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6572U - 一种美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美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6572U
CN216136572U CN202122011285.7U CN202122011285U CN216136572U CN 216136572 U CN216136572 U CN 216136572U CN 202122011285 U CN202122011285 U CN 202122011285U CN 216136572 U CN216136572 U CN 216136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ignal
unit
pin
frequency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112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野昌己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Beauty And Health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Beauty And Health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Beauty And Health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Japan Beauty And Health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220112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6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6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6572U/zh
Priority to JP2022122391A priority patent/JP2023031258A/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美容装置,包括机体和刺激赋予单元,机体内设连接在一电路板上的操作单元,强度表示单元,充电表示单元,充电电池,控制单元及若干个连接器,刺激赋予单元由2个以上的电极构成,所述电极形成两个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分别由1个以上电极组成,两个电极组间按顺序先输出低频信号,然后按与低频信号方向相反的方向顺次输出中频和高频信号中的一种或两种或者先输出中频和高频信号的一种或两种然后输出低频信号,所述中频和高频信号输出期间设有1次以上的信号关断期间,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波形调整单元和充电管理单元,所述刺激赋予单元按照事先所设定的时间流出低频与中频和高频的一种或两种合成的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

Description

一种美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与使用者的身体表面密切贴合并向使用者的身体表面流出低频,中频和高频形成的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的美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刺激使用者的身体表面从而实现面部提拉,肌肉训练,放松身体,恢复疲劳,改善皱纹等美容效果的一种手段,应用通电刺激的电气疗法的美容治疗是多种多样的,并开发出了各种应用这些疗法的美容装置。
通常电气刺激应用的低频,中频,高频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低频可以有效促进肌肉运动,刺激感强,但因为皮肤抗阻大,人体容易感觉到过于强烈的刺激感和痛感,很多人无法承受这种刺激。并且,因为低频条件下,皮肤抗阻大,因此电流只能达到皮下数毫米,无法达到深部肌肉,往往不能实现促进实际需要运动的肌肉的目的,而为了强化刺激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强度就给皮肤造成强烈的疼痛感。与低频相比,中频波长比较短,皮肤的抗阻相对小,皮肤的负担小,电流可以达到皮下2~3厘米。但是体感的刺激感与低频比要相对弱。高频的波长比中频更短,皮肤的抗阻也比中频更小,电流可以达到皮下10厘米以上,可以达到血管组织,因此可以起到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肩部疼痛,腰部疼痛的作用。但是,高频的刺激感比中频还要弱。
单一波形的低频电气疗法技术简单,被现有技术中的大多数美容装置普遍采用,但此种美容装置对使用者皮肤造成的负担大,不能达到深部肌肉层。如果为了提高效果而增大电流量就会刺激皮肤的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而且,此种美容装置不能调节振幅和脉冲宽度,刺激形式单一,使用者体验差。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极少数产品做了一定的技术改进,比如,出现了通过重叠法等将中频或高频信号重叠到低频信号中去的美容装置。但由于是在低频的基础上重叠中频或高频信号,虽然可以通过相对降低顶峰的电流值实现在增大电流时缓和使用者所感到的疼痛等不快感,但是中频和高频信号的成分少,不能充分刺激深部肌肉和血管组织,由于采用的刺激信号依然为规则单一波形,使用者容易对刺激产生习惯性疲劳,并且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振幅和脉冲宽度,从而造成使用感低下,很难实现继续长期使用。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了目前现有技术的美容装置不能有效克服低频,中频,高频的缺点并有效兼顾低频,中频,高频的优点,这些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在提高使用感和便利性的前提下,克服低频,中频,高频的各自缺点,有效利用低频,中频,高频各自的优点的同时可以调节振幅和脉冲宽度的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的美容装置。本实用新型中,频带的分类依照美容装置及身体治疗器具领域通常使用的分类标准,低频的频带为1000Hz以下,中频的频带为1000~10000Hz,高频的频带为10000Hz以上。