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2879U - 电热烘筒 - Google Patents
电热烘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62879U CN216162879U CN202122176379.XU CN202122176379U CN216162879U CN 216162879 U CN216162879 U CN 216162879U CN 202122176379 U CN202122176379 U CN 202122176379U CN 216162879 U CN216162879 U CN 2161628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heating
- drying cylinder
- heating tube
- cover plate
- wi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热烘筒,包括烘筒;所述烘筒为内中空结构,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烘筒内壁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的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接线柱;所述电热管为螺旋型结构,电热管靠近接线柱的螺旋密度大于电热管中部的螺旋密度;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内均设有隔热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同时解决烘筒存在温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筒领域,具体涉及电热烘筒。
背景技术
常见的烘筒加热方式有电、蒸汽和循环油。其中电热烘筒大部分为烘筒中心电热管通过导热油介质加热烘筒,部分是直热烘筒,通过电热管直接加热烘筒,普遍存在烘筒中间段温度高于两端部位,加工宽幅织物时会产生瑕疵。若温度失控,极易引发导热油介质燃烧或爆炸,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烘筒,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同时解决烘筒存在温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热烘筒,包括烘筒;所述烘筒为内中空结构,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烘筒内壁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的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两端分别设有接线柱;所述电热管为螺旋型结构,电热管靠近接线柱的螺旋密度大于电热管中部的螺旋密度;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内均设有隔热垫。
作为优化,所述电热管的数量为3的倍数。
作为优化,所述电热管的数量为15个。
作为优化,所述接线柱包括电热管第一接线柱和电热管第二接线柱;所述电热管第一接线柱位于第一盖板内;所述电热管第二接线柱位于第二盖板内。
作为优化,所述烘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轴和第二支轴;所述第一支轴内设有接线通道,第一支轴的外端连接有发电机,第一支轴的内端延伸至烘筒内部并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温度保险丝;所述第一盖板内设有第一接线支道;所述第二盖板内设有第二接线支道;所述电热管第一接线柱通过第一接线支道采用三相三线星型接法;所述电热管第二接线柱通过第二接线支道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化,所述电热管第一接线柱分为三组且每组的数量相同,每组电热管第一接线柱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接线、第二接线和第三接线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接线、第二接线和第三接线均通过温度保险丝和发电机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烘筒由碳素钢制成。
作为优化,所述电热管由不锈钢制成。
作为优化,所述烘筒的表面设有测温热电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整体采用直热式结构,内部中空结构设计,使得电热烘筒升降温速度快;电热管采用独立安装方式,方便更换保养,使用寿命长;针对烘筒存在中间温度高两端温度低的问题,优化电热管结构设计,解决温差的问题;对电热管的通电方式采用三相三线星型接法,并针对三相三线星型接法作出结构设计,保证加热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烘筒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发电机4、电热管5、第一支轴6、第二支轴7、隔热垫8、接线通道9、安装孔10、温度保险丝11、第一接线支道12、第二接线支道13、电热管第一接线柱14、电热管第二接线柱15、第一接线16、第二接线17、第三接线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电热烘筒,包括烘筒1;所述烘筒1由碳素钢制成。所述烘筒1的表面设有测温热电偶。所述烘筒1为内中空结构,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所述烘筒1内壁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的电热管5;所述电热管5由不锈钢制成。所述电热管5 的两端分别设有接线柱;所述电热管5为螺旋型结构,电热管5靠近接线柱的螺旋密度大于电热管5中部的螺旋密度;所述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内均设有隔热垫8。
所述电热管5的数量为3的倍数。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热管5的数量为15个。
所述接线柱包括电热管第一接线柱14和电热管第二接线柱15;所述电热管第一接线柱14位于第一盖板2内;所述电热管第二接线柱15位于第二盖板3内。
所述烘筒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轴6和第二支轴7;所述第一支轴6内设有接线通道9,第一支轴6的外端连接有发电机4,第一支轴6的内端延伸至烘筒1内部并设有安装孔10;所述安装孔10内设有温度保险丝11;所述第一盖板2内设有第一接线支道12;所述第二盖板3内设有第二接线支道13;所述电热管第一接线柱14通过第一接线支道12 采用三相三线星型接法;所述电热管第二接线柱15通过第二接线支道13连接在一起。
所述电热管第一接线柱14分为三组且每组的数量相同,每组电热管第一接线柱14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接线16、第二接线17和第三接线18相连接。所述第一接线16、第二接线17和第三接线18均通过温度保险丝11和发电机4相连接。
其工作原理为:
