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8844U - 旋转工装 - Google Patents

旋转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8844U
CN216138844U CN202122113483.4U CN202122113483U CN216138844U CN 216138844 U CN216138844 U CN 216138844U CN 202122113483 U CN202122113483 U CN 202122113483U CN 216138844 U CN216138844 U CN 216138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rotary tool
connecting rod
handle
driv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134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相勇
梁进贤
唐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134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8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8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8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工装,包括旋转把手和旋转体,旋转工装旋转体包括连杆、横杆和驱动头,旋转工装连杆的一端与旋转工装旋转把手连接,旋转工装连杆的另一端与旋转工装横杆连接,旋转工装横杆的端部设置有旋转工装驱动头,旋转工装驱动头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卡接槽。旋转把手可以通过驱动连杆转动进而驱动与连杆连接的横杆转动,横杆上的驱动头用于放入柔性盘的工艺孔(如减重孔)中,进而驱动柔性盘转动,驱动头上设置的卡接槽可以将驱动头牢固卡接在工艺孔中,防止转动过程中的相对滑动。该旋转工装具有操作方便、操作安全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旋转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栓上料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工装。
背景技术
为方便整车安装CVT变速箱,需要拧紧柔性盘螺栓后调整柔性盘至特定位置,使柔性盘上椭圆孔落在缸体工艺孔范围内。现有的做法是员工双手抓住柔性盘外轮廓,手工将其旋转到特定位置。这样操作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柔性盘和缸体之间仅有1cm间隙,员工抓柔性盘外缘时,容易被缸体锋利的加工边缘划破手套、划伤手或手指,存在安全风险;2、旋转柔性盘时,因为缸体内部缸孔已经形成密封腔室,员工旋转有时候需要徒手带发动机越过上止点,操作困难;3、安装柔性盘后,椭圆孔的位置不固定,抓柔性盘旋转的过程可能需要多次换手,有时候需要顺时针旋转,有时候需要逆时针旋转,作业姿态或人机工程不理想。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旋转工装,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工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工转动柔性盘操作困难且安全风险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工装,包括:
旋转把手和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包括连杆、横杆和驱动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把手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所述横杆的端部设置有所述驱动头,所述驱动头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卡接槽。
可选地,所述驱动头包括连接段和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段两侧的卡接部和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背离所述连接段的一侧与所述横杆连接,所述卡接部、贴合部和连接段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所述卡接槽。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顶面和与所述顶面相对设置的底面,所述底面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设置有倒角。
可选地,所述贴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卡接部的直径超过预设值。
可选地,所述横杆与所述驱动头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横杆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驱动头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可选地,所述旋转工装还包括套筒,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套筒还与所述旋转把手连接。
可选地,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套筒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旋转把手为棘轮扳手。
可选地,所述旋转把手上还设置有方向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旋转工装包括旋转把手和旋转体,旋转工装旋转体包括连杆、横杆和驱动头,旋转工装连杆的一端与旋转工装旋转把手连接,旋转工装连杆的另一端与旋转工装横杆连接,旋转工装横杆的端部设置有旋转工装驱动头,旋转工装驱动头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卡接槽。上述方案中,旋转把手驱动连杆转动进而驱动与连杆连接的横杆转动,横杆上的驱动头用于放入柔性盘的工艺孔(如减重孔)中,进而驱动柔性盘转动,驱动头上设置的卡接槽可以将驱动头牢固卡接在工艺孔中,防止转动过程中的相对滑动。该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把手代替人工操作,使得操作者远离锋利的缸体,不会被缸体划伤;并且采用旋转工装代替人手操作,操作时更加省力,减小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更加符合人机工程的需要。该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操作安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转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头和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转工装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旋转把手;2、连杆;3、横杆;4、驱动头;41、卡接部;411、倒角;42、贴合部;43、卡接槽;44、连接段;5、套筒;6、方向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工装,包括:
旋转把手1和旋转体,旋转体包括连杆2、横杆3和驱动头4,连杆2的一端与旋转把手1连接,连杆2的另一端与横杆3连接,横杆3的端部设置有驱动头4,驱动头4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卡接槽43。
上述实施例中,旋转把手1驱动连杆2转动进而驱动与连杆2连接的横杆3转动,横杆3上的驱动头4用于放入柔性盘的工艺孔(如减重孔)中,进而驱动柔性盘转动,驱动头4上设置的卡接槽43可以将驱动头4牢固卡接在工艺孔中,防止转动过程中的相对滑动。该实施例通过旋转把手1代替人工操作,使得操作者远离锋利的缸体,不会被缸体划伤;并且采用旋转工装代替人手操作,操作时更加省力,减小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更加符合人机工程的需要。该实施例具有操作方便、操作安全性高的优点。