作为向使用者身体表面流出电流的刺激装置,通常被称为美容仪器,身体刺激装置,治疗器具等,在本实用新型中统一称为美容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美容装置,包括机体和刺激赋予单元,所述机体内设连接在一电路板上的操作单元,强度表示单元,充电表示单元,充电电池,控制单元及若干个连接器;所述刺激赋予单元由2个以上的电极构成,所述刺激赋予单元和操作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操作单元包括电源开关和强度选择开关;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操作单元输入的指令生成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处理后形成非对称性复合波形,并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所述刺激赋予单元用于按照事先所设定的时间输出所述的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所述刺激赋予单元中电极形成两个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分别由1个以上电极组成,所述两个电极组间按顺序先输出低频信号,然后按与低频信号方向相反的方向顺次输出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中的一种或两种或者按顺序先输出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一种或两种,然后按与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方向相反的方向输出低频信号;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输出期间设有1次以上的信号关断期间,将所有关断期间的时间总和记为信号关断时间A,通过低频,中频,高频信号的顺次反方向输出的设置以及信号关断时间A的设置从而形成非对称性复合波形,并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所述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按设定周期循环流出。
进一步讲,本能实用新型所述的美容装置,其中:
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输出时间的合计比所述低频信号的输出时间短,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输出时间的合计与所述低频信号输出时间的差为所述信号关断时间A。
所述强度表示单元由与强度水平分级同样数量的强度表示灯构成,充电表示单元由1个以上的充电表示灯构成。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波形调整单元和充电管理单元;所述控制器和波形调整单元用于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所述控制器包含中央处理装置、记忆装置、输入-输出装置,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操作单元输入的动作指令,并按照所述记忆装置中事先设定的频率和占空比分别生成PWM信号1和PWM信号2;并根据从所述操作单元接收到的强度选择指令,按照事先根据不同强度设定的电压、占空比和高电平时间,生成可调节占空比和振幅的PWM信号H;所述波形调整单元内设有电压控制回路单元和H桥控制回路单元;所述电压控制回路单元接收所述控制器根据事先设定的电压、占空比及高电平时间所生成的PWM信号H,生成电压信号,从而根据所述操作单元所选定的强度选择指令所对应的低频信号的振幅和脉冲宽度以及中频信号及高频信号的振幅和脉冲宽度控制所述刺激赋予单元电流刺激的强度,并根据不同强度按事先各自设定的频率分别形成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所述电压控制回路单元经由H桥控制回路单元与所述刺激赋予单元的电极连接;所述H桥控制回路单元包括若干个三极管,所述各三极管的导通或关断状态由所述控制器来控制,所述H桥控制回路单元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指令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来执行所述刺激赋予单元的电极组间输出的低频、中频以及高频信号的关闭、接通及流出方向转换,并在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输出过程中按事先所设定的信号关断时间A关断信号,形成刺激的休止期间;所述H桥控制回路根据各三极管的导通或关断分别输出低频信号,或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一种或两种,当接收PWM信号1时输出低频信号,当接收PWM信号2时输出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中的一种或两种,并根据各三极管的导通或关断状态在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输出中按事先所设定的信号关断时间A关断信号,所述信号关断时间A的范围为0ms<A<1000ms,从而形成刺激的休止期间,在此基础上形成非对称性复合波形,最终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并向刺激赋予单元输出;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含有一个与充电电池和USB连接器相连接的充电管理芯片U2,用来控制所述充电电池的充电。
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波形调整单元控制调节所述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振幅和脉冲宽度。
所述控制器采用MCU,所述操作单元的电源开关和强度选择开关采用兼用设计;所述连接器的个数为4个,分别为连接器1、连接器2、连接器3和所述的USB连接器,所述的USB连接器包括V+,D-,D+,ID,G引脚;D+引脚连接所述MCU的RXD引脚,ID引脚连接所述MCU的TXD引脚,G引脚接地;所述电源开关与连接器2连接后,再与连接器3连接,然后分两路,一路连接所述MCU的P3.2/INT0引脚,然后经由电阻连R26接至USB连接器的D-引脚,另一路直接接地;所述充电电池与连接器1连接后分两路,一路接地,一路连接至所述MCU的VCC引脚后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2的BAT引脚,然后经由充电管理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至所述USB连接器的V+引脚,所述的USB连接器通过一USB接线连接至电源插头。
所述强度表示单元包括三个强度表示灯,所述三个强度表示灯均采用LED灯,分别记为LED1,LED2和LED3,所述的LED1,LED2和LED3的一端分别各自通过一个电阻连接至所述MCU的P2.5引脚、P2.4引脚和P2.3引脚,所述的LED1,LED2和LED3的另一端所述三个强度表示灯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充电表示单元由一个充电表示灯构成,所述的充电表示灯与所述LED1共用。
