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77496U - 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 - Google Patents

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77496U
CN216177496U CN202122397227.2U CN202122397227U CN216177496U CN 216177496 U CN216177496 U CN 216177496U CN 202122397227 U CN202122397227 U CN 202122397227U CN 216177496 U CN216177496 U CN 216177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connecting rod
faceplate
driving element
e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72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余明
崔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972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77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77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77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We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包括:基座、花盘、端板组件、导向机构、转动机构以及驱动装置。其中基座起支撑作用,花盘能够带动导向机构转动,以使得导向机构内收容的焊接材料能够以缠绕的方式焊接在焊件材料上;端板组件用于定位焊件材料,使得焊件材料能够围绕构成不同尺寸的笼筋;转动机构能够将焊接材料抵压至焊件材料完成焊接过程;驱动装置能够驱动花盘和转动机构工作。由于第一焊接盘和第二焊接盘均采用外置式,避免了将电极内置的方案中电极较难安装造成的适配性问题。其次,当转动机构在工作时能够使得焊件材料和焊接材料一直带电,避免焊接的过程中因电流变化较大造成的焊接效果较差同时损害电极的问题。

Description

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中,常常通过焊接材料将焊件材料组成的框架焊接固定。例如,通过螺旋筋将钢棒组成的笼筋进行焊接,以此使得笼筋结构能够被较好地固定。
现有的滚焊机在焊接螺旋筋与钢棒时,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内置电极的滚焊机对笼筋的尺寸适配性不高。在现实中,钢棒围成的笼筋尺寸不同,现有的内置电极滚焊机工作前,需要将带电的电极盘内置在笼筋的内腔,以便于焊接时钢棒能够带电。然而电极盘具有一定的尺寸,当钢棒围成的笼筋尺寸小于电极盘的尺寸时,电机盘不能够被放置于笼筋内。因此,现有的内置电极的滚焊机对笼筋的尺寸适配性不高。第二,外置式的双电极的滚焊机存在间断式焊接。现有的双电极式的滚焊机,其电极与钢棒非持续带电,而是在焊接点处才进行电流导通,这种方案会造成电极与钢棒导通时产生的电流变化较大,进而对电极造成较大损坏,同时也会影响焊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以使得滚焊机能够适配更多尺寸的笼筋尺寸;同时能够使得焊件材料和焊接材料持续带电,以此提高焊接效果以及延长电极寿命的目的。
一种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所述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包括:
基座;
花盘,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
端板组件,包括相对所述花盘位置固定的第一端板和可相对所述花盘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设置有多个定位部,所述多个定位部能够将多根焊件材料分散定位在所述第一端板并能够使得所述多根焊件材料沿所述花盘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端板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以供所述多根焊件材料通过;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花盘,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能够收容焊接材料;
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花盘并且可相对所述花盘移动,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焊接盘和第二焊接盘,所述第一焊接盘与第一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焊接盘与第二电极电性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焊接盘和所述第二焊接盘移动,并使得所述第一焊接盘与所述焊件材料抵接,同时使得所述第二焊接盘将所述焊接材料抵接在所述焊件材料;
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设置在所述基座,所述第一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花盘转动;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设置在所述花盘,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转动机构移动。
上述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通过花盘和端板组件中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带动焊件材料和焊接材料螺旋运动。通过焊接材料焊接固定焊件材料时,转动机构驱动第一焊接盘和第二焊接盘移动,由于第一焊接盘与第一电极电性连接,第二焊接盘与第二电极电性连接,因此转动机构将第一焊接盘与焊件材料抵接时使得焊件材料带电,同时第二焊接盘抵压焊接材料使得焊接材料带电,当第二焊接盘将焊接材料抵压到焊件材料时完成焊接过程。在本方案中,由于第一焊接盘和第二焊接盘均采用外置式,避免了将电极内置的方案中电极较难安装造成的适配性问题。