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48007U -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的光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的光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48007U
CN216148007U CN202122083888.8U CN202122083888U CN216148007U CN 216148007 U CN216148007 U CN 216148007U CN 202122083888 U CN202122083888 U CN 202122083888U CN 216148007 U CN216148007 U CN 216148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endoscope
light sources
sourc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38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庆艳
郑玮
张臣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oscape Med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oscape Med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20838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48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48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48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及其光源系统,包括汇聚装置、驱动控制器、若干光源和若干透镜组,各所述透镜组与各所述光源分别对应设置以将对应所述光源的光线准直,所述汇聚装置设置于所述透镜组后方、用于将准直的光线汇聚于内窥镜镜体的导光部的通光孔上,所述驱动控制器与各所述光源分别连接用于控制各所述光源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点亮。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及其光源系统,对于不同孔径的通光孔,能够通过驱动不同组合的光源,实现点亮光源的数量或位置的调节,使光源与内窥镜镜体的连接耦合效率提高,接通小通光孔径内窥镜镜体时导光部也能处于理想的温度,进而防止导光部过热造成对人体的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的光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的光源系统。
背景技术
内窥镜一般包括处理器、光源、镜体、显示器、台车。光源发出的光线与镜体连接,将光线导出至镜体头端。且通常采用一款光源配套多款镜体。
软镜的通光孔径在2mm~0.5mm范围,光源设计通常重点考虑最常用的消化道软镜,其通光孔径为2mm。则针对小于2mm通光孔径的镜体,照明光斑会大于通光孔径,超出通光孔径部分光线打到镜体导光部,导致光线在导光部产生大量的热量,导光部结构件温度升高,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而如需搭配硬镜,硬镜通光孔径在5mm~1.5mm范围,整体需匹配的孔径范围较大,问题更为严重。
现有技术中也有进行光通量调节的结构设计,但多采用LED驱动电流调节或光路增加机械挡光调节。这两种方式均是通过读取实际测光值和给定的目标亮度值进行比较来调节,其中电流调节是更改LED的驱动值进行,而机械挡光调节是在光路中增加一个挡光结构实现不同的亮度需求。无论何种调节方式,边缘光线依然会打在导光部上,导致导光部结构件的温度升高。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内窥镜光源造成导光部结构件温度升高、进而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的光源系统,该光源系统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内窥镜光源造成导光部结构件温度升高、进而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光源系统的内窥镜。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窥镜的光源系统,包括汇聚装置、驱动控制器、若干光源和若干透镜组,各所述透镜组与各所述光源分别对应设置以将对应所述光源的光线准直,所述汇聚装置设置于所述透镜组后方、用于将经过准直的光线汇聚于内窥镜镜体的导光部的通光孔上,所述驱动控制器与各所述光源分别连接用于控制各所述光源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点亮。
优选的,上述内窥镜的光源系统中,若干所述光源以正对所述导光部的位置为中心呈由内至外的多圈排列,所述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各圈所述光源同时点亮或熄灭。
优选的,上述内窥镜的光源系统中,若干所述光源中的一个设置于正对所述导光部的中心位置,围绕位于中心的所述光源其余所述光源呈若干圈排列,所述驱动控制器用于驱动中心位置的所述光源点亮或熄灭及各圈所述光源同时点亮或熄灭。
优选的,上述内窥镜的光源系统中,各所述光源呈阵列分布。
优选的,上述内窥镜的光源系统中,各所述透镜组呈与所述光源一致的阵列分布。
优选的,上述内窥镜的光源系统中,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透镜。
优选的,上述内窥镜的光源系统中,所述光源为LED。