所述电压控制回路单元经电感线圈L1由充电电池接入,同时并联MCU的VCC引脚,然后分两路,其中一路连接一个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经电阻R17连接MCU的P3.7/INT3/CCP2引脚,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另一路经一个二极管D3后分别并联2个电容C5和C10后连接输出电压EMS-VCC;所述的电压控制回路单元连接所述H桥控制回路的电压输入端EMS-VCC,经由H桥控制回路单元与刺激赋予单元的电极连接;所述H桥控制回路单元包括的三极管的个数为6个,并分别记为Q3、Q4、Q5、Q6、Q7和Q8,其中,Q3和Q7为PNP型三极管,Q4、Q5、Q6和Q8为NPN型三极管;所述Q4和Q6的集电极并接H桥控制回路的电压输入端,所述Q4和Q6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所述Q3和Q7的发射极,然后并联电阻R20和电阻R23后分别连接至两个电极组;所述Q3和Q7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3和电阻R16,所述Q3和Q7集电极分别接地;所述Q5和Q8的集电极分别通过电阻R12和电阻R15连接至所述H桥控制回路的电压输入端EMS-VCC,所述Q5和Q8的发射极分别接地,所述Q5的基极经由电阻R11连接至所述MCU的P3.5/CCP0_2引脚,用于接收PWM信号1,所述Q8的基极经由电阻R14连接至所述MCU的CCP1/ADC0/P1.0引脚,用于接收PWM信号2;所述PWM信号1为低频信号,所述PWM信号2为中频信号。
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2采用的是Sola-IC的SLM4054芯片,该芯片包括BAT引脚、GND引脚、CHRG引脚、PROG引脚、VCC引脚;所述GND引脚直接接地;所述PROG引脚经由一个电阻R1接地;所述BAT引脚连接所述MCU的VCC引脚后通过连接器1连接充电电池,向所述充电电池提供充电电流,充电电池的两极间设有一个电容C3,所述CHRG引脚连接至所述MCU的P2.0引脚,所述MCU接收到充电状态信号,当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接通所述LED1的连接,所述LED1点亮;当充满电时,切断所述LED1的连接,所述LED1熄灭;所述BAT引脚和所述CHRG引脚连接至电阻R2的两端;所述VCC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至所述USB连接器的V+引脚,一路通过电容C1后接地。
所述低频信号为脉冲波,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为脉冲波、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中的一种;所述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分别为1000Hz以下、1000-10000Hz和10000Hz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美容装置,有效克服的低频,中频,高频的不足同时兼顾了低频,中频,高频的各自优势,可在实现对皮肤的负担最小化的同时,使电流达到从皮下浅表部位到深部肌肉,从而大幅度提高美容效果。通过合成低频,中频,高频信号从而产生刺激方式的变化,避免了单一的刺激方式,在缓解低频对皮肤负担的同时,解决了中频,高频刺激感较弱的问题。
由于长时间使用规则的电气刺激信号,会造成使用者对刺激的习惯性疲劳,降低使用者长期继续使用的欲求。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美容装置在中频和高频信号输出期间设定一定时间的信号关断期间,可以产生人手按摩的节奏感,并且利用信号的关闭和开通改变了传统单一固定的刺激方式,通过刺激的变化可使用者得到更优的刺激感受。
本实用新型的美容装置还可以对低频信号,中频信号,高频信号的振幅及脉冲宽度进行调整,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和使用目的选择刺激强度,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此外,通过将中频及高频信号的输出方向与低频信号的输出方向反向设置,使低频电流与中频及高频电流交互流出,这就使充电电池的便携式美容装置具备了交流电流的性质,解决了直流电流刺激皮肤痛觉感受器引起刺激疼痛的问题,实现了小型便携高效的美容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美容装置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美容装置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美容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美容装置实施例1的非对称性复合波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美容装置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美容装置实施例2的非对称性复合波形示意图。
图中:
1-机体 2-操作单元 2a-电源开关
2b-强度选择开关 3-充电表示单元 3a-充电表示灯
4-强度表示单元 4a-强度表示灯L 4b-强度表示灯M
4c-强度表示灯H 5-充电接口 6-USB接线
7-电源插头 8-刺激赋予单元 8a-电极1
8b-电极2 8c-电极3 8c-电极4
9-电路板 10-充电电池 11-控制单元
12-控制器 13-波形调整单元 14-充电管理单元
15-USB连接器 16-连接器1 17-电压控制回路单元
18-H桥控制回路单元 19-连接器2 20-连接器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美容装置的设计思路是:以相互反方向交互输出低频信号后,再输出中频及高频信号的一种或两种或者以相互反方向交互输出中频及高频信号的一种或两种后,再输出低频信号,并且在中频,高频信号输出过程中导入信号关断期间,形成非对称性复合波形。可在缓和低频皮肤抗阻过大刺激感过强的问题的同时,有效利用中频和高频刺激深部肌肉,血管组织的作用,并且通过频率的变化以及低频、中频、高频信号的振幅及脉冲宽度的调整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规则的刺激方式,实现了人手按摩的节奏感,也避免了由于使用者对规则单调的刺激产生的习惯性疲劳。此外,还通过频率信号的反方向交互流出,使电流具备了交流电流的性质,减少了直流电流对皮肤刺激过大的风险。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美容装置,包括一个使用者可以单手握持的机体1和一个刺激赋予单元8,所述机体1内设有一块电路板9,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操作单元2,充电表示单元3,强度表示单元4,充电电池10,控制单元11及若干个连接器。所述刺激赋予单元8和操作单元2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11连接,通过操作单元2输入的指令经过控制单元11处理后生成输出信号并输出至刺激赋予单元8,所述控制单元11包括控制器12、波形调整单元13和充电管理单元14,所述控制器12优选地采用MCU(Micro ControllerUnit)。将所述刺激赋予单元8贴合于使用者身体表面,所述刺激赋予单元8可以向使用者的身体表面按照所设定的时间流出低频信号及与低频信号的输出方向相反方向输出的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中的一种两种合成的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所述操作单元2包括电源开关2a和强度选择开关2b,电源开关2a和强度选择开关2b可以设置成兼用也可以分别设置。按压电源开关2a开启或关闭美容装置,按压强度选择开关2b选择强度,所选择的强度可以通过机体1上设置的强度表示单元4来确认。所述强度表示单元4由与强度水平分级同样数量的强度表示灯构成,按照刺激赋予单元8的电流刺激的强度档位进行分配。强度表示灯的强度档位分配,也可以根据必要的强度档位任意设置。本实施例中包括强度表示灯L 4a、强度表示灯M 4b和强度表示灯H 4c;所述的充电表示单元3由1个以上的充电表示灯3a构成,所述的充电表示灯3a也可以与其中的一个强度表示灯共用,也可以单独设置。充电接口5由一个USB连接器15构成,充电电池10与连接器1 16连接后分两路,一路接地,一路连接MCU的VCC引脚后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2的BAT引脚,然后经由充电管理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至USB连接器15,其后通过一USB接线6连接至电源插头7。
