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5764U - 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5764U
CN216165764U CN202122494638.3U CN202122494638U CN216165764U CN 216165764 U CN216165764 U CN 216165764U CN 202122494638 U CN202122494638 U CN 202122494638U CN 216165764 U CN216165764 U CN 216165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connecting rod
sleeve
drop
fal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46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剑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Wenhao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Wenhao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Wenhao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Wenhao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946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5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5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5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包拉杆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包括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的上端之间设有把手,把手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杆,把手上设有防脱装置,防脱装置包括防脱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防脱装置的套筒与连接杆相配合的作用下,能够使套筒在连接杆上转动,从而使防脱板能够相对把手转动,使其能够根据抓握把手的方向相应改变防脱板的方向,从而使防脱板始终能够紧贴手背处;通过防脱板与弹簧的弹力相配合的作用下,能够将防脱板朝向把手的方向推动,从而使防脱板能够紧贴手背,以防止抓握不稳时,对手掌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从而避免手轻易脱离把手。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包拉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
背景技术
行李箱包,也叫做旅行箱、拉杆箱和行李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通常行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通过将衣物及个人用品等物品装在行李箱内,使物品便于携带。
在出门旅行的时候需要使用到行李箱,在行李箱的组成中拉杆是必不可少的,而传统的拉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抓握不稳时,手容易脱离拉杆,而导致行李箱直接掉落于地面上,造成行李箱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以解决现有拉杆抓握不稳时,容易造成拉杆脱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包括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上端之间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防脱装置,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均分别设有把手连接块,所述连接杆固定于连接块上;
所述防脱装置包括防脱板,所述防脱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杆,所述防脱板相对导向杆上下移动,所述导向杆靠近连接杆的位置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相对于连接杆转动,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导向杆上嵌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支撑于防脱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支撑于限位块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脱板的两端分别贯穿有活动孔,所述导向杆穿过活动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脱板两端靠近套筒的一侧分别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中心贯穿形成垫孔,所述导向杆穿过垫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脱板两端远离套筒的一侧分别设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中心贯穿形成让位孔,所述导向杆穿过让位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套筒横向贯穿有旋转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旋转孔。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脱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海绵制成。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杆包括外连杆和内连杆,所述外连杆设于把手连接块上,所述内连杆设于把手的端部,所述外连杆和内连杆均嵌入旋转孔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把手的下表面为圆弧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防脱板为两端朝向把手弯曲的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把手上设置防脱装置,通过防脱装置的套筒与连接杆相配合的作用下,能够使套筒在连接杆上转动,从而使防脱板能够相对把手转动,使其能够根据抓握把手的方向相应改变防脱板的方向,从而使防脱板始终能够紧贴手背处;通过防脱板与弹簧的弹力相配合的作用下,能够将防脱板朝向把手的方向推动,从而使防脱板能够紧贴手背,以防止抓握不稳时,对手掌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从而避免手轻易脱离把手。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无疑的,本实用新型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中伸缩杆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中防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伸缩杆;
2、把手;
21、连接杆;211、外连杆;212、内连杆;22、把手连接块;
3、防脱装置;
31、防脱板;311、活动孔;32、导向杆;33、套筒;331、旋转孔;34、弹簧;35、限位块;36、垫块;361、垫孔;37、支撑套;371、让位孔;38、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渡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包括两个伸缩杆1,两个所述伸缩杆1的上端之间设有把手2,所述把手2上设有防脱装置3。
参照图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中伸缩杆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把手2的下表面为圆弧面,通过圆弧面的作用下,能够使其更加贴合手指的抓握,以提高抓握时的舒适性;所述把手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杆21,所述伸缩杆1的端部均分别设有把手连接块22,所述连接杆21固定于连接块22上;所述连接杆21包括外连杆211和内连杆212,所述外连杆211设于把手连接块22上,所述内连杆212设于把手2的端部,通过外连杆211和内连杆212的设置,能够使把手2更加方便的安装于把手连接块22上。
