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4587U - 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4587U
CN216134587U CN202121505433.4U CN202121505433U CN216134587U CN 216134587 U CN216134587 U CN 216134587U CN 202121505433 U CN202121505433 U CN 202121505433U CN 216134587 U CN216134587 U CN 216134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audio processing
interface
light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054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小江
贺鑫
苏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Chuangcheng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Chuangcheng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Chuangcheng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Chuangcheng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054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4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4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4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电池,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电源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音频处理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接口组,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性连接且端部暴露于所述壳体的端面;其中,所述电源电路板及所述电池沿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的延伸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接口组位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和所述电源电路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直播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人们对直播的期待和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辅助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直播的声音装置;这些声音装置可以对声音对应的音频信号进行一些处理后得到符合用户期待的音效,例如可将麦克风输入的声音进行音效处理后再经过手机传播给听众,同时还可以对进行音效处理后的声音附加一定的声效来提高娱乐性;然而现有的声音装置通常内部结构复杂,整体体积笨重,不方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便于携带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电池,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电源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音频处理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接口组,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性连接且端部暴露于所述壳体的端面;其中,所述电源电路板及所述电池沿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的延伸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接口组位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和所述电源电路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用于交互传输所述电源电路板和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之间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口组包括数据传输接口和充电接口,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和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包括电源端子和数据端子,所述数据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依次电性连接形成音频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电路板及所述电池依次电性连接形成电源数据传输通道。
优选地,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和所述电池之间设置有软性绝缘层和/或缓冲件。
优选地,所述外置音频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接口组,所述第二接口组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电性连接且端部暴露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面;其中,所述电池位于所述电源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之间。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连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后壳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其平面延伸方向将所述后壳内部分隔成了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之间,所述电源电路板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中,所述电池容纳在第二空间中,所述第二接口组容纳在所述第三空间中;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的高度比为1:0.8-1.2。
