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6126U - 支架分段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架分段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36126U CN216136126U CN202121228646.7U CN202121228646U CN216136126U CN 216136126 U CN216136126 U CN 216136126U CN 202121228646 U CN202121228646 U CN 202121228646U CN 216136126 U CN216136126 U CN 2161361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limiting
- rod
- rack
- outer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分段输送装置,涉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包括手柄壳体、套管组件和驱动组件;套管组件包括内管和滑动套设于内管的外管,内管固定连接于手柄壳体;驱动组件包括齿条和齿轮,齿条滑动连接于手柄壳体,并与外管固定连接;齿轮活动链接于手柄壳体,并能够与齿条啮合;齿轮转动使齿条带动外管移动,通过控制外管的移动距离,实现支架的分段释放长度和释放次数。通过该支架分段输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防错的将同一支架进行分段释放技术问题,达到了可分段释放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架分段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微创医疗器械随着内镜技术和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和介入下释放支架越来越普及,其支架分段输送装置的操作便利性显得尤为重要,便利的释放装置不仅可以减少手术时间,也有利于手术的推广。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将同一支架进行分段释放,可能出现释放力过大,导致误操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分段输送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防错的将同一支架进行分段释放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包括:手柄壳体、套管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内管和滑动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管,所述内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滑动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并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活动链接于所述手柄壳体,并能够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转动使所述齿条带动所述外管移动,通过控制所述外管的移动距离,实现支架的分段释放长度和释放次数。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使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至最大角度,从而实现支架的分段释放。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还至少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沿所述齿条的移动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至最大角度与所述齿条脱离时,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从而实现支架分段释放。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上设有一排轮齿;所述齿条的分度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外切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上设有两排轮齿;两排所述轮齿并排且错位时,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并排或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还套设有中管;所述内管和所述中管均与固定环固定;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手柄壳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与所述手柄壳体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使所述齿轮转动并与所述手柄壳体实现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装置和限位槽;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齿轮;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手柄壳体;所述限位装置能够限位于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设置为多组,多组所述限位槽在与所述限位装置的转动轨迹相适配的轨迹上间隔布置;所述限位装置能够分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限位槽按照齿轮的转动方向分别为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滑动轨迹线,所述滑动轨迹线开设于所述手柄壳体,且所述滑动轨迹线的延伸轨迹与所述限位装置的转动轨迹相适配;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滑动轨迹线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轨迹线为滑槽,且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滑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上设有手触杆,所述手触杆具有中空腔;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杆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杆沿第一方向插设于所述手触杆,且其两端均穿出所述手触杆,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手触杆的长度方向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并位于所述中空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