优选的,上述内窥镜的光源系统中,还包括光源安装部件,各所述光源滑动安装于所述光源安装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的光源系统包括汇聚装置、驱动控制器、若干光源和若干透镜组。其中,各透镜组分别与各光源对应设置,以将对应光源的光线准直;汇聚装置设置于透镜组后方、用于将经过准直的光线汇聚于内窥镜镜体的导光部的通光孔上;驱动控制器与各光源分别连接用于控制各光源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点亮。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的光源系统,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组的折射作用后平行射出,再经过汇聚装置的作用汇集于内窥镜镜体的导光部的通光孔上。驱动控制器与各光源分别连接,则根据接入内窥镜镜体的通光孔的孔径大小,通过驱动控制器将与该孔径对应的光源组合点亮,而其余光源则保持熄灭,避免其光线入射至通光孔以外的导光部上造成其温度升高。可见,对于不同孔径的通光孔,能够通过驱动不同组合的光源,实现点亮光源的数量或位置的调节,使光源与内窥镜镜体的连接耦合效率提高,接通小通光孔径内窥镜镜体时导光部也能处于理想的温度,进而防止导光部过热造成对人体的损伤。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上述任一种光源系统。由于上述的光源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光源系统的内窥镜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优选的,上述内窥镜中,包括与所述驱动控制器及所述内窥镜的存储器电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与内窥镜镜体的通光孔径对应的内窥镜型号,所述处理器内预存有所述通光孔径与所述光源的组合方式的对应关系,并用于根据读取的所述内窥镜型号控制所述驱动控制器驱动对应组合的所述光源点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内窥镜的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源系统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光源系统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光源系统第三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光源的第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6为光源的第二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图7为光源的第三种排列方式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光源1,最内圈光源11,第二圈光源12,第三圈光源13;透镜组2,汇聚装置3,驱动控制器4,导光部5,处理器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及其光源系统,以防止导光部过热造成对人体的损伤。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内窥镜的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的光源系统包括汇聚装置3、驱动控制器4、若干光源1和若干透镜组2。
其中,光源1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光源1具体可以射出相同波段的光线,如射出400nm~430nm的紫外光。由于短波光线的热量相对较高,因而对应小通光孔径的内窥镜镜体时导致的导光部5过热问题更为显著。故通过该实施例中光源系统的设置,能够更好的避免导光部5的过热问题。当然,根据需要光源1也可以被配置为射出其他波段的光线。
各透镜组2分别与各光源1对应设置,具体的,透镜组2的数量与光源1的数量相同,且透镜组2与光源1一一对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透镜组2内的透镜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即一透镜组2可仅包含一个透镜,根据需要也可以包括两个及以上的透镜。各光源1射出的光线经过对应透镜组2的折射作用被准直后平行射出。
汇聚装置3设置于透镜组2后方、用于将经过准直的光线汇聚于内窥镜镜体的导光部5的通光孔上。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后方,指光线先经过透镜组2,后经过汇聚装置3。经过透镜组2后平行射出的光线入射至汇聚装置3,经过汇聚装置3的折射作用聚集在内窥镜镜体的导光部5的通光孔。
驱动控制器4与各光源1分别连接用于控制各光源1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点亮。驱动控制器4即用于驱动光源1点亮或者熄灭的设备,具体可以包括电源、控制电路等。本实施例中,将驱动控制器4配置为控制各光源1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点亮,需要说明的是,光源1的组合方式指根据内窥镜镜体的通光孔孔径的不同,相应的调整不同数量的光源1,和/或不同位置的光源1点亮,从而形成不同的光源1组合形式。而至于具体光源1的组合方式,及组合方式的组数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镜的光源系统,光源1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组2的折射作用后平行射出,再经过汇聚装置3的作用汇集于内窥镜镜体的导光部5的通光孔上。驱动控制器4与各光源1分别连接,则根据接入内窥镜镜体的通光孔的孔径大小,通过驱动控制器4将与该孔径对应的光源1组合点亮,而其余光源1则保持熄灭,避免其光线入射至通光孔以外的导光部5上造成其温度升高。可见,对于不同孔径的通光孔,能够通过驱动不同组合的光源1,实现点亮光源1的数量或位置的调节,使光源1与内窥镜镜体的连接耦合效率提高,接通小通光孔径内窥镜镜体时导光部5也能处于理想的温度,进而防止导光部5过热造成对人体的损伤。