所述刺激赋予单元8用于按照事先所设定的时间输出所述的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所述刺激赋予单元8由2个以上的电极构成,如图1所示由电极1 8a和电极2 8b两个电极构成,如图5所示由电极1 8a、电极2 8b、电极3 8c和电极4 8d四个电极构成。如图3所示,所述刺激赋予单元8中电极形成EMS-A和EMS-B两个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分别由1个以上电极组成,所述两个电极组间按顺序先输出低频信号,然后按与低频信号方向相反的方向顺次输出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中的一种或两种或者按顺序先输出中频及高频信号的一种或两种后,然后按与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方向相反的方向再输出低频信号;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输出期间设有1次以上的信号关断期间,将所有关断期间的时间总和记为信号关断时间A,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输出时间的合计比所述低频信号的输出时间短,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输出时间的合计与所述低频信号输出时间的差为所述信号关断时间A。通过低频,中频,高频信号的顺次反方向输出的设置以及信号关断时间A的设置从而形成非对称性复合波形,并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所述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按设定周期循环流出。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单元11包括控制器12、波形调整单元13和充电管理单元14;所述控制单元11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操作单元2输入的指令生成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处理后形成非对称性复合波形,并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低频信号为脉冲波,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为脉冲波、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中的一种;所述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分别为1000Hz以下、1000-10000Hz和10000Hz以上。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输出期间设有1次以上的信号关断期间,信号关断期间在一定的范围(0ms<A<1000ms)之内。所述低频信号,中频信号,高频信号的振幅以及脉冲宽度可以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控制器12包含中央处理装置、记忆装置、输入-输出装置,所述控制器12接收所述操作单元2输入的动作指令,并按照所述记忆装置中事先设定的频率和占空比分别生成PWM信号1和PWM信号2;并根据从所述操作单元2接收到的强度选择指令,按照事先根据不同强度设定的电压、占空比和高电平时间,生成可调节占空比和振幅的PWM信号H。
所述波形调整单元13内设有电压控制回路单元17和H桥控制回路单元18。所述电压控制回路单元17接收所述控制器12根据事先设定的电压,占空比及高电平时间所生成的PWM信号H,生成电压信号,从而根据所述操作单元2所选定的强度选择指令所对应的低频信号的振幅和脉冲宽度以及中频信号及高频信号的振幅和脉冲宽度控制所述刺激赋予单元8电流刺激的强度,并根据不同强度按事先各自设定的频率分别形成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所述电压控制回路单元17经由H桥控制回路单元18与所述刺激赋予单元8的电极连接。所述H桥控制回路单元18包括若干个三极管,所述各三极管的导通和关断状态由所述控制器12来控制,所述H桥控制回路单元18接收所述控制器12的指令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来执行向所述刺激赋予单元8的电极输出的低频、中频以及高频信号的关闭、接通及流出方向转换,并在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输出中按事先所设定的信号关断时间A关断信号,形成刺激的休止期间;所述H桥控制回路根据各三极管的导通和关断状态分别输出低频信号,或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一种或两种,当接收PWM信号1时输出低频信号,当接收PWM信号2时输出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中的一种或两种,并根据各三极管的导通和关断状态在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输出中按事先所设定的信号关断时间A关断信号,从而形成刺激的休止期间,形成非对称性复合波形,最终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并向刺激赋予单元8输出。
所述控制器12和所述波形调整单元13控制调节所述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振幅和脉冲宽度,并用于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
