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4270U - 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4270U
CN216164270U CN202122317991.4U CN202122317991U CN216164270U CN 216164270 U CN216164270 U CN 216164270U CN 202122317991 U CN202122317991 U CN 202122317991U CN 216164270 U CN216164270 U CN 216164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movable rod
locking
frame
neck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179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绍波
罗鲜青
方治山
吴思谦
陶小斌
李秀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Priority to CN2021223179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4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4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4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包括框架、间隔装设于框架上的多个颈夹组件以及装设于框架上的自锁机构,每一颈夹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活动杆及固定杆,活动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活动杆与框架转动连接,活动杆与框架的转动连接处位于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活动杆的第二端能够与自锁机构配合以对活动杆的位置进行锁定;固定杆包括竖向杆及由竖向杆一端朝远离活动杆方向弯折形成的斜向杆,竖向杆的自由末端及斜向杆的自由末端均与框架活动连接,以调节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的距离。所述自动锁牛颈夹装置便于宽角牛只的进出,且适用于对不同体型牛只进行自锁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栏舍上安装牛颈夹可以对牛进行自锁控制,降低劳动强度,可以保证牛的采食、挤奶,利于对牛进行常规体检、免疫、人工授精、妊娠检查、治疗、去角、产犊等兽医处理活动。公开号为CN10142765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锁牛颈夹,其包括颈夹框架主体,所述颈夹框架主体上铰接一活动杆,该活动杆的一端设置卡固片,所述颈夹框架上设置有自锁机构,该自锁机构包括一相对设置的长三腿铸件和短三腿铸件,当活动杆的卡片端进入长三腿铸件和短三腿铸件之间的间隙时,活动杆的卡片被长三腿铸件及短三腿铸件组成的卡合头锁定。该自锁牛颈夹结构设计合理,其锁定和解锁方便且对锁固对象的副面影响较小,其能够实现自动锁定。该自锁牛颈夹在使用时,牛头从活动杆及与活动杆相邻的支撑杆之间的进食空间进入,当牛低头采食时,牛头碰触到活动杆的下端,使得活动杆转动,进而带动活动杆的卡固片端进入长三腿铸件和短三腿铸件之间的间隙,使得活动杆的卡固片被长三腿铸件及短三腿铸件组成的卡合头锁定,从而对牛颈进行夹持锁定,防止牛脱离。然而,为防止牛脱离牛颈夹,因此,活动杆及与活动杆相邻的支撑杆之间的距离较小,活动杆在牛颈夹处于打开状态时的转动范围也较小;虽然活动杆设有卡固片的一端能够朝远离相邻支撑杆的方向运动以与相邻支撑杆围成一供牛头进出的三角形区域,但由于活动杆在牛颈夹处于打开状态时的转动范围也较小,因此,当牛颈夹处于打开状态时,活动杆设有卡固片的一端与与相邻的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也不大,不便于宽角牛只,例如水牛等的头部的进出。此外,其在牛颈夹处于锁定状态时,活动杆及与活动杆相邻的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固定,不能针对不同体型的牛进行调节,其是适用于体型性差不大的牛的分群使用,难以满足不同体型的牛,例如,水牛、黄牛的同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便于宽角牛只的进出,且适用于对不同体型牛只进行自锁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包括框架、间隔装设于框架上的多个颈夹组件以及装设于框架上的自锁机构,每一颈夹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活动杆及固定杆,活动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活动杆与框架转动连接,活动杆与框架的转动连接处位于第一端及第二端之间,活动杆的第二端能够与自锁机构配合以对活动杆的位置进行锁定;固定杆包括竖向杆及由竖向杆一端朝远离活动杆方向弯折形成的斜向杆,竖向杆的自由末端及斜向杆的自由末端均与框架活动连接,以调节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活动杆的第二端上转动连接有滑座,活动杆通过滑座与框架滑动连接,滑座上固定有锁销;自锁机构包括支撑座、转动杆及锁定件,支撑座与框架固定连接,转动杆与支撑座转动连接,锁定件对应活动杆设置多个,每一锁定件包括两个沿转动杆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锁定臂,锁定臂的一端与转动杆铰接,两个锁定臂之间的距离沿远离转动杆的方向逐渐变小,两个锁定臂的自由末端均支撑于框架上;活动杆的第一端受到压力时活动杆的第二端朝对应的锁定件滑动并使锁销进入两个锁定臂之间,以对活动杆进行锁定;转动杆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以使锁定件脱离锁销,以解除对活动杆的锁定。