或释放,能够使所述第一限位杆脱离出或滑入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手触杆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杆位于所述中空腔的侧壁处设有限位凸台;所述手触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设有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靠近所述限位槽设置;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一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触杆的第二内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上设有手触杆,所述手触杆具有中空腔;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限位杆、第二弹性件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至少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手触杆的长度方向穿出所述手触杆;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中空腔的腔底与所述第二限位杆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第二限位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限位杆脱离出或滑入所述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手触杆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设有杆孔;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杆孔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杆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变形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杆铰接于所述手触杆,所述第二驱动杆与所述中空腔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驱动杆在外力按压下能够压缩所述第三弹性件,以使所述第二驱动杆下压所述第二限位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弹性变形方向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变形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二驱动杆的按压方向与所述第二限位杆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齿轮活动链接于手柄壳体,并能够与齿条啮合,且齿条与外管固定连接,因此,转动齿轮可带动齿条移动,从而使齿条带动外管相对内管移动,实现外管移动;具体的,通过控制外管的移动距离,可以实现支架的分段释放长度;同时,操作人员可以转动齿轮一次到位或多次到位,以此可实现支架的释放次数。由前述可知,该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支架分段释放,解决因现有后撤式手柄结构和释放力大,导致的误操作和支架释放不精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中的齿轮设置为一个时的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中的齿轮设置为两个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中的齿轮设置为两个时的内部示意图;
图4为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三者在初始状态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三者在初始状态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三者在实现支架第一段释放状态下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为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三者在实现支架第二段释放状态下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支架分段输送装置示出限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第一齿轮和限位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10为第一齿轮和限位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中,第二限位杆滑入限位槽中;
图11为第一齿轮和限位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中,第二限位杆脱离出限位槽;
图12为第一齿轮和限位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图13为图12的侧视图。
图标:
100-手柄壳体;110-滑动轨迹线;111-第一限位槽;112-第二限位槽;
210-外管;220-内管;230-中管;240-固定环;
310-齿条;320-第一齿轮;330-第二齿轮;311-轮齿;321-手触杆;3211-中空腔;
410-第一限位杆;420-第一弹性件;430-第一驱动杆;440-第二限位杆;450-第二弹性件;460-第二驱动杆;470-第三弹性件;411-限位凸台;461-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参照图1至图3,该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包括手柄壳体100、套管组件和驱动组件;套管组件包括内管220和滑动套设于内管220的外管210,内管220固定连接于手柄壳体100;驱动组件包括齿条310和齿轮,齿条310滑动连接于手柄壳体100,并与外管210固定连接;齿轮活动链接于手柄壳体100,并能够与齿条310啮合;齿轮转动使齿条310带动外管210移动,通过控制外管210的后撤距离(或移动距离),实现支架的分段释放长度和释放次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转动齿轮可带动齿条310移动,从而使齿条310带动外管210相对内管220移动,实现外管210的移动;具体的,通过控制外管210的移动距离,可以实现支架的分段释放长度;同时,操作人员可以转动齿轮一次到位或多次到位,以此可实现支架的释放次数。由前述可知,该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支架分段释放,解决因现有后撤式手柄结构和释放力大,导致的误操作和支架释放不精确的问题。
简单来说,齿轮的旋转运动可以转化为齿条310的直线运动,因而,通过控制齿轮每次的旋转角度,可以控制齿条310的移动距离,即控制外管210的移动距离,进而实现支架的分段释放长度;另外,如果需要多次释放,可以减小外管每次的移动距离,即减小齿轮每次的旋转角度,实现支架的不同释放次数要求。