优选地,所述前壳的表面界定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固定有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对应的所述容纳槽底部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对应所述透光孔的位置设置有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可穿过所述透光孔和所述透光盖板;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比为0.3-1.7:1。
优选地,所述透光孔内和/或所述透光孔上覆盖匀光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口组进一步包括多个音频接口;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多个位于一条直线上的通孔;所述外置音频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多个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数量与所述通孔数量相同,所述固定圈卡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音频接口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圈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限制所述固定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固定圈的轴线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进一步包括一条横杆和多条连接条,每一所述固定圈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至所述横杆;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卡口和定位条,所述横杆卡接在所述卡口中以在第一方向上限制所述固定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用于连接不同所述固定圈的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条夹持所述定位条以在第二方向上限制所述固定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中电池及电源电路板均设置在音频处理电路板同侧,第一接口组设置在电源电路板上且位于音频处理电路板和电源电路板之间,整体结构上非常紧凑,使得外置音频处理装置的体积可以大幅减少,方便用户携带,进一步用于进行电源管理的电源电路板和用于进行音频处理的音频处理电路板在机械结构上相互独立,分开设置,可以避免电源电路板和音频处理电路板之间相互信号干扰,有效提高了外置音频处理装置的信号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同视角下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置音频处理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置音频处理装置之前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置音频处理装置之后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置音频处理装置之部分元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置音频处理装置之音频接口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置音频处理装置之音频接口与固定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置音频处理装置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2、主表面;12a、显示区;12b、非显示区;1201、第一按键;1202、第二按键;121、第一端面;122、第二端面;123、第一侧面;1231、第三按键;124、第二侧面;1241、第四按键;11、前壳;11a、第一区域;110、容纳槽;111、第一透光孔;112、第二透光孔;113、第三透光孔;114、安装孔;115、按键孔;13、后壳;130、开口;134、第一隔板;135、第二隔板;131、第一空间;132、第二空间;133、第三空间;136、卡口;137、定位条;14、透光盖板;141、黏胶层;15、电池;160、缓冲件;16、绝缘层; 17、电源电路板;18、音频处理电路板;181、DSP芯片;180、音频信号处理电路;182、LAM模块;183、LED;184、按压键;193、充电接口;194、数据传输接口;195、音频接口;196、按钮;20、固定件;201、横杆;202、连接条;203、固定圈;204a、第一匀光片;204b、第二匀光片;205、透光件; 51、电源输入端;52、供电输出端;53、电池充电端;54、电池放电端;55、供电路径电路;56、充电路径电路;57、放电路径电路;58、供电输出控制端; 59、控制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连接麦克风和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用于网络直播或者K歌等。以网络直播为例来说,用户从麦克风输入的语音信号经过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进行信号处理后再传递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传播给直播观众等。
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包括主表面12、第一端面121(即图2视角下的顶面)、第二端面122(即图1视角下的底面)和第一侧面123和第二侧面124,第一端面121和第二端面122相对设置,第一侧面123和第二侧面124相对设置。
主表面12的包括显示区12a和非显示区12b,显示区12a可以显示LOGO、蓝牙标识、电量标识、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的工作模式等,可以理解,显示区12a的显示内容不做限定,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设定不同的显示内容。
非显示区12b设置有第一按键1201和第二按键1202,第一按键1201为圆形,第二按键1202为环形,第二按键1202围绕第一按键1201设置且两者共圆心。第一按键1201为电源键,第二按键1202在上下左右(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方位词为指定视图中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当附图在纸面所在的平面内旋转180°后,位置词“上”即应改变为位置词“下”)分别对应不同的控制功能,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中第二按键1202对应为场控特效按键,其上下左右分别对应“掌声”、“么么哒”、“欢笑”及“群笑”四种不同的附加音效,被按下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号将被附加“掌声”或“么么哒”或“欢笑”或“群笑”的附加音效。