参照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中伸缩杆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中防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防脱装置3包括防脱板31,所述防脱板31为两端朝向把手2弯曲的弧形结构,通过防脱板31的弧形结构的作用下,能够使其更加贴合手背,以提高防脱板31紧靠手背时的舒适性;所述防脱板31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杆32,所述防脱板31的两端分别贯穿有活动孔311,所述导向杆32穿过活动孔311,所述防脱板31相对导向杆32上下移动,通过导向杆32与活动孔311相配合的作用下,能够使防脱板31在导向杆32上竖直上下移动,从而能够使防脱板31与把手2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所述导向杆32靠近连接杆21的位置设有套筒33,所述套筒33相对于连接杆21转动,所述套筒33横向贯穿有旋转孔331,所述连接杆21穿过旋转孔331,其中外连杆211和内连杆212均分别嵌入旋转孔331内,由旋转孔331套筒33将外连杆211和内连杆212连接在一起,通过连接杆21与套筒33相配合的作用下,能够使套筒33在连接杆21上转动,从而使防脱板31能够相对把手2转动,使其能够根据抓握把手2的方向相应改变防脱板31的方向,从而使防脱板31始终能够紧贴手背处;所述导向杆32的另一端固定有限位块35,所述导向杆32上嵌套有弹簧34,所述弹簧34的一端支撑于防脱板31上,所述弹簧34的另一端支撑于限位块35上,通过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将防脱板31朝向把手2的方向推动,从而使防脱板31能够紧贴手背,以防止抓握不稳时,对手掌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从而避免手轻易脱离把手2。
参照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中伸缩杆和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中防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防脱板31两端靠近套筒33的一侧分别设有垫块36,所述垫块36中心贯穿形成垫孔361,所述导向杆32穿过垫孔361,通过垫块36的作用下,能够使防脱板31垫起来,使防脱板31与把手2之间有孔隙,通过该孔隙能够方便手伸入防脱板31和把手2之间,以便于把手2的抓握;所述防脱板31两端远离套筒33的一侧分别设有支撑套37,所述支撑套37中心贯穿形成让位孔371,所述导向杆32穿过让位孔371,通过支撑套37的作用下,能够使弹簧34与支撑套37接触得更稳定,避免弹簧34端部与防脱板31接触位置处于倾斜的。所述防脱板3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缓冲垫38,所述缓冲垫38为海绵制成,通过缓冲垫38的作用下,能够提高抓握时的舒适性。
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处理步骤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此类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说明书中提到的“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或特性可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厚度、数量等,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实用新型无需上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细节便可实现或者也可采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实现。

Claims (9)

1.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包括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上端之间设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有防脱装置,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均分别设有把手连接块,所述连接杆固定于连接块上;
所述防脱装置包括防脱板,所述防脱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导向杆,所述防脱板相对导向杆上下移动,所述导向杆靠近连接杆的位置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相对于连接杆转动,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导向杆上嵌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支撑于防脱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支撑于限位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板的两端分别贯穿有活动孔,所述导向杆穿过活动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板两端靠近套筒的一侧分别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中心贯穿形成垫孔,所述导向杆穿过垫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板两端远离套筒的一侧分别设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中心贯穿形成让位孔,所述导向杆穿过让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横向贯穿有旋转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旋转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板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为海绵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外连杆和内连杆,所述外连杆设于把手连接块上,所述内连杆设于把手的端部,所述外连杆和内连杆均嵌入旋转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下表面为圆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板为两端朝向把手弯曲的弧形结构。
CN202122494638.3U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 Active CN216165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4638.3U CN216165764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4638.3U CN216165764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5764U true CN216165764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2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4638.3U Active CN216165764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5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9103314A (ja) キャスター付きのスーツケース
CN216165764U (zh) 一种防止脱手的行李箱包拉杆
CN212092388U (zh) 一种转盘式可调节孔径的检验科试管架
CN201280150Y (zh) 儿童推车提篮与底座的联接锁扣机构
CN203017645U (zh) 单双杠臂力锻炼设备
CN205758240U (zh) 一种自动夹紧撑衣杆
CN211156263U (zh) 一种医疗器械用放置托架
CN210988656U (zh) 一种旅行箱的底部托手结构
CN203666705U (zh) 一种手推车
CN201124679Y (zh) 一种防刺圆规
CN212787759U (zh) 一种自带收容架的行李箱
CN215125056U (zh) 一种多功能旅行箱包
CN206137429U (zh) 一种箱包手把
CN210807364U (zh) 一种托夹一体的手机架
CN101647667B (zh) 一种防风防滑衣裤架
CN213154513U (zh) 一种便于放置杆状物品的拉杆箱
CN209789445U (zh) 一种剃须刀支撑架
CN212110283U (zh) 一种汉白玉制砂用称重装置
CN214230821U (zh) 折叠衣架
CN210802839U (zh) 一种智能定向跌落测试机
CN214631498U (zh) 一种具有可折叠把手的杯托架
CN214716743U (zh) 一种隔热烧杯
CN210310712U (zh) 一种平衡车
CN212938636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乐谱支撑板
CN213771201U (zh) 一种液状石蜡储罐移动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