具体的,上述提到的“活动链接”可以为枢接或铰接。
本实施例中,齿轮与齿条310啮合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设置一个齿轮与齿条310啮合;或者,设置两个齿轮与齿条310啮合,具体见如下描述。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齿轮包括第一齿轮320,第一齿轮320与齿条310啮合,使第一齿轮320转动至最大角度,从而实现支架的分段释放;具体的,在此方式中,可通过后面设置的限位结构控制第一齿轮320单次的转动角度,进而实现支架的分段释放;由于该方式设置一个齿轮,其结构可相对两个齿轮的比较简单。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和图3,齿轮还至少包括第二齿轮330,第一齿轮320和第二齿轮330沿齿条310的移动方向间隔布置;第一齿轮320转动至最大角度与齿条310脱离时,齿条310与第二齿轮330啮合,从而实现支架分段释放。
由于第一齿轮320与齿条310啮合,因而转动第一齿轮320可带动齿条310移动,从而使齿条310带动外管210相对内管220移动,实现支架的释放;当第一齿轮320转动至最大角度与齿条310脱离,同时齿条310与第二齿轮330啮合时,此时转动第二齿轮330,第二齿轮330可带动齿条310继续移动,进而使齿条310带动外管210相对内管220进一步后撤,实现支架的继续释放。由前述可知,该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进行分段多次释放,解决因现有后撤式手柄结构和释放力大,导致的误操作和支架释放不精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齿条310的移动方向”理解为齿条310的移动轨迹方向以及与齿条310的移动轨迹相平行的方向。此外,手柄壳体100上还可开设导向结构,使齿条310与导向结构形成滑动配合,以对齿条310的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可选的,导向结构可以为导向槽或导向凸台。
还需要说明的是,齿轮还可包括第三齿轮,齿轮的个数可根据需求增加。
本实施例中,手柄壳体100的外形可以不做限制,在满足安装需求的前提下,以设计为便于人手握持、操作为主。示例性地,可设置为长方体状空心结构;在此基础上,为了降低手柄壳体100的整体高度,可在与齿轮对应的位置处设计仿形凸起轮廓。
进一步的,参照图3,内管220与外管210之间还套设有中管230,中管230固定套设于内管220,如此设置,可使中管230填充内管220与外管210之间的间隙,以防止内管220发生弯折,提高套管组件的强度。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内管220和中管230可通过胶粘方式与固定环240固定,固定环240与手柄壳体100卡接。
具体的,固定环240可卡接于手柄壳体100内的卡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和中管230均位于外管210的内部,通过中管230抵住支架,可使后撤外管210时,支架不会跟随外管210一起后撤,这样可以释放出支架。
为了确保外管210、内管220、中管230以及支架几者的上述功能,外管210、内管220以及中管230的长度可各不相同。
上面已经介绍了套管组件的具体结构,接下来介绍驱动组件的结构形式。
具体的,齿轮设置为两个时,驱动组件可以采用结构形式,见以下描述。
(1)驱动组件的第一种结构形式
参照图3,齿条310上设有一排轮齿311;齿条310的分度线的延长线与第二齿轮330的分度圆外切设置,如此设置,可使齿条310在第一齿轮320的带动下向靠近第二齿轮330的方向运动,并在移动预设距离后与第二齿轮330相接,并实现后续的啮合传动。具体来说,第一齿轮320和第二齿轮330沿齿条310的移动方向间隔布置,在初始状态下,即未使用状态下,第一齿轮320与齿条310处于啮合状态,此时,第二齿轮330与齿条310并不接触;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第二齿轮330位于齿条310的末端的右侧。
该种结构形式中,通过预设第一齿轮320和第二齿轮330之间的距离、第一齿条310与第二齿轮330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相离的距离,可以确保该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实现分段释放。此外,将齿条310设置一排轮齿311,可便于齿条310的加工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齿轮320和第二齿轮330的直径可根据支架释放的长度决定;请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320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330的直径;如果支架第一段释放长度较长,相应的可加大第一齿轮320的直径,即,使第一齿轮320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330的直径。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使第一齿轮320的直径等于第二齿轮330的直径。
第一种结构形式的驱动组件的工作过程为:
参照图5至图7,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320,第一齿轮320可带动齿条310向右移动,从而使齿条310带动外管210相对内管220向右移动,实现支架第一段释放;继续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320,直至使第二齿轮330与齿条310形成啮合(具体见图6);此时,逆指针转动第二齿轮330,第二齿轮330将带动齿条310继续向右移动,进而使齿条310带动外管210相对内管220并沿轴向进一步向右移动,实现第二段释放。
(2)驱动组件的第二种结构形式
参照图4,齿条310上设有两排轮齿311,两排轮齿311并排且错位时,第一齿轮320和第二齿轮330并排或错位设置。
请继续参照图4,第一齿轮320与其中一排轮齿311啮合,当第一齿轮320通过与之对应的一排轮齿311带动齿条310向前移动时,两排轮齿311将实现联动,两者的移动方向一致,即另一排轮齿311向靠近第二齿轮330的方向移动,当运动预设距离后,第二齿轮330会与之对应的另一排轮齿311啮合,进而转动第二齿轮330,并由第二齿轮330继续带动齿条310和外管210移动,实现支架继续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种结构形式的驱动组件的工作过程同第一种结构形式,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已经介绍了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下面对支架分段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设置做简单介绍。
参照图2和图3,手柄壳体100具有容纳腔;内管220和外管210两者的近端位于容纳腔内,两者的远端位于容纳腔外;齿条310位于容纳腔内;第一齿轮320和第二齿轮330均具有手触杆321,手触杆321伸出容纳腔外,如此设置,既可以将一些部件(如:齿条310、齿轮的部分)隐藏在手柄壳体100的容纳腔内,以免在使用中与使用环境(人体)发生干涉,结构布局比较合理、紧凑,同时将手触杆321设置于容纳腔外,以方便操作者进行相关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近端”是指使用时该部件靠近人体的一端,相应地,“远端”是指使用时该部件远离人体的一端。
