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8128U - 电池托盘、电池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池托盘、电池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28128U CN216128128U CN202121566933.9U CN202121566933U CN216128128U CN 216128128 U CN216128128 U CN 216128128U CN 202121566933 U CN202121566933 U CN 202121566933U CN 216128128 U CN216128128 U CN 2161281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frame
- tray
- main body
- frame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托盘、电池总成及车辆,该电池托盘包括集成为一体的托盘框架、液冷板(10)和防护板(11),所述液冷板(10)位于所述托盘框架与所述防护板(11)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托盘集成度较高,在电池系统装配时不需要分开组装,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托盘。此外,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电池托盘的电池总成及具有该电池总成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环保问题的日益严重,使得依靠石化燃料作为动力的传统汽车的发展遭遇了重大的瓶颈,这同时也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业内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一般是以动力电池组作为驱动动力。
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中,电池托盘是非常关键部件,它起到了承载电池结构,抵抗外部碰撞、机械冲击等作用;因电池热管理需求,需要增加液冷系统;电池托盘跟液冷系统分体式的,装配主要方式为以托盘为支撑,上面装配绝缘垫,在绝缘垫上面装配液冷板,在液冷板上面装配导热垫,电池模组放在到导热垫上,每个电池模组对应一个液冷板,各液冷板之间由管路连接组合,主机厂涉及零部件多,在生产线上组装,影响装配效率。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电池托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托盘,该电池托盘集成度较高,在电池系统装配时不需要分开组装,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总成,该电池总成的电池模组间隔离较好,能够抑制电池或模组热失控后造成的热蔓延。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电池系统具有较高的系统能量密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托盘,包括集成为一体的托盘框架、液冷板和防护板,所述液冷板位于所述框架主体与所述防护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托盘框架包括框架主体、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布置于所述框架主体内以能够将所述框架主体内的空间分隔为多个模组放置区。
可选地,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架主体焊接固定,且所述横梁与所述框架主体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架主体焊接固定,且所述纵梁与所述框架主体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
具体地,所述框架主体为铝合金挤压成型结构。
具体地,所述液冷板和所述防护板均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托盘框架一端布置有碰撞缓冲区,其另一端布置有电器件放置区。
可选地,所述电器件放置区远离所述托盘框架一端布置有第一防撞梁,所述碰撞缓冲区远离所述托盘框架一端布置有第二防撞梁。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撞梁上设有防撞翅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总成,包括电池模组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电池托盘上。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池总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托盘框架、液冷板和防护板集成为一体结构,液冷板安装在托盘框架和防护板之间;在主机厂的电池系统装配过程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分散结构,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将托盘框架、液冷板和防护板分开组装;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而且,对于现有技术的液冷板之间由管路连接组合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液冷板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提升在生产线上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池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池托盘的轴测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主体 2横梁
3纵梁 4碰撞缓冲区
5模组放置区 6电器件放置区
7防撞翅片 8第一防撞梁
9第二防撞梁 10液冷板
11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或“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所述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以相应部件的内和外定义的,另外“左、右”是以相应的附图的图面方向为基准定义的,并且“前后”是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托盘布置方向定义的,例如,参考图1,碰撞缓冲区4位于框架主体1后方,电器件放置区6位于框架主体1前方。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方位词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托盘,包括集成为一体的托盘框架、液冷板10和防护板11,所述液冷板10位于所述托盘框架与所述防护板11之间。
