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8336U -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8336U
CN216168336U CN202122414184.4U CN202122414184U CN216168336U CN 216168336 U CN216168336 U CN 216168336U CN 202122414184 U CN202122414184 U CN 202122414184U CN 216168336 U CN216168336 U CN 2161683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electric push
frame plate
push rod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41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修素梅
李正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4141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83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83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83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包括架板,所述架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架板的左右两侧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架杆,所述架板的前后两侧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架杆。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伸缩杆、防护垫,将伤员紧固在架板上,避免伤员受到震动翻转,同时不会影响到伤员的放置,设置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自动将移动轮进行收缩,不但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推动,同时也方便人员搬运,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
背景技术
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综合医院急诊设有全科、内、外、妇、儿、五官、发热、腹泻等专科诊室。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90年代的急诊科突出了科室的特色和融入重症监护的优势,因此在现代急救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担架是急诊医学科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但是现有的一些担架不具备一些保护性措施,缺少固定结构,导致搬运过程中,会产生震动造成病人翻转,并且现有的一些担架具备移动机构,但是移动机构无法对其进行收缩,导致人员在搬运的过程中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包括架板,所述架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架板的左右两侧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架杆,所述架板的前后两侧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架杆;
所述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向电动推杆,所述双向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所述架板的下表面且位于第二电动推杆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支撑杆远离架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辅助架,所述辅助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架板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电动推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电动推杆,所述第四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推杆的侧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延伸至架板的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架板的上表面与压板的下表面均设置为半圆弧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伸缩杆远离双向电动推杆的一端与第二滑块的侧表面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滑块、支撑杆与第三伸缩杆、第二滑块均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轮与辅助架通过活动柱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位置位于第一架杆的后侧,且两者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防护垫,能够将伤员紧固在架板上,避免伤员受到震动翻转,同时不会影响到伤员的放置,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能够自动将移动轮进行收缩,不但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推动,同时也方便人员搬运,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架杆、第二架杆,便于多个人员进行搬运,保证架板的稳定性,同时也减轻搬运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的正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架板;2、第一电动推杆;3、第一伸缩杆;4、压板;5、防护垫;6、第一架杆;7、第二架杆;8、第二电动推杆;9、第二伸缩杆;10、双向电动推杆;11、第三伸缩杆;12、第一滑块;13、支撑杆;14、第二滑块;15、辅助架;16、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包括架板1,架板1的上表面与压板4的下表面均设置为半圆弧形,便于人员卧躺以及对人员进行固定,架板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电动推杆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电动推杆,作为第一电动推杆2移动的动力源,第四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推杆2的侧表面固定连接。
架板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2,作为压板4升降的动力源,第一电动推杆2的位置位于第一架杆6的后侧,且两者不接触,第一电动推杆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第一伸缩杆3远离第一电动推杆2的一端延伸至架板1的外部,第一伸缩杆3远离第一电动推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4,便于对人员进行紧固,压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5,防护垫5的才来为海绵,避免对人员造成伤害,架板1的左右两侧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架杆6,便于人员抬起架板1,架板1的前后两侧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架杆7,便于人员从侧边抬起架板1以此来保证架板1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此结构,设置第一伸缩杆3、防护垫5,能够将伤员紧固在架板1上,避免伤员受到震动翻转,同时不会影响到伤员的放置,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设置第一架杆6、第二架杆7,便于多个人员进行搬运,保证架板1的稳定性,同时也减轻搬运人员的工作难度。