为了进一步方便操作者使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设了限位结构,以使齿轮停留或固定在某一角度位置。
具体的,齿轮与手柄壳体100之间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使齿轮转动并与手柄壳体100实现固定。
设置一个齿轮时,齿轮与手柄壳体100之间设有限位结构;设置两个齿轮时,可在第一齿轮320与手柄壳体100之间设有限位结构,后面针对两个齿轮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具体的一个齿轮时的设置情况可参照两个齿轮,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的,第一齿轮320与手柄壳体100之间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用于使第一齿轮320转动并与手柄壳体100实现固定,如此设置,不仅便于操作者实现多次操作,而且上一次操作不会对下一次操作产生干涉或影响。
具体的,参照图8,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装置和限位槽;限位装置设置于齿轮;限位槽开设于手柄壳体100;限位装置能够限位于限位槽,如此设置,可对齿轮的转动形成限位,防止齿轮逆向回转。
进一步的,限位槽设置为多组,多组限位槽在与限位装置的转动轨迹相适配的轨迹上间隔布置;限位装置能够分别限位于限位槽,通过设置的多组限位槽可以实现支架多段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当限位装置在不同限位槽之间切换时,各限位槽既可以看作是前一段移动的终点位置,又可以看作是后一段移动的开始位置。
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照图8,每组限位槽按照齿轮的转动方向分别为第一限位槽111和第二限位槽112。
示例性地,第一限位槽111与第二限位槽11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亦可以为其他角度。
当然,限位槽的个数不限于为两个,通过增加限位槽的个数,可以相对提高释放的精度,进一步实现有效防错,在有效降低操作难度的基础上,同时也利于手术推广,具备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更进一步的,限位结构还包括滑动轨迹线110,滑动轨迹线110开设于手柄壳体100,且滑动轨迹线110的延伸轨迹与限位装置的转动轨迹相适配;限位槽与滑动轨迹线110连通,如此设置,可对限位装置的移动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滑动轨迹线110为滑槽,且限位槽的深度大于滑槽的深度;其中,滑槽可对限位装置的移动起到限位导向的作用,使限位槽的深度大于滑槽的深度,可使限位装置在沿着滑槽滑动并到达限位槽时,能够限位于限位槽内。
示例性地,参照图8,初始状态下,第一齿轮320位于限位槽的右侧,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320,如转动30°或45°,可使第一齿轮320转动至第一限位槽111,实现支架第一段释放,此时,由于第一齿轮320的转动被约束,因而,即使松开第一齿轮320,外管210也不会反向移动;继续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320,如转动90°,可使第一齿轮320转动至第二限位槽112,实现支架的第二段释放。
在齿轮设置为两个的方案中,参照图3和图8,初始状态下,第一齿轮320位于限位槽的右侧,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320,如转动120°或135°,可使第一齿轮320转动至第二限位槽112,实现支架第一段释放;此时,第一齿轮320与齿条310脱离,同时齿条310与第二齿轮330啮合,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330,第二齿轮330可带动齿条310继续移动,实现支架第二段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在齿轮设置为两个的方案中,可在第一齿轮320上设置限位装置;或者,在第一齿轮320和第二齿轮330上均设置限位装置,此种结构形式可参照第一齿轮320的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接下来具体介绍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具体见以下描述。
(1)限位装置的第一种结构形式
参照图8和图9,手触杆321具有中空腔3211;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杆410和第一弹性件420,第一限位杆410沿第一方向插设于手触杆321,且其两端均穿出手触杆321,第一方向与手触杆321的长度方向呈角度设置,第一弹性件420套设于第一限位杆410,并位于中空腔3211内;第一弹性件420被压缩或释放,能够使第一限位杆410脱离出或滑入限位槽。其中,第一方向与手触杆321的角度范围为0~90°,但不包括0°。
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手触杆32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即为90°,如此设置,可优化施力,使在水平方向上施加的力完全用于推动第一限位杆410。
具体的,在初始状态下,第一限位杆410的内端受到手柄壳体100的立面的阻挡,第一弹性件420被压缩,第一限位杆410的内端处于回缩状态,当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320,且第一限位杆410转动至第一限位槽111时,随着第一弹性件420的释放,第一限位杆410的内端将滑入第一限位槽111,实现一次限位;当需要继续转动手触杆321时,外拉第一限位杆410,此时,第一弹性件420被压缩,第一限位杆410滑出第一限位槽111,并沿滑动轨迹线110滑动,直至滑入第二限位槽112,实现二次限位。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照图9,第一限位杆410位于中空腔3211的侧壁处设有限位凸台411;手触杆321沿第一方向设有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第一内侧壁靠近限位槽设置;限位凸台411与第一内侧壁抵接;第一弹性件420的一端与限位凸台411连接,另一端与手触杆321的第二内侧壁连接,此处连接可为固定连接或抵接。
可选的,第一限位杆410的外端螺纹连接、通过胶粘接或铆接有第一驱动杆430,以便于人手按压。
(2)限位装置的第二种结构形式
手触杆321具有中空腔3211;限位装置包括第二限位杆440、第二弹性件450和第二驱动杆460;第二限位杆440的至少一端沿垂直于手触杆321的长度方向穿出手触杆321;第二弹性件450设于中空腔3211的腔底与第二限位杆440之间;第二驱动杆460与第二限位杆440连接;第二驱动杆460用于带动第二限位杆440移动,以使第二限位杆440脱离出或滑入限位槽。
其中,第二驱动杆460与第二限位杆440的连接可以为固定连接,例如,螺纹连接、胶粘接、插接或铆接;第二限位杆440采用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弹性杆,以确保第二限位杆440在自身弹性变形和外力作用下能够滑入或脱离出限位槽。
