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30815U - 防护门 - Google Patents

防护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30815U
CN216130815U CN202121246880.2U CN202121246880U CN216130815U CN 216130815 U CN216130815 U CN 216130815U CN 202121246880 U CN202121246880 U CN 202121246880U CN 216130815 U CN216130815 U CN 216130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iece
supporting rod
door body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688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先洋
张柱良
刘岩
吴晓闯
陈天行
王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engwei Defenc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engwei Defenc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engwei Defenc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engwei Defenc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4688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30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30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30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护门,防护门包括基体、设置于基体上且相对于基体开启或关闭的门体、一伸缩杆;其中,基体具有一安装面;伸缩杆包括连接部和活动部,连接部与门体转动连接,活动部的一端活动连接于连接部上,活动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限位配合于安装面上;当门体开启时,伸缩杆处于一展开状态且被设置于安装面与门体之间,用以支撑门体;当门体关闭时,伸缩杆处于一收缩状态并收容于由门体与基体围设形成的一容纳空间中。

Description

防护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护门。
背景技术
目前的人防、国防工程中,常规防护门采取的是推拉式,而翻转式的防护门多数会选择应用在特殊的工程环境中。然而,目前的翻转式的防护门为确保防护门的稳定与安全性,通常选择在所述防护门的门体的前端加装数根支撑杆。在所述防护门开启时,通过人工直接在所述门体的前端的合适位置放置所述支撑杆,在所述防护门关闭时,通过人工再次取出所述支撑杆,上述操作对工作人员及所述支撑杆的受压强度均有影响。同时,针对大型的防护门,由于所述支撑杆较为沉重,操作所述支撑杆甚至需要两人甚至多人同时进行,会造成人力成本浪费且使得所述支撑杆的操作复杂繁琐,难以适应现代化人防、国防工程设备的发展需求。
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防护门,解决在防护门的门体开启时用于支撑所述门体的支撑杆较重,从而造成支撑杆在门体开启或关闭时需多人同时操作且操作过程复杂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护门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护门,所述防护门包括基体、设置于所述基体上且相对于所述基体开启或关闭的门体、一伸缩杆;其中,所述基体具有一安装面;所述伸缩杆包括连接部和活动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门体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部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活动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限位配合于所述安装面上;当所述门体开启时,所述伸缩杆处于一展开状态且被设置于所述安装面与所述门体之间,用以支撑所述门体;当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伸缩杆处于一收缩状态并收容于由所述门体与所述基体围设形成的一容纳空间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一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一连接件与所述门体铰接;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门体上,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连接件枢转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为一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配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部为依次套接的多根第二支撑杆;其中,端部的一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另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有一配合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进行可拆卸地滑动套接;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端部为配合端;所述第二支撑杆在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配合端之间且邻近于所述配合端的第二限位件;并且,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限位件用于对应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或所述第二限位件;以及,所述配合部设置于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且位于所述配合端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配合部为滑动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还包括一配合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或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门体具有前端,在所述安装面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限位部和一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前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连通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当所述伸缩杆为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