第一端面121上暴露有设置有第一接口组,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接口组包括充电接口193和数据传输接口194,充电接口193和数据传输接口194并排设置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作为一种实施例,充电接口193和数据传输接口194为type-c母座或USB母座或lighting母座或Micro USB接口。第二端面 122上设置有第二接口组,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二接口组包括多个音频接口 195,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五个音频接口195,作为一种实施例,五个音频接口195分别为两个麦克风接口(5V或48V)、耳麦接口、伴奏接口和模拟直播接口。麦克风接口可连接供用户输入声音的麦克风,耳麦接口用于插入耳麦或者耳机以进行直播或监听等,伴奏接口可以连接电子设备进行伴奏音频信号的输入,模拟直播接口可以用于模拟直播。作为另一种实施例,五个音频接口 195为监听接口,麦克风接口,伴奏接口,第一直播接口和第二直播接口,耳麦或者耳机插入监听接口可以进行直播及监听,麦克风接口可以连接供用户输入声音的麦克风,伴奏接口可以连接电子设备进行伴奏音频信号的输入,第一直播接口和第二直播接口可以连接电子设备进行直播。本实用新型中五个音频接口195均为3.5mm音频接口195。
第一侧面123上设置有两个第三按键1231,两个第三按键1231的功能分别为麦克风音量键和蓝牙键,第二侧面124上设置有两个第四按键1241,两个第四按键1241的功能分别为监听音量按键和场景按键,通过麦克风音量键和监听音量键分别可以调整与麦克风接口、监听接口连接的麦克风音量,通过蓝牙键可以控制蓝牙功能的启停,通过场景按键可以控制对应于应用场景的工作模式,如“聊天”、“K歌”、“直播”或“自定义”模式,通过按键选中相应模式后,显示区12a显示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的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上述的接口数量可以按需求进行调整,位置也不做限定,可设置在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的合适位置。按键的功能、数量及位置也不做限定,其可以按照需求进行功能、位置和数量的调整。
请参阅图4,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包括壳体,具体地,壳体包括前壳11 和后壳13,前壳11和后壳13通过连接(如扣合、粘结)形成容纳空间以供容纳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中的部分组件。
请一并参阅图1、图3和图4,前壳11包括分别与显示区12a和非显示区 12b对应的第一区域11a和第二区域(也即为非显示区),第一区域11a开设有容纳槽110,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进一步包括透光盖板14,透光盖板14收容于容纳槽110中且透光盖板14通过黏贴结构和/或卡接结构与前壳11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黏贴结构为一黏胶层141,透光盖板14靠近后壳13 的表面通过黏胶层141黏贴于容纳槽110中。卡接结构可以是相互匹配的卡槽和凸起,如透光盖板14边沿设置凸起a,凹槽边沿设置卡槽b,凸起a滑入卡槽b中形成卡接。在透光盖板14固定后,透光盖板14外表面与非显示区12b 平滑过渡,优化了产品外形,优化了用户使用体验,透光盖板14通过前壳11 设置容纳槽110结合黏贴或卡接透光盖板14的方式可以将前壳11的局部做成显示区12a,而无需像现有产品一样将整个主表面做成显示区,可以大大地降低产品成本,降低组装难度,在透光盖板14破损时,容易维修更换,显示区 12a域的减少还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抗摔性能。
请一并参阅图1、图3至图5,前壳11在第一区域11a开设有透光孔(即在容纳槽110底部开设透光孔),具体包括若干第一透光孔111,单个第二透光孔112及多个第三透光孔113,第一透光孔111、第二透光孔112及第三透光孔113贯穿前壳11。多个第一透光孔111用于辅助蓝牙标识和电量标识的显示。第二透光孔112用于辅助产品的LOGO的显示,多个第三透光孔113用于辅助工作模式的显示。前壳11上开设有安装孔114,螺钉可穿过安装孔114将前壳11固定于后壳13上。前壳11的第二区域域开设有按键孔115,按键孔115供第一按键1201和第二按键1202穿过并显露于主表面12。第一区域 11a和第二区域的面积比为(0.3-1.7):1,进一步优选为(0.25-0.5):1。
第二透光孔112尺寸相对较大,其内设置有第一匀光片204a,第一匀光片204a可以采用PC片。在第二透光孔112对应的容纳槽110中设置有第二匀光片204b,第二匀光片204b可以是散光纸,散光纸可通过黏胶层141固定在容纳槽110的底部,可以起到安装方便,成本低,匀光效果好的特点。
请参阅图5,后壳13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134和第二隔板135,沿第一隔板134和第二隔板135的平面延伸方向将后壳13内部分隔成了第一空间131、第二空间132和第三空间133,第二空间132位于第一空间131和第三空间133 之间,第一空间131位于第一端面121所在的端部,第三空间133位于第二端面122所在的端部。优选地,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为长方体状,第一空间131 和第三空间133在高度方向(Z方向)上的比例为1:(0.8-1.2),在该参数下,第二空间132可以居中设置,有利于产品整体重量的均衡,提高产品的防摔性能。
请参阅图6,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还进一步包括位于前壳11和后壳13 连接所形成的容纳空间中的电池15、音频处理电路板18、电源电路板17、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图未示),控制电池15的充放电的电源电路板17 及电池15沿音频处理电路板18的延伸方向设置且位于音频处理电路板18的同一侧。电源电路板17、电池15与音频处理电路板18大致平行,可以理解大致平行即两者夹角(锐角)小于等于10°,优选小于2°。音频处理电路板 18与电源电路板17相对的侧面上设置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音频处理电路板18和电源电路板17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实现电性导通。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以是相互匹配的排针和排母,排针排母插接实现电性连接,作为另外一种实施例,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为排母,两者通过排线连接。
在安装状态下,电源电路板17位于第一空间131中,电池15位于第二空间132中,多个音频接口195位于第三空间133中。电池15与后壳13的侧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层(图未示),缓冲层可以采用硅胶条或EVA等材料制作。电池15与后壳13的侧壁之间距离大于1.5mm,进一步优选大于等于2mm。电池15与第一隔板134和第二隔板135之间设置有防撞条(如硅胶条,图未示)以使得电池15紧紧固定在第二空间132内,电池15远离音频处理电路板 18的表面和后壳13通过泡棉胶黏贴固定。缓冲层、防撞条及泡棉胶都可以有效使保护电池15,不仅可以防止其他器件将电池15划伤导致电解液泄露,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防摔性能。