进一步地,自锁机构还包括挡板,挡板装设于框架上,并挡设于锁定件的一侧。
进一步地,框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及多个连接杆,上横梁与下横梁平行相对设置,多个连接杆沿上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一连接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上横梁及下横梁连接;多个颈夹组件沿上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一颈夹组件的活动杆与相邻的连接杆转动连接,每一颈夹组件的竖向杆的自由末端及斜向杆的自由末端分别与上横梁及下横梁活动连接;自锁机构装设于上横梁上。
进一步地,每一活动杆的第一端与下横梁间隔设置,且第一端与下横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厘米~10厘米。
进一步地,活动杆与相邻的连接杆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活动杆背向对应固定杆的一侧还装设有挡架。
进一步地,上横梁及下横梁均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沿下横梁及下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竖向杆的自由末端通过第一螺栓与下横梁上的其中一定位孔连接,斜向杆的自由末端通过第二螺栓与上横梁上的其中一定位孔连接。
进一步地,转动杆的一端还装设有把手。
进一步地,活动杆的第一端与采食槽内底部高度的参数为:6月龄至12月龄牛为25厘米至30厘米;13月龄至17月龄为30厘米至32厘米;18月龄至成年奶、肉牛品种母牛为50厘米至60厘米;成年奶、肉牛品种公牛和成年水牛为60厘米至70厘米。
进一步地,每一颈夹组件还包括伸缩挡杆,伸缩挡杆的一端与斜向杆和/或竖向杆连接,伸缩挡杆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连接杆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述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固定杆包括竖向杆及由竖向杆一端朝远离活动杆方向弯折形成的斜向杆,当牛颈夹处于打开状态且活动杆的第二端位于远离对应固定杆的位置时,固定杆的斜向杆与活动杆之间能够围成一个大致呈梯形供牛头进出的区域,其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扩大供牛头进出区域的大小,便于宽角牛只的头部进出。同时,固定杆与框架活动连接,使用时,可根据对应牛只体型的大小,调节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的距离,使该自动锁牛颈夹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牛只进行自锁控制。
2、上述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自锁机构包括支撑座、转动杆及锁定件,锁定件包括两个沿活动杆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锁定臂,使用时,通过两个锁定臂、活动杆上的锁销及活动杆之间的配合,实现在牛低头采食时对牛颈的自动锁定,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更容易制造。解锁时,可通过转动转动杆,对多个锁定件上的活动杆进行同时解锁,还可通过转动对应锁定件上的锁定臂对特定颈夹组件的活动杆进行单独解锁,使用方便。
3、上述自动锁牛颈夹装置,自锁机构还包括挡板,挡板装设于框架上,并挡设于锁定件的一侧,能够防止牛用牛角顶开其头部上方的自锁机构,有效限制了牛只用牛角自动开卡的行为。
4、上述自动锁牛颈夹装置,每一活动杆的第一端与下横梁间隔设置,便于活动杆的转动,且针对不同体型的牛设计了活动杆的第一端与采食槽内底部之间的高度参数,确保牛只在低头采食时能够顺利碰触活动杆的第一端实现自动上锁。
5、上述自动锁牛颈夹装置,每一颈夹组件还包括伸缩挡杆及挡架,防止牛从非颈夹组件的位置伸出框架进行采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自动锁牛颈夹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去掉挡板后的结构图。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在锁定件处的俯视图。
图5为图1所示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在固定杆处的俯视图。
图6为图1所示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在固定杆处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自动锁牛颈夹装置的主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框架;11、上横梁;12、下横梁;14、连接杆;15、基础立柱;16、定位孔;20、颈夹组件;21、活动杆;211、第一端;213、第二端;23、固定杆;231、竖向杆;234、斜向杆;235、第一螺栓;236、第二螺栓;24、采食空间;25、支撑杆;26、滑座;261、底板;263、侧板;27、锁销;28、挡架;291、第一伸缩杆;292、第二伸缩杆;30、自锁机构;31、支撑座;310、转动孔;32、转动杆;34、锁定件;342、锁定臂;36、把手;38、挡板;39、安装杆;200、采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包括框架10、间隔装设于框架10上的多个颈夹组件20以及装设于框架10上用于对颈夹组件20锁定的自锁机构30。