其次,当转动机构在工作时能够使得焊件材料和焊接材料一直带电,也就是本方案在采用连续性带电焊接的方案,为此能够较好地避免电流在第一焊接盘和第二焊接盘在焊接的过程中因电流变化较大造成的焊接效果较差同时损害电极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一焊接盘和所述第二焊接盘,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连杆组件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为凹向所述端板组件的弧形,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花盘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焊接盘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焊接盘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焊接盘与所述第二缓冲机构的一端抵压;所述第二连杆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所述第二焊接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花盘设置有剪装机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元件,所述第三驱动元件驱动所述剪装机构移动,并将所述导向机构内收容的所述焊接材料剪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剪装机构包括伸缩部和裁剪部,所述伸缩部朝所述第一端板的轴心延伸并对应所述导向管的出口,所述伸缩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裁剪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花盘设置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能够检测所述第一焊接盘和所述第二焊接盘的磨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垂直于所述底座;
所述支撑部设置有贯通的第三通孔,所述花盘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所述花盘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同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的支撑部设置有转盘定位机构,所述转盘定位机构朝所述花盘的轴心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四驱动元件,所述第四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转盘定位机构往复移动,所述转盘定位机构能够抵压所述花盘的外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三驱动元件、所述第四驱动元件和所述检测模块均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剪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座;110、底座;120、支撑部;200、花盘;210、第一通孔;
300、端板组件;400、导向机构;410、导向管;
500、转动机构;510、第一焊接盘;520、第二焊接盘;530、连杆组件;
531、第一连杆;532、第二连杆;540、第一缓冲机构;550、第一安装座;
551、第一抵接部;552、第二抵接部;560、第二安装座;
570、第二缓冲机构;571、弹性件;572、连接杆;573、第一限位部;
574、第二限位部;
610、第二驱动元件;620、剪装机构;621、伸缩部;622、裁剪部;
623、第三驱动元件;630、检测模块;640、转盘定位机构;
650、控制模块;660、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包括:基座100、花盘200、端板组件300、导向机构400、转动机构500以及驱动装置。其中基座100起支撑作用,花盘200能够带动导向机构400转动,以使得导向机构400 内收容的焊接材料能够以缠绕的方式焊接在焊件材料上;端板组件300用于定位焊件材料,使得焊件材料能够在端板组件300上围绕构成不同尺寸的笼筋;转动机构500能够将焊接材料抵压至焊件材料完成焊接过程;驱动装置能够驱动花盘200和转动机构500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焊接材料可以为螺旋筋,焊件材料可以为钢棒,钢棒在端板组件300上固定的结构形状为笼筋。本方案的目的,是将钢棒形成的笼筋结构进行固定,也就是将螺旋筋焊接在钢棒上,以此对钢棒围成的结构进行固定。
具体地,可参阅图1和图2所示,花盘20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100,花盘200上可以设置有第一通孔210以便长条形的焊件材料通过,第一通孔210的轴线可以与花盘200的轴线重合。例如花盘200的轴心设置驱动轴,驱动元件与其驱动轴连接,进而实现花盘200的转动。第一通孔210的轴线可以与花盘200的轴线重合。
端板组件300包括相对花盘200位置固定的第一端板和可相对花盘200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端板,例如可以通过夹持装置固定第一端板,使得第一端板相对花盘200的位置固定,夹持装置可以位于基座100与花盘200之间或者夹持装置可以位于花盘200与第一端板之间,当然夹持装置的位置不限于此。第二端板可以通过小车牵引,使得第二端板相对花盘200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端板设置有多个定位部,多个定位部能够将多根焊件材料分散定位在第一端板并能够使得焊件材料沿花盘200的轴线方向移动。例如,需要将多根焊件材料焊接固定为框体结构时,可以将多根焊件材料分散定位在定位部,每根焊件材料对应一个定位部。第二端板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以供多根焊件材料通过。当端板组件300为圆形时,端板组件300的轴线与花盘200的轴线重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板上的定位部可以是通孔,例如设置与第二端板上相同的第二通孔,还可以是例如卡槽等,第一端板的定位部和第二端板的第二通孔并不是紧固定,也就是说焊件材料被定位部限定后,焊件材料可以沿花盘200的轴线方向移动。还需要说明的是,焊件材料构成的框架结构尺寸不同时,可以更换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310。导向机构400设置在花盘200,导向机构400包括导向管410,其中导向管410能够收容焊接材料,焊接材料能够在导向管410内移动。
转动机构500设置在花盘200上并且可以相对花盘200转动或移动,转动机构500相对花盘200移动或转动时使得焊接材料与焊件材料固定。转动机构 500的一端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第一焊接盘510与第一电极电性连接,第二焊接盘520与第二电极电性连接。转动机构500能够带动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移动,并使得第一焊接盘510与焊件材料抵接,同时使得第二焊接盘520将焊接材料抵接在焊件材料。
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二驱动元件610,其中第一驱动元件驱动花盘200转动,第二驱动元件610驱动转动机构500移动。第一驱动元件可以设置在基座100上,第二驱动元件610可以设置在花盘200上并随花盘200转动。第二驱动元件610可以为气缸。
本实施中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的工作原理为:在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工作前,多根焊件材料的一端被第一端板的多个定位部和第二端板上的多个第二通孔限位,或者依次穿过花盘200上的第一通孔210、第一端板上的定位部和第二端板上的第二通孔。焊接材料的一端从导向机构400的导向管410内穿出,并预先焊接在焊件材料,如此当焊件材料沿花盘200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及花盘200转动时,焊接材料能够从导向机构400内持续地移出,由于焊件材料做直线运动,花盘200做旋转运动,因此焊接材料能够以螺旋缠绕的方式焊接固定在焊件材料上。
