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49205U -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49205U
CN216149205U CN202121788001.9U CN202121788001U CN216149205U CN 216149205 U CN216149205 U CN 216149205U CN 202121788001 U CN202121788001 U CN 202121788001U CN 216149205 U CN216149205 U CN 216149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ludge
filter plate
filter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880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玉红
闫奎
沈旭
杨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it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ait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it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it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t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880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49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49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49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包括进泥斗、壳体、破泥机构、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出水管;壳体为竖直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上端套接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进泥斗,所述进泥斗为漏斗状结构,且其下端直径小于其上端直径;在壳体的内部偏上位置处还水平设有破泥机构,并通过破泥机构对污泥进行破碎;在壳体的内部偏下位置自上而下还依次间隔设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分别与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联动,并分别对污泥进行过滤;在壳体的右外侧壁底端还垂直嵌入连通设有出水管,并通过出水管将污水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破泥机构对污泥进行破碎处理,使得污泥更加均匀,提高了排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近年来,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环境质量,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而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然后污泥排放的过程中,容易掺杂较多的污水,由于污泥和污水过滤不够彻底,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通过在进泥斗的出口端设有破泥机构,对污泥进行破碎处理,使得污泥更加均匀,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过滤作业,提高了排泥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进泥斗、壳体、破泥机构、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出水管;所述壳体为由底板和侧板螺接拼接而成的一竖直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上端内部还竖直套接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进泥斗,所述进泥斗为漏斗状结构,且其下端直径小于其上端直径,并连通外界与所述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偏上位置处还水平设有破泥机构,所述破泥机构设于所述进泥斗下端的正下方,并对污泥进行破碎处理;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偏下位置自上而下还依次间隔水平平行设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联动,并分别对破碎后的污泥进行过滤处理;在所述壳体的右外侧壁底端还垂直嵌入连通设有出水管,并通过出水管将过滤后的污水排出。
优选的,所述破泥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搅拌轴和搅拌桨;在所述壳体的右外侧壁偏上位置还水平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固定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螺接固定,且其输出端水平向左设置,并与同轴心设置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联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水平向左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并通过法兰与同轴心设置的所述搅拌轴的右端联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左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在其外圆周面上从右至左还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搅拌层,在每一所述搅拌层内沿其圆周方向还分别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搅拌桨,每一所述搅拌桨均与所述进泥斗的下端互不干涉设置,并将经进泥斗下端导出的污泥覆盖在其搅拌范围内;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搅拌桨通过搅拌轴做圆周运动,并对污泥进行破碎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均为由滤网折弯而成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上端面均为开放式;所述破泥机构的搅拌范围均在所述第一过滤板以及第二过滤板的覆盖面积内,且均设于所述第一过滤板以及第二过滤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以及破泥机构均互不干涉设置,且所述第二过滤板的过虑孔径均小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过滤孔径。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电机、电机固定架、主齿轮、从齿轮和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左右两侧端面中间位置还分别水平对称垂直设于第二转轴,每一所述第二转轴的靠外侧一端分别垂直延伸出所述壳体的左右外侧壁,且所述第一过滤板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在右边一个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延伸出壳体的部分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从齿轮,且在所述从齿轮的正上方还设有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为U形结构,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对应外侧壁垂直焊接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架的外底面还垂直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垂直延伸至所述电机固定架的内部,并通过主齿轮与所述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架对所述主齿轮的转动不产生干涉,且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通过主齿轮和从齿轮的啮合配合,第一过滤板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做30°以内振幅的往复转动。
