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70377U - 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70377U
CN216170377U CN202121709566.3U CN202121709566U CN216170377U CN 216170377 U CN216170377 U CN 216170377U CN 202121709566 U CN202121709566 U CN 202121709566U CN 216170377 U CN216170377 U CN 216170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layer filter
recovery pipe
communicated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95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潇
曹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 Zhanjiang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 Zhanj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 Zhanjiang filed Critical 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 Zhanjiang
Priority to CN2021217095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70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70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70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该尾水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回收管、第二回收管、具有第一入口的内层滤网、具有第二入口的外层滤网;内层滤网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一网孔,外层滤网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二网孔,第一网孔的孔径大于第二网孔的孔径;内层滤网设置于外层滤网的内腔中并与外层滤网相连接,第一入口与第二入口朝向相同;第一回收管的一端与内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且其通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回收管的一端与外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且其通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解决了现有通过人工潜水作业的方式对积存于养殖舱底部的污染物进行集中清理所存在的便利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船式养殖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近海网箱养殖模式,船式养殖通过养殖舱将养殖水体与外部海水隔离开,残饵、死鱼和鱼粪集中在养殖舱的底部,可有效避免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养殖水体直接排海而造成环境污染。
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养殖舱底部会积存有大量的残饵、死鱼和鱼粪等污染物,如果不能及时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清理,将会产生大量有害病菌,破坏养殖水体水质的同时更会导致活鱼的死亡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然而,目前对于积存在养殖舱底部的污染物主要是通过人工潜水作业的方式来进行集中清理,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旨在解决现有通过人工潜水作业的方式来对积存于养殖舱底部的污染物进行集中清理所存在的便利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尾水过滤装置,所述尾水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回收管、第二回收管、具有第一入口的内层滤网以及具有第二入口的外层滤网;其中,
所述内层滤网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一网孔,所述外层滤网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二网孔,且所述第一网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网孔的孔径;所述内层滤网设置于所述外层滤网的内腔中并与所述外层滤网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二入口朝向相同,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部与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第一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回收管的通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回收管的通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面为倾斜面,且所述第一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倾斜面较低的一侧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部固定有向外凸出设置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内腔与所述外层滤网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套筒远离所述外层滤网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面为开口朝向所述内层滤网底部的圆弧面,且所述第二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圆弧面的最低点相连通。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船式渔业养殖系统,所述船式渔业养殖系统包括养殖舱、收集舱和尾水过滤装置;其中,
所述养殖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收集舱位于所述养殖舱的下方设置并通过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养殖舱相连通,且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所述尾水过滤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入口的内层滤网、具有第二入口的外层滤网、用于对鱼类进行收集的第一抽吸装置以及用于对残饵和/或鱼粪进行收集的第二抽吸装置;