烘筒1内设电热管5,电热管5通过空气传导和热辐射直接加热烘筒1筒壁,与传统的导热油烘筒比较,具有升温速度快,安全可靠的优点。
烘筒1由优质碳素钢制成,在本设计中,烘筒1外圆直径是500毫米,长度1500~2300 毫米。烘筒1靠近内壁圆周方向均匀分布15支电热管5,电热管5由耐热性能良好的不锈钢制成,为了使烘筒长度方向上温度均匀,电热管5功率密度左、右和中间三段不同,靠近接线柱的左右端功率密度大于中间,以补偿烘筒1左右处的热量损失,通过在第一盖板 2和第二盖板3内设有隔热垫8,进一步对温度进行补偿,以保证烘筒1在长度方向的温度差异小于3℃。烘筒1内为中空结构,无可燃介质,无需维护,因此不会发生因温度失控而引发的爆炸事故。电热管5安装位置在烘筒1内壁圆周方向,并采用独立空间安装。
电通过烘筒1一端的发电机4输入电热管5,输入端的电热管5,其中5个电热管第一接线柱14为一组,共三组,如图2所示;输出端的电热管5,其中15个电热管第二接线柱15连在一起。上述接线方式为国标三相三线星型接法。
测温热电偶安装在烘筒1表面,温度保险丝11安装在烘筒1内部,当温度过高超出标准时,温度保险丝11断开从而使得和发电机4相连接的第一接线16、第二接线17和第三接线18短路,从而停止电热管5的加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电热烘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筒(1);所述烘筒(1)为内中空结构,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所述烘筒(1)内壁的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的电热管(5);所述电热管(5)的两端分别设有接线柱;所述电热管(5)为螺旋型结构,电热管(5)靠近接线柱的螺旋密度大于电热管(5)中部的螺旋密度;所述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内均设有隔热垫(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5)的数量为3的倍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5)的数量为15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包括电热管第一接线柱(14)和电热管第二接线柱(15);所述电热管第一接线柱(14)位于第一盖板(2)内;所述电热管第二接线柱(15)位于第二盖板(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筒(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轴(6)和第二支轴(7);所述第一支轴(6)内设有接线通道(9),第一支轴(6)的外端连接有发电机(4),第一支轴(6)的内端延伸至烘筒(1)内部并设有安装孔(10);所述安装孔(10)内设有温度保险丝(11);所述第一盖板(2)内设有第一接线支道(12);所述第二盖板(3)内设有第二接线支道(13);所述电热管第一接线柱(14)通过第一接线支道(12)采用三相三线星型接法;所述电热管第二接线柱(15)通过第二接线支道(13)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第一接线柱(14)分为三组且每组的数量相同,每组电热管第一接线柱(14)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接线(16)、第二接线(17)和第三接线(18)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热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16)、第二接线(17)和第三接线(18)均通过温度保险丝(11)和发电机(4)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筒(1)由碳素钢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5)由不锈钢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筒(1)的表面设有测温热电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76379.XU CN216162879U (zh) | 2021-09-09 | 2021-09-09 | 电热烘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76379.XU CN216162879U (zh) | 2021-09-09 | 2021-09-09 | 电热烘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62879U true CN216162879U (zh) | 2022-04-01 |
Family
ID=80847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76379.XU Active CN216162879U (zh) | 2021-09-09 | 2021-09-09 | 电热烘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62879U (zh) |
-
2021
- 2021-09-09 CN CN202122176379.XU patent/CN21616287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21007B (zh) | 锂离子电池模组加热结构 | |
CN216162879U (zh) | 电热烘筒 | |
CN206212312U (zh) | 电热元件和蓄热装置 | |
CN208317030U (zh) | 一种电烤炉加热系统 | |
CN105960033B (zh) | 一种加热器 | |
CN116222236A (zh) | 烧结炉 | |
CN206136343U (zh) | 一种新型ptc加热器 | |
CN204836614U (zh) | 具有铲片结构的绝缘电动汽车ptc加热器 | |
CN101686583A (zh) | 一种无芯电加热辐射管加热装置 | |
CN1937858A (zh) | 耐腐蚀电加热装置 | |
CN207219059U (zh) | 电加热器及有色金属加热系统 | |
CN209386819U (zh) | 一种用于热处理炉的电热辐射装置 | |
CN203492214U (zh) | 一种用于干燥系统的节能长寿电加热器 | |
CN208285575U (zh) | 七百千克保温炉电阻丝发热棒 | |
CN209250910U (zh) | 一种耐高温的电加热管 | |
CN219776377U (zh) | 烧结炉 | |
CN219718513U (zh) | 一种多管式电加热管结构 | |
CN206471462U (zh) | 一种电池模组加热结构 | |
CN218304562U (zh) | 一种电烤炉的导热系统 | |
CN221081569U (zh) | 一种新型电加热器 | |
CN209824065U (zh) | 电磁加热组件 | |
CN202133104U (zh) | 热风循环加热装置 | |
CN214544824U (zh) | 大功率高压电加温器 | |
CN215863308U (zh) | 半导体电热锅炉 | |
CN221571205U (zh) | 一种半导体热交换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