所述充电管理单元14包含有一个与充电电池10和USB连接器15相连接的充电管理芯片U2,从而控制所述充电电池10的充电。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美容装置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刺激赋予单元8由两个电极组构成,分别为电极组EMS-A和电极组EMS-B。电极组EMS-A由美容滚轮形式的电极1 8a构成,电极组EMS-B由美容滚轮形式的电极2 8b构成。本实施例采用了低频和中频合成的非对称性复合波。低频信号的频率和中频信号的频率分别为100Hz和2500Hz。将所述刺激赋予单元8的两个滚轮贴合于使用者身体表面,所述刺激赋予单元8可以向使用者的身体表面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流出低频与中频合成的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所述复合波形的电流在设定期间周期循环流出。所述中频信号的输出时间比所述低频信号的输出时间要短,所述中频信号的输出时间与所述低频信号输出时间的差为所述信号关断期间。控制单元11中的控制器12优选地采用MCU,操作单元2的电源开关2a和强度选择开关2b采用兼用设计。电源开关2a(即强度选择开关2b)与连接器2 19连接后,再与连接器3 20连接,然后分两路,一路连接MCU的P3.2/INT0引脚,然后经由电阻R26连接USB连接器15的D-引脚,另一路直接接地。
如图2和图3所示,强度表示单元4包括三个强度表示灯均采用LED灯,分别记为LED1,LED2和LED3,所述的LED1,LED2和LED3的一端分别各自通过一个电阻连接至MCU,即,强度表示灯LED1通过电阻R18连接至MCU的P2.5引脚,强度表示灯LED2通过电阻R19连接至MCU的P2.4引脚,强度表示灯LED3通过电阻R24连接至MCU的/P2.3引脚,三个LED灯的另一端均接地。MCU在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流出期间,依据强度档位,控制强度表示单元4的强度表示灯的打开和关闭。强度档位为1时,LED1处于接续状态,强度表示单元4的强度表示灯1点亮;强度档位为2时,LED2处于接续状态,强度表示单元4的强度表示灯2点亮;强度档位为3时,LED3处于接续状态,强度表示单元4的强度表示灯3点亮。
本实施例中的强度设有L,M,H三个档位,如图1所示,强度表示单元4配设有三个强度表示灯。强度表示灯由强度表示灯L 4a,强度表示灯M 4b和强度表示灯H 4c构成。即图3中所述的LED1,LED2和LED3分别与图1中的强度表示灯L 4a,强度表示灯M 4b和强度表示灯H 4c相对应。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控制单元11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控制器(MCU)12、波形调整单元13和充电管理单元14。充电电池10与连接器1 16连接后分两路,一路接地,一路连接MCU的VCC引脚后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2的BAT引脚,然后经由充电管理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USB连接器15,其后通过一USB接线6连接至电源插头7。MCU包含中央处理器、记忆装置、输出入装置,根据事先记录到记忆装置的信息,处理相关信息并进行输入和输出。使用者按压操作单元2的电源开关2a,美容装置开启,使用者进一步按压强度选择开关2b,选择强度档位。MCU执行前述通过操作单元2被输入的动作指令,按照记忆装置事先设定的频率和占空比生成PWM信号1和PWM信号2。并执行通过前述操作单元2输入的强度选择指令,按照事先根据不同强度档位所设定的电压、占空比和高电平时间,生成可调节占空比和振幅的PWM信号H。
本实用新型中,波形调整单元13包括电压控制回路单元17和H桥控制回路单元18,所述电压控制回路单元17经由H桥控制回路单元18与刺激赋予单元8的电极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电压控制回路单元17连接MCU,接收MCU依据事先设定的电压、占空比和高电平时间所生成的PWM信号H,生成电压信号,并按照事先设定的频率的低频,中频,高频信号合成生成的非对称性复合波形输出电流。并根据所定的振幅及脉冲宽度调整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及高频信号,控制刺激的强度。电压控制回路单元17经一电感线圈L1由充电电池10接入,同时并联MCU的VCC引脚,然后分两路,其中一路连接一个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经电阻R17连接MCU的P3.7/INT3/CCP2引脚,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另一路经一个二极管D3后分别并联2个电容C5和C10后连接输出电压EMS-VCC。
所述的电压控制回路单元17连接H桥控制回路18的电压输入端EMS-VCC,经由H桥控制回路单元18与刺激赋予单元8的电极连接。H桥控制回路单元18配设有6个三极管,分别记为Q3、Q4、Q5、Q6、Q7和Q8,其中,Q3和Q7为PNP型三极管,Q4、Q5、Q6和Q8为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Q4和Q6的集电极并接H桥控制回路18的电压输入端。NPN型三极管Q4和Q6的发射极与PNP型三极管Q3和Q7的发射极连接,并联电阻R20和R23后分别连接电极组EMS-A(电极1)和电极组EMS-B(电极2)。PNP型三极管Q3和Q7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3和电阻R16,Q3和Q7集电极分别接地。NPN型三极管Q5和Q8的集电极分别通过电阻R12和R15连接H桥控制回路18的电压输入端EMS-VCC,发射极分别接地,Q5的基极经由电阻R11连接MCU的P3.5/CCP0_2引脚,接收PWM信号1,Q8的基极经由电阻R14连接MCU的CCP1/ADC0/P1.0引脚,接收PWM信号2。PWM信号1为低频信号,PWM信号2为中频信号。三极管Q4和Q3构成H桥的左臂,由Q5控制,三极管Q6和Q7构成H桥的右臂,由Q8控制。H桥控制回路单元18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控制向刺激赋予单元8输出的频率信号的开通和关闭以及信号的流出方向,同时控制中频和高频信号输出期间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A一时关断信号,并合成低频,中频信号,形成非对称性复合波形,最终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向刺激赋予单元8输出。
H桥控制回路单元18根据MCU及电压控制回路单元17所接收的信号,导通三极管Q5,关断三极管Q8,此时三极管Q3和Q6导通,三极管Q4和Q7关断,刺激赋予单元8的2个电极组间从电极组EMS-A(美容滚轮形式的电极1)向电极组EMS-B(美容滚轮形式的电极2)输出低频信号。进一步的,导通三极管Q8,关断三极管Q5,此时三级管Q4和Q7导通,三极管Q3和Q6关断,刺激赋予单元8的2个电极组间从电极组EMS-B(美容滚轮形式的电极2)向电极组EMS-A(美容滚轮形式的电极1)输出中频信号。并且,当达到事先设定时间后,通过关断三极管Q8关断中频信号的输出,生成信号关断期间。进一步的,再次导通三极管Q5,关断三极管Q8,此时三极管Q3和Q6导通,Q4和Q7关断,从电极组EMS-A向电极组EMS-B输出低频信号,如此循环反复,所述电极组的电极向使用者的身体表面流出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
所述MCU在上述电流流出期间,根据刺激强度,控制强度表示单元4的强度表示灯的点亮和关闭。