所述内层滤网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一网孔,所述外层滤网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二网孔,且所述第一网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网孔的孔径;所述内层滤网和所述外层滤网均安装于所述养殖舱的底部且均位于所述收集舱内,且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均与所述出料口相对设置,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部与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隔;
所述第一抽吸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抽吸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吸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吸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抽吸装置包括第一抽吸泵以及可供鱼类通过的第一回收管,所述第一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抽吸泵安装于所述第一回收管的通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面为倾斜面,且所述第一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倾斜面较低的一侧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抽吸装置包括第二抽吸泵以及可供残饵和/或鱼粪通过的第二回收管,所述第二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吸泵安装于所述第二回收管的通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船式渔业养殖系统还包括开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固定板以及开设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固定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面固定于所述养殖舱底部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出料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出料口相对设置;所述内层滤网和所述外层滤网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舱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与外界水体相连通的过水口,且所述过水口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尾水过滤装置,通过设置内层滤网和外层滤网,利用两层滤网网孔孔径的不同,可针对不同体积的污染物分别进行过滤,具体使用时,可将内外两层滤网安装于养殖舱底部的排污口处,使得沉积于养殖舱底部的残饵、死鱼和鱼粪等污染物可排放至相应的滤网中分别进行存储与回收:首先通过内层滤网的一次过滤将死鱼集中在内层滤网底部并通过第一回收管进行回收,然后通过外层滤网的二次过滤将残饵和鱼粪集中在外层滤网底部并通过第二回收管进行回收,如此便可完成对养殖尾水中污染物的自动分类收集工作。从而不仅避免了人工潜水作业的麻烦,使得养殖尾水的清理可更加便利和高效,而且实现了污染物中死鱼与残饵鱼粪的分类收集,使得养殖尾水的清理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尾水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尾水过滤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船式渔业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船式渔业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回收管,2-第二回收管,21-插接部,211-插接口,3-内层滤网,31-第一入口,4-外层滤网,41-第二入口,42-连接套筒,5-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养殖舱,71-出料口,8-收集舱,81-过水口,9-第一控制阀,10-第一抽吸装置,11-第二抽吸装置,12-第一固定板,121-第一通孔,13-第二固定板,131-第二通孔,132-第一连接螺栓,133-第二连接螺栓,14-第二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尾水过滤装置,尾水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回收管1、第二回收管2、具有第一入口31的内层滤网3以及具有第二入口41的外层滤网4;其中,
内层滤网3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一网孔(图中未示意出),外层滤网4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二网孔(图中未示意出),且第一网孔的孔径大于第二网孔的孔径;内层滤网3设置于外层滤网4的内腔中并与外层滤网4相连接,且第一入口31与第二入口41朝向相同,内层滤网3的底部与外层滤网4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隔,且第一回收管1的通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第一回收管1的一端与内层滤网3的底部相连通;第二回收管2的一端与外层滤网4的底部相连通,且第二回收管2的通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
