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4598U - 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4598U
CN216134598U CN202121462069.8U CN202121462069U CN216134598U CN 216134598 U CN216134598 U CN 216134598U CN 202121462069 U CN202121462069 U CN 202121462069U CN 216134598 U CN216134598 U CN 216134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gain
gain module
control unit
data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20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小江
苏攀
李双宏
许晓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Chuangcheng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Chuangcheng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Chuangcheng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Chuangcheng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620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4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4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4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包括发射机(1)和接收机(2),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双向音频信号传输,所述发射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音频电路组件,所述接收机包括第二壳体、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音频电路组件;所述第一音频电路组件包括内置麦克风(14)、耳麦接口和发射端控制部分;所述第二音频电路组件包括监听耳机接口(24)、直播音频接口、接收端控制部分和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的增益按键(27)。本实用新型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在发射机上能实现直播监听,在接收机上既能同时控制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监听音量,又能远程调整发射机输入音频信号音量,使得网络直播的操作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信号传输和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网络直播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直播平台的音频信号系统中,主播在进行直播时往往希望采用无线麦克风(或称无线话筒),这样便可以不受线缆的限制,操作起来较为方便。通常,无线麦克风一般包括分体式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发射机和接收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音频信号传输,发射机由主播携带,接收机则与直播终端 (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连接,由此主播可以在与直播终端的一定距离范围内自由走动,使得直播效果更理想。尤其是迷你型的发射机更受欢迎,其可由用户夹在衣领上,即通常所称的领夹麦,主播可以通过发射机上设置的内置麦克风向接收机发送音频信号,接收机则通过与直播终端连接的音频接口将主播发来的音频信号送入直播终端。
由于主播仅携带发射机即可进行直播,摆脱了与接收机、直播终端的距离限制,主播不再通过耳麦系统连接接收机来监听自己的声音和接收直播终端传送过来的声音,因此就需要安排助理人员来完成相应的直播监听工作。另外,现有部分的接收机上虽然可以提供监听功能,但当发射机传送来的音频信号音量过小或者过大时,一方面主播不能直接从发射机听到自己的声音音量,无法有效保证直播效果,另一方面助理人员无法及时地直接调节控制音量,只能通过手势或者其他示意方式告知主播,也很难保证较好的直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在发射机和接收机实现双向音频信号传输的基础上,在发射机上实现了直播监听,并且既能够同时控制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监听音量,又能够在接收机上调整发射机输入音频信号的音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用于网络直播,所述系统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所述发射机和所述接收机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双向音频信号传输,所述发射机包括第一壳体和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音频电路组件,所述接收机包括第二壳体和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音频电路组件,
所述第一音频电路组件包括:
内置麦克风;
耳麦接口,与用于直播的耳麦系统连接,所述耳麦接口包括话筒接口端和耳机接口端;
发射端控制部分,包括第一增益模块和第二增益模块,所述内置麦克风、所述话筒接口端均与所述第一增益模块信号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端与所述第二增益模块信号连接;
所述第二音频电路组件包括:
监听耳机接口;
直播接口输入端(26)和直播接口输出端(25),所述直播接口输入端(26) 和所述直播接口输出端(25)均与直播终端连接;
接收端控制部分,包括第三增益模块,所述第三增益模块与所述监听耳机接口信号连接;
增益按键,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与所述第三增益模块信号连接,并经由所述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而与所述第一增益模块、所述第二增益模块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射端控制部分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包括第一输入接口、第二输入接口、第一输出接口、所述第一增益模块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块,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连接所述内置麦克风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连接所述话筒接口端,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端,所述第一输入接口和所述第二输入接口为二选一切换设置;
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之间通过第一数据通道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第一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之间通过第二数据通道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输入接口和所述第二输入接口均经所述第一增益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数据通道;所述第一数据通道经所述第二增益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