优选的,在左边一个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延伸出壳体的部分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第一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随着第二转轴进行转动,并与所述壳体的左外侧壁互不干涉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三转轴;在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左右两侧端面中间位置还分别水平对称垂直设于第三转轴,每一所述第三转轴的靠外侧一端分别垂直延伸出所述壳体的左右外侧壁,且所述第二过滤板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在左边一个所述第三转轴的左端延伸出壳体的部分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第二齿轮,且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啮合配合,第二过滤板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做30°振幅以内的往复转动。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左端水平垂直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在其右端还套接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出水管相匹配,且二者之间密封螺接;在所述出水管上还固定设有电磁阀,且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壳体之间,并控制出水管的通断。
优选的,在所述出水管内还竖直卡接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出水管的内部相匹配,且设于所述电磁阀的左侧,并对经二次过滤后的污水再次进行过滤处理。
优选的,在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还倾斜设有一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为2°~5°;所述导流板的下端密封抵紧在所述出水管的左端下端口处,且其上端朝远离所述出水管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壳体的左内侧壁抵紧贴合。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匹配,且其覆盖范围大于所述第二过滤板的覆盖范围,并与所述第二过滤板互不干涉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泥斗的出口端设有破泥机构,对污泥进行破碎处理,使得污泥更加均匀,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过滤作业,提高了排泥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且二者联动翻转,使得污泥过滤更加彻底,省时省力,提高了排泥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板,便于将经二次过滤后的污水引流至出水管处,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水管内设有滤网,便于对经二次过滤后的污水再次进行过滤,从而确保了污泥过滤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泥斗;2-底板;3-侧板;4-支腿;5-第一电机;6-第一转轴;7-搅拌桨;8-第二电机;9-电机固定架;10-主齿轮;11-从齿轮;12-第二转轴;13-第一过滤板;14-第三转轴;15-第二过滤板;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导流板;19-出水管;20-密封盖;21-电磁阀;22-滤网;23-搅拌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包括进泥斗1、壳体、破泥机构、第一过滤板13、第二过滤板15和出水管19;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壳体为由底板2和侧板3螺接拼接而成的一竖直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上端内部还竖直套接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进泥斗1,进泥斗1为漏斗状结构,且其下端直径小于其上端直径,并连通外界与壳体的内部;通过设置进泥斗1,便于将不同规格的污泥导入壳体内进行破碎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内部偏上位置处还水平设有破泥机构,该破泥机构设于进泥斗1下端的正下方,并对污泥进行破碎处理;其中,破泥机构包括第一电机5、第一转轴6、搅拌轴23和搅拌桨7;如图1所示,在壳体的右外侧壁偏上位置还水平设有第一电机5,该第一电机5的固定端与壳体密封螺接固定,且其输出端水平向左设置,并与同轴心设置的第一转轴6的右端联动连接;第一转轴6的左端水平向左延伸至壳体的内部,并通过法兰与同轴心设置的搅拌轴23的右端联动连接;该搅拌轴23的左端与壳体的左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在其外圆周面上从右至左还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搅拌层,在每一个搅拌层内沿其圆周方向还分别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搅拌桨7,每一个搅拌桨7均与进泥斗1的下端互不干涉设置,并将经进泥斗1下端导出的污泥覆盖在其搅拌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电机5的带动下,搅拌桨7通过搅拌轴23做圆周运动,并对污泥进行破碎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内部偏下位置自上而下还依次间隔水平平行设有第一过滤板13和第二过滤板15,第一过滤板13和第二过滤板15分别与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联动,并分别对破碎后的污泥进行过滤处理;如图1所示,第一过滤板13和第二过滤板15均为由滤网折弯而成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上端面均为开放式;破泥机构的搅拌范围均在第一过滤板13以及第二过滤板15的覆盖面积内,且均设于第一过滤板13以及第二过滤板15的正上方,从而便于使得破碎后的污泥完全掉落在第一过滤板13上进行过滤;其中,第一过滤板13、第二过滤板15以及破泥机构均互不干涉设置,且第二过滤板15的过虑孔径均小于第一过滤板13的过滤孔径,从而便于通过第二过滤板15对污泥进行二次过滤。
