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71274U - 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71274U
CN216171274U CN202122232906.4U CN202122232906U CN216171274U CN 216171274 U CN216171274 U CN 216171274U CN 202122232906 U CN202122232906 U CN 202122232906U CN 216171274 U CN216171274 U CN 216171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pipe
dust removal
desulfur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29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连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Jia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2329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71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71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71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壳体内壁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壳体正面的中轴处套设有连接板,所述壳体右侧的底部通过抽液管连通泵机,所述泵机的顶部通过排液管连通有第一喷头,所述排液管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二喷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单向阀、连接板、抽液管、泵机、排液管、第一喷头、连接管、第二喷头、气体质量检测器、电磁阀、进气管、箱体、弹性伸缩杆、压板、限位块、限位杆和插杆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脱硫除尘装置无法循环处理,而且不方便对滤网更换,导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众多中小型锅炉的烟气脱硫除尘要求越来越严格,已有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需求,所以需要对烟气进行脱硫除尘,从而使得烟气达到排放标准,但是现有的脱硫除尘装置无法循环处理,而且不方便对滤网更换,导致处理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具备处理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脱硫除尘装置无法循环处理,而且不方便对滤网更换,导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壳体内壁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壳体正面的中轴处套设有连接板,所述壳体右侧的底部通过抽液管连通泵机,所述泵机的顶部通过排液管连通有第一喷头,所述排液管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连通有第二喷头,所述壳体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气体质量检测器,所述壳体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的两侧均接触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部依次贯穿箱体与连接板并延伸至连接板的底部,所述限位块底部的内侧卡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与箱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连接板内腔的中轴处和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灰尘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左侧套接有进气管,所述壳体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设置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通管,且通管的底部连通有固定管,且固定管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内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竖杆,且竖杆的顶部和底部均与箱体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先通过进气管将石灰水导入壳体内,然后通过进气管将烟气导入壳体内,烟气会与石灰水初次混合,进行脱硫工作,随后气体上升,通过灰尘过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并通过抽液管、泵机、排液管和第一喷头的配合,将石灰水喷出与烟气混合,随着烟气的移动会被灰尘过滤网过滤,然后再次与石灰水混合,随后通过灰尘过滤网再次进行过滤,并通过连接管和第二喷头的配合,再次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然后通过气体质量检测器对气体检测,当达标后,打开电磁阀,直接通过通孔排出,不达标气体会通过单向阀移动至第二隔板的左侧,再次进行脱硫除尘工作,直至达标排出,需要对灰尘过滤网拆卸时,向上推动限位杆,当无法推动时转动限位杆,当限位杆远离压板后,即可向上推动限位杆,当限位杆远离连接板后,向外侧拉动连接板,即可完成拆卸,解决了现有的脱硫除尘装置无法循环处理,而且不方便对滤网更换,导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单向阀,避免气体直接移动至第二隔板的右侧,通过设置通管,方便第一隔板两侧的石灰水连通,避免无法进行工作的现象,通过设置横杆和竖杆,稳定了限位杆的工作,对限位杆进行了平衡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单向阀;5、连接板;6、抽液管;7、泵机;8、排液管;9、第一喷头;10、连接管;11、第二喷头;12、气体质量检测器;13、电磁阀;14、进气管;15、箱体;16、弹性伸缩杆;17、压板;18、限位块;19、限位杆;20、横杆;21、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单向阀4、连接板5、抽液管6、泵机7、排液管8、第一喷头9、连接管10、第二喷头11、气体质量检测器12、电磁阀13、进气管14、箱体15、弹性伸缩杆16、压板17、限位块18、限位杆19、横杆20和插杆2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3,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左侧套接有进气管14,壳体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设置有电磁阀13,壳体1的底部连通有通管,通过设置通管,方便第一隔板2两侧的石灰水连通,避免无法进行工作的现象,且通管的底部连通有固定管,且固定管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控制阀,壳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壳体1内壁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3,壳体1正面的中轴处套设有连接板5,第二隔板3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单向阀4,通过设置单向阀4,避免气体直接移动至第二隔板3的右侧,连接板5内腔的中轴处和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灰尘过滤网,壳体1右侧的底部通过抽液管6连通泵机7,泵机7的顶部通过排液管8连通有第一喷头9,排液管8的一侧通过连接管10连通有第二喷头11,壳体1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气体质量检测器12,壳体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5,箱体15内腔顶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16,弹性伸缩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7,压板17底部的两侧均接触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横杆20,横杆20内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竖杆,且竖杆的顶部和底部均与箱体1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横杆20和竖杆,稳定了限位杆19的工作,对限位杆19进行了平衡支撑,限位杆19的底部依次贯穿箱体15与连接板5并延伸至连接板5的底部,限位块18底部的内侧卡接有插杆21,插杆21的底部与箱体15固定连接。