在现有技术中,在电池系统装配过程中,在生产线上需要单独安装液冷板,使每个液冷板对应一个电池模组,对装配效率产生较大影响;对此,本申请将托盘框架、液冷板10和防护板11集成为一体结构,直接将液冷板10安装在托盘框架与防护板11之间,从而在电池系统组装时,不需要单独安装液冷板,能有效地缩短系统组装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液冷板10为一体结构,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中的各个液冷板通过管路转接,能够减少电池箱内部空间及冷却液泄露的风险。具体地,液冷板10可以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其上表面为平面,用于与电池模组接触,或者通过导热垫与电池模组接触,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一般地,液冷板10内设置有通道,通道用于引导冷却液通过,通道可以为沿液冷板10长度或宽度方向的直线结构、弯曲结构,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或其它多边形等,通道可以设置多条,间隔排列。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通常地,托盘框架由框架主体1、横梁2和纵梁3组成,框架主体1为矩形框架,横梁2与纵梁3纵横交错地布置在框架主体1,横梁2与纵梁3相互垂直,将框架主体1围成的空间分割成多个模组放置区5,模组放置区5用于安装电池模组,相对现有技术而言,能够将电池模块与电池模块之间隔离,防止某个电池或模组热失控而造成热蔓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较好地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池模组间隔离不好而某一电池或模组热失控后容易造成系统热失控蔓延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托盘框架与加强梁焊接成型,焊接后内应力容易造成开裂,影响托盘框架抵抗外部碰撞、机械冲击的能力。为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将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框架主体1内侧壁焊接固定,而且,横梁2与框架主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对横梁2与框架主体1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强;同理地,纵梁3的两端分别与框架主体1焊接固定,且纵梁3与框架主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横梁2与纵梁3焊接固定,横梁2与纵梁3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利用角码和螺栓等紧固件对横梁2与框架主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纵梁3与框架主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以及横梁2与纵梁3之间的连接位置进一步加固;从而采用焊接及螺栓连接的组合方式,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应力开裂影响电池系统强度的问题。其中,如图1所示,横梁2与框架主体1侧壁垂直,纵梁3与框架主体1侧壁垂直,横梁2与纵梁3垂直,角码可以设置在框架主体1、横梁2以及纵梁3上方,也可以设置在横梁2与框架主体1之间的转角的侧面位置,纵梁3与框架主体1之间的转角的侧面位置以及横梁2与纵梁3之间的转角的侧面位置。其中,角码是指用于连接90度直角相交构件的连接件。
具体地,框架主体1可以为铝合金挤压成型结构,保证强度的同时,能减轻电池系统重量,提升系统能量密度。
一般地,防护板11可以为冲压成型结构,有效抵御石击及拖地对电池系统造成的损害,增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托盘框架的一端可以设置碰撞缓冲区4,在碰撞缓冲区4内可以通过板材将其内的空间间隔成多个小空间,增强抵御碰撞的能力,在托盘框架的另一端设置电器件放置区6,电器件放置区6内可以间隔成多个区域,用于安装不同的电器件,便于电池模组与外部电连接。
而且,可以在碰撞缓冲区4的边缘,即远离托盘框架一端安装第二防撞梁9,增强抵御碰撞的能力;电器件放置区6的边缘,即远离托盘框架一端安装第一防撞梁8,保护电器件放置区6内的电器件。进一步地,可以在第一防撞梁8设置防撞翅片7,增强抵御碰撞的能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电池托盘包括框架主体1、液冷板10和防护板11,框架主体1、液冷板10和防护板11自上而下集成为一体结构,在框架主体1内设置有横梁2和纵梁3,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框架主体1内侧壁焊接固定,横梁2与框架主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纵梁3的两端分别与框架主体1焊接固定,纵梁3与框架主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横梁2沿左右方向布置,纵梁3沿前后方向布置,且横梁2与纵梁3垂直相交,横梁2与纵梁3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利用角码与螺栓的配合对加强梁与框架进一步固定强化,避免由于内应力造成焊接开裂而影响电池箱强度。框架主体1的前端设置电器件放置区6,电器件放置区6内间隔有多个区域,用于安装各种与电池模组连接的电器件,电器件放置区6远离框架主体1一端布置有第一防撞梁8,第一防撞梁8上设置有多个防撞翅片7,提升强度,抵御碰撞;框架主体1的后端设置碰撞缓冲区4,碰撞缓冲区4远离框架主体1一端布置有第二防撞梁9,抵御碰撞。