具体的,若干光源1以正对导光部5的位置为中心呈由内至外的多圈排列,驱动控制器4用于驱动各圈光源1同时点亮或熄灭。具体的圈数可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对于最内圈,既可以包括一个光源1,并将其设置于中心位置;也可以包括多个光源1,多个光源1环绕中心位置排列,优选环绕中心位置均匀排列。最内圈以外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二圈光源、第三圈光源……第N圈光源。同一圈的光源1距离中心位置的距离可以相同,则便于与通光孔匹配。根据需要,同一圈的光源1距离中心位置的距离也可以设置为不同。驱动控制器4驱动各圈光源1同时点亮或熄灭,指以同一圈内的各光源1为一单位进行统一控制,以点亮或者熄灭,对于同一圈内的若干光源1而言,其同时受驱动控制器4驱动以点亮或熄灭,保持相同的状态。通过将若干光源1采用上述层层环绕的设置,能够更好的与通光孔配合,根据通光孔的孔径大小,驱动控制器4相应驱动各圈光源1同时点亮或熄灭。
以设置三圈光源1为例,请参阅图2-图4,图2为光源系统第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光源系统第二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光源系统第三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在图示第一种工作状态中,驱动控制器4驱动最内圈的光源1点亮,而其他光源1熄灭,以对应通光孔孔径最小的内窥镜镜体。在图示第二种工作状态中,驱动控制器4驱动最内圈及第二圈的光源1点亮则而其余光源1熄灭,以对应常用的通光孔孔径为中间尺寸的内窥镜镜体。在图示第三种工作状态中,驱动控制器4驱动最内圈、第二圈及第三圈的光源1均点亮,则对应通光孔孔径最大的内窥镜镜体。通过三圈光源1的设置,结构较为简单,且能够较好的兼顾不同通光孔孔径的内窥镜镜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干光源1中的一个设置于正对导光部5的中心位置,围绕位于中心的光源1其余光源1呈若干圈排列,驱动控制器4用于控制中心位置的光源1点亮或熄灭及各圈光源1同时点亮或熄灭。也就是在该实施例中,最内圈的光源1仅设置一个,且与导光部5正对设置。从而对于通光孔孔径最小的内窥镜镜体,可以仅驱动中心位置的单个光源1点亮,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光线超出通光孔径打在导光部5。对于其余各圈光源1的设置可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各光源1呈阵列分布。光源1采用阵列分布的方式,便于与通孔孔径配合控制。具体阵列分布的间距及排列方式等可根据需要设置。具体的,请参阅图5-图7,图5为光源的第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图6为光源的第二种排列方式示意图;图7为光源的第三种排列方式示意图。图5-图7中给出了三种光源不同的排列方式。三种排列方式均采用了最内圈光源11为一个光源的设置,第一及第二种排列方式中设置两圈光源,且第一种排列方式中第二圈光源12的数量为6个且均匀分布,第二种排列方式中第二圈光源12的数量为8个且均匀分布;第三种排列方式中设置三圈光源,第二圈光源12的数量为6个且均匀分布,第三圈光源13的数量也为6个且均匀分布。当然,光源的排列方式并不局限于图示。
进一步地,各透镜组2呈与光源1一致的阵列分布。具体同一阵列上的各个透镜组的折射率和尺寸可以均相同。当透镜组2包括两个及以上透镜时,相邻阵列分布的透镜的折射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阵列分布的透镜的尺寸可以不同。具体的,光源1与对应的透镜组在同一光轴上,阵列分布光源1的光源数量与阵列分布透镜组2中的透镜组数量一致,此时阵列光源1和阵列透镜组2的排布可以一致。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光源1具体为LED。采用LED光源,节能环保,产生热量较小,更有效的减少了对导光部5的影响。具体的,LED为波长在400nm~430nm的LED。根据需要,光源1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常规的光源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光源安装部件,各光源1滑动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上。光源安装部件具体可以为载板,板状结构节省空间。光源1滑动安装于光源安装部件上,具体的,各光源1的滑动路径呈中心位置至外围的发散状,光源1能够在滑动路径上往复移动,则根据通光孔径的不同,对于较小的通光孔径,调节光源1向靠近中心位置的方向滑动,从而减少其照射至通光孔以外的导光部5上的光线,避免导光部5过热。具体滑动安装方式可通过滑轨等实现,此处不做具体限定。为了便于驱动光源1滑动,设置滑动驱动部件,如伸缩缸等,驱动部件通过曲柄连接结构等传动部件与光源1连接,以驱动同一圈内的各光源1同步移动。当然,光源1也可以固定安装于载板上,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光源系统。由于该内窥镜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光源系统,所以该内窥镜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具体的,包括与驱动控制器4及内窥镜的存储器电连接的处理器6,存储器内存储有与内窥镜镜体的通光孔径对应的内窥镜型号,处理器6内预存有通光孔径与光源1的组合方式的对应关系,并用于根据读取的内窥镜型号控制驱动控制器4驱动对应组合的光源1点亮。例如,内窥镜镜体出厂之前,其存储器如芯片会被写入镜体的型号。当内窥镜镜体出厂并与处理器6连接时,处理器6可以通过读取存储器存储的信息获取到内窥镜镜体的型号,进而确定该型号对应的通光孔径大小。而处理器6存储中预先配置有通光孔径大小与光源1的组合之间的关联关系。