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6,音频处理电路板18上对应透光孔的位置设置有发光元件,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具体为LED183,LED183发出的光穿过第一透光孔111、第二透光孔112或第三透光孔113可以使得显示区12a显示相应的图案。具体地,透光盖板14靠近音频处理电路板18的表面设置有图案层,图案层界定有透光区和遮蔽区,光在透光区的透射率高,而在遮蔽区的透光率极低,如此通过透光区和遮蔽区图案的设置,LED183发光时,光线透过透光孔和透光区及透光盖板14,可以使得设定的图案被显示。由于第一透光孔111 对应的显示区12a用于显示电量和蓝牙标识,因此,其显示的控制精准度要求比较高,为提高显示效果,第一透光孔111所对应的LED183上设置有透光件 205,透光件205为网状结构,即透光件205包括多条隔光条,相邻发光元件被隔光条隔开,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穿过相邻所述隔光条之间的空间后射出。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6,音频处理电路板18上还设置有按压键184,按压键184对应于第一按键1201、第二按键1202及第三按键1231和第四按键1241 设置,用户按下对应按键时,按压键184将相应的操作指令发送给音频处理电路板18。
请继续参阅图5,后壳13具有开口130,后壳13的内部空间通过开口130 与外界连通,音频处理电路板18通过螺钉拧接和/或卡接方式等固定于后壳 13并覆盖开口130,充电接口、数据传输接口194、电池15、电源电路板17、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限位于音频处理电路板18和后壳13之间。
音频处理电路板18和电池15之间设置有软性绝缘层16和/或缓冲件160,如青稞纸和/或泡棉层,本实用新型中,音频处理电路板18和电池15之间设置有泡棉层和青稞纸,泡棉层位于青稞纸和音频处理电路板18之间,如青稞纸的软性绝缘层16既可以起到隔热作用,防止电池15工作的热量对音频处理电路板18造成不良影响,还可以防止音频处理电路板18与电池15直接接触造成损伤。
请参阅图7至图10,位于第三空间133中的多个音频接口195呈一条直线排布,多个音频接口195与音频处理电路板18电性连接,为了更好地固定多个音频接口195,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进一步包括固定件20,固定件20 包括一条横杆201、多条连接条202和多个固定圈203,每一固定圈203通过连接条202连接至横杆201,优选地,每一固定圈203通过两条连接条202连接至横杆201,所有连接条202平行排列。固定圈203的数量与后壳13之第二端面122上开设的通孔数量相同,固定圈203沿固定圈203的轴线方向卡在后壳13上开设的通孔中;后壳13上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限制固定件20移动,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固定圈203的轴线方向两两相互垂直。作为一种实施例,限位结构包括卡口136和定位条137,横杆201沿第一方向卡接在所述卡口136中,用于连接不同固定圈203 的相邻连接条202配合夹持定位条137,其夹持方向为第二方向,固定件20 通过通孔、卡口136和定位条137实现了三个不同方向上的限位,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圈203的轴线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两相互垂直,音频接口195 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圈203上,提高了音频接口195的耐插拔性能。
请参阅图11,作为一种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电源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管理单元和电源输入端51、供电输出端52、电池充电端53和电池放电端54,电源管理单元包括设置在电源输入端51与供电输出端52之间的供电路径电路 55、设置在电源输入端51与电池充电端53之间的充电路径电路56、设置在电池放电端54与供电输出端52之间的放电路径电路57。电池充电端53和电池放电端54连接电池15,电源输入端51连接充电接口193,供电输出端52连接音频处理电路板18和数据传输接口194的供电引脚。可以理解,供电输出端52与音频处理电路板18之间的电性连接是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实现的。
当充电接口193接入充电器或其他充电设备时,若检测到音频处理电路板 18或者接入数据传输接口194的电子设备需要供电,则电源管理单元控制供电路径电路55开启,放电路径电路57关闭,充电接口193输入的电压通过供电路径电路55输入音频处理电路板18和/或接入数据传输接口194的电子设备,另外,当检测到电池15处于未充满状态时,电源管理单元还可以控制充电路径电路56开启,实现对电池15的充电,当充电接口193未接入充电器或其他充电设备时(即未有电源输入),若检测到音频处理电路板18或者接入数据传输接口194的电子设备需要供电,则电源管理单元控制放电路径电路 57开启,电池15输出的电压通过放电路径电路57输入音频处理电路板18和 /或接入数据传输接口194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接入充电器或其他充电设备时,可以实现接入的充电器或其他充电设备直接对音频处理电路板18和/ 或接入数据传输接口194的电子设备进行供电,不再利用内置的电池15进行供电,从而有利于降低能耗,减少发热量,当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未接入充电器或其他充电设备时,可以实现内置的电池15对音频处理电路板18和/或接入数据传输接口194的电子设备进行供电,丰富了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的功能。,户外直播时,用户无需担心电子设备没电无法进行直播。
作为一种实施例,电源管理单元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电池放电端54与电源输入端51之间的放电路径电路,即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还可以通过充电接口 193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还包括控制键59,电源电路板17还包括供电输出控制端58,控制键59连接所述供电输出控制端58,实现音频处理电路板18的开启和关闭控制,例如,当音频处理电路板18处于关闭状态时(供电输出端52处于输出关闭状态),用户可以执行第一操作,如长按控制键59,电源管理单元在供电输出控制端58检测到相应的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后判断充电接口193的接入状态,若当前接入有充电器或其他充电设备,则控制供电路径电路55开启,在供电输出端52输出5V标准电压,从而开启音频处理电路板18并对数据传输接口194的供电引脚供电,若未接入有充电器或其他充电设备,则控制放电路径电路57开启,利用电池15在供电输出端52输出5V标准电压,从而开启音频处理电路板18并对数据传输接口194的供电引脚供电。反之,在音频处理电路板18处于开启状态时,用户可以执行第二操作,如再次长按控制键59,电源管理单元检测到相应的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后关闭当前开启的供电路径电路55或放电路径电路57,从而关闭音频处理电路板18。
