接端210与支撑端220,连接端210与脚撑支架100连接,支撑端220设置有安装壳体安装腔200a;安装壳体300具有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安装壳体300设置在安装壳体安装腔200a中并内陷于支撑端220的端面。其中,脚撑支脚200的连接端210与支撑端220相对分布,或连接端210分布与支撑端220的侧部。下文便以连接端210与支撑端220相对分布为例对脚撑结构10的结构进行描述。
本文中的脚撑结构10可应用于车辆上,用于将车辆支撑于地面上。其中车辆包括并不仅限于电动车(例如共享电单车)、自行车等二轮车辆上。可以理解的是,当脚撑结构10将二轮车辆支撑在地面上时,脚撑支脚200的支撑端220的端面直接与地面接触从而起到支撑的作用,此时安装壳体300由于内陷于脚撑支脚200的支撑端220的端面而与地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可以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
作为一种示例,该脚撑支脚200的材质可以为强、硬度高的金属材质。脚撑支脚200的安装壳体安装腔200a为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结构,该类结构既便于安装壳体300的安装,也可避免屏蔽电信号的传输。全文中的“上”、“下”方位以图3所示出的“上”、“下”方位为准。
作为一种示例,该安装壳体300的材质可以为非金属材质,例如塑料。安装壳体300的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结构,该类结构可以对通讯模块400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一种示例,如图3至图5所示,脚撑结构10还包括安装座600,安装座600安装至在二轮车辆的车架30上,脚撑支架100中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600、脚撑支脚200连接。可选地,如图5所示,安装座600中远离支架的端部上设置有固定槽600a,固定槽600a贯穿安装座600的前、后壁,脚撑支架100的端部插入至固定槽600a中并采用转轴与固定座铰接。其中,全文中所至的“前”、“后”方位以图1、图2所示出的为准。
上述所述的脚撑结构10,用来安装通讯模块400的安装壳体300设置在脚撑支脚200的壳体安装腔中并内陷于脚撑支脚200的支撑端220的端面,那么当脚撑结构10将车辆支撑在地面时,只有脚撑支脚200的支撑端220的端面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安装壳体300不与地面接触也不需承受很大的力,从而避免安装壳体300发生磨损及破裂。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脚撑结构10还包括通讯模块400与密封胶,密封胶用于将通讯模块400密封于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中。密封胶可以避免雨水淋到通讯模块400上从而可以避免通讯模块400损坏。
可选地,通讯模块400可以为近距离通讯电路板,可采用螺钉、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在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的腔底。
可选地,密封胶可以为具有一定的强度、防水性能且不影响电信号传输的材质,例如无机物。可选地,密封胶可以灌满整个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以提高对通讯模块400的密封效果。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壳体300还设置有与外部、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相通的排水通道300b,排水通道300b用于使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内的液体依靠自身重力排出。排水通道300b可以将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内的积水排出,避免积水破坏通讯模块400。需要说明的是,当采用密封胶密封通讯模块400时,也会存在由于灌胶不严实而存在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积水的问题,此时排水通道300b可以及时将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内的积水排出,来保证通讯模块400的正常使用。
关于排水通道300b的数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制,只要能及时排出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内的积水即可,举例来说,排水通道300b的数目为2个,这2个排水通道300b设置在安装壳体300中远离车架30的端部的两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排水通道300b包括排水豁口300b1及排水凹槽300b2;排水豁口300b1设置在安装壳体300的远离支撑端220的端部上并与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相通;排水凹槽300b2设置在安装壳体300的外壁上,且一端与排水豁口300b1相通,另一端贯穿至安装壳体300的靠近支撑端220的端面。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内的积水可先通过排水豁口300b1流入排水凹槽300b2之后再排出至外部,该类结构的排水通道300b可以保证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内的积水能够顺利流入排水通道300b,且也便于加工。
可选地,如图4所示,排水凹槽300b2为一字形凹槽,且排水凹槽300b2的长度方向与脚撑支脚200的厚度方向相同。当脚撑结构将单车支撑在地面上时,脚撑支脚200的厚度方向沿上下竖直方向分布,也就说排水凹槽300b2此时也是沿上下竖直方向分布的,这利于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内的积水排出。
可选地,豁口300c可以方形豁口、弧形豁口或者其他异形豁口。可选地,密封胶的上端面与豁口300c的最低处齐平或高于豁口300c的最低处。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端210的端部和与自身相邻的侧部均采用螺纹件500与安装壳体300连接。如此,可以保证脚撑支脚200与安装壳体300连接牢固。可选地,螺纹件500可以为螺钉、螺丝。
具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脚撑支脚20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00b,安装壳体300内设置有多个螺柱310,螺柱310与安装孔200b一一对应。螺柱310可以采用注塑等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在塑料材质的安装壳体300上,如此便于脚撑结构10的加工。可以理解的是,螺柱310与安装孔200b的数目及安装位置均相同。可选地,安装孔200b分布在脚撑支脚200相对的两端上,螺柱310分布在安装壳体300相对的两端上,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安装壳体300与脚撑支脚200间的连接强度。可选地,至少一部分的螺柱310与安装壳体300间设置有增强筋板,如此可增大螺柱310的安装强度。另外,关于安装孔200b、螺柱310的数目及安装位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制,只要能够将安装壳体300与脚撑支脚200牢固连接即可,举例来说,脚撑支脚200中靠近车架30的端部两侧各开设1个安装孔200b,安装壳体300中靠近车架30的端部两侧各设置1个螺柱310,脚撑支脚200中远离车架30的端部中央开设1个安装孔200b,安装壳体300中远离车架30的端部中央设置1个螺柱3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连接端210上设置有与安装壳体安装腔200a、脚撑支架100的内腔相通的第一走线孔200c,脚撑支架100上设置有与自身内腔相通的第二走线孔。安装壳体300内的通讯模块400的电线可依次穿过第一走线孔200c、第二走线孔与车架30上的中控模块相连。其中,第一走线孔200c、第二走线孔可以为圆形孔、方形孔或其他异形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图5所示,脚撑支脚200的背部还设置有加强板110,加强板110上设置有与脚撑支架100的内腔相通的第三走线孔110a。需要说明的是,脚撑支脚200的背部是指脚撑支脚200中靠近车架30的侧部。加强板110,用来增强脚撑支脚200的强度。其中,加强板110可以采用焊接、紧固件等方式固定。可选地,加强板110的一端插入至安装座600的固定槽600a中并采用转轴与安装座600铰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走线孔110a与第二走线孔相对应,从而可以保证通讯模块400的电线由脚撑支脚200、脚撑支杆穿出之后可顺利经第三走线孔110a与车架30上的中控模块相连。其中,第三走线孔110a可以为圆形孔、方形孔或其他异形孔。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脚撑结构10。