则在获取到镜体的通光孔径大小后,处理器6基于通光孔径与光源1的组合方式的关联关系确定出光源1组合,进而通过驱动控制器4驱动对应的光源1亮灯,获得与通光孔径匹配的光斑大小,使得导光部5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光源1组合匹配通光孔径的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根据需要,也可以根据通光孔径,操作人员相应的输入操作指令,如相应的触控操作或者通过按键等,控制驱动控制器4执行相应控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的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汇聚装置(3)、驱动控制器(4)、若干光源(1)和若干透镜组(2),各所述透镜组(2)与各所述光源(1)分别对应设置以将对应所述光源(1)的光线准直,所述汇聚装置(3)设置于所述透镜组(2)后方、用于将经过准直的光线汇聚于内窥镜镜体的导光部(5)的通光孔上,所述驱动控制器(4)与各所述光源(1)分别连接用于控制各所述光源(1)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光源(1)以正对所述导光部(5)的位置为中心呈由内至外的多圈排列,所述驱动控制器(4)用于驱动各圈所述光源(1)同时点亮或熄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光源(1)中的一个设置于正对所述导光部(5)的中心位置,围绕位于中心的所述光源(1)其余所述光源(1)呈若干圈排列,所述驱动控制器(4)用于驱动中心位置的所述光源(1)点亮或熄灭及各圈所述光源(1)同时点亮或熄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源(1)呈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透镜组(2)呈与所述光源(1)一致的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2)包括至少一个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为LED。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源安装部件,各所述光源(1)滑动安装于所述光源安装部件上。
9.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源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驱动控制器(4)及所述内窥镜的存储器电连接的处理器(6),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与内窥镜镜体的通光孔径对应的内窥镜型号,所述处理器(6)内预存有所述通光孔径与所述光源(1)的组合方式的对应关系,并用于根据读取的所述内窥镜型号控制所述驱动控制器(4)驱动对应组合的所述光源(1)点亮。
CN202122083888.8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的光源系统 Active CN216148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3888.8U CN216148007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的光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3888.8U CN216148007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的光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48007U true CN216148007U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40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3888.8U Active CN216148007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的光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480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10470U (zh) 高可见度头灯
AU768286B2 (en) Irradiation unit
US8203274B2 (en) LED and thermal management module for a vehicle headlamp
TWI416036B (zh) 燈模組與包含該燈模組之發光裝置
US20050201100A1 (en) Led lighting assembly
EP3343092B1 (en) A lighting device, corresponding lamp and method
CN102662301B (zh) 光源系统及相关投影系统
EP2025995A2 (en) Variable optics spot module
JP2005203135A (ja) 導光体を用いたled灯具
US10253941B2 (en) Lighting device, corresponding lamp and method
MX2007001939A (es) Lampara portatil de led mejorada.
CN107023796B (zh) 准直透镜和汽车用光学模组
WO2011132108A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variable spot illumination
EP3816724A1 (en) Light source device
JP2005332640A (ja) 車両用前照灯ユニット
CN216148007U (zh)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的光源系统
CN113007670A (zh) 一种灯具
JP2013537353A (ja) 移動するゲートとゴボを備える改善された混合光学ズームシステム
JP2001167617A (ja) 遠隔照明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203481A (ja) 紫外線照射装置
KR20100030339A (ko) 엘이디를 이용한 조명 모듈
CN103807625A (zh) 一种整体反射led灯头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无影灯
CN112987456B (zh) 一种应用于微创手术led光源实现多光谱的照明方法
US11617822B2 (en) Illuminated suction device
CN214311082U (zh) 一种显微镜用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