件通过所述配合件与所述限位件限位连接,且所述配合端嵌入式配合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内,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为竖直型结构件且用于支撑所述门体;当所述伸缩杆为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件通过所述配合件与所述限位件限位连接,且所述滑动部件收容且滑动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门体由开启变为关闭时,所述配合件脱离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二支撑杆收缩至所述第一支撑杆内,所述第二限位件通过所述配合件与所述限位件限位配合后,所述配合端从所述第一限位部内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部内且沿朝向背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方向滚动,所述第一支撑杆旋转至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贴合且至所述门体关闭。
进一步的,在所述门体由关闭变为开启时,所述配合件脱离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二支撑杆延伸出所述第一支撑杆外,所述第一限位件通过所述配合件与所述限位件限位连接后,所述配合部在所述第二限位部内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安装孔,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轨道,所述滑动部件为定滑轮,所述安装孔用于卡嵌所述配合端,所述轨道用于为配合所述定滑轮的滚轮以及所述伸缩杆提供导向并收容处于收缩状态的所述伸缩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及所述限位件均为开孔;所述配合件为带舌插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防护门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门体开启时,利用所述伸缩杆处于展开状态对所述门体起到支撑作用;在所述门体关闭时,所述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并收容于由所述门体与所述基体围设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在所述门体由开启变为关闭时,所述伸缩杆由展开状态变为收缩状态;在所述门体由关闭变为开启时,所述伸缩杆由一收缩状态变为一展开状态;避免了在门体开启或关闭过程中所述伸缩杆需要多人操作且操作过程复杂繁琐的问题。
具体的,当所述伸缩杆为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件通过所述配合件与所述限位件限位连接,且所述配合端嵌入式卡合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即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为竖直型结构件且用于支撑所述门体。当所述伸缩杆为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件通过所述配合件与所述限位件限位连接,且所述配合部即滑动部件收容且滑动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即所述轨道内。在所述门体由开启变为关闭时,所述第二支撑杆逐渐收缩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限位件通过所述配合件与所述限位件限位配合后,所述配合部从所述安装孔内移动至所述轨道内且沿朝向背离所述安装孔的方向逐渐滚动。在所述门体由关闭变为开启时,使所述第二支撑杆延伸出所述第一支撑杆外,所述第一限位件通过所述配合件与所述限位件限位配合后,且所述配合部从所述第二限位部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内。所述伸缩杆保证了所述门体开启或关闭过程中操作的轻松便捷,能够满足能够满足人防、国防设备的快速化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见,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门的伸缩杆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门的伸缩杆处于收缩状态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门的伸缩杆的第一支撑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门的伸缩杆的第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配合处A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所述配合端与第一限位部的限位配合处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门,其构成包括基体1、设置于所述基体1上且相对于所述基体1可开启或关闭的门体4、伸缩杆100、驱动机构300、轴承座400。所述基体1具有一安装面10,所述门体4、所述伸缩杆100、所述驱动机构300以及所述轴承座400均位于所述安装面1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体4与所述基体1铰接,所述驱动机构100与所述门体4活动连接并于驱动所述门体4相对所述基体1处于开启状态或闭合状态。如图1所示,在所述门体4开启时,所述伸缩杆100处于展开状态,所述伸缩杆100被设置为所述安装面10与所述门体4之间,并用于支撑所述门体4。如图2所示,在所述门体4相对所述基体1关闭时,所述伸缩杆100为收缩状态并收容于由所述门体4与所述基体1围设形成的一容纳空间200中。在欲将所述门体4关闭时,先将所述伸缩杆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收缩状态;在将所述门体4由关闭变为开启时,所述伸缩杆100由收缩状态变为展开状态。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一个卷扬机301、一套定滑轮302、一根钢索303以及一配重块(未图示未标号)。所述驱动机构300为电力驱动,所述卷扬机301固定设置于所述基体1上并用于提供牵引力,所述钢索303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卷扬机301,所述钢索303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302后连接至所述配重块。所述门体4具有一前端401、一后端402,其中一个所述定滑轮固定安装于所述门体4的后端402背离所述安装面10的一侧表面上,另一个所述定滑轮302固定安装于所述基体1上;并且,所述卷扬机301通过所述钢索303绕所述定滑轮302对所述配重块进行作用,所述配重块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有利于减少所述卷扬机301提供的牵引力。所述卷扬机301启动后,所述卷扬机301牵引所述门体4时,所述门体4相对于所述基体1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此外,所述驱动机构300还包括人力驱动设备(未图示),用于在掉电情况下通过人力代替电力驱动所述卷扬机10,以使得所述门体4开启或关闭,实现所述驱动机构300手、电同步配置并分场合使用。