本实施例中,在强度为L档位时,电压为20.2V,低频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为LFHTL1,占空比为LFDRL1;强度为M档位时,电压为22V,低频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为LFHTM1,占空比为LFDRM1;强度为H档位时,电压为23.3V,低频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为LFHTH1,占空比为LFDRH1。中频的占空比各个档位可设为均等,为MHFDR1,输出时间为T1。
图4为实施例1的非对称性复合波的波形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电压。Y轴的负半轴为输出的低频信号,Y轴的正半轴为输出的中频信号。低频的频率为100Hz,中频的频率为2500Hz。Y轴的正半轴有中频信号的关断期间,中频信号的关断期间的时间总和为反对方向的低频信号输出时间的P1%。
充电管理单元14包含有一个与充电电池10和USB连接器15相连接的充电管理芯片U2,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美容装置的充电电池10的充电,所述充电管理单元14同时连接MCU并通过MCU连接充电表示单元3,控制充电表示灯开启和关闭。
充电管理芯片U2可以采用Sola-IC的SLM4054芯片,PWChip Semi Technology的PW4054芯片或者Hexin的HX6001芯片。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2采用的是Sola-IC的SLM4054芯片,该芯片包括BAT引脚、GND引脚、CHRG引脚、PROG引脚、VCC引脚;GND引脚直接接地,PROG引脚经由一个电阻R1接地,BAT引脚连接MCU的VCC引脚后通过连接器1 16连接充电电池10,向充电电池10提供充电电流,充电电池10的两极间设有一个电容C3,CHRG引脚连接MCU的P2.0引脚,MCU接收到充电状态信号,当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接通充电表示灯LED1电路的连接,充电表示灯LED1点亮,当充满电时,切断充电表示灯LED1电路的连接,充电表示灯LED1熄灭,BAT引脚和CHRG引脚连接至一个电阻R2的两端,VCC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USB连接器的V+引脚,一路通过一个电容C1后接地。所述充电表示灯LED1可选择与强度表示灯共用也可单独设置。
所述USB连接器15包括V+,D-,D+,ID,G引脚。V+引脚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2的VCC引脚,D-引脚连接电阻R26,D+引脚连接MCU的RXD引脚,ID引脚连接MCU的TXD引脚,G引脚接地。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美容装置,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仅为:刺激赋予单元8由4个电极(电极1 8a、电极2 8b电极3 8c和电极4 8d)构成,向使用者的身体表面流出低频,中频,高频合成的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如图3所示,上述4个电极中电极1 8a和电极2 8b形成一个电极组,为电极组EMS-A,电极3 8c和电极4 8d形成一个电极组,为电极组EMS-B。低频信号的频率为128Hz,中频信号的频率为1786Hz,高频信号的频率为12000Hz。
与实施例1的两个电极组间按顺序先输出低频信号,然后按与低频信号方向相反的方向输出中频信号的不同,本实施例在两个电极组间按顺序先输出低频信号,然后按与低频信号方向相反的方向顺次输出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
导通三极管Q5,关闭断三极管Q8,此时与实施例1相同,刺激赋予单元8的2个电极组间从电极组EMS-A(电极1,2)向电极组EMS-B(电极3,4)输出低频信号。导通三极管Q8,关断三极管Q5,此时与实施例1不同,刺激赋予单元8的2个电极组间从电极组EMS-B(电极3,4)向电极组EMS-A(电极1,2)流输出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并且,当达到所定事先设定时间后,通过关断三极管Q8关断中频和高频信号的输出,生成信号关断期间。进一步的,再次导通三极管Q5,关断三极管Q8,此时三极管Q3和Q6导通,Q4和Q7关断,从电极组EMS-A向电极组EMS-B流输出低频信号,如此循环反复,所述电极组的电极向使用者的身体表面流出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
接下来对从电极组EMS-B向电极组EMS-A输出出中频和高频2种信号的实施状态进行说明。PWM信号2设定为中频和高频信号2种时,导通三极管Q8,此时三极管Q4和Q7导通,Q6和Q3关断,MCU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频率和占空比生成中频的PWM信号2,电压控制回路单元17按照从MCU接收的PWM信号2,调整占空比,生成中频频率所用的电压,并经由H桥回路单元18从电极组EMS-B向电极组EMS-A输出中频信号。当达到事先所设定的时间后,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一旦关断三极管Q8,形成信号关断期间。其后达到事先设定时间后再次导通三极管Q8,MCU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频率和占空比生成高频的PWM信号2,电压控制回路单元17按照从MCU接收的PWM信号2,调整占空比,生成高频频率所用的电压,经由H桥控制回路单元18从电极组EMS-B向电极组EMS-A输出高频信号。在达到事先设定时间后关断三极管Q8,形成信号关断期间。
本实施例的美容装置,其强度为L时,电压为9.8V,低频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为LFHTL2,占空比为LFDRL2;强度为M时,电压为11.4V,低频信号的高电平时间为LFHTM2,占空比为LFDRM2;强度为H时,电压为12.6V,低频信号的高电平的时间为LFHTH2,占空比为LFDRH2。中频和高频的占空比各个强度档位可设为均等,均为MHFDR2,设输出时间为T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非对称性复合波形的示意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电压。Y轴的负半轴为输出的低频信号,Y轴的正半轴为输出的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低频的频率为128Hz,中频的频率为1786Hz,高频的频率为12000Hz。Y轴的正半轴有中频和高频信号的关断期间,中频和高频信号的关断期间的时间总和为反对方向的低频信号输出时间的P2%。