作为一种示例,车辆包括并不仅限于电动车(例如共享电车辆)、自行车等二轮车辆上。
上述所述的车辆,用来安装通讯模块400的安装壳体300设置在脚撑支脚200的壳体安装腔中并内陷于脚撑支脚200的支撑端220的端面,那么当脚撑结构10将车辆支撑在地面时,只有脚撑支脚200的支撑端220的端面直接与地面接触,而安装壳体300不与地面接触也不需承受很大的力,从而避免安装壳体300发生磨损及破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脚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撑结构(10)包括脚撑支架(100)、脚撑支脚(200)及安装壳体(300);
所述脚撑支脚(200)具有连接端(210)与支撑端(220),所述连接端(210)与所述脚撑支架(100)连接,所述支撑端(220)设置有安装壳体安装腔(200a);
所述安装壳体(300)设置有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所述安装壳体(300)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安装腔(200a)中并内陷于所述支撑端(220)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300)还设置有与外部、所述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相通的排水通道(300b),所述排水通道(300b)用于使所述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内的液体依靠自身重力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300b)包括排水豁口(300b1)及排水凹槽(300b2);
所述排水豁口(300b1)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300)的远离所述支撑端(220)的端部上并与所述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相通;
所述排水凹槽(300b2)设置在所述安装壳体(300)的外壁上,且一端与排水豁口(300b1)相通,另一端贯穿至所述安装壳体(300)的靠近所述支撑端(220)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凹槽(300b2)为一字形凹槽,且所述排水凹槽(300b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脚撑支脚(200)的厚度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脚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撑结构(10)还包括通讯模块(400)与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用于将所述通讯模块(400)密封于所述通讯模块安装腔(300a)中。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脚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210)的端部和与自身相邻的侧部均采用螺纹件(500)与所述安装壳体(30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撑支脚(20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200b),所述安装壳体(300)内设置有多个螺柱(310),所述螺柱(310)与所述安装孔(200b)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脚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210)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壳体安装腔(200a)、所述脚撑支架(100)的内腔相通的第一走线孔(200c),所述脚撑支架(100)上设置有与自身内腔相通的第二走线孔。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脚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撑支脚(200)的背部还设置有加强板(110),所述加强板(110)上设置有与所述脚撑支架(100)的内腔相通的第三走线孔(110a)。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脚撑结构(10)。
CN202121958001.9U 2021-08-19 2021-08-19 脚撑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6185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8001.9U CN216185623U (zh) 2021-08-19 2021-08-19 脚撑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58001.9U CN216185623U (zh) 2021-08-19 2021-08-19 脚撑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85623U true CN216185623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4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58001.9U Active CN216185623U (zh) 2021-08-19 2021-08-19 脚撑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85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5713C (zh) 抗震防潮动力电池组
US9331462B2 (en) Junction box
KR20160122779A (ko) 안테나 장치
CN216185623U (zh) 脚撑结构及车辆
CN201142403Y (zh) 电连接器
CN209761122U (zh) 铰链组件及其冰箱
JP6039254B2 (ja) 電力量計の防水構造
BRPI0903193A2 (pt) válvula de retirada com uma carcaça da válvula de material sintético, para recipientes de transporte e armazenamento para lìquidos
CN214411891U (zh) 一种配电箱防护结构以及配电箱
CN218678643U (zh) 电机及洗涤设备
CN209860006U (zh) 一种电池盒及摩托车
CN212447910U (zh) 一种用于滑板车的仪表盒
CN211858719U (zh) 一种抗挤压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KR200362309Y1 (ko) 콘센트가 구비된 통합배선 단자함
CN211858278U (zh) 一种悬式瓷绝缘子串的防雷保护装置
CN213436031U (zh) 一种铁氧体磁瓦批量清洗装置
CN210490677U (zh) 新型直流电机
CN218731991U (zh) 接口防水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0001542B (zh) 整车控制器
CN215682662U (zh) 一种具有防水型孔结构的加热器
CN219226212U (zh) 一种熔断器防护结构
CN213270240U (zh) 一种水泵安装结构
CN111128601A (zh) 继电器的壳体安装结构
CN219979716U (zh) 立式储能电池箱体
CN211700559U (zh) 一种天线振子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