示例性地,第二限位杆440的一端穿出手触杆321,此时,可在手柄壳体100的一侧设置滑动轨迹线110和相应的限位槽;或者,第二限位杆440的两端均穿出手触杆321,此时,可在手柄壳体100的相对的两侧设置滑动轨迹线110和相应的限位槽,具体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具体操作时,在初始状态下,第二限位杆440受到手柄壳体100的立面的阻挡回缩于中空腔3211中,当手触杆321转动至第一限位槽111时,第二限位杆440会自动弹出并卡入第一限位槽111,如果想继续转动手触杆321,则需按下第二驱动杆460,使第二限位杆440被下压,从而使第二限位杆440从第一限位槽111中脱离出,重新回缩于中空腔3211中,此时可继续转动手触杆321,从而继续带动齿条310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0和图11,手触杆321远离第二弹性件450一端设有杆孔;第二驱动杆460与杆孔滑动配合。此种结构形式比较简单,通过下压第二驱动杆460,即可带动第二限位杆440下移。
进一步的,第二驱动杆460的移动方向与第二弹性件450的弹性变形方向相同,此时,对第二驱动杆460的按压力全部用于做功,用于压缩第二弹性件450。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2和图13,第二驱动杆460铰接于(或枢接)手触杆321,第二驱动杆460与中空腔3211的内侧壁(此处的内侧壁为任意方向上的内侧壁,不限于为前述的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470;第二驱动杆460在外力按压下能够压缩第三弹性件470,以使第二驱动杆460抵接住第二限位杆440的端部,下压第二限位杆440。
具体操作时,可按压第二驱动杆460,使第三弹性件470被压缩,此时第二驱动杆460绕铰接轴461转动以下压第二限位杆440,进而压缩第二弹性件450,在第二限位杆440下移的过程中,可使第二限位杆440脱离出限位槽。
进一步的,参照图12,第三弹性件470的弹性变形方向与第二弹性件450的弹性变形方向相垂直,且第二驱动杆460的按压方向与第二限位杆440的移动方向相垂直,如此设置,可便于操作者施力,按照图12所示,操作者在使用时,施加水平方向的力即可,对于操作者来说,按压时也更加省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壳体(100)、套管组件和驱动组件;
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内管(220)和滑动套设于所述内管(220)的外管(210),所述内管(220)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100);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条(310)和齿轮,所述齿条(310)滑动连接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并与所述外管(210)固定连接;所述齿轮活动链接于所述手柄壳体(100),并能够与所述齿条(310)啮合;
所述齿轮转动使所述齿条(310)带动所述外管(210)移动,通过控制所述外管(210)的移动距离,实现支架的分段释放长度和释放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包括第一齿轮(320),所述第一齿轮(320)与所述齿条(310)啮合,使所述第一齿轮(320)转动至最大角度,从而实现支架的分段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还至少包括第二齿轮(330),所述第一齿轮(320)和所述第二齿轮(330)沿所述齿条(310)的移动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齿轮(320)转动至最大角度与所述齿条(310)脱离时,所述齿条(310)与所述第二齿轮(330)啮合,从而实现支架分段释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10)上设有一排轮齿(311);
所述齿条(310)的分度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齿轮(330)的分度圆外切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10)上设有两排轮齿(311);
两排所述轮齿(311)并排且错位时,所述第一齿轮(320)和所述第二齿轮(330)并排或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20)与所述外管(210)之间还套设有中管(230);
所述内管(220)和所述中管(230)均与固定环(240)固定;
所述固定环(240)与所述手柄壳体(100)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与所述手柄壳体(100)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使所述齿轮转动并与所述手柄壳体(100)实现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装置和限位槽;
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齿轮;
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手柄壳体(100);
所述限位装置能够限位于所述限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设置为多组,多组所述限位槽在与所述限位装置的转动轨迹相适配的轨迹上间隔布置;
所述限位装置能够分别限位于所述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限位槽按照齿轮的转动方向分别为第一限位槽(111)和第二限位槽(112)。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滑动轨迹线(110),所述滑动轨迹线(110)开设于所述手柄壳体(100),且所述滑动轨迹线(110)的延伸轨迹与所述限位装置的转动轨迹相适配;
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滑动轨迹线(110)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迹线(110)为滑槽,且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滑槽的深度。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上设有手触杆(321),所述手触杆(321)具有中空腔(3211);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杆(410)和第一弹性件(420),所述第一限位杆(410)沿第一方向插设于所述手触杆(321),且其两端均穿出所述手触杆(321),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手触杆(321)的长度方向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420)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410),并位于所述中空腔(3211)内;