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10包括上横梁11、下横梁12及多个连接杆14,上横梁11与下横梁12平行相对设置,多个连接杆14沿上横梁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一连接杆1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上横梁11及下横梁1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横梁11与下横梁12大致与水平方向平行,连接杆14大致与竖直方向平行,相邻两个连接杆14之间的间距约为15~20厘米,以防止牛只的头部经由相邻两个连接杆14之间的空隙伸出。框架10还可包括基础立柱15,基础立柱15连接上横梁11与下横梁12,基础立柱15的一端凸设于下横梁12背向上横梁11的一侧,用于将框架10固定于栏舍地面上。
多个颈夹组件20沿上横梁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一颈夹组件20包括相对设置的活动杆21及固定杆23,活动杆21与固定杆23共同围成采食空间24。活动杆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11及第二端213,活动杆21与框架10转动连接,活动杆21与框架10的转动连接处位于第一端211及第二端213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颈夹组件20的活动杆21与相邻的连接杆14转动连接,具体地,活动杆21与相邻的连接杆14通过支撑杆25转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杆25一端与相邻的连接杆14固定连接,支撑杆25的另一端与活动杆21通过旋转轴等实现转动连接。活动杆21的第二端213能够与自锁机构30配合以对活动杆21的位置进行锁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活动杆21的第二端213上转动连接有滑座26,活动杆21通过滑座26与框架10的上横梁11滑动连接,滑座26上固定有锁销27。请一并参见图3及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座26大致呈U型板状,其包括底板261及分别垂直连接于底板261相对两端的两个侧板263,两个侧板263远离底板261的一侧围成U型开口,侧板263的顶面位于上横梁11的顶面下方。滑座26通过U型开口滑动地套设于上横梁11外,活动杆21的第二端213与底板261可通过铰接座等实现转动连接。锁销27位于上横梁11背向下横梁12的一侧,且锁销27的相对两端可分别杆等连接件与两个侧板263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1与下横梁12间隔设置,优选地,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1与下横梁1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厘米至10厘米。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1与采食槽200(采食槽通常设置在栏舍外并位于下横梁12的下方)内底壁的高度参数H为:6月龄至12月龄牛为25厘米至30厘米;13月龄至17月龄为30厘米至32厘米;18月龄至成年奶、肉牛品种母牛为50厘米至60厘米;成年奶、肉牛品种公牛和成年水牛为60厘米至70厘米。活动杆21背向对应固定杆23的一侧还装设有挡架28。在本实施方式中,挡架2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挡架28分别设置于支撑杆25的上下两侧,用于防止牛头部从活动杆21与相邻连接杆14的空隙间伸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锁机构30装设于上横梁11上。请一并参见图2、图3及图4,自锁机构30包括支撑座31、转动杆32及锁定件34。支撑座31与框架10的上横梁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座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座31沿上横梁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转动杆32与支撑座31转动连接,具体地,每一支撑座31上贯通开设有转动孔310,转动杆32水平设置并依次转动地穿设多个支撑座31的转动孔310。锁定件34对应活动杆21设置多个,每一锁定件34包括两个沿转动杆32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锁定臂342,锁定臂342的一端与转动杆32铰接,两个锁定臂342之间的距离沿远离转动杆32的方向逐渐变小,两个锁定臂342的自由末端均支撑于框架10的上横梁11上。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1受到压力时活动杆21的第二端213朝对应的锁定件34滑动并使锁销27进入两个锁定臂342之间,以对活动杆21进行锁定。转动杆32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以使锁定件34脱离锁销27,进而解除对活动杆21的锁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杆32的一端还装设有把手36,以便于转动转动杆32。自锁机构30还包括挡板38,挡板38装设于框架10上,并挡设于锁定件34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挡板38位于框架10面向采食槽200的一侧,挡板38通过安装杆39与框架10的上横梁11连接。
固定杆23包括竖向杆231及由竖向杆231顶端朝远离活动杆21方向弯折形成的斜向杆234,竖向杆231的自由末端及斜向杆234的自由末端均与框架10活动连接,以调节固定杆23与活动杆21之间的距离。