结合图2所示,所述轴承座400安装于所述基体1上,其中所述门体4包括多根支架40,多根所述支架40均为钢管,所述门体4在与所述安装面10相对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所述支架40,所述支架40通过所述轴承座400与所述基体1进行铰接,多根所述支架40与所述轴承座400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门体4与所述支架40为一体式连接,所述支架40与所述轴承座400进一步为一体式连接。即,所述门体4通过所述轴承座400与所述基体1实现铰接,转动所述轴承座400能够实现所述门体4相对所述基体1可翻转。相当于,当所述卷扬机301牵引所述门体4相对所述基体1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门体4通过所述轴承座400的转动发生翻转。在所述门体4翻转至设定角度与设定位置时停止翻转,利用所述驱动机构300实现限定所述门体4的翻转角度及翻转位置。
此外,所述基体1还包括支撑墩500,所述支撑墩500的数目为两个,所述支撑墩500固定安装于所述基体1的所述安装面10上,所述支撑墩50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200内;所述轴承座400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墩500背离所述安装面10的一端上。所述轴承座400配置于所述支撑墩500上的设计,既能够使得所述门体4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下均可正常翻转,也能保证本实用新型所述伪装防护门的所述容纳空间200的高度要求。
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伸缩杆100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110、活动部120。其中,所述连接部110与所述门体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110与所述门体4转动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为铰链连接、曲柄连杆式连接中的任一种,优选为铰链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部120与所述连接部110背离所述门体4的一侧活动连接。为了实现所述门体4开启时所述伸缩杆100处于展开状态且支撑于所述门体4的前端401与所述安装面10之间,具体为所述活动部120相对于所述连接部110可展开并固定以支撑所述门体4;并且为了实现所述门体4关闭时所述伸缩杆100已经处于收缩状态,具体为所述活动部120相对于所述连接部110可折叠或收缩并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200内;优选地,所述伸缩杆100的所述活动部120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连接部110可自由地移动及限位固定。为了进一步使得所述活动部120相对于所述连接部110能够自由地伸出或收缩且二者能够限位固定,所述活动部120与所述连接部110的活动连接方式进一步地优选为限位滑动式配合,连接方式进一步包括但不限位为限位滑动式套接、滑槽导轨限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活动部120与所述连接部110进行限位滑动套接。
请结合图3、图4、图5以及图6所示,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门的伸缩杆100的第一支撑杆111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门的伸缩杆100的第二支撑杆121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的配合处A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4中配合端130与第一限位部101的限位配合处B的局部放大图。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部110为一第一支撑杆111,所述第一支撑杆111通过一连接件140与所述门体4进行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与所述连接件140进行枢转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140为连接座、套筒、轴承座中的任一种,所述连接件140进一步优选为连接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活动部120为一根第二支撑杆121,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进行活动连接,具体优选为进行滑动式限位套接,进而优选为所述第二支撑杆12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进行可拆卸地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121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一端上设置有一配合部131。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动部120为依次套接的多根第二支撑杆121;其中,端部的一所述的第二支撑杆121的一端活动连接进一步为限位滑动式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上,另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支撑杆121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一端上设置有一配合部131。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任意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二支撑杆121可以限位式活动地套接在一起成为一根第二支撑杆,也可以拉伸至依次连接的且彼此位置相对固定的多根第一支撑管,从而实现所述伸缩杆100可处于展开状态或伸缩状态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优选为空心细长管,所述第二支撑杆121优选为空心细长管,两者中的空心细长管的截面形状分别独立地选自包括但不限于为方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任一种,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最小管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的最大管径,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121可收缩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内。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杆121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一端端部为配合端130。
