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5680U - 一种双扣表扣表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扣表扣表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5680U
CN216165680U CN202122743269.7U CN202122743269U CN216165680U CN 216165680 U CN216165680 U CN 216165680U CN 202122743269 U CN202122743269 U CN 202122743269U CN 216165680 U CN216165680 U CN 216165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body
buckle
watchband
tail end
n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32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建节
游太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de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de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de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de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32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5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5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5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包括有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第一表扣以及第二表扣;该第一带体叠放在第二带体的外侧表面上,第一带体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一带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定位孔;该第一表扣固定于第二带体的尾端并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配合卡扣定位;该第二表扣连接于第一带体的尾端和第二带体之间。通过利用第一表扣固定于第二带体的尾端并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配合卡扣定位,并配合第二表扣连接于第一带体的尾端和第二带体之间,在保留按压扣的便捷性的同时解决带尾难穿、带尾翘起不贴合的用户痛点,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双扣双保险,不仅提高用户体验,而且是一种将佩戴安全性最大化的新型技术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双扣表扣表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双扣表扣表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手表的表带大多采用钩扣、蝴蝶扣、皮带按扣、折叠安全扣、折叠扣、针扣。但是这几种手表的表扣对于佩戴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佩戴步骤复杂、操作繁琐,部分也采用了按压扣加圈仔或按压扣加藏尾的方式,但存在带尾难穿、耗费时间以及尾部翘起容易散开或剐蹭等缺陷,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迫切需要设计创新,给用户提供一种新型使用方案,提高用户体验,丰富市场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表带表扣款式用户体验存在的不足以及按压扣加圈仔或按压扣加藏尾的方式存在的带尾难穿、耗费时间、以及尾部翘起容易散开或剐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包括有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第一表扣以及第二表扣;该第一带体叠放在第二带体的外侧表面上,第一带体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一带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定位孔;该第一表扣固定于第二带体的尾端并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配合卡扣定位;该第二表扣连接于第一带体的尾端和第二带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表扣为五金零件,其通过包胶埋入或铆合工艺方式与第二带体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二表扣为五金或塑胶材质,该第二带体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二带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定位孔,该第二表扣为移动扣,第二表扣为上大下小的倒扣形状,第二表扣的底部具有蘑菇头形状的按压钉,按压钉可拆卸地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配合卡扣固定,该第一带体的尾端开设有回形圈,该第二表扣与回形圈挂扣。
优选的,所述第一表扣包括有第一母钉和第一公钉,该第一母钉和第一公钉分别放置于第二带体之尾端的底部与面部并通过对夹铆合固定在第二表带尾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表扣为五金零件,其通过包胶埋入或铆合工艺方式与第一带体固定安装,该第二带体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二带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定位孔,该第二表扣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配合卡扣定位。
优选的,所述第二表扣包括有第二母钉和第二公钉,该第二母钉和第二公钉分别放置于第一带体之尾端的底部与面部并通过对夹铆合固定在第一带体尾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带体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二带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定位孔;该第二表扣包括有面扣和底扣,该面扣固定在第一带体的尾端,面扣为五金材质,面扣通过包胶埋入或铆合工艺方式第一带体固定,该底扣为不锈铁或可用磁体材质制作,底扣呈工字型,底扣可拆卸地按压扣入在对应的第二定位孔中,面扣和底扣之间通过磁铁吸附固定。
优选的,所述面扣的底面具有固定槽,该磁铁嵌于固定槽中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呈方形,对应的,该磁铁亦呈方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带体的长度大于第二带体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第一表扣固定于第二带体的尾端并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配合卡扣定位,并配合第二表扣连接于第一带体的尾端和第二带体之间,在保留按压扣的便捷性的同时解决带尾难穿、带尾翘起不贴合的用户痛点,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双扣双保险,不仅提高用户体验,而且是一种将佩戴安全性最大化的新型技术方案。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第一带体 11、第一定位孔
12、回形圈 20、第二带体
21、第二定位孔 30、第一表扣
31、第一母钉 32、第一公钉
40、第二表扣 41、按压钉
42、第二母钉 43、第二公钉
44、面扣 45、底扣
46、磁铁 40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第一带体10、第二带体20、第一表扣30以及第二表扣40。
该第一带体10叠放在第二带体20的外侧表面上,第一带体10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一带体10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定位孔11;所述第二带体20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二带体20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定位孔21;所述第一带体10的长度大于第二带体20的长度。
该第一表扣30固定于第二带体20的尾端并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11配合卡扣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扣30为五金零件,其通过包胶埋入或铆合工艺方式与第二带体20固定安装。