参见图2,进一步地,驱动头4包括连接段44和分别设置于连接段44两侧的卡接部41和贴合部42,贴合部42背离连接段44的一侧与横杆3连接,卡接部41、贴合部42和连接段44的外侧面之间形成卡接槽43。具体地,卡接部41伸入减重孔内,减重孔开口处卡接在卡接槽43内,贴合部42与形成有减重孔的基面贴合设置,可以增大摩擦作用。该实施例可以实现驱动头4和减重孔的快速安装,并且进一步起到防止滑动的作用,便于旋转工装驱动柔性盘转动。为确保贴合部42的尺寸大于减重孔的尺寸,这里可以设计贴合部42的直径大于卡接部41的直径超过预设值,因为在设计时,卡接部41的尺寸是根据减重孔的尺寸设计的,即为确保卡接部41顺利放入减重孔,卡接部41的尺寸会略小于减重孔的尺寸,这里设计贴合部42的尺寸超过卡接部41尺寸预设值,是为了确保贴合部42的尺寸大于减重孔的孔径,使得贴合面可以完全贴合在形成减重孔的基面上。当然,为避免与后油封、后油封螺栓和缸体等接近的零部件干涉,会将驱动头4的厚度尽可能小的设计。
参见图2,进一步地,连接部包括顶面和与顶面相对设置的底面,底面与连接段44连接,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倒角411。倒角411可以是圆弧角,这里在连接部的两个面均设置倒角411,是为了方便驱动头4的快速安装和退出,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横杆3与驱动头4可拆卸连接。由于驱动头4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挤压和摩擦,比较容易损坏,因此将横杆3与驱动头4设计成可拆卸连接的形式,方便驱动头4的维修和更换。具体地,可以通过螺纹件连接。
进一步地,横杆3的数量为多个,驱动头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这里可以设置一根横杆3,连杆2连接于横杆3的中间位置,横杆3的两端均设置驱动头4,即有两个驱动头4。也可以设置多根横杆3,每根横杆3的端部均有驱动头4,既有多个驱动头4,设计多个驱动头4使得驱动工装与柔性盘配合的稳定性更高,实际驱动头4的数量和驱动头4之间的位置分布可以根据柔性盘的减重孔位置设计。
进一步地,旋转工装还包括套筒5,连杆2的一端与套筒5连接,套筒5还与旋转把手1连接。具体地,连杆2可以是六方杆,为保证连接强度,连杆2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套筒5和横杆3焊接,套筒5还带有卡紧功能可以与旋转把手1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旋转把手1与套筒5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旋转把手1,可以帮助操作者让发动机轻松越过上止点,减小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具体地,旋转把手1为棘轮扳手,可以采用现有的棘轮扳手制作旋转把手1,起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参见图3,进一步地,旋转把手1上还设置有方向调节器6,可以通过旋转调节器起到调节方向的作用,调整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操作者可以调整到舒适的位置进行操作,解决了人机工程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旋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把手和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包括连杆、横杆和驱动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把手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杆连接,所述横杆的端部设置有所述驱动头,所述驱动头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卡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包括连接段和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段两侧的卡接部和贴合部,所述贴合部背离所述连接段的一侧与所述横杆连接,所述卡接部、贴合部和连接段的外侧面之间形成所述卡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顶面和与所述顶面相对设置的底面,所述底面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设置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卡接部的直径超过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与所述驱动头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驱动头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工装还包括套筒,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套筒还与所述旋转把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套筒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把手为棘轮扳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把手上还设置有方向调节器。
CN202122113483.4U 2021-09-02 2021-09-02 旋转工装 Active CN216138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3483.4U CN216138844U (zh) 2021-09-02 2021-09-02 旋转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13483.4U CN216138844U (zh) 2021-09-02 2021-09-02 旋转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8844U true CN216138844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1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13483.4U Active CN216138844U (zh) 2021-09-02 2021-09-02 旋转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8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2806A (zh) 电动扳手万向转动工具
CN200970733Y (zh) 可调式变径套筒扳手
CN216138844U (zh) 旋转工装
CN205085852U (zh) 多功能钳子
CN201343360Y (zh) 三维组装管夹具装置
CN1070100C (zh) 组合夹持面的双面夹钳
CN201437220U (zh) 一种多功能钳子
CN201118146Y (zh) 钳型带电作业卡具
CN207863313U (zh) 一种钢筋直螺纹套筒快速紧固器
CN210255203U (zh) 一种圆柱形零件多角度加工用钻床夹具
CN208100166U (zh) 一种便于操作空压机通用工装夹具
CN206241915U (zh) 一种组合式拼接扳手
CN220994300U (zh) 一种可调式套筒扳手
CN209755029U (zh) 一种卡齿管钳扳手
CN206029790U (zh) 一种带螺丝刀扳手
CN216226727U (zh) 一种提高线材的墩头效率的墩头机
CN212859139U (zh) 一种具有新型齿槽的水泵钳
CN202241059U (zh) 可调整角度扳手
CN106141969B (zh) 一种可调钩头扳手
CN2194793Y (zh) 多用手钳
CN219464780U (zh) 一种紧固件加工用气动夹持装置
CN217255904U (zh) 调气门工具
CN218254885U (zh) 一种空间狭小用省力扳手
CN211249246U (zh) 一种铣槽设备用夹具工装
CN207171128U (zh) 手动丝锥扳手及手动丝锥攻丝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