优选地,所述接收端控制部分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包括第三输入接口、第二输出接口、第三输出接口和所述第三增益模块,所述第三输入接口连接所述直播接口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监听耳机接口,第三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直播接口输出端;
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之间通过第三数据通道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之间通过第四数据通道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所述第三数据通道经所述第三增益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所述增益按键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增益按键的状态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增益模块工作,并能够将所述增益按键的状态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增益模块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块工作。
优选地,所述增益按键能够输出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号切换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经所述第四数据通道、第二通信单元、第一通信单元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一增益模块;所述第二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经所述第四数据通道、第二通信单元、第一通信单元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二增益模块,同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三数据通道发送至所述第三增益模块;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第二状态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增益模块的增益值;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第二状态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增益模块的增益值;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第二状态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增益模块的增益值。
优选地,所述第一增益模块的增益值包括若干预设值并依次循环输出;所述第二增益模块的增益值包括若干预设值并依次循环输出;所述第三增益模块的增益值包括若干预设值并依次循环输出。
优选地,所述第二增益模块的增益值设置和所述第三增益模块的增益值设置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数据通道和所述第三数据通道均采用I2S总线标准;所述第二数据通道和所述第四数据通道均采用SPI协议标准。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微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微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包括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包括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2.4GHz射频芯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包括2.4GHz射频芯片。
优选地,所述发射机为领夹式发射机,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领夹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首先,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上分别设置了控制部分,实现了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音频信号双向传输,使得主播在发射机上也能通过连接耳麦系统实现直播监听功能,例如主播可以听到直播终端发来的声音。其次,通过接收机上的增益按键、接收机和发射机各自的控制部分,以及接收机和发射机的各增益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够在接收机上控制调节发射机话筒音量和监听音量,使得助理人员能够及时调整音量大小,操作方法快捷高效,有助于提高直播效果并改善用户体验,并且操控增益按键时产生的按键音等杂音不会被发射机上的内置麦克风拾取,避免了直播音频中包含该类杂音信号,有助于提高直播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优选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一处理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一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二处理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第二控制单元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发射机,11第一处理单元,12第一控制单元,13第一通信单元,14内置麦克风,15话筒接口端,16耳机接口端,17第一增益模块, 18第二增益模块,2接收机,21第二处理单元,22第二控制单元,23第二通信单元,24监听耳机接口,25直播接口输出端,26直播接口输入端,27增益按键,28第四增益模块,31第一输入接口,32第二输入接口,33第一输出接口,34第二输出接口,35第三输出接口,36第三输入接口,41第一数据通道, 42第二数据通道,43第三数据通道,44第四数据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用于网络直播,包括发射机1和接收机2,发射机1和接收机2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双向音频信号传输。
发射机1包括第一壳体和置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音频电路组件。第一音频电路组件包括内置麦克风14、耳麦接口和发射端控制部分。其中,耳麦接口与用于直播的耳麦系统连接,耳麦接口包括话筒接口端15和耳机接口端16。发射端控制部分,包括第一增益模块17和第二增益模块18,内置麦克风14、话筒接口端15均与第一增益模块17信号连接,耳机接口端16与第二增益模块18信号连接。