在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杆121在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连接处设置有一第一限位件12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22与所述配合端130之间且邻近于所述配合端130的第二限位件123。即,在沿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的纵长方向上,所述第一限位孔122、所述第二限位孔123以及所述配合端130分别依次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1上,且所述第一限位孔122与所述第二限位孔12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孔123与所述配合端130之间的距离。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上设置有限位件112,所述限位件112用于对应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的所述第一限位件122或所述第二限位件123。并且,所述伸缩杆100还包括一配合件11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或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连接的所述第二支撑杆121上,优选为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上。
具体地,在所述伸缩杆100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限位件112通过所述配合件113与所述第一限位件122进行限位配合。当所述伸缩杆100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限位件112通过所述配合件113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23进行限位配合。
此外,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上还配置有一防丢配件114、所述配合件113设置于所述活动配件114上,所述配合件113用于将所述限位件112与所述第一限位件122进行限位配合,所述防丢配件114用于安装所述配合件113以防止其丢失且便于寻找安装。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122、所述第二限位件123及所述限位件112均为开孔且均为相同的结构件;所述防丢配件114为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外壁上且位于所述限位件112一侧的链条;所述配合件113为安装于所述防丢配件114即链条上的带舌插销,所述带舌插销用于插拔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22与所述限位件112相对应的开孔内,或所述带舌插销用于插拔于所述第二限位件123与所述限位件112相对应的开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伸缩杆100包括但不限于为支撑杆或支撑管。所述伸缩杆100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电动丝杠、万向节旋转轴等可伸缩结构件。相对应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但不限于为电机驱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00还可以采用汽缸驱动、液压驱动、电气驱动等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可替换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件113可替换为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1上的至少两个销结构件,所述销结构件优选为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的一端弹性且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1即所述空心长直管状结构件的管心内壁上,所述弹性凸起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自由端延伸出所述空心长直管状结构件外;所述弹性凸起的所述自由端可弹性配合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所述第一限位孔或所述近端限位孔内,以使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杆111处于展开状态或收缩状态;通过外力可将所述弹性凸起的所述自由端脱离于所述远端限位孔或所述近端限位孔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杆111滑动。
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第二支撑杆121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一端配置有所述配合部131,进一步具体地,所述配合部131设置于在所述第二支撑杆121上且位于所述配合端13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23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配合部131凸出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的表面设置,所述配合部131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延伸臂121的纵长方向配置,并且,所述配合部131配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1靠近所述基体1的一侧。由于所述配合部131相对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的纵长方法呈倾斜角度设置,例如本实施例中为垂直设置,以使得在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收缩或伸出过程中,所述配合部131始终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外部,能对所述第二支撑杆121伸缩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内部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基体1的所述安装面10上设置有连通的一第一限位部101和一第二限位部102,所述配合端130用于在所述伸缩杆100处于展开状态时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1内,所述配合部131用于在所述伸缩杆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收缩状态时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二限位部102内。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101为配置于所述安装面10上且位于所述门体4的前端401的安装孔,所述第二限位部102为轨道。优选地,所述配合部131为滑动部件。所述配合部131即所述滑动部件进一优选为定滑轮。所述安装孔用于卡嵌所述配合端130,所述轨道用于为配合所述配合部131即定滑轮的滚轮以及所述伸缩杆100提供导向并收容处于收缩状态的所述伸缩杆100。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当所述伸缩杆100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配合端130嵌入式卡配于所述安装面10的所述第一限位部101即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定滑轮的滚轮限位配合于所述轨道内且所述滚轮的滚动方向为所述轨道的纵长方向。在所述门体4开启或关闭时,所述定滑轮的滚轮沿着所述第二限位部102即所述轨道滚动至相应位置。在所述伸缩杆100由展开状态变为收缩状态或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配合部131限位配合于所述基体1的所述第二限位部102即所述轨道内。