请一并参见图5及图6,每一颈夹组件20中竖向杆231的自由末端及斜向杆234的自由末端分别与上横梁11及下横梁12活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横梁11及下横梁12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6,多个定位孔16沿上横梁11及下横梁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竖向杆231的自由末端通过第一螺栓235与下横梁12上的其中一定位孔16可拆卸连接,斜向杆234的自由末端通过第二螺栓236与上横梁11上的其中一定位孔16可拆卸连接,从而将竖向杆231的自由末端及斜向杆234的自由末端分别与上横梁11及下横梁12活动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将第一螺栓235从下横梁12及竖向杆231上抽出,第二螺栓236从上横梁11及斜向杆234上抽出,即可沿上横梁11的长度方向移动固定杆23,当固定杆23与活动杆21之间的距离调节至预设值后,将第一螺栓235穿设下横梁12上对应的定位孔16及竖向杆231,将第二螺栓236穿设上横梁11上对应的定位孔16及斜向杆234,从而实现固定杆23与框架10之间的连接。
请一并参见图7,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每一颈夹组件20还包括伸缩挡杆,伸缩挡杆的一端与斜向杆234和/或竖向杆231连接,伸缩挡杆的另一端与对应固定杆23相邻的连接杆14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伸缩挡杆包括第一伸缩杆291及第二伸缩杆292,第一伸缩杆291及第二伸缩杆292沿框架10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均与水平方向平行,第一伸缩杆29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斜向杆234及与斜向杆234相邻的连接杆14连接,第二伸缩杆29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竖向杆231及与斜向杆234相邻的连接杆14连接。第一伸缩杆291及第二伸缩杆292可采用现有技术的伸缩杆结构,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自动锁牛颈夹装置使用时,初始状态下,颈夹组件20与自锁机构30处于解锁状态,如图2中右边的颈夹组件20,此时,颈夹组件20中活动杆21的第二端213位于较远离固定杆23的位置,以方便牛只的头部进入采食空间24,而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1位于较靠近固定杆23的位置,以使得牛只在低头采食时头部能够与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1相抵。牛只的头部经由采食空间24伸出并低头采食采食槽200中的食物时,其头部抵压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1,使得活动杆21转动,活动杆21转动会带动活动杆21的第二端213朝向对应的锁定件34运动,在此过程中,活动杆21上的锁销27抵压较靠近该锁销27的一锁定臂342,使该锁定臂34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抬高该锁定臂342自由末端与上横梁11之间的距离,从而允许锁销27以进入两个锁定臂342之间,当锁销27进入两个锁定臂342之间后,锁销27对锁定臂342的压力消失,锁定臂34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复位以使锁定臂342的自由末端贴近上横梁11。由于锁定臂342的自由末端与上横梁11相抵,因此,上横梁11能够对锁定臂342的转动进行限制,防止锁销27从两个锁定臂342之间脱离,进而实现对活动杆21位置的锁定。
对活动杆21位置的锁定后,如图2左边所示的颈夹组件20,此时,竖向杆231与活动杆21之间形成一较窄的用于锁住牛颈脖的区域,而依据牛只畏惧被人为扭颈倾斜保定的天性,当牛脖颈被锁定于竖向杆231与活动杆21之间的区域后,牛只不会斜颈从斜向杆234与活动杆21之间的较大区域出逃,因此,其通过具有斜向杆234的固定杆23与活动杆21的配合不仅能够对牛只脖颈进行锁定,而且能够有效防止牛头逃脱,从而方便对牛群进行分群采食、挤奶,利于对牛进行常规体检、免疫、人工授精、妊娠检查、治疗、去角、产犊等兽医处理活动。
针对少数牛只性情顽皮能自动用牛角顶开其头部上方的自锁机构30的行为,本实施方式的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在锁定件34处增设了一块挡板38,有效限制了牛只用牛角自动顶开自锁机构30的行为。
经研究发现,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1和牛只采食槽200内底壁之间的高度参数决定了是否能依靠牛头部对活动杆21第一端213的抵压来实现活动杆21的自动上锁,而活动杆21第一端213和牛只采食槽200内底壁之间的高度参数H的取值与各阶段同龄牛的牛蹄与膝盖之间的间距,即膝关节高度平均值有关。本实施方式通过对各阶段同龄牛的膝关节高度平均值进行测定,针对同龄牛的膝关节高度平均值得出活动杆21第一端213和牛只采食槽200内底壁之间的高度参数H,以确保当牛头部抵压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3时能够实现活动杆21的自动上锁。
当无需锁定时,工人通过把手36转动转动杆32,使转动杆32绕水平轴线自转,转动杆32转动时带动锁定件34朝远离挡板38的方向运动以脱离锁销27,进而解除对全部颈夹组件20中活动杆21的锁定,允许牛只自由活动。当需要单独解除对某一牛只的锁定时,工人可转动锁定臂342,使锁定臂342的自由末端远离上横梁11,随后朝远离固定杆23的方向移动活动杆21使活动杆21的锁销27与对应的锁定件34脱离即可。
上述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固定杆23包括竖向杆231及由竖向杆231一端朝远离活动杆21方向弯折形成的斜向杆234,当牛颈夹处于打开状态且活动杆21的第二端213位于远离对应固定杆23的位置时,固定杆23的斜向杆234与活动杆21之间能够围成一个大致呈梯形的供牛头进出的区域,其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扩大供牛头进出区域的大小,便于宽角牛只的头部进出。同时,固定杆23与框架10活动连接,使用时,可根据对应牛只体型的大小,调节固定杆23与活动杆21之间的距离,使该自动锁牛颈夹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牛只颈部的自锁控制。