接收机2包括第二壳体和置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二音频电路组件。第二音频电路组件包括监听耳机接口24、直播接口输入端26、直播接口输出端25、接收端控制部分和增益按键27。其中,直播接口输入端和直播接口输出端构成直播音频接口,用于与直播终端连接。接收端控制部分,包括第三增益模块 28、第三增益模块28与监听耳机接口24信号连接。增益按键27,设置在第二壳体上,与第三增益模块28信号连接,并经由发射机1和接收机2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而与第一增益模块17、第二增益模块18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由于在发射机1和接收机2上分别设置了对应的控制部分,实现了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音频信号双向传输,使得主播在发射机1上也能通过连接耳麦系统实现直播监听功能,例如主播可以听到直播终端发来的声音和自己的直播声音;并且,通过接收机2上的增益按键、接收机2和发射机3各自的控制部分,以及接收机2和发射机1的各增益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够在接收机2上控制调节发射机1的话筒音量和监听音量,使得助理人员能够及时调整音量大小,有助于提高直播效果并改善用户体验,并且助理人员在接收机2上操控增益按键时产生的按键音等杂音不会被发射机1上的内置麦克风拾取,避免了直播音频中包含该类杂音信号,有助于提高直播质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端控制部分包括第一处理单元11、第一控制单元12、第一通信单元13。
具体地,第一处理单元11包括第一输入接口31、第二输入接口32、第一输出接口33、第一增益模块17和第二增益模块18,第一输入接口31连接内置麦克风14输出端,第二输入接口32连接话筒接口端15,第一输出接口33 连接耳机接口端16,第一输入接口31和第二输入接口32为二选一切换设置。第一控制单元12包括第一微控制器,并与第一处理单元11之间通过第一数据通道41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第一通信单元13,与第一控制单元12之间通过第二数据通道42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第一输入接口31和第二输入接口32均经第一增益模块17连接第一数据通道41,第一增益模块用于对发射机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增益,以实现对主播输入到内置麦克风或耳麦系统话筒的音量调节。第一数据通道41经第二增益模块18连接第一输出接口33,第二增益模块用于对发射机所要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增益,以实现主播使用的耳麦系统耳机的音量调节。
另外,在第一音频电路组件中,第一控制单元可将发射机麦克风输入音频信号返回至耳麦接口的耳机接口端,以实现主播能同时听到伴奏音乐和主播自己的直播声音。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接收端控制部分包括第二处理单元21、第二控制单元22和第二通信单元23。
具体地,第二处理单元21包括第三输入接口36、第二输出接口34、第三输出接口35和第三增益模块28,第三输入接口36连接直播接口输入端26,第二输出接口34连接监听耳机接口24,第三输出接口35连接直播接口输出端25。第二控制单元22包括第二微控制器,并与第二处理单元21之间通过第三数据通道43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第二通信单元23,与第二控制单元22之间通过第四数据通道44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第三数据通道43经第三增益模块28连接第二输出接口34,第三增益模块用于对接收机从发射机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进行增益,以实现监听耳机音量调节。
第一通信单元13与第二通信单元23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增益按键27与第二控制单元22连接,第二控制单元22能够根据增益按键27的状态信号控制第三增益模块28工作,并能够将增益按键27的状态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单元12,以使第一控制单元12控制第一增益模块17和第二增益模块18工作。
由此,通过在接收机上设置的增益按键,并基于接收机和发射机的各控制部分和各增益模块,不仅能实现接收机监听音量的调节,而且能实现远程调节发射机话筒音量和监听音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增益按键27能够输出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具体地,第一状态信号可以是长按增益按键27时由增益按键27向第二控制单元22提供,第二状态信号可以是短按增益按键27时由增益按键27向第二控制单元22提供。
第二控制单元22能够根据第一状态信号切换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模式为第二控制单元22的控制信号经第四数据通道44、第二通信单元23、第一通信单元13发送至第一控制单元12,第一控制单元12的控制信号经第一数据通道41发送至第一增益模块17。第二模式为第二控制单元22的控制信号经第四数据通道44、第二通信单元23、第一通信单元13发送至第一控制单元12,第一控制单元12的控制信号经第一数据通道41发送至第二增益模块18,同时第二控制单元22的控制信号经第三数据通道43发送至第三增益模块28。由此,在第一模式下,可通过操作增益按键使第二控制单元向第一控制单元发送控制信号,并由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增益模块工作,以实现发射机话筒音量调节;在第二模式下,可通过操作增益按键使第二控制单元向第一控制单元发送控制信号,并由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增益模块工作,同时第二控制单元控制第三增益模块工作,已实现发射机和接收机两侧的监听音量调节。
在第一模式下,第一控制单元12能够根据第二状态信号控制第一增益模块17的增益值,从而调整主播的话筒音量。在第二模式下,第一控制单元12 能够根据第二状态信号控制第二增益模块18的增益值,同时第二控制单元22 能够根据第二状态信号控制第三增益模块28的增益值,从而同步调整主播的监听音量和助理人员的监听音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增益模块17的增益值包括若干预设值并依次循环输出。第二增益模块18的增益值包括若干预设值并依次循环输出。第三增益模块28的增益值包括若干预设值并依次循环输出。由此,可以通过增益模块增益值的不同预设值,实现对音频信号音量调节,操作方法快捷方便,适用于网络直播现场的快速节奏。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增益模块18的增益值设置和第三增益模块28 的增益值设置相同。具体地,第一增益模块的增益值依次设置为静音、+1dB、 +9dB和+15dB。第二增益模块和第三增益模块的增益值均依次设置为静音、 -5dB、+0dB、+4dB。由此,在第二模式下,能够通过在接收机上对增益按键的直接操作同时调节发射机和接收机两侧的监听音量,并且保持同样音量大小,使得主播和助理能够听到同样音量的声音,有助于对音量做出及时的、合适的调节。
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例如,长按增益按键进入第一模式后可以通过第一增益模块对发射机话筒进行音量调节,每短按一次增益按键,音频信号按照静音、+1dB、+9dB和+15dB的增益值进行调节后输出;再长按增益按键进入第二模式后,可以通过第二增益模块和第三增益模式对发射机监听音量和接收机监听音量进行调节,每短按一次增益按键,音频信号按照静音、-5dB、+0dB、 +4dB的增益值进行调节后输出。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通道41和第三数据通道43均采用I2S总线标准,第二数据通道42和第四数据通道44均采用SPI协议标准。其中,I2S (Inter-IC Sound)总线,又称集成电路内置音频总线,通过将数据信号和时钟信号分离,避免了因时差诱发的失真,无需专用抵抗音频抖动的设备。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协议,即串行外围设备接口协议,是一种高速、全双工、同步通信总线,在芯片中只需占用四根管脚用于数据传输和控制,能大大节约芯片管脚数目,同时为PCB在布局上节省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11包括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第二处理单元21包括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模数转换器用于对输入的模拟音频信号进行转换,数模转换器用于对数字音频信号进行转换,供模拟音频信号接口使用,使得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可以根据实际要求灵活地处理模拟和数字音频信号,有助于提供系统的实用性。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通信单元13包括2.4GHz射频芯片或5.8GHz射频芯片。第二通信单元23包括2.4GHz射频芯片或5.8GHz射频芯片,由此可通过采用优化设计的私有协议进行无线音频信号传输,使得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加快速、高效。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发射机为领夹式发射机,第一壳体上设置领夹机构,领夹式发射机方便佩戴,使得主播直播时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有助于提升直播效果和质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选用的芯片型号均为 NAU88L21编解码器,能提供模数转换、数模转换、增益等功能。