该第二表扣40连接于第一带体10的尾端和第二带体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扣40为五金或塑胶材质,该第二表扣40为移动扣,第二表扣40为上大下小的倒扣形状,第二表扣40的底部具有蘑菇头形状的按压钉41,按压钉41可拆卸地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1配合卡扣固定,该第一带体10的尾端开设有回形圈12,该第二表扣40与回形圈12挂扣。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佩戴时,首先根据用户手腕大小确定相对的第一定位孔11,使第一带体10上的第一定位孔11对准第一表扣30按压扣合,完成扣合后再将回形圈12对准第二表扣40,将其进行挂扣,完成第一带体10之带尾的固定,即佩戴完成。
请参照图7至图1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扣30包括有第一母钉31和第一公钉32,该第一母钉31和第一公钉32分别放置于第二带体20之尾端的底部与面部并通过对夹铆合固定在第二表带20尾端。
所述第二表扣40为五金零件,其通过包胶埋入或铆合工艺方式与第一带体10固定安装,该第二表扣40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1配合卡扣定位。所述第二表扣40包括有第二母钉42和第二公钉43,该第二母钉42和第二公钉43分别放置于第一带体10之尾端的底部与面部并通过对夹铆合固定在第一带体10尾端。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佩戴时,首先根据用户手腕大小确定相对的第一定位孔11,使第一带体10上的第一定位孔11对准第一表扣30按压扣合,完成扣合后再将第二表扣40对准第二带体20上的第二定位孔21,将其进行按压扣合,完成第一带体10之带尾的固定,即佩戴完成。
请参照图13至图1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该第二表扣40包括有面扣44和底扣45,该面扣44固定在第一带体10的尾端,面扣44为五金材质,面扣44通过包胶埋入或铆合工艺方式第一带体10固定,该底扣45为不锈铁或可用磁体材质制作,底扣45呈工字型,底扣45可拆卸地按压扣入在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1中,面扣44和底扣45之间通过磁铁46吸附固定。所述面扣44的底面具有固定槽401,该磁铁46嵌于固定槽401中固定。所述固定槽401呈方形,对应的,该磁铁46亦呈方形。
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佩戴时,首先根据用户手腕大小确定相对的第一定位孔11,使第一带体10上的第一定位孔11对准第一表扣30按压扣合,完成扣合后再将第一带体10尾部的面扣44通过磁铁46磁吸到底扣45,使第一带体10的带尾紧密贴合到第二带体20的表面,即完成佩戴。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利用第一表扣固定于第二带体的尾端并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配合卡扣定位,并配合第二表扣连接于第一带体的尾端和第二带体之间,在保留按压扣的便捷性的同时解决带尾难穿、带尾翘起不贴合的用户痛点,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双扣双保险,不仅提高用户体验,而且是一种将佩戴安全性最大化的新型技术方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带体、第二带体、第一表扣以及第二表扣;该第一带体叠放在第二带体的外侧表面上,第一带体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一带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定位孔;该第一表扣固定于第二带体的尾端并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配合卡扣定位;该第二表扣连接于第一带体的尾端和第二带体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扣为五金零件,其通过包胶埋入或铆合工艺方式与第二带体固定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扣为五金或塑胶材质,该第二带体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二带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定位孔,该第二表扣为移动扣,第二表扣为上大下小的倒扣形状,第二表扣的底部具有蘑菇头形状的按压钉,按压钉可拆卸地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配合卡扣固定,该第一带体的尾端开设有回形圈,该第二表扣与回形圈挂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扣包括有第一母钉和第一公钉,该第一母钉和第一公钉分别放置于第二带体之尾端的底部与面部并通过对夹铆合固定在第二表带尾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扣为五金零件,其通过包胶埋入或铆合工艺方式与第一带体固定安装,该第二带体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二带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定位孔,该第二表扣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配合卡扣定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扣包括有第二母钉和第二公钉,该第二母钉和第二公钉分别放置于第一带体之尾端的底部与面部并通过对夹铆合固定在第一带体尾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二带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定位孔;该第二表扣包括有面扣和底扣,该面扣固定在第一带体的尾端,面扣为五金材质,面扣通过包胶埋入或铆合工艺方式第一带体固定,该底扣为不锈铁或可用磁体材质制作,底扣呈工字型,底扣可拆卸地按压扣入在对应的第二定位孔中,面扣和底扣之间通过磁铁吸附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扣的底面具有固定槽,该磁铁嵌于固定槽中固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呈方形,对应的,该磁铁亦呈方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扣表扣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的长度大于第二带体的长度。
CN202122743269.7U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双扣表扣表带 Active CN216165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3269.7U CN216165680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双扣表扣表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3269.7U CN216165680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双扣表扣表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5680U true CN21616568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8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43269.7U Active CN216165680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双扣表扣表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5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65680U (zh) 一种双扣表扣表带
CN205671647U (zh) 表扣及具有该表扣的手表和智能手环
CN204207204U (zh) 拉链头
CN210158134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手表表带
CN207152080U (zh) 一种表带及具有该表带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3563779U (zh) 一种手表上的表带连接结构
CN216165681U (zh) 一种折叠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
CN201733988U (zh) 一种带扣
CN218898639U (zh) 一种藏尾式双环扣表带结构
US2615223A (en) Buckle for straps and the like
CN211379887U (zh) 一种滑入式搭接的手表表带
CN111528587A (zh) 一种按键式磁吸表扣、表带以及手表
CN215992978U (zh) 表带及具有该表带的手表
CN217565127U (zh) 一种智能手环表带扣结构
CN110893039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CN214710714U (zh) 带辅助合扣装置的紧固带
CN216493878U (zh) 一种双条环绕的手表表带结构
CN215775997U (zh) 一种磁吸式手表表扣结构
CN215455888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表带及手表
CN214156405U (zh) 一种便捷钥匙扣
CN2694797Y (zh) 一种余长自锁皮带
CN219479397U (zh) 腕戴设备
CN220898176U (zh) 一种背包肩带垫
CN201577590U (zh) 挂扣磁腰带
CN208274271U (zh) 一种弹性表带以及具有该弹性表带的智能手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