具体地在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工作时,第一驱动元件工作使得花盘200绕其轴线转动第二端板在外力作用下,带动焊件材料沿花盘200的轴线方向移动通过花盘200的旋转运动以及第二端板的直线运动使得导向机构400内的焊接材料以螺旋缠绕的方式焊接在焊件材料上。当第一驱动元件驱动花盘200转动时,第二驱动元件610驱动转动机构500工作,转动机构500工作时能够通过相对花盘200转动或者移动并使得第一焊接盘510与焊件材料抵接,第二焊接盘520与焊接材料抵接,第二焊接盘520能够将焊接材料抵压至焊件材料。由于第一焊接盘510与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也就是第一焊接盘510能够将电流传递给焊件材料,第二焊接盘520与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也就是第二焊接盘520 能够将电流传递给焊接材料。当第二焊接盘520将焊接材料紧密抵压至焊件材料时,焊接材料与焊件材料接触点之间的电阻最小电流最大,焊接材料或/和焊件材料融化,焊接材料与焊件材料完成焊接。在焊接过程中,第一焊接盘510 和第二焊接盘520的位置保持不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连接电源正极,另一个连接电源负极。其可以根据焊接需求确定。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电流还可以通过电刷获取,例如在基座100上设置正负电刷,其中正负电刷的铜盘固定在花盘 200上并随花盘200转动,外置电源为正负电刷供电,正负电刷获取电流后分别通过各自的铜盘传递给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能够较好地避免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连接的导线在转动过程中发生缠绕。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均采用外置式,避免了将电极内置的方案中电极较难安装造成的适配性问题。其次,当转动机构 500在工作时能够使得焊件材料和焊接材料一直带电,也就是本方案采用连续性带电焊接的方案,为此能够较好地避免电流在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 在焊接的过程中因电流变化较大造成的焊接效果较差同时损害电极的问题。
为了使得转动机构500较好地带动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移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转动机构500包括连杆组件530,其中连杆组件 530的一端与第二驱动元件610连接,连杆组件530的另一端设置第一焊接盘 510和第二焊接盘520,第二驱动元件610驱动连杆组件530移动。也就是本实施例以第二驱动元件610为动力源,通过第二连杆532组件将第二驱动元件610 的动力转化为旋转运动或曲线移动,进而使得第一焊接盘510能够与焊件材料抵接,第二焊接盘520与焊接材料抵接。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所示,连杆组件530与第二驱动元件610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540,连杆组件5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杆 531和第二连杆532,其中第一连杆531和第二连杆532为凹向端板组件300的弧形,第一连杆531和第二连杆532与花盘200转动连接,第一连杆531和第二连杆53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缓冲机构540连接,第一连杆531的另一端与第一焊接盘510连接,第二连杆532的另一端与第二焊接盘5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连杆组件530带动第一焊接盘510与焊件材料接触,第二焊接盘520与焊接材料接触的过程为刚性接触,在此过程中容易造成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在工作过程中磨损严重,为此在连杆组件530与第二驱动元件610直接设置第一缓冲机构540,当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 520受到焊接材料或焊件材料的作用力时会通过连杆组件530传递到第一缓冲机构540,使得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短暂地远离焊件材料或焊接材料。
另外,考虑为了使得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不相互接触,为此使得连杆组件530中的第一连杆531与第一焊接盘510连接,第二连杆532与第二焊接盘520连接。而将第一连杆531和第二连杆532设置为圆弧形,此考虑是便于第一连杆531和第二连杆532相对花盘200转动时,使得第一焊接盘 510与焊件材料抵接,第二焊接盘520与焊接材料抵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杆531和第二连杆532与花盘200的转动连接可通过转动轴实现。
当然,还需要说明的是连杆组件530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连杆组件530 还可以设置为直线型;连杆组件530还可以由多根连杆形成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
为了较好地固定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同时进一步地减少第一焊接盘510的磨损,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杆531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座550和第二缓冲机构570,其中第一安装座550固定在第一连杆 531,第二缓冲机构570固定在第一安装座550,第一焊接盘510与第二缓冲机构570的一端抵压;第二连杆532设置有第二安装座560,第二安装座560固定第二焊接盘5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550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连杆531,第二安装座560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连杆532,第二缓冲机构570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安装座550。由于焊件材料的表面存在凹凸不平,而第一焊接盘510的行程固定,因此当第一焊接盘510抵压焊件材料时可能受到焊件材料的作用力,此时第一焊接盘510能够抵压第二缓冲机构570,使得第一焊接盘510能够远离焊件材料,进而减少焊件材料对第一焊接盘510的磨损。