参见图2,第一处理单元11的管脚I2S_DO和I2S_DI通过第一数据通道41与第一控制单元12进行音频双向信号传输。参见图3,第一控制单元12 的微控制器的管脚I2S_DI和I2S_DO通过第一数据通道41与第一处理单元11 进行音频信号双向传输,第一控制单元12的微控制器的管脚SPI_DO和SPI_DI 通过第二数据通道42与第一通信单元13进行音频信号双向传输。
参见图4,第二处理单元21的管脚I2S_DO和I2S_DI通过第三数据通道 42与第二控制单元22进行音频信号双向传输。参见图5,第二控制单元22 的微处理器的管脚I2S_DI和I2S_DO通过第三数据通道43与第二处理单元21 进行音频信号双向传输,第二控制单元22的微处理器的管脚SPI_DO和SPI_DI 通过第四数据通道44与第二通信单元23进行音频信号双向传输,增益按键 27经外围电路连接第二控制单元22的管脚KEY,使得第二控制单元22可以根据增益按键27的状态信号进行相应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不仅能在发射机上为主播提供监听功能,而且能让助理人员通过接收机直接调节监听音量以及直播音频信号音量,操作方便,有助于改进直播效果并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中,如无特别说明,术语“连接”、“相连”等的含义均为“信号连接”,既包括直接电连接,也包括间接连接。只要是信号能从一方到达另一方情形,便属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信号连接”,而且,这种“信号连接”既可以由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由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实现,例如由芯片实现,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同样,本实用新型中的“增益模块”等,也是既可以由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由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实现,例如由芯片实现,本实用新型对此也不作限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用于网络直播,所述系统包括发射机(1)和接收机(2),所述发射机(1)和所述接收机(2)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双向音频信号传输,所述发射机(1)包括第一壳体和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音频电路组件,所述接收机(2)包括第二壳体和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音频电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音频电路组件包括:
内置麦克风(14);
耳麦接口,与用于直播的耳麦系统连接,所述耳麦接口包括话筒接口端(15)和耳机接口端(16);
发射端控制部分,包括第一增益模块(17)和第二增益模块(18),所述内置麦克风(14)、所述话筒接口端(15)均与所述第一增益模块(17)信号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端(16)与所述第二增益模块(18)信号连接;
所述第二音频电路组件包括:
监听耳机接口(24);
直播接口输入端(26)和直播接口输出端(25),所述直播接口输入端(26)和所述直播接口输出端(25)均与直播终端连接;
接收端控制部分,包括第三增益模块(28),所述第三增益模块(28)与所述监听耳机接口(24)信号连接;
增益按键(27),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与所述第三增益模块(28)信号连接,并经由所述发射机(1)和接收机(2)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而与所述第一增益模块(17)、所述第二增益模块(18)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控制部分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11),包括第一输入接口(31)、第二输入接口(32)、第一输出接口(33)、所述第一增益模块(17)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块(18),所述第一输入接口(31)连接所述内置麦克风(14)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入接口(32)连接所述话筒接口端(15),所述第一输出接口(33)连接所述耳机接口端(16),所述第一输入接口(31)和所述第二输入接口(32)为二选一切换设置;
第一控制单元(12),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之间通过第一数据通道(41)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第一通信单元(13),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2)之间通过第二数据通道(42)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输入接口(31)和所述第二输入接口(32)均经所述第一增益模块(17)连接所述第一数据通道(41);所述第一数据通道(41)经所述第二增益模块(18)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控制部分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21),包括第三输入接口(36)、第二输出接口(34)、第三输出接口(35)和所述第三增益模块(28),所述第三输入接口(36)连接所述直播接口输入端(26),所述第二输出接口(34)连接所述监听耳机接口(24),第三输出接口(35)连接所述直播接口输出端(25);
第二控制单元(22),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1)之间通过第三数据通道(43)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第二通信单元(23),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之间通过第四数据通道(44)连接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所述第三数据通道(43)经所述第三增益模块(28)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接口(34);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13)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3)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所述增益按键(27)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能够根据所述增益按键(27)的状态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