上述实施1和实施2的低频信号设定在Y轴的负半轴,中频和高频信号设定在Y轴的正半轴,只要低频信号的输出方向与中频和高频信号的输出方向为反向,并不限定Y轴的方向,也可以将中频和高频信号设定为Y轴的负半轴,低频信号设定为Y的正半轴。其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设定的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及高频信号的频率仅为实施方式的一种而已,频率可以在低频为1~1000Hz,中频1000~10000Hz,高频10000Hz以上的范围内根据需要设定,频率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数值。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2中的美容装置根据强度设定的电压,高电平的时间,占空比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已,并不限定于实施例中所述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实施例2中,休止时间所占反方向输出的低频电流的输出时间百分比,也无需局限。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能够基于上述说明得到多种替换例或者进行修正或变形,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包含所述多种替换例,修正或变形。

Claims (10)

1.一种美容装置,包括机体和刺激赋予单元,所述机体内设连接在一电路板上的操作单元,强度表示单元,充电表示单元,充电电池,控制单元及若干个连接器;所述刺激赋予单元由2个以上的电极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刺激赋予单元和操作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操作单元包括电源开关和强度选择开关;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操作单元输入的指令生成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处理后形成非对称性复合波形,并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
所述刺激赋予单元用于按照事先所设定的时间输出所述的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所述刺激赋予单元中电极形成两个电极组,所述电极组分别由1个以上电极组成,所述两个电极组间按顺序先输出低频信号,然后按与低频信号方向相反的方向顺次输出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中的一种或两种或者按顺序先输出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一种或两种,然后按与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方向相反的方向输出低频信号;
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输出期间设有1次以上的信号关断期间,将所有关断期间的时间总和记为信号关断时间A,通过低频,中频,高频信号的顺次反方向输出的设置以及信号关断时间A的设置从而形成非对称性复合波形,并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所述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按设定周期循环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输出时间的合计比所述低频信号的输出时间短,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输出时间的合计与所述低频信号输出时间的差为所述信号关断时间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表示单元由与强度水平分级同样数量的强度表示灯构成,充电表示单元由1个以上的充电表示灯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波形调整单元和充电管理单元;
所述控制器和波形调整单元用于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
所述控制器包含中央处理装置、记忆装置、输入-输出装置,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操作单元输入的动作指令,并按照所述记忆装置中事先设定的频率和占空比分别生成PWM信号1和PWM信号2;并根据从所述操作单元接收到的强度选择指令,按照事先根据不同强度设定的电压、占空比和高电平时间,生成可调节占空比和振幅的PWM信号H;
所述波形调整单元内设有电压控制回路单元和H桥控制回路单元;
所述电压控制回路单元接收所述控制器根据事先设定的电压、占空比及高电平时间所生成的PWM信号H,生成电压信号,从而根据所述操作单元所选定的强度选择指令所对应的低频信号的振幅和脉冲宽度以及中频信号及高频信号的振幅和脉冲宽度控制所述刺激赋予单元电流刺激的强度,并根据不同强度按事先各自设定的频率分别形成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
所述电压控制回路单元经由H桥控制回路单元与所述刺激赋予单元的电极连接;
所述H桥控制回路单元包括若干个三极管,所述各三极管的导通或关断状态由所述控制器来控制,所述H桥控制回路单元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指令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来执行所述刺激赋予单元的电极组间输出的低频、中频以及高频信号的关闭、接通及流出方向转换,并在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输出过程中按事先所设定的信号关断时间A关断信号,形成刺激的休止期间;所述H桥控制回路根据各三极管的导通或关断分别输出低频信号,或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一种或两种,当接收PWM信号1时输出低频信号,当接收PWM信号2时输出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中的一种或两种,并根据各三极管的导通或关断状态在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输出中按事先所设定的信号关断时间A关断信号,所述信号关断时间A的范围为0ms<A<1000ms,从而形成刺激的休止期间,在此基础上形成非对称性复合波形,最终生成非对称性复合波电流,并向刺激赋予单元输出;
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包含有一个与充电电池和USB连接器相连接的充电管理芯片U2,用来控制所述充电电池的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波形调整单元控制调节所述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振幅和脉冲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采用MCU,所述操作单元的电源开关和强度选择开关采用兼用设计;所述连接器的个数为4个,分别为连接器1、连接器2、连接器3和所述的USB连接器,所述的USB连接器包括V+,D-,D+,ID,G引脚;D+引脚连接所述MCU的RXD引脚,ID引脚连接所述MCU的TXD引脚,G引脚接地;所述电源开关与连接器2连接后,再与连接器3连接,然后分两路,一路连接所述MCU的P3.2/INT0引脚,然后经由电阻连R26接至USB连接器的D-引脚,另一路直接接地;所述充电电池与连接器1连接后分两路,一路接地,一路连接至所述MCU的VCC引脚后连接充电管理芯片U2的BAT引脚,然后经由充电管理芯片U2的VCC引脚连接至所述USB连接器的V+引脚,所述的USB连接器通过一USB接线连接至电源插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表示单元包括三个强度表示灯,所述三个强度表示灯均采用LED灯,分别记为LED1,LED2和LED3,所述的LED1,LED2和LED3的一端分别各自通过一个电阻连接至所述MCU的P2.5引脚、P2.4引脚和P2.3引脚,所述的LED1,LED2和LED3的另一端所述三个强度表示灯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充电表示单元由一个充电表示灯构成,所述的充电表示灯与所述LED1共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控制回路单元经电感线圈L1由充电电池接入,同时并联MCU的VCC引脚,然后分两路,其中一路连接一个三极管Q9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9的基极经电阻R17连接MCU的P3.7/INT3/CCP2引脚,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地,另一路经一个二极管D3后分别并联2个电容C5和C10后连接输出电压EMS-VCC;
所述的电压控制回路单元连接所述H桥控制回路的电压输入端EMS-VCC,经由H桥控制回路单元与刺激赋予单元的电极连接;
所述H桥控制回路单元包括的三极管的个数为6个,并分别记为Q3、Q4、Q5、Q6、Q7和Q8,其中,Q3和Q7为PNP型三极管,Q4、Q5、Q6和Q8为NPN型三极管;
所述Q4和Q6的集电极并接H桥控制回路的电压输入端,所述Q4和Q6的发射极分别连接至所述Q3和Q7的发射极,然后并联电阻R20和电阻R23后分别连接至两个电极组;
所述Q3和Q7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3和电阻R16,所述Q3和Q7集电极分别接地;
所述Q5和Q8的集电极分别通过电阻R12和电阻R15连接至所述H桥控制回路的电压输入端EMS-VCC,所述Q5和Q8的发射极分别接地,所述Q5的基极经由电阻R11连接至所述MCU的P3.5/CCP0_2引脚,用于接收PWM信号1,所述Q8的基极经由电阻R14连接至所述MCU的CCP1/ADC0/P1.0引脚,用于接收PWM信号2;所述PWM信号1为低频信号,所述PWM信号2为中频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U2采用的是Sola-IC的SLM4054芯片,该芯片包括BAT引脚、GND引脚、CHRG引脚、PROG引脚、VCC引脚;所述GND引脚直接接地;所述PROG引脚经由一个电阻R1接地;所述BAT引脚连接所述MCU的VCC引脚后通过连接器1连接充电电池,向所述充电电池提供充电电流,充电电池的两极间设有一个电容C3,所述CHRG引脚连接至所述MCU的P2.0引脚,所述MCU接收到充电状态信号,当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接通所述LED1的连接,所述LED1点亮;当充满电时,切断所述LED1的连接,所述LED1熄灭;所述BAT引脚和所述CHRG引脚连接至电阻R2的两端;所述VCC引脚分两路,一路连接至所述USB连接器的V+引脚,一路通过电容C1后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信号为脉冲波,所述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为脉冲波、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中的一种;所述低频信号、中频信号和高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分别为1000Hz以下、1000-10000Hz和10000Hz以上。
CN202122011285.7U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美容装置 Active CN216136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1285.7U CN216136572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美容装置
JP2022122391A JP2023031258A (ja) 2021-08-24 2022-07-30 美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11285.7U CN216136572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美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6572U true CN216136572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07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11285.7U Active CN216136572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美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6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62718A (en) Electronic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device
US20080195181A1 (en) Micro-Dermal Tone Skin Stimulator
KR101209102B1 (ko) 전기자극 기능을 가지는 미세전류 기기
JP7463659B2 (ja) 電気刺激装置
CN108261607B (zh) 一种用于运动机能调控的功能性经皮神经电刺激装置
KR20190042394A (ko) 저주파 마사지기
CN101185792B (zh) 低频治疗仪
CN109731221A (zh) 一种多功能神经肌肉电刺激装置
CN204582329U (zh) 智能面膜仪
CN216136572U (zh) 一种美容装置
KR101416611B1 (ko) Led 탑재형 복합 전기자극장치
CN113577538A (zh) 一种美容装置
CN111544769A (zh) 一种低功耗神经肌肉刺激仪
CN101185791A (zh) 低频治疗仪
KR20200139414A (ko) 미세전류 괄사기
KR100475676B1 (ko) 개인용 저주파자극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피부관리방법
JP2005245585A (ja) 顔面マッサージのための電気的刺激装置
CN204581680U (zh) 智能眼罩
CN209270636U (zh) 一种智能理疗仪
CN106038273A (zh) 一种经络电子针炙装置
JPH1199190A (ja) 眼精疲労回復装置
JP2023031258A (ja) 美容装置
KR20200027106A (ko) 체형관리용 저주파 마사지기
KR20080087962A (ko) 개인용 저주파 자극기
CN112023263A (zh) 一种远程监控的家用高精度经颅电流刺激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