在本实施例中,内层滤网3与外层滤网4可通过螺栓连接、胶粘、编织等方式相连接,第一回收管1与内层滤网3之间可通过插接的方式相连接,具体地,可在内层滤网3上开设第一插接通孔并将第一回收管1的一端从外部插入第一插接通孔中,从而实现了二者的连接且易于随时进行拆卸。同样地,第二回收管2与外层滤网4之间亦可通过插接的方式相连接,具体地,可在外层滤网4上开设第二插接通孔并将第二回收管2的一端从外部插入第二插接通孔中,从而实现了二者的连接且易于随时进行拆卸。在实际应用中,回收管与滤网的连接处可通过编织等方式加以固定。此外,外层滤网4上应开设对应第一回收管1设置的避空通孔,以供第一回收管1穿过外层滤网4并与内层滤网3相连通。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优选为一种闸阀,其阀体部分分别设置于第一回收管1、第二回收管2的通路上,通过其驱动装置控制阀体开启或关闭,进而可控制第一回收管1、第二回收管2的通路的导通或截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和通用的阀门装置,具体可为气动阀门、液动阀门、电动阀门等,在此对其具体机械结构及开闭驱动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尾水过滤装置应用于船式渔业养殖系统的具体安装过程及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将内层滤网3和外层滤网4分别安装于位于收集舱8内的养殖舱7底部,并使第一入口31、第二入口41与养殖舱7底部的出料口71相对,其中,出料口71处可设置盖板或阀门,在安装过程中保持盖板或阀门关闭以防止养殖舱7内的养殖水体从出料口71流出。然后将第一回收管1的一端穿过外层滤网4上的避空通孔并插接于内层滤网3的第一插接通孔上,以使第一回收管1与内层滤网3相连通,第一回收管1的另一端则伸出收集舱8的外部,具体可连接至用于贮存鱼类的容器处,其中,第一回收管1的一端的高度应高于其另一端的高度,以保证内层滤网3中的鱼类在重力作用下可进入第一回收管1内并从第一回收管1的另一端流出;随后将第二回收管2的一端插接于外层滤网4的第二插接通孔上,以使第二回收管2与外层滤网4相连通,第二回收管2的另一端则伸出收集舱8的外部,具体可连接至用于贮存残饵鱼粪的容器处,其中,第二回收管2的一端的高度应高于其另一端的高度,以保证外层滤网4中的残饵鱼粪在重力作用下可进入第二回收管2内并从第二回收管2的另一端流出。最后将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分别安装于第一回收管1、第二回收管2的通路上,具体可安装于第一回收管1、第二回收管2伸出收集舱8外的部分,如此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将不与收集舱8内的水体接触,可不需采用潜水式阀门,从而节省了设备成本。
当安装完毕并进入工作状态后,出料口71处的盖板或阀门被打开,沉降于养殖舱7底部的死鱼、残饵和鱼粪随养殖水体由出料口71进入内层滤网3中,经过内层滤网3的一次过滤作用后,养殖水体中的死鱼由于体积较大而无法穿过第一网孔,因而留在内层滤网3中并沿内层滤网3的底部滑入第一回收管1中,此时开启第一阀门5,使第一回收管1中的死鱼从第一回收管1的另一端流出至用于贮存鱼类的容器中,如此便完成了针对死鱼的回收工作;而残饵、鱼粪由于体积较小,在穿过第一网孔后进入外层滤网4中,经过外层滤网4的二次过滤作用后,残饵、鱼粪无法穿过孔径较小的第二网孔而留在外层滤网4中,并沿外层滤网4的底部滑入第二回收管2中,此时开启第二阀门6,使第二回收管2中的残饵和鱼粪从第二回收管2的另一端流出至用于贮存残饵鱼粪的容器中,如此便完成了针对残饵、鱼粪的回收工作。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尾水过滤装置,通过设置内层滤网3和外层滤网4,利用两层滤网网孔孔径的不同,可针对不同体积的污染物分别进行过滤,首先通过内层滤网3的一次过滤将死鱼集中在内层滤网3底部并通过第一回收管1进行回收,然后通过外层滤网4的二次过滤将残饵和鱼粪集中在外层滤网4底部并通过第二回收管2进行回收,如此便可完成对养殖尾水中污染物的自动分类收集工作。从而不仅避免了人工潜水作业的麻烦,使得养殖尾水的清理可更加便利和高效,而且实现了污染物中死鱼与残饵鱼粪的分类收集,使得养殖尾水的清理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内层滤网3的底面为倾斜面,且第一回收管1的一端与倾斜面较低的一侧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面有助于内层滤网3中的鱼类能顺畅地沿内层滤网3的底面滑入第一回收管1中,可有效避免内层滤网3中发生堵塞。其中,倾斜面可为平直斜面或弧形斜面,只需在内层滤网3中产生高度差,使得内层滤网3中的鱼类在重力作用下得以顺畅地进入第一回收管1中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外层滤网4的底部固定有向外凸出设置的连接套筒42,连接套筒42的内腔与外层滤网4的内腔相连通,第二回收管2的一端与连接套筒42远离外层滤网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套筒42用于使外层滤网4与第二回收管2之间实现快速连接及拆卸,具体可通过插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采用插接的方式,具体地,第二回收管2的一端设有对应连接套筒42的外轮廓设置的插接部21,插接部21中开设有对应连接套筒42的外轮廓设置的插接口211,在连接状态下,通过插接口211与连接套筒42的过盈配合使第二回收管2连接于外层滤网4上,在需要拆卸时,只需施力将插接部21从连接套筒42上拔下即可。其中,连接套筒42的材质选用不锈钢或铜,为保证插接口211与连接套筒42之间过盈配合的可靠性,插接部21可选用具有较大形变量的非金属材质。此外,当外层滤网4为金属材质时,外层滤网4与连接套筒42之间可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而当外层滤网4为非金属材质时,外层滤网4与连接套筒42之间可采用编织方式固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1,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外层滤网4的底面为开口朝向内层滤网3底部的圆弧面,且第二回收管2的一端与圆弧面的最低点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圆弧面有助于外层滤网4中的残饵和鱼粪能顺畅地沿外层滤网4的底面滑入第二回收管2中,可避免外层滤网4中发生堵塞。圆弧面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只需使得外层滤网4中的残饵和鱼粪在重力作用下得以顺畅地进入第二回收管2中即可。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内层滤网3的材质为铜、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如此,使得内层滤网3可具备良好的强度和抗腐蚀性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内层滤网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回收管1和/或第二回收管2的材质为不锈钢、玻璃、橡胶中的任意一种。
对应地,参照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船式渔业养殖系统,船式渔业养殖系统包括养殖舱7、收集舱8和尾水过滤装置;其中,
养殖舱7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71,收集舱8位于养殖舱7的下方设置并通过出料口71与养殖舱7相连通,且出料口71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9;
尾水过滤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入口31的内层滤网3、具有第二入口41的外层滤网4、用于对鱼类进行收集的第一抽吸装置10以及用于对残饵和/或鱼粪进行收集的第二抽吸装置11;
内层滤网3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一网孔,外层滤网4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二网孔,且第一网孔的孔径大于第二网孔的孔径;内层滤网3和外层滤网4均安装于养殖舱7的底部且均位于收集舱8内,且第一入口31和第二入口41均与出料口71相对设置,内层滤网3的底部与外层滤网4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隔;