作为一种实施例,电源电路板17上进一步设置有USB检测电路,USB 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数据传输接口194上type-c接口型电子设备的接入,采用 USB检测电路检测type-c接口型电子设备的接入属于现有技术。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电源管理单元还具有与充电接口193相连的充电协议识别端,电源管理单元可以对接入到充电接口193的设备进行识别,若识别到接入的外部设备为充电器或其他充电设备,则控制充电路径电路56和/或供电路径电路55开启,此时,充电接口193作为该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的电源输入接口,若识别到接入的外部设备为电子设备或其他被充电设备时,则控制设置在电池放电端54与电源输入端51之间的放电路径电路开启,此时,充电接口193作为该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的一电源输出接口,优选地,电源电路板具有快充功能,通过充电接口193可以接受外部设备的快充或者对外部设备进行快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源管理单元可以采用现有的电源管理单元。例如,通过IP5358芯片及适配的外围电路实现。
作为一种实施例,电源电路板17可以具有多个供电输出端,其中,数据传输接口194和音频处理电路板18可以连接不同的供电输出端,即分别采用不同的供电输出端进行供电,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音频处理电路板18 和数据传输接口194的供电引脚连接电源电路板17的同一供电输出端52,即数据传输接口194、音频处理电路板18由电源管理单元的同一供电输出端52 供电,这样电源管理单元通过对一个供电输出端52的输出进行控制,就能实现对数据传输接口194、音频处理电路板18的同时供电,当数据传输接口194 接入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时,能够实现电子设备与音频处理电路板 18进行音频交互,同时还可以实现对移动电子设备的供电。避免在音频交互中,电子产品断电导致无法继续直播等。音频处理电路板18和数据传输接口 194的供电引脚连接电源电路板17的同一供电输出端52,而充电接口193上连接了与之不同的供电输出端(该供电输出端可以另设或者电源输入端51兼为供电输出端),有利于区别化设计供电电压,同时保障音频交互的稳定性。如,电源管理单元可以单独通为充电接口提供快充电压,而不影响音频处理电路板18和数据传输接口194的供电电压,避免在对充电接口上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快充时,较大电压对音频处理电路板18(音频处理电路板上设置有声音处理电路,其耐受电压有限)和数据传输接口194造成损伤。
充电接口193和数据传输接口194设置在电源电路板17的同一表面且位于电源电路板17和音频处理电路板18之间,数据传输接口194包括电源端子和数据端子,电源端子与供电输出端52连接,电源端子、电源电路板17及电池15依次电性连接形成电源数据传输通道;数据端子连接于第一连接器,并通过与第一连接器连接的第二连接器与音频处理电路板18电性连接,从而形成音频数据传输通道。
音频处理电路板18上设置有声音处理电路和LAM模块,声音处理电路至少包括一微处理器,本实用新型中微处理器为DSP芯片,DSP芯片可以对音频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用户想要之音效所对应的音频数据,DSP芯片与 LAM模块电性连接,供电输出端52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至DSP 芯片,数据传输接口194中的数据端子通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至 LAM模块,数据传输接口194上连接的电子设备经由LAM模块与DSP芯片进行音频数据交互。可以理解,数据端子可以直接通过走线连接至第一连接器,再通过第二连接器与LAM模块连接,走线可以是设置在电源电路板17上,也可以独立于电源电路板17的线材。LAM模块还可用于检测数据传输接口 194上lighting接口型电子设备的接入,采用LAM模块检测lighting接口型电子设备的接入属于现有技术。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充电接口193和数据传输接口194为type-c母座。
可以理解,充电接口193为type-c母座,type-c母座可采用现有type-c母座技术。充电接口193用于充放电,即充电接口193与充电器等充电设备连接时,充电设备通过充电接口193为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充电及供电,当充电接口193上连接的电子设备时,外置音频处理装置10为电子设备充电。
可以理解,数据传输接口194上连接的电子设备可从外置音频处理装置 10获取电量,并同时进行直播。电子设备的接口类型可以是type-c接口,也可以是lighting接口。为实现数据传输接口194连接两种不同接口的电子设备,可以另外设置转接线,如设置一拖二的转接线,一拖二转接线的一端为与充电接口193匹配的公头,另一端为双头:lighting公头和type-c公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纳空间;
电池,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电源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
音频处理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性连接;
第一接口组,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性连接且端部暴露于所述壳体的端面;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板及所述电池沿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的延伸方向设置且位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接口组位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和所述电源电路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置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用于交互传输所述电源电路板和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之间的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组包括数据传输接口和充电接口,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和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源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接口包括电源端子和数据端子,所述数据端子、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和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依次电性连接形成音频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电源端子、所述电源电路板及所述电池依次电性连接形成电源数据传输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和所述电池之间设置有软性绝缘层和/或缓冲件。