上述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自锁机构30包括支撑座31、转动杆32及锁定件34,锁定件34包括两个沿转动杆32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锁定臂342,使用时,通过两个锁定臂342、活动杆21上的锁销27及活动杆21之间的配合,实现在牛低头采食时对牛颈的自动锁定,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更容易制造。解锁时,可通过转动转动杆32,对多个锁定件34上的活动杆21进行同时解锁,还可通过转动对应锁定件34上的锁定臂342对特定颈夹组件20的活动杆21进行单独解锁,使用方便。
上述自动锁牛颈夹装置,自锁机构30还包括挡板38,挡板38装设于框架10上,并挡设于锁定件34的一侧,能够防止牛用牛角打开其头部上方的自锁机构30,有效限制了牛只用牛角自动开卡的行为。
上述自动锁牛颈夹装置,每一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1与下横梁12间隔设置,便于活动杆21的转动,且针对不同体型的牛设计了活动杆21第一端211与采食槽200内底壁之间的高度参数H,确保进夹牛在采食时能够顺利碰触活动杆21第一端211实现自动上锁。
上述自动锁牛颈夹装置,每一颈夹组件20还包括伸缩挡杆及挡架28,防止牛从非颈夹组件20的位置伸出框架10进行采食。
可以理解,自锁机构30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结构的自锁机构,例如,公开号为CN10142765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自锁牛颈夹的自锁机构。
可以理解,固定杆23与框架10的活动连接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其也可以采用插销等实现与框架10的活动连接。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包括框架(10)、间隔装设于框架(10)上的多个颈夹组件(20)以及装设于框架(10)上的自锁机构(30),其特征在于,每一颈夹组件(20)包括相对设置的活动杆(21)及固定杆(23),活动杆(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11)及第二端(213),活动杆(21)与框架(10)转动连接,活动杆(21)与框架(10)的转动连接处位于第一端(211)及第二端(213)之间,活动杆(21)的第二端(213)能够与自锁机构(30)配合以对活动杆(21)的位置进行锁定;固定杆(23)包括竖向杆(231)及由竖向杆(231)一端朝远离活动杆(21)方向弯折形成的斜向杆(234),竖向杆(231)的自由末端及斜向杆(234)的自由末端均与框架(10)活动连接,以调节固定杆(23)与活动杆(21)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杆(21)的第二端(213)上转动连接有滑座(26),活动杆(21)通过滑座(26)与框架(10)滑动连接,滑座(26)上固定有锁销(27);自锁机构(30)包括支撑座(31)、转动杆(32)及锁定件(34),支撑座(31)与框架(10)固定连接,转动杆(32)与支撑座(31)转动连接,锁定件(34)对应活动杆(21)设置多个,每一锁定件(34)包括两个沿转动杆(32)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锁定臂(342),锁定臂(342)的一端与转动杆(32)铰接,两个锁定臂(342)之间的距离沿远离转动杆(32)的方向逐渐变小,两个锁定臂(342)的自由末端均支撑于框架(10)上;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1)受到压力时活动杆(21)的第二端(213)朝对应的锁定件(34)滑动并使锁销(27)进入两个锁定臂(342)之间,以对活动杆(21)进行锁定;转动杆(32)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以使锁定件(34)脱离锁销(27),以解除对活动杆(21)的锁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特征在于,自锁机构(30)还包括挡板(38),挡板(38)装设于框架(10)上,并挡设于锁定件(34)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框架(10)包括上横梁(11)、下横梁(12)及多个连接杆(14),上横梁(11)与下横梁(12)平行相对设置,多个连接杆(14)沿上横梁(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一连接杆(1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上横梁(11)及下横梁(12)连接;多个颈夹组件(20)沿上横梁(1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一颈夹组件(20)的活动杆(21)与相邻的连接杆(14)转动连接,每一颈夹组件(20)的竖向杆(231)的自由末端及斜向杆(234)的自由末端分别与上横梁(11)及下横梁(12)活动连接;自锁机构(30)装设于上横梁(1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1)与下横梁(12)间隔设置,且第一端(211)与下横梁(1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厘米~10厘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杆(21)与相邻的连接杆(14)通过支撑杆(25)转动连接,活动杆(21)背向对应固定杆(23)的一侧还装设有挡架(28)。