第一抽吸装置10的一端与内层滤网3的底部相连通,第一抽吸装置10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相连通;第二抽吸装置11的一端与外层滤网4的底部相连通,第二抽吸装置11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9优选为一种闸阀,其阀体部分设置于出料口71与第一入口31、第二入口41之间,通过其驱动装置控制阀体开启或关闭,进而可对养殖舱7内的污染物随养殖水体经出料口71流入尾水过滤装置的时机进行控制。第一抽吸装置10和第二抽吸装置11的抽吸作用具体可通过抽吸泵实现,相比于仅凭借重力作用令内层滤网3及外层滤网4中的污染物滑入收集舱8外部的回收区域,本实施例通过借助第一抽吸装置10的外力,使得污染物的回收过程更为高效顺畅,亦避免了污染物在内层滤网3及外层滤网4中存在残留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控制阀9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和通用的阀门装置,具体可为气动阀门、液动阀门、电动阀门等,在此对其具体机械结构及开闭驱动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船式渔业养殖系统的具体安装过程及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将内层滤网3和外层滤网4分别安装于养殖舱7底部并与第一控制阀9连接,使得第一入口31、第二入口41通过第一控制阀9与养殖舱7底部的出料口71相连通,其中,在安装过程中保持第一控制阀9关闭以防止养殖舱7内的养殖水体从出料口71流出。然后将第一抽吸装置10的一端与内层滤网3相连通、另一端伸出收集舱8外(具体可连接至用于贮存鱼类的容器中);最后将第二抽吸装置11的一端与外层滤网4相连通、另一端伸出收集舱8外(具体可连接至用于贮存残饵鱼粪的容器中)。
当安装完毕并进入工作状态后,出料口71处的第一控制阀9被打开,沉降于养殖舱7底部的死鱼、残饵和鱼粪随养殖水体由出料口71进入内层滤网3中,经过内层滤网3的一次过滤作用后,养殖水体中的死鱼由于体积较大而无法穿过第一网孔,因而留在内层滤网3中并沿内层滤网3的底部滑入第一回收管1中,而残饵、鱼粪由于体积较小,在穿过第一网孔后进入外层滤网4中,经过外层滤网4的二次过滤作用后,残饵、鱼粪无法穿过孔径较小的第二网孔而留在外层滤网4中。当养殖舱7底部的污染物已基本随养殖水体进入尾水过滤装置中并已经过充分过滤后,关闭第一控制阀9,使养殖水体不再流入尾水过滤装置中对污染物回收过程产生干扰以及避免污染物的回收过程惊扰养殖舱7内养殖的活鱼,随后分别启动第一抽吸装置10及第二抽吸装置11,以分别对内层滤网3中的死鱼、外层滤网4中的残饵鱼粪进行抽吸,最终将内层滤网3中的死鱼抽吸至用于贮存鱼类的容器中,并将外层滤网4中的残饵鱼粪抽吸至用于贮存残饵鱼粪的容器中,至此便完成了对养殖水体中的污染物的分类回收。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抽吸装置10包括第一抽吸泵(图中未示意出)以及可供鱼类通过的第一回收管1,第一回收管1的一端与内层滤网3的底部相连通,第一抽吸泵安装于第一回收管1的通路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回收管1与内层滤网3之间可通过插接的方式相连接,具体地,可在内层滤网3上开设第一插接通孔并将第一回收管1的一端从外部插入第一插接通孔中,从而实现了二者的连接且易于随时进行拆卸,同时,外层滤网4上应开设对应第一回收管1设置的避空通孔,以供第一回收管1穿过外层滤网4并与内层滤网3相连通。第一抽吸泵可为一种电动真空泵,其抽吸口与第一回收管1的通路相连通,可将内层滤网3中的鱼类由第一回收管1的一端抽吸至第一回收管1的另一端。相比于仅凭借重力作用令内层滤网3中的鱼类滑入第一回收管1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借助第一抽吸泵的外力,使得鱼类的回收过程更为高效顺畅,亦避免了鱼类在内层滤网3中存在残留的情况,同时无需针对第一回收管1的两端设置高度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抽吸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和通用的泵装置,在此对其具体机械结构及抽吸作用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内层滤网3的底面为倾斜面,且第一回收管1的一端与倾斜面较低的一侧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倾斜面有助于内层滤网3中的鱼类能顺畅地沿内层滤网3的底面滑入第一回收管1中,可有效避免内层滤网3中发生堵塞。其中,倾斜面可为平直斜面或弧形斜面,只需在内层滤网3中产生高度差,使得内层滤网3中的鱼类在重力作用下得以顺畅地进入第一回收管1中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抽吸装置11包括第二抽吸泵(图中未示意出)以及可供残饵和/或鱼粪通过的第二回收管2,第二回收管2的一端与外层滤网4的底部相连通,第二抽吸泵安装于第二回收管2的通路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回收管2与外层滤网4之间可通过插接的方式相连接,具体地,可在外层滤网4上开设第二插接通孔并将第二回收管2的一端从外部插入第二插接通孔中,从而实现了二者的连接且易于随时进行拆卸。第二抽吸泵可为一种电动真空泵,其抽吸口与第二回收管2的通路相连通,可将外层滤网4中的残饵鱼粪由第二回收管2的一端抽吸至第二回收管2的另一端。相比于仅凭借重力作用令外层滤网4中的残饵鱼粪滑入第二回收管2的方式,本实施例通过借助第二抽吸泵的外力,使得残饵鱼粪的回收过程更为高效顺畅,亦避免了残饵鱼粪在外层滤网4中存在残留的情况,同时无需针对第二回收管2的两端设置高度差。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船式渔业养殖系统还包括开设有第一通孔121的第一固定板12以及开设有第二通孔131的第二固定板13;其中,第一固定板12的一侧面固定于养殖舱7底部且第一通孔121与出料口71相对设置,第二固定板13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固定板12的另一侧面上且第二通孔131与出料口71相对设置;内层滤网3和外层滤网4均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固定板13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2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养殖舱7底部,尾水过滤装置可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二固定板13上设置用于悬挂的挂钩等方式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固定板13上,第一固定板12与第二固定板13之间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具体地,可在第一固定板12上开设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螺纹孔,在第二固定板13上开设若干个对应该螺纹孔设置的连接通孔,通过螺栓自下而上地穿设于连接通孔及螺纹孔中而实现第一固定板12与第二固定板13之间快速的螺纹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控制阀9的存在,第一固定板12与第二固定板13之间可采用间接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图示性地,可令第一控制阀9的一侧面与第一固定板12相贴合、另一侧面与第二固定板13相贴合,第二固定板13通过螺栓直接锁紧于第一固定板1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只需实现第一固定板12与第二固定板1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且不影响第一控制阀9的正常工作即可,对于具体的连接形式不作限定。