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音频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接口组,所述第二接口组与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电性连接且端部暴露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面;其中,所述电池位于所述电源电路板和所述第二接口组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连接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后壳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其平面延伸方向将所述后壳内部分隔成了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之间,所述电源电路板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中,所述电池容纳在第二空间中,所述第二接口组容纳在所述第三空间中;
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的高度比为1:0.8-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的表面界定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固定有透光盖板;所述透光盖板对应的所述容纳槽底部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音频处理电路板对应所述透光孔的位置设置有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可穿过所述透光孔和所述透光盖板;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比为0.3-1.7: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内和/或所述透光孔上覆盖匀光片。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组进一步包括多个音频接口;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多个位于一条直线上的通孔;所述外置音频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位于一条直线上的多个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数量与所述通孔数量相同,所述固定圈卡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音频接口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圈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限制所述固定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固定圈的轴线方向两两相互垂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置音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进一步包括一条横杆和多条连接条,每一所述固定圈通过所述连接条连接至所述横杆;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卡口和定位条,所述横杆卡接在所述卡口中以在第一方向上限制所述固定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用于连接不同所述固定圈的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条夹持所述定位条以在第二方向上限制所述固定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
CN202121505433.4U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134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5433.4U CN216134587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5433.4U CN216134587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4587U true CN216134587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7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05433.4U Active CN216134587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4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38264A1 (zh) Tws耳机加蓝牙音箱音讯传输之二合一装置
CN212229529U (zh) 集成声卡功能的多功能扩展坞
JP3127310U (ja) マルチコンセント電気装置
WO2018019306A1 (zh)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和头戴显示供电系统
CN202385095U (zh) 蓝牙接收器
CN216134587U (zh) 一种外置音频处理装置
CN210143087U (zh) 一种麦克风音箱结构
US11606641B2 (en) Magic cube speaker
CN208424724U (zh) 一种智能音响
CN113645545B (zh) 一种外置声卡
CN105828238A (zh) 一种小型无线广播音箱
CN202901856U (zh) 多功能手电筒
CN206963037U (zh) 拼接式蓝牙音响以及音频播放设备
WO2022033197A1 (zh) 电能传输设备、控制电路、适配器、充电盒及充电系统
CN213462183U (zh) 一种共享麦克风设备
CN105187978A (zh) 一种太阳能便携户外照明音箱
CN105049988A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装置的便携式音箱
CN212588456U (zh) 音箱
CN219627863U (zh) 一种便携式多通道无线麦克风
CN104953635A (zh) 一种供电装置
CN219601163U (zh) 一种蓝牙车载装置
CN218602116U (zh) 一种音频播放组合设备
CN207677956U (zh) 一种便携式入耳隐形无线耳机
WO2022261935A1 (zh) 一种多功能音箱
CN221042988U (zh) 一种智能交互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