如图1所示,在第一过滤板13的左右两侧端面中间位置还分别水平对称垂直设于第二转轴12,每一个第二转轴12的靠外侧一端分别垂直延伸出壳体的左右外侧壁,且第一过滤板13通过第二转轴12与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在右边一个第二转轴12的右端延伸出壳体的部分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从齿轮11,且在从齿轮11的正上方还设有电机固定架9;该电机固定架9为U形结构,且其两端分别与壳体的对应外侧壁垂直焊接固定,在电机固定架9的外底面还垂直固定设有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垂直延伸至电机固定架9的内部,并通过主齿轮10与从齿轮11啮合连接,其中,电机固定架9对主齿轮10的转动不产生干涉;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电机8的驱动下,通过主齿轮10和从齿轮11的啮合配合,第一过滤板13在壳体的内部做30°振幅以内的往复转动,对破碎后的污泥进行一次过滤。
如图1所示,在左边一个第二转轴12的左端延伸出壳体的部分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第一齿轮16,且该第一齿轮16随着第二转轴12进行转动,并与壳体的左外侧壁互不干涉设置。
如图1所示,在第二过滤板15的左右两侧端面中间位置还分别水平对称垂直设于第三转轴14,每一个第三转轴14的靠外侧一端分别垂直延伸出壳体的左右外侧壁,且第二过滤板15通过第三转轴14与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在左边一个第三转轴14的左端延伸出壳体的部分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第二齿轮17,且在第二电机8的驱动下,通过第二齿轮17和第一齿轮16的啮合配合,第二过滤板15在壳体的内部做30°振幅以内的往复转动,对经一次过滤后的污泥进行二次过滤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右外侧壁底端还垂直嵌入连通设有出水管19,并通过出水管19将过滤后的污水排出;如图1所示,出水管19的左端水平垂直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在其右端还套接设有密封盖20,密封盖20与出水管19相匹配,且二者之间密封螺接,从而对壳体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在出水管19上还固定设有电磁阀21,且电磁阀21设于密封盖20与壳体之间,从而控制出水管19的通断,并控制出水管19的排放速度。
如图1所示,在出水管19内还竖直卡接设有滤网22,该滤网22与出水管19的内部相匹配,且设于电磁阀21的左侧,并对经二次过滤后的污水再次进行过滤处理。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的内底面上还倾斜设有一导流板18,且导流板18的倾斜角度为2°~5°;如图1所示,导流板18的下端密封抵紧在出水管19的左端下端口处,且其上端朝远离出水管19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并与壳体的左内侧壁抵紧贴合;其中,导流板18与壳体的内部相匹配,且其覆盖范围大于第二过滤板15的覆盖范围,并与第二过滤板15互不干涉设置,从而便于将经二次过滤后的污水完全通过导流板18进行导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进泥斗1将不同规格的污泥导入壳体的内部,在第一电机5的带动下,搅拌桨7通过搅拌轴23做圆周运动,并对污泥进行破碎处理;然后在第二电机8的驱动下,通过主齿轮10和从齿轮11的啮合配合,第一过滤板13在壳体的内部做30°振幅以内的往复转动,并对破碎后的污泥进行一次过滤,同时通过第二齿轮17和第一齿轮16的啮合配合,第二过滤板15在壳体的内部做30°振幅以内的往复转动,并对经一次过滤后的污泥进行二次过滤处理;然后导流板18将经二次过滤后的污水完全导流至出水管19,滤网22再次过滤后,再排出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泥斗1的出口端设有破泥机构,对污泥进行破碎处理,使得污泥更加均匀,从而便于进行后续的过滤作业,提高了排泥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过滤板13和第二过滤板15,且二者联动翻转,使得污泥过滤更加彻底,省时省力,提高了排泥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板18,便于将经二次过滤后的污水引流至出水管19处,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水管19内设有滤网22,便于对经二次过滤后的污水再次进行过滤,从而确保了污泥过滤更加彻底。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技术要求书中。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泥斗、壳体、破泥机构、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出水管;所述壳体为由底板和侧板螺接拼接而成的一竖直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上端内部还竖直套接设有与之相匹配的进泥斗,所述进泥斗为漏斗状结构,且其下端直径小于其上端直径,并连通外界与所述壳体的内部;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偏上位置处还水平设有破泥机构,所述破泥机构设于所述进泥斗下端的正下方,并对污泥进行破碎处理;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偏下位置自上而下还依次间隔水平平行设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二者之间联动,并分别对破碎后的污泥进行过滤处理;在所述壳体的右外侧壁底端还垂直嵌入连通设有出水管,并通过出水管将过滤后的污水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泥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搅拌轴和搅拌桨;在所述壳体的右外侧壁偏上位置还水平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固定端与所述壳体密封螺接固定,且其输出端水平向左设置,并与同轴心设置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联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水平向左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并通过法兰与同轴心设置的所述搅拌轴的右端联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左端与所述壳体的左内侧壁转动连接,且在其外圆周面上从右至左还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搅拌层,在每一所述搅拌层内沿其圆周方向还分别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搅拌桨,每一所述搅拌桨均与所述进泥斗的下端互不干涉设置,并将经进泥斗下端导出的污泥覆盖在其搅拌范围内;在第一电机的带动下,搅拌桨通过搅拌轴做圆周运动,并对污泥进行破碎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均为由滤网折弯而成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其上端面均为开放式;所述破泥机构的搅拌范围均在所述第一过滤板以及第二过滤板的覆盖面积内,且均设于所述第一过滤板以及第二过滤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以及破泥机构均互不干涉设置,且所述第二过滤板的过滤孔径均小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过滤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机、电机固定架、主齿轮、从齿轮和第二转轴;在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左右两侧端面中间位置还分别水平对称垂直设于第二转轴,每一所述第二转轴的靠外侧一端分别垂直延伸出所述壳体的左右外侧壁,且所述第一过滤板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