在使用时,先通过进气管14将石灰水导入壳体1内,然后通过进气管14将烟气导入壳体1内,烟气会与石灰水初次混合,进行脱硫工作,随后气体上升,通过灰尘过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并通过抽液管6、泵机7、排液管8和第一喷头9的配合,将石灰水喷出与烟气混合,随着烟气的移动会被灰尘过滤网过滤,然后再次与石灰水混合,随后通过灰尘过滤网再次进行过滤,并通过连接管10和第二喷头11的配合,再次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然后通过气体质量检测器12对气体检测,当达标后,打开电磁阀13,直接通过通孔排出,不达标气体会通过单向阀4移动至第二隔板3的左侧,再次进行脱硫除尘工作,直至达标排出,需要对灰尘过滤网拆卸时,向上推动限位杆19,当无法推动时转动限位杆19,当限位杆19远离压板17后,即可向上推动限位杆19,当限位杆19远离连接板5后,向外侧拉动连接板5,即可完成拆卸,解决了现有的脱硫除尘装置无法循环处理,而且不方便对滤网更换,导致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2),所述壳体(1)内壁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3),所述壳体(1)正面的中轴处套设有连接板(5),所述壳体(1)右侧的底部通过抽液管(6)连通泵机(7),所述泵机(7)的顶部通过排液管(8)连通有第一喷头(9),所述排液管(8)的一侧通过连接管(10)连通有第二喷头(11),所述壳体(1)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气体质量检测器(12),所述壳体(1)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5),所述箱体(15)内腔顶部的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16),所述弹性伸缩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7),所述压板(17)底部的两侧均接触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9),所述限位杆(19)的底部依次贯穿箱体(15)与连接板(5)并延伸至连接板(5)的底部,所述限位块(18)底部的内侧卡接有插杆(21),所述插杆(21)的底部与箱体(1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3)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单向阀(4),所述连接板(5)内腔的中轴处和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灰尘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套接有进气管(14),所述壳体(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设置有电磁阀(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连通有通管,且通管的底部连通有固定管,且固定管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9)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横杆(20),所述横杆(20)内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竖杆,且竖杆的顶部和底部均与箱体(15)固定连接。
CN202122232906.4U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16171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2906.4U CN216171274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2906.4U CN216171274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71274U true CN216171274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2906.4U Active CN216171274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71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5537B (zh) 一种超声波加湿器
CN216171274U (zh) 一种具备循环净化功能的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CN203591665U (zh) 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机构
CN210399353U (zh) 一种水箱及加湿器
CN207065508U (zh) 一种灯架及应用该灯架的灯具
CN104740946A (zh) 一种空气过滤器
CN205533243U (zh) 一种滑片式空气压缩机的油气分离系统
CN211139680U (zh) 一种可用于喷洒固液混合药液的植保无人机
CN209178143U (zh) 一种用于油井车载式污水处理回注装置
CN209841834U (zh) 一种兼具空气检测和净化的室内环境检测装置
CN213453784U (zh) 一种用于抽油烟机废油处理装置
CN220611652U (zh) 一种玻板吸收瓶的清洗装置
CN211836979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用降尘装置
CN216457916U (zh) 一种新型碳钢喷淋塔
CN211487110U (zh) 一种双筒式气旋喷淋塔
CN220979868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污水泵
CN214195038U (zh) 房建用降噪隔板
CN209074443U (zh) 尘杯提手结构及卧式吸尘器
CN209317936U (zh) 离心机
CN108714330A (zh) 一种复式气液相离心分离装置
CN214928092U (zh) 一种纸箱生产用图标在线印刷装置
CN219156991U (zh) 一种减少制氢机出水的装置
CN219888364U (zh) 一种水泵导流过滤罩
CN219089086U (zh) 易清理清洗机
CN215016200U (zh) 立式净饮机自动排气泄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7

Address after: No. 188, Jinji Road, Yisuhe Town,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411200 (Tianyi Demonstration Zone)

Patentee after: HUNAN JIAY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399 room 1121, 11th floor, general building, about 170 meters southwest of the intersection of South Street and Yancheng Avenue, Liyang City,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ang Lian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