由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门体4开启时,所述伸缩杆100为完全的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件122通过所述配合件113与所述限位件112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的所述配合端130嵌入式配合于所述基体1的一第一限位部101即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1连接为竖直型结构件且用于支撑所述门体4。
当所述门体4相对所述基体1处于关闭时,所述伸缩杆100为收缩状态,所述第二支撑杆121限位收缩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内,所述第二限位件123通过所述配合件113与所述限位件112固定连接,且所述配合部131即所述滑动部件收容且滑动限位配合于所述1基体的所述第二限位部102内,所述伸缩杆100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200中。
在所述门体4由开启变为关闭时,取下同时配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22与所述限位件112上的所述配合件113,使所述第二支撑杆121沿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侧壁纵长方向逐渐收缩至所述第一支撑杆111内,所述第二限位件123通过所述配合件113与所述限位件112固定连接后,所述配合端130移出所述第一限位部101内且所述配合部131即所述滑动部件也即定滑轮的滚轮在所述第二限位部102内沿朝向背离所述第一限位部101的方向逐渐滚动,并且利用所述第二限位部102即所述轨道的侧壁进行限位,以防止所述定滑轮的滚轮在滚动进程中偏离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绕所述连接件140向下旋转至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位于甚至贴合于所述第二限位部102上,且至所述门体4关闭。
在所述门体1由关闭变为开启时,取出同时配置于所述第二限位件123与所述限位件112上的所述配合件113,使所述第二支撑杆121沿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纵长方向逐渐伸出所述第一支撑杆111外,所述第一限位件122即一所述开孔通过所述配合件113即所述带舌插销与所述限位件112即所述开孔固定连接后,所述配合部131即所述定滑轮的滚轮沿所述第二限位部102的纵长方向在所述第二限位部102即所述轨道内逐渐滚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101即所述安装孔内。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为限位式滑动连接的设计,能够实现对所述伸缩杆100的展开状态或收缩状态进行调节,所述伸缩杆100实时调节为不同的长度,从而实现在所述门体4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伸缩杆100处于展开状态且所述伸缩杆10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门体4的所述前端401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01即安装孔之间以支撑所述门体4。优选地利用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的根数设置,实现可选择性地限定所述伸缩杆100的最大展开长度。此外,能够进一步满足在所述门体4需要关闭时,需先将所述伸缩杆100的端部移出所述安装孔后使所述伸缩杆100沿着所述轨道逐渐收缩,以适应在所述门体4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的过程中即所述门体4位于不同翻转角度以及不同位置时,处于逐渐收缩的所述伸缩杆100不会阻碍所述门体4的关闭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防护门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门体4开启时利用所述伸缩杆100处于展开状态对所述门体4起到支撑作用,在所述门体4关闭时利用所述伸缩杆100处于收缩状态并收容于所述门体4与所述基体1之间,避免了所述伸缩杆100需要多人操作且操作过程复杂繁琐的问题。所述伸缩杆100保证了所述门体4开启或关闭过程中操作的轻松便捷,能够满足能够满足人防、国防设备的快速化发展需求。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包括基体(1)、设置于所述基体(1)上且相对于所述基体(1)开启或关闭的门体(4)、一伸缩杆(100);其中,
所述基体(1)具有一安装面(10);
所述伸缩杆(100)包括连接部(110)和活动部(120),所述连接部(110)与所述门体(4)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部(120)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10)上,所述活动部(120)远离所述连接部(110)的一端限位配合于所述安装面(10)上;
当所述门体(4)开启时,所述伸缩杆(100)处于一展开状态且被设置于所述安装面(10)与所述门体(4)之间,用以支撑所述门体(4);
当所述门体(4)关闭时,所述伸缩杆(100)处于一收缩状态并收容于由所述门体(4)与所述基体(1)围设形成的一容纳空间(20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0)为一第一支撑杆(111),所述第一支撑杆(111)通过一连接件(140)与所述门体(4)铰接;所述连接件(140)设置于所述门体(4)上,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与所述连接件(140)枢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120)为一第二支撑杆(121),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所述第二支撑杆(12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配合部(1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120)为依次套接的多根第二支撑杆(121);其中,端部的一所述的第二支撑杆(121)的一端活动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上,另一端部的所述第二支撑杆(121)设置有一配合部(13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进行可拆卸地滑动套接;其中,
所述第二支撑杆(121)背离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一端端部为配合端(130);
所述第二支撑杆(121)在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限位件(12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22)与所述配合端(130)之间且邻近于所述配合端(130)的第二限位件(123);并且,
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上设置有限位件(112)用于对应配合所述第一限位件(122)或所述第二限位件(123);以及,122