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参阅图4所示,第二缓冲机构570包括弹性件 571、连接杆572、第一限位部573和第二限位部574,第一安装座550包括第一抵接部551和第二抵接部552,第一抵接部551和第二抵接部552均设置有供连接杆572穿过的通孔。具体地,弹性件571设置在第一抵接部551和第二抵接部552之间,连接杆572同时穿过第一抵接部551的通孔、弹性件571的内腔以及第二抵接部552的通孔,连接杆572靠近第一抵接部551的一端连接第一限位部573,第二限位部574固定在连接杆572且位于第二抵接部552与弹性件571之间,第二限位部574抵压弹性件571的一端,连接杆572的另一端与第一焊接盘510抵接。当第一焊接盘510受到焊件材料的作用力时,第一焊接盘510抵压连接杆572,使得连接杆572上的第二限位部574抵压弹性件571,弹性件571在第二限位部574的作用下压缩,如此使得第一焊接盘510远离焊件材料。当焊件材料施加到第一焊接盘510的作用力消失时,弹性件571由压缩状态恢复至原始状态,在此过程中弹性件571带动连接杆572上的第二限位部574移动,连接杆572在移动过程中施加作用力到第一焊接盘510,使得第一焊接盘510靠近焊件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573和第二限位部574 能够共同防止连接杆572脱落,同时第二限位部574能够将连接杆572上的作用力传递到弹性件571,使得第一焊接盘510能够远离焊件材料。
考虑在在焊件材料与焊接材料整体焊接完毕后,需要将未焊接完的焊接材料与焊件材料分离。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花盘200设置有剪装机构620,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元件623,其中第三驱动元件623驱动剪装机构620移动,并将导向机构400内收容的焊接材料剪断。也就是说,剪装机构620能够将未使用完毕的焊接材料剪断。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参阅图5所示,剪装机构620包括伸缩部621和裁剪部622,其中伸缩部621朝第一端板的轴心延伸并对应导向管410的出口,伸缩部621的一端与第三驱动元件623连接,另一端与裁剪部622连接。当伸缩部621向第一端板的轴心方向移动时,此时未使用的焊接材料与裁剪部622 对应,裁剪部622能够将焊接材料剪断。其中伸缩部621可以为轴或者丝杆,裁剪部622可以为刀片或者液压剪钳。
考虑焊接盘在抵压焊接材料时,会出现较大磨损。因此需要对焊接盘的磨损情况进行检测,以便于即使对其更换。为此,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花盘200设置有检测模块630,检测模块630能够检测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的磨损。例如检测模块630可以为测距传感器,在初始情况下,测距传感器固定在花盘200上,并设定其分别与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 表面的初始位置以及最大距离阈值,测距传感器定时或者持续对第一焊接盘510 和第二焊接盘520表面测距,当其与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表面的距离大于等于最大距离阈值时,测距传感器能够将其结果直接显示给操作人员,如此提醒操作人员对第一焊接盘510和第二焊接盘520更换。
为了较好地支撑花盘200,同时便于焊件材料的移动,为此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基座100包括底座110和支撑部120,其中支撑部120垂直于底座 110。支撑部120设置有贯通的第三通孔,花盘200固定在支撑部120,花盘200 的第一通孔210与支撑部120的第三通孔同心。在实际焊接过程中,焊件材料一般为长条形的钢棒,为便于钢棒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因此采用垂直于底座110 的支撑部120固定花盘200。当钢棒穿过支撑部120的第三通孔和花盘200的第一通孔210后,钢棒的朝向与支撑部120和花盘200垂直,如此便于钢棒能够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移动。
考虑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停止工作后,花盘200可能由于其惯性持续转动,如此延长了焊件材料的拆卸时间。为此,一实施例中,基座100的支撑部120 设置有转盘定位机构640,转盘定位机构640朝花盘200的轴心方向延伸设置,驱动装置包括第四驱动元件,第四驱动元件驱动转盘定位机构640往复移动,转盘定位机构640能够抵压花盘200外边缘。
为了实现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的自动化控制,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基座100设置有控制模块650,其中控制模块650与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610、第三驱动元件623、第四驱动元件和检测模块630均电性连接。控制模块650能够使得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工作时,控制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610和检测模块630同时工作,第一驱动元件驱动花盘200转动,第二驱动元件610驱动转动机构500工作,检测模块630持续或定时获取第一焊接盘510 和第二焊接盘520的磨损信息;当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焊接完成时,控制模块650控制第一驱动元件停止工作,第二驱动元件610带动转动机构500回到初始位置,第三驱动带动剪装机构620剪断焊接材料,第四驱动元件带动转盘定位机构640工作使得花盘200停止转动。控制模块650可以为单片机驱动单元或者PLC控制单元。
为使得驱动装置能够获取驱动电源,一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基座100 还设置有电源模块660以及控制开关。当控制开关导通电源模块660与驱动装置的电路时,驱动装置能够正常工作。例如通过气缸的活塞杆控制,活塞杆与控制开关抵接时,使得电源模块660与驱动装置的电路导通;活塞杆远离控制开关时,电源模块660与驱动装置的电路断开。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包括:
基座;
花盘,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
端板组件,包括相对所述花盘位置固定的第一端板和可相对所述花盘轴线方向移动的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设置有多个定位部,所述多个定位部能够将多根焊件材料分散定位在所述第一端板并能够使得所述多根焊件材料沿所述花盘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端板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以供所述多根焊件材料通过;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花盘,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能够收容焊接材料;