在右边一个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延伸出壳体的部分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从齿轮,且在所述从齿轮的正上方还设有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为U形结构,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对应外侧壁垂直焊接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架的外底面还垂直固定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垂直延伸至所述电机固定架的内部,并通过主齿轮与所述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架对所述主齿轮的转动不产生干涉,且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通过主齿轮和从齿轮的啮合配合,第一过滤板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做30°振幅以内的往复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边一个所述第二转轴的左端延伸出壳体的部分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第一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随着第二转轴进行转动,并与所述壳体的左外侧壁互不干涉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三转轴;在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左右两侧端面中间位置还分别水平对称垂直设于第三转轴,每一所述第三转轴的靠外侧一端分别垂直延伸出所述壳体的左右外侧壁,且所述第二过滤板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在左边一个所述第三转轴的左端延伸出壳体的部分还同轴心套接固定设有第二齿轮,且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啮合配合,第二过滤板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做30°振幅以内的往复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左端水平垂直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内部,且在其右端还套接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出水管相匹配,且二者之间密封螺接;在所述出水管上还固定设有电磁阀,且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密封盖与所述壳体之间,并控制出水管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管内还竖直卡接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出水管的内部相匹配,且设于所述电磁阀的左侧,并对经二次过滤后的污水再次进行过滤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还倾斜设有一导流板,且所述导流板的倾斜角度为2°~5°;所述导流板的下端密封抵紧在所述出水管的左端下端口处,且其上端朝远离所述出水管的方向倾斜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壳体的左内侧壁抵紧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壳体的内部相匹配,且其覆盖范围大于所述第二过滤板的覆盖范围,并与所述第二过滤板互不干涉设置。
CN202121788001.9U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 Active CN216149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8001.9U CN216149205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8001.9U CN216149205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49205U true CN216149205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37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88001.9U Active CN216149205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492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18891A (zh) * 2022-12-21 2023-03-21 南京工大环境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18891A (zh) * 2022-12-21 2023-03-21 南京工大环境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型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18329U (zh) 一种气浮机
CN110921937B (zh) 一种基于Fenton-超声波耦合化废水处理体系
CN216149205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的排泥装置
CN208055181U (zh) 一种河道淤泥处理装置
CN211570207U (zh) 一种无机化工废水处理用废水预处理设备
CN210905866U (zh) 高浓度含盐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搅拌澄清池
CN210595737U (zh) 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CN216972207U (zh) 一种便于处理污水中残渣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07227144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系统
CN212914820U (zh) 一种商砼搅拌站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11521914U (zh) 一种矿山废水排放用高效处理装置
CN211283999U (zh) 一种移动式垃圾渗漏液处理设备
CN108275795A (zh) 一种螺旋叶控制农村生活污水再利用高效处理装置
CN211284000U (zh) 一种移动式垃圾渗漏液处理设备的搅拌沉淀部分结构
CN21125545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7749359U (zh) 一种造纸浆料回收设备
CN216303447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废水处理装置
CN219804475U (zh) 一种高效搅拌釜
CN220245617U (zh) 一种工业污水反应池
CN108483730A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18345256U (zh) 污泥处理用辅料添加设备
CN217127095U (zh) 带有消音功能的污水处理罐
CN21416759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排水装置
CN216472633U (zh) 一种垃圾发电厂浓缩液无害化处理装置
CN216687832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全量化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