所述配合部(131)设置于在所述第二支撑杆(121)上且位于所述配合端(130)与所述第二限位件(123)之间;所述配合部(131)为滑动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00)还包括一配合件(11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或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1)的所述第二支撑杆(121)上;
所述门体(4)具有前端,在所述安装面(10)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限位部(101)和一第二限位部(102),所述第一限位部(101)与所述前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限位部(102)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01)相连通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200)中;
当所述伸缩杆(100)为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件(122)通过所述配合件(113)与所述限位件(112)限位连接,且所述配合端(130)嵌入式配合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1)内,所述第一支撑杆(1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1)连接为竖直型结构件且用于支撑所述门体(4);
当所述伸缩杆(100)为收缩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件(123)通过所述配合件(113)与所述限位件(112)限位连接,且所述滑动部件收容且滑动限位配合于所述第二限位部(10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4)由开启变为关闭时,所述配合件(113)脱离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22)和所述限位件(112),所述第二支撑杆(121)收缩至所述第一支撑杆(111)内,所述第二限位件(123)通过所述配合件(113)与所述限位件(112)限位配合后,所述配合端(130)从所述第一限位部(101)内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部(102)内且沿朝向背离所述第一限位部(101)的方向滚动,所述第一支撑杆(111)旋转至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02)贴合且至所述门体(4)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护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4)由关闭变为开启时,所述配合件(113)脱离于所述第二限位件(123)和所述限位件(112),所述第二支撑杆(121)延伸出所述第一支撑杆(111)外,所述第一限位件(122)通过所述配合件(113)与所述限位件(112)限位连接后,所述配合部(131)在所述第二限位部(102)内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部(101)。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01)为安装孔,所述第二限位部(102)为轨道,所述滑动部件为定滑轮,所述安装孔用于卡嵌所述配合端(130),所述轨道用于为配合所述定滑轮的滚轮以及所述伸缩杆(100)提供导向并收容处于收缩状态的所述伸缩杆(100)。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122)、所述第二限位件(123)及所述限位件(112)均为开孔;所述配合件(113)为带舌插销。
CN202121246880.2U 2021-06-04 2021-06-04 防护门 Active CN216130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6880.2U CN216130815U (zh) 2021-06-04 2021-06-04 防护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6880.2U CN216130815U (zh) 2021-06-04 2021-06-04 防护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30815U true CN216130815U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66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6880.2U Active CN216130815U (zh) 2021-06-04 2021-06-04 防护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30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30815U (zh) 防护门
CN113120750A (zh) 一种用于地铁施工的吊装装置
CN210918247U (zh) 单边操作螺杆
CN114618845B (zh) 基于无线控制的测斜管疏通清洁装置
CN113346433B (zh) 一种架空线路绝缘套管安装工具
CN21529129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外架加固装置
CN217106843U (zh) 钻机用钻架
CN115288410A (zh) 外墙装饰板施工用外挂防护装置
CN216341663U (zh) 一种联合控制双门结构
CN218092779U (zh) 伪装防护门
CN215056742U (zh) 一种方便组合拼接的人防门
CN217934889U (zh) 一种双向伸缩式电缆汇线桥架
CN112660969B (zh) 具有防护结构的加装电梯以及制造设备与制造工艺
CN214341601U (zh) 一种电动螺旋传动窗帘用的牵引装置
CN216625109U (zh) 一种输变电工程施工用架设装置
CN220364209U (zh) 一种护栏锁门装置
CN214456550U (zh) 一种机柜设备安装装置
CN220364347U (zh) 一种应用于建井施工的便携式管线探测辅助设备
CN212249650U (zh) 一种悬窗启闭传动机构
CN214264109U (zh) 新型电动破拆器
CN218715666U (zh) 一种帐篷支架连接机构
CN215101385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层门笼门联动装置
CN220585797U (zh) 一种电力控制柜
CN214069284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电源箱
CN113582051B (zh) 起重机副臂的操作方法及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Protective do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5

Pledgee: Bank of Nanjing Jiangbei District branch of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NANJING HENGWEI DEFENCE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20000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