其中,框架主体1为铝合金挤压成型结构,保证强度的同时,能够减轻电池系统重量。框架主体1、液冷板10和防护板11集成为一体结构,不需要电池系统装配时在分开组装(现有技术多为分散结构,需要在组装电池系统时分别装配),缩短了生产线组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液冷板一体冲压成型,不需要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几个分散的液冷板由管路连接组合的方式进行装配,减少电池箱内部空间及冷却液泄露的风险。横梁2和纵梁3将框架主体1内的空间分割成多个模组放置区5,模组放置区5用于放置电池模组,将电池模块与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与电气件之间隔离,能够防止某个电池模块热失控而造成系统的热失控蔓延。此外,在框架与加强梁或者加强梁与加强梁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角码,如横梁2与框架主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采用焊接及螺栓连接的组合方式,避免由于内应力造成焊接开裂,影响电池箱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总成,其中,将电池模组安装在电池托盘上,具体地,电池模组安装在模组放置区5内,通过横梁2、纵梁3以及框架主体1形成的网格框架,将电池模块与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与电气件之间隔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可以具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总成,即采用了上述所有的电池总成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所有的电池总成的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为一体的托盘框架、液冷板(10)和防护板(11),所述液冷板(10)位于所述托盘框架与所述防护板(11)之间;
所述托盘框架包括框架主体(1)、横梁(2)和纵梁(3),所述横梁(2)和所述纵梁(3)布置于所述框架主体(1)内以能够将所述框架主体(1)内的空间分隔为多个模组放置区(5);
所述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架主体(1)焊接固定,且所述横梁(2)与所述框架主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所述纵梁(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架主体(1)焊接固定,且所述纵梁(3)与所述框架主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所述横梁(2)与所述纵梁(3)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角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1)为铝合金挤压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10)和所述防护板(11)均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框架一端布置有碰撞缓冲区(4),其另一端布置有电器件放置区(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件放置区(6)远离所述托盘框架一端布置有第一防撞梁(8),所述碰撞缓冲区(4)远离所述托盘框架一端布置有第二防撞梁(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梁(8)上设有防撞翅片(7)。
7.一种电池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模组设置在所述电池托盘上。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66933.9U CN216128128U (zh) | 2021-07-09 | 2021-07-09 | 电池托盘、电池总成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66933.9U CN216128128U (zh) | 2021-07-09 | 2021-07-09 | 电池托盘、电池总成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28128U true CN216128128U (zh) | 2022-03-25 |
Family
ID=80767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66933.9U Active CN216128128U (zh) | 2021-07-09 | 2021-07-09 | 电池托盘、电池总成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28128U (zh) |
-
2021
- 2021-07-09 CN CN202121566933.9U patent/CN2161281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86516B2 (en) | Battery mounting structure | |
CN102421641B (zh) | 机动车的具有冷却器块的供电装置 | |
KR20200037237A (ko) |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박스 플로어 및 대응하는 차체 | |
JP7266749B2 (ja) | 冷却流路構造の効率化及び安定性を向上させた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それを含む自動車 | |
JP2024529238A (ja) | 電池パック、車体及び車両 | |
EP3930025B1 (en) |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 |
CN113300024A (zh) | 动力电池液冷装置、动力电池系统和车辆 | |
WO2022053487A1 (en) | Cooling device for power battery system and power battery system for vehicle | |
KR102462632B1 (ko) | 배터리팩의 냉각플레이트 | |
KR20240110647A (ko) | 차량 | |
CN216128128U (zh) | 电池托盘、电池总成及车辆 | |
CN220209141U (zh) | 一种高散热效率的防爆型电池包壳体 | |
CN116424090A (zh) | 一种燃料电池卡车储氢系统结构和底盘布置结构 | |
CN217623792U (zh) | 一种连接件及车身地板总成 | |
US20220223965A1 (en) | Battery pac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US11848460B2 (en) | Battery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 |
CN213124557U (zh) | 冷却装置、电池包及其汽车 | |
CN111674250B (zh) | 一种电池系统和车辆 | |
CN219436040U (zh) | 电池包和汽车 | |
CN220774570U (zh) | 一种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车辆 | |
CN220639492U (zh) | 集成式电池包和车辆 | |
CN110626176A (zh) | 一种铝型材液冷型高压箱 | |
CN218069987U (zh) | 一种空心母排结构 | |
CN218887299U (zh) | 一种可以快速散热的电动汽车电池箱 | |
CN220065946U (zh) | 电池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