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板12和第二固定板13,以转接的方式使得尾水过滤装置与养殖舱7底部之间的拆装更为高效便捷。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13的一侧面上开设有第一螺孔(图中未示意出),外层滤网4上开设有对应第一螺孔设置的第一连接通孔(图中未示意出),尾水过滤装置通过穿设于第一连接通孔以及第一螺孔中的第一连接螺栓13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固定板13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孔可开设于第二固定板13的任一侧面上,其中,当第一螺孔开设于第二固定板13朝向第一固定板12的一侧面上时,第一通孔121的孔径应大于第二通孔131的孔径,以为第一螺孔处的螺栓留出安装位置,避免螺栓与第一固定板12发生干涉。尾水过滤装置可通过第一连接螺栓132直接压紧于第二固定板13上,亦可悬挂于第一连接螺栓132上,只需达到可将尾水过滤装置与第二固定板13快速连接及拆卸的作用即可。
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6,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3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螺孔(图中未示意出),外层滤网4上开设有对应第二螺孔设置的第二连接通孔(图中未示意出),尾水过滤装置通过穿设于第二连接通孔以及第二螺孔中的第二连接螺栓133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固定板13上。
在本实施例中,尾水过滤装置可通过第二连接螺栓133直接压紧于第二固定板13上,亦可悬挂于第二连接螺栓133上,只需达到可将尾水过滤装置与第二固定板13快速连接及拆卸的作用即可。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收集舱8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与外界水体相连通的过水口81,且过水口81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4。
在本实施例中,当养殖舱7底部的污染物已基本随养殖水体进入尾水过滤装置中并已经过充分过滤后,需关闭第一控制阀9以使养殖水体不再流入尾水过滤装置中而对污染物的回收过程产生干扰以及避免污染物的回收过程惊扰养殖舱7内养殖的活鱼,此时没有外部水体持续供入收集舱8内,随着第一抽吸泵及第二抽吸泵的不断抽吸,收集舱8内现存的养殖水体不断减少,最终可能出现抽吸装置干吸的情况而导致抽吸装置损坏。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通过在收集舱8底部设置过水口81,以保证在污染物回收过程中,外部水体可源源不断地供入收集舱8中,从而避免了干吸情况的出现。第二控制阀14优选为一种闸阀,其阀体部分设置于过水口81处,通过其驱动装置控制阀体开启或关闭,进而控制收集舱8内部与外部水体是否连通,具体地,第二控制阀14在污染物的回收阶段打开,而在其余时间内则保持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控制阀14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和通用的阀门装置,具体可为气动阀门、液动阀门、电动阀门等,在此对其具体机械结构及开闭驱动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尾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回收管、第二回收管、具有第一入口的内层滤网以及具有第二入口的外层滤网;其中,
所述内层滤网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一网孔,所述外层滤网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二网孔,且所述第一网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网孔的孔径;所述内层滤网设置于所述外层滤网的内腔中并与所述外层滤网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二入口朝向相同,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部与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第一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回收管的通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且所述第二回收管的通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面为倾斜面,且所述第一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倾斜面较低的一侧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部固定有向外凸出设置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内腔与所述外层滤网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套筒远离所述外层滤网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面为开口朝向所述内层滤网底部的圆弧面,且所述第二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圆弧面的最低点相连通。
5.一种船式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式渔业养殖系统包括养殖舱、收集舱和尾水过滤装置;其中,
所述养殖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收集舱位于所述养殖舱的下方设置并通过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养殖舱相连通,且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所述尾水过滤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入口的内层滤网、具有第二入口的外层滤网、用于对鱼类进行收集的第一抽吸装置以及用于对残饵和/或鱼粪进行收集的第二抽吸装置;