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花盘并且可相对所述花盘移动,所述转动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焊接盘和第二焊接盘,所述第一焊接盘与第一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焊接盘与第二电极电性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焊接盘和所述第二焊接盘移动,并使得所述第一焊接盘与所述焊件材料抵接,同时使得所述第二焊接盘将所述焊接材料抵接在所述焊件材料;
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元件和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设置在所述基座,所述第一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花盘转动;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设置在所述花盘,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转动机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一焊接盘和所述第二焊接盘,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连杆组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为凹向所述端板组件的弧形,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花盘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焊接盘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焊接盘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还设置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焊接盘与所述第二缓冲机构的一端抵压;所述第二连杆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固定所述第二焊接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盘设置有剪装机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三驱动元件,所述第三驱动元件驱动所述剪装机构移动,并将所述导向机构内收容的所述焊接材料剪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剪装机构包括伸缩部和裁剪部,所述伸缩部朝所述第一端板的轴心延伸并对应所述导向管的出口,所述伸缩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裁剪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盘设置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能够检测所述第一焊接盘和所述第二焊接盘的磨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垂直于所述底座;
所述支撑部设置有贯通的第三通孔,所述花盘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所述花盘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同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支撑部设置有转盘定位机构,所述转盘定位机构朝所述花盘的轴心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四驱动元件,所述第四驱动元件驱动所述转盘定位机构往复移动,所述转盘定位机构能够抵压所述花盘的外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三驱动元件、所述第四驱动元件和所述检测模块均电性连接。
CN202122397227.2U 2021-09-30 2021-09-30 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 Active CN216177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7227.2U CN216177496U (zh) 2021-09-30 2021-09-30 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7227.2U CN216177496U (zh) 2021-09-30 2021-09-30 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77496U true CN216177496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59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7227.2U Active CN216177496U (zh) 2021-09-30 2021-09-30 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77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51849A (zh) 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
KR101209729B1 (ko) 편 방향 스폿 용접장치
JP5032783B2 (ja) 抵抗スポット溶接機
CN113664350A (zh) 端板电极式滚焊机
CN101602147B (zh) 工装装置
US20190193190A1 (en) Resistance-Welding Equipment
CN216177496U (zh) 双电极外置式滚焊机
CN111975277A (zh) 一种钢筋笼焊接设备及焊接方法
KR20110025339A (ko) 스윙건 장치
CN216177497U (zh) 端板电极式滚焊机
CN209953988U (zh) 一种旋转机构
CN212552229U (zh) 一种焊接装置及其滚焊机
CN207344018U (zh) 一种精准高效的管件焊接设备
CN115229292A (zh) 一种用于集成电路加工的精细焊接装置
CN206869299U (zh) 一种电机刷板碰焊装置
CN101985186A (zh) 一种焊缝仿形焊接机
CN111975185B (zh) 一种焊接装置、滚焊机及焊接方法
CN212350753U (zh) 一种焊接电极及焊接设备
CN210451337U (zh) 一种焊接工装设备
CN215034365U (zh) 一种氩弧焊焊接设备
CN220993092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点焊机电极头
CN219274783U (zh) 一种搅拌摩擦焊接机
CN219664978U (zh) 一种晶体管弯折整形加工装置
CN219358419U (zh) 一种旋转焊接固定装置及旋转焊接用顶紧机构
CN105033432B (zh) 一种多点连续点焊设备及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