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横梁(11)及下横梁(12)均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6),多个定位孔(16)沿下横梁(12)及下横梁(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竖向杆(231)的自由末端通过第一螺栓(235)与下横梁(12)上的其中一定位孔(16)连接,斜向杆(234)的自由末端通过第二螺栓(236)与上横梁(11)上的其中一定位孔(16)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颈夹组件(20)还包括伸缩挡杆,伸缩挡杆的一端与斜向杆(234)和/或竖向杆(231)连接,伸缩挡杆的另一端与相邻的连接杆(14)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杆(32)的一端还装设有把手(3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锁牛颈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杆(21)的第一端(211)与采食槽内底部高度的参数为:6月龄至12月龄牛为25厘米至30厘米;13月龄至17月龄为30厘米至32厘米;18月龄至成年奶、肉牛品种母牛为50厘米至60厘米;成年奶、肉牛品种公牛和成年水牛为60厘米至70厘米。
CN202122317991.4U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 Active CN216164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7991.4U CN216164270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7991.4U CN216164270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4270U true CN21616427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3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17991.4U Active CN216164270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42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4241A (zh) * 2022-07-20 2022-09-09 光明牧业有限公司 一种牛场用颈夹装置及系统
CN115039706A (zh) * 2022-07-20 2022-09-13 光明牧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牛场的颈夹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4241A (zh) * 2022-07-20 2022-09-09 光明牧业有限公司 一种牛场用颈夹装置及系统
CN115039706A (zh) * 2022-07-20 2022-09-13 光明牧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牛场的颈夹装置及系统
CN115039706B (zh) * 2022-07-20 2023-11-21 光明牧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牛场的颈夹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64270U (zh) 一种自动锁牛颈夹装置
US4037566A (en) Cattle locking apparatus
US5184572A (en) Animal control chute
US5289798A (en) Livestock handling/fee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4495897A (en) Cattle stanchion apparatus
US7195076B2 (en) Hoof trimming stall
US4930452A (en) Cattle stanchion
US4432305A (en) Adjustable livestock chute
KR100953875B1 (ko) 소목걸이틀의 자동열림장치
US5309869A (en) Cattle stanchion apparatus
US4517924A (en) Animal headgate
USRE32728E (en) Cattle stanchion apparatus
US20060048715A1 (en) Animal management system
RU63215U1 (ru) Станок для фиксации животных
US7353778B2 (en) Double-release bar for a cow stanchion apparatus
US7784431B2 (en) Animal stanchion with selectively releasable feature
US6082306A (en) Animal safety stanchion with stanchion bumper
USRE34232E (en) Cattle stanchion
CN208387559U (zh) 一种适应羊只特点的颈枷组合
US4782791A (en) Animal holder
KR101682563B1 (ko) 착탈형 안전봉이 구비된 우사용 자동 목걸이틀
EP0960606A2 (en) Method for bringing an animal, particularly the head of a cow, in a stable or steady position, as well as the apparatus for stabilizing and raising or lifting the head
US4930450A (en) Livestock handling device
US3152577A (en) Animal restraining device
WO2010112031A1 (en) Retention box for domestic anim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