增益模块(28)工作,并能够将所述增益按键(27)的状态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2),以使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2)控制所述第一增益模块(17)和所述第二增益模块(18)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按键(27)能够输出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号切换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的控制信号经所述第四数据通道(44)、第二通信单元(23)、第一通信单元(13)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2),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2)的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一数据通道(41)发送至所述第一增益模块(17);所述第二模式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的控制信号经所述第四数据通道(44)、第二通信单元(23)、第一通信单元(13)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2),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2)的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一数据通道(41)发送至所述第二增益模块(18),同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的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三数据通道(43)发送至所述第三增益模块(28);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2)能够根据所述第二状态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增益模块(17)的增益值;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2)能够根据所述第二状态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增益模块(18)的增益值;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能够根据所述第二状态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增益模块(28)的增益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益模块(17)的增益值包括若干预设值并依次循环输出;所述第二增益模块(18)的增益值包括若干预设值并依次循环输出;所述第三增益模块(28)的增益值包括若干预设值并依次循环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益模块(18)的增益值设置和所述第三增益模块(28)的增益值设置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通道(41)和所述第三数据通道(43)均采用I2S总线标准;所述第二数据通道(42)和所述第四数据通道(44)均采用SPI协议标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12)包括第一微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2)包括第二微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包括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所述第二处理单元(21)包括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为领夹式发射机,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领夹机构。
CN202121462069.8U 2021-06-29 2021-06-29 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 Active CN216134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2069.8U CN216134598U (zh) 2021-06-29 2021-06-29 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2069.8U CN216134598U (zh) 2021-06-29 2021-06-29 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4598U true CN216134598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6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2069.8U Active CN216134598U (zh) 2021-06-29 2021-06-29 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45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37481B2 (en) Adapter for connecting accessories to an electronic device
EP1443737A1 (en) Headset compri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ng with at least two remote devices
US8073137B2 (en) Audio headset
US8265710B2 (en) Hearing assistive system with low power interface
KR20040045841A (ko) 셀폰 또는 엠피쓰리 플레이어용 모듈러 헤드셋
US20040198436A1 (en) Personal portable integrator for music player and mobile phone
CN107864441B (zh) 一种具有助听功能的蓝牙芯片、蓝牙耳机及无线助听系统
KR101436593B1 (ko) Rf 듀얼밴드를 이용한 무선 송수신 장치
CN105611075A (zh) 一种无线遥控移动终端的方法及系统
CN108076416B (zh) 一种USBTypeC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KR200397845Y1 (ko) 무선 음향 신호 중계 장치
CN203368504U (zh) 远程语音会话系统
CN216134598U (zh) 音频信号传输处理系统
CN218103136U (zh) 一种无线分区广播系统
EP1336253A2 (en)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162399B (zh) 一种带数据控制板的耳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7770320U (zh) 一种具备音频切换功能的tws耳机充电仓
CN110381418B (zh) 扬声设备、中转设备以及移动终端
CN107529353B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助听装置
CN209748753U (zh) 麦克风转接无线发射器及音乐分享系统
CN219644064U (zh) 支持接收和发射双模式的无线麦克风系统
CN218920423U (zh) 数据传输适配组件及数据传输系统
CN215647311U (zh) 直播音频系统及直播系统
CN207518682U (zh) 一种手机音频辅助装置
CN101022279A (zh) 调频/调幅发射的移动终端、方法及调频发射接收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