所述内层滤网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一网孔,所述外层滤网的表面分布有多个第二网孔,且所述第一网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网孔的孔径;所述内层滤网和所述外层滤网均安装于所述养殖舱的底部且均位于所述收集舱内,且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均与所述出料口相对设置,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部与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隔;
所述第一抽吸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抽吸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吸装置的一端与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吸装置的另一端用于与外界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式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吸装置包括第一抽吸泵以及可供鱼类通过的第一回收管,所述第一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抽吸泵安装于所述第一回收管的通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式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滤网的底面为倾斜面,且所述第一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倾斜面较低的一侧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式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抽吸装置包括第二抽吸泵以及可供残饵和/或鱼粪通过的第二回收管,所述第二回收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层滤网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吸泵安装于所述第二回收管的通路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式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式渔业养殖系统还包括开设有第一通孔的第一固定板以及开设有第二通孔的第二固定板;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面固定于所述养殖舱底部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出料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另一侧面上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出料口相对设置;所述内层滤网和所述外层滤网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船式渔业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舱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与外界水体相连通的过水口,且所述过水口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CN202121709566.3U 2021-07-26 2021-07-26 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 Active CN216170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9566.3U CN216170377U (zh) 2021-07-26 2021-07-26 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9566.3U CN216170377U (zh) 2021-07-26 2021-07-26 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70377U true CN216170377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5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9566.3U Active CN216170377U (zh) 2021-07-26 2021-07-26 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703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3390A (zh) * 2021-07-26 2021-11-19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3390A (zh) * 2021-07-26 2021-11-19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9455B (zh) 一种多功能循环水处理设备
CN216170377U (zh) 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
CN214593646U (zh) 一种水生甲壳类蜕壳及固态残渣收集装置
CN210275583U (zh) 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中污物及死虾虾壳的分离收集装置
CN113663390A (zh) 尾水过滤装置及船式渔业养殖系统
CN215992419U (zh) 尾水分类收集系统
CN206629769U (zh) 一种自沉淀鱼缸
CN113875687B (zh) 虾养殖池尾水过滤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1863983U (zh) 一种前置过滤器
CN212937403U (zh) 一种用于鱼粪便的分离沉淀组件及鱼缸
CN201709246U (zh) 一种细过滤器
CN211746304U (zh) 一种应用于水族箱的孔型电动污物清理装置
CN217905859U (zh) 一种用于陆基桶的表面集污装置
CN112119929A (zh) 一种自动化的智能制造畜牧养殖供水装置
CN217745962U (zh) 航载过滤器及航行设备
CN215454554U (zh) 一种床上养殖刮粪圈舍
CN216322564U (zh) 一种循环式小麦选种筛分设备
CN218923991U (zh) 一种丰年虫孵化分离装置
CN214141956U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设备的免打理过滤系统
CN220571341U (zh) 一种自动收集虾壳装置
CN115399264B (zh) 水产养殖洗鱼除虫系统
CN219540581U (zh) 一种水稻育种用清选设备
CN213939383U (zh) 一种鱼缸下水过滤装置
CN113575498A (zh) 尾水分类收集系统及尾水分类收集方法
CN219091278U (zh) 一种大流量江水多级过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