所述第一弹性件(420)被压缩或释放,能够使所述第一限位杆(410)脱离出或滑入所述限位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手触杆(32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杆(410)位于所述中空腔(3211)的侧壁处设有限位凸台(411);
所述手触杆(321)沿所述第一方向设有第一内侧壁和第二内侧壁,所述第一内侧壁靠近所述限位槽设置;
所述限位凸台(411)与所述第一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20)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台(4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触杆(321)的第二内侧壁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上设有手触杆(321),所述手触杆(321)具有中空腔(3211);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二限位杆(440)、第二弹性件(450)和第二驱动杆(460);所述第二限位杆(440)的至少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手触杆(321)的长度方向穿出所述手触杆(321);所述第二弹性件(450)设于所述中空腔(3211)的腔底与所述第二限位杆(440)之间;所述第二驱动杆(460)与所述第二限位杆(440)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460)用于带动所述第二限位杆(440)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限位杆(440)脱离出或滑入所述限位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触杆(321)远离所述第二弹性件(450)一端设有杆孔;
所述第二驱动杆(460)与所述杆孔滑动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杆(460)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50)的弹性变形方向相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杆(460)铰接于所述手触杆(321),所述第二驱动杆(460)与所述中空腔(321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470);
所述第二驱动杆(460)在外力按压下能够压缩所述第三弹性件(470),以使所述第二驱动杆(460)下压所述第二限位杆(440)。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架分段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件(470)的弹性变形方向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50)的弹性变形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二驱动杆(460)的按压方向与所述第二限位杆(440)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28646.7U CN216136126U (zh) | 2021-06-02 | 2021-06-02 | 支架分段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28646.7U CN216136126U (zh) | 2021-06-02 | 2021-06-02 | 支架分段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36126U true CN216136126U (zh) | 2022-03-29 |
Family
ID=80801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228646.7U Active CN216136126U (zh) | 2021-06-02 | 2021-06-02 | 支架分段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3612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97713A (zh) * | 2021-06-02 | 2021-08-03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支架分段输送装置 |
-
2021
- 2021-06-02 CN CN202121228646.7U patent/CN21613612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197713A (zh) * | 2021-06-02 | 2021-08-03 |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支架分段输送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97713A (zh) | 支架分段输送装置 | |
US8568141B2 (en) | Linearly motorized dental syringe | |
CN216136126U (zh) | 支架分段输送装置 | |
JP4410343B2 (ja) | 歯科用電動注射装置 | |
EP0324166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dispensing and applying surgical staples | |
CN113663176B (zh) | 双边驱动贴片式药物输注器件 | |
CN209932968U (zh) | 用于微创手术穿刺机器人的弧形导轨rcm进针装置 | |
CN115363648B (zh) | 一种柔性手术器械、柔性器械及其器械输送单元 | |
CN211934231U (zh) | 导线取出装置 | |
CN115363649A (zh) | 一种柔性手术器械及其器械驱动装置 | |
CN113041476A (zh) | 简便型可调弯导管 | |
CN212214365U (zh) | 一种脉管治疗装置 | |
CN215688807U (zh) | 一种切换轮组及支架置入器 | |
CN111514445A (zh) | 一种脉管治疗装置 | |
CN217853128U (zh) | 摆头机构及医用吻合器 | |
CN215994400U (zh) | 一种支架置入器 | |
CN216724895U (zh) |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 |
CN215688808U (zh) | 一种驱动轮组及支架置入器 | |
CN212016414U (zh) | 简便型可调弯导管 | |
CN113545899A (zh) | 血管支架输送系统 | |
CN115501420B (zh) | 一种医用液体输送系统 | |
CN117442408B (zh) | 换挡式推拉输送器 | |
WO2021136203A1 (zh) | 导线取出装置 | |
CN221181340U (zh) | 一种j形头超声导丝捻转引导装置 | |
CN113712714A (zh) | 一种切换轮组及支架置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