架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8,作为双向电动推杆10升降的动力源,第二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9,第二伸缩杆9远离第二电动推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向电动推杆10,便于带动支撑杆13收缩,双向电动推杆10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11,第三伸缩杆11远离双向电动推杆10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4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架板1的下表面且位于第二电动推杆8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便于和支撑杆13相连接,第一滑块12、支撑杆13与第三伸缩杆11、第二滑块14均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第一滑块12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3,用于支撑架板1同时用于安装第二滑块14以及辅助架15,支撑杆13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4,支撑杆13远离架板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辅助架15,用于安装移动轮16,辅助架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轮16,移动轮16与辅助架15通过活动柱相连接。
通过设置此结构,设置第二伸缩杆9、第三伸缩杆11、第一滑块12、第二滑块14,能够自动将移动轮16进行收缩,不但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推动,同时也方便人员搬运,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移动轮16可以将该装置推动指定的位置,再将伤员放置在架板1上,此时启动第四液压缸,带动第一电动推杆2将前侧移动,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启动第一电动推杆2带动第一伸缩杆3向下移动,使防护垫5与伤员紧密贴合即可,随后推动该装置将其移动到指定位置即可,当地面不平稳需要人员搬运时,可以启动第二电动推杆8通过第二伸缩杆9带动双向电动推杆10向上移动,此时通过第三伸缩杆11带动第二滑块14在支撑杆13上滑动,与此同时支撑杆13会发生转动,并且支撑杆13通过第一滑块12向外侧移动,最后会将移动轮16收起,便于人员进行搬动,再通过转动第一架杆6与第二架杆7将其从架板1从伸出,伸出便于人员握住的长度即可,通过人员握住第一架杆6与第二架杆7可以将人员搬运到指定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包括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板(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所述第一伸缩杆(3)远离第一电动推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4),所述压板(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5),所述架板(1)的左右两侧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架杆(6),所述架板(1)的前后两侧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架杆(7);
所述架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8),所述第二电动推杆(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9),所述第二伸缩杆(9)远离第二电动推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向电动推杆(10),所述双向电动推杆(10)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伸缩杆(11),所述架板(1)的下表面且位于第二电动推杆(8)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所述第一滑块(12)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4),所述支撑杆(13)远离架板(1)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辅助架(15),所述辅助架(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板(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电动推杆(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电动推杆,所述第四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动推杆(2)的侧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3)远离第一电动推杆(2)的一端延伸至架板(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板(1)的上表面与压板(4)的下表面均设置为半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缩杆(11)远离双向电动推杆(10)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4)的侧表面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2)、支撑杆(13)与第三伸缩杆(11)、第二滑块(14)均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16)与辅助架(15)通过活动柱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的位置位于第一架杆(6)的后侧,且两者不接触。
CN202122414184.4U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 Active CN2161683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4184.4U CN216168336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4184.4U CN216168336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8336U true CN216168336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61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4184.4U Active CN216168336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83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30897U (zh) 可移动式桡动脉穿刺手臂固定装置
CN216168336U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担架结构
CN211535247U (zh) 护理用卧床病人免翻身辅助护理床
CN210727887U (zh) 一种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装置
CN218870707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敷药支撑装置
CN211460903U (zh) 一种外科监护室用多功能病床
CN210962360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架
CN214181001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患者肢体固定架
CN213883862U (zh) 一种新型急救护理抢救车
CN214511610U (zh) 一种护理外科用病人辅助翻身装置
CN211326260U (zh) 一种妇产科婴儿床
CN210785070U (zh) 一种康复科护理用支撑装置
CN211460959U (zh) 一种改良式过床仪
CN214231966U (zh) 一种用于儿科临床的协助装置
CN216725055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妇产科用护理架
CN219662117U (zh) 一种可折叠的护理床托盘架及护理床
CN213822159U (zh) 一种icu重症护理病床
CN211300878U (zh) 一种icu重症监护室护理换药器
CN213372573U (zh) 一种人体振动体征监测仪
CN216439536U (zh) 一种急诊内科临床功能结合型治疗装置
CN216628705U (zh) 一种新型治疗车
CN211750591U (zh) 一种医院骨外科临床治疗支撑装置
CN218356397U (zh) 一种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用手臂固定装置
CN210019314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心电监护仪的转运固定装置及急诊转运床
CN213406606U (zh) 一种新型医用担架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