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2881U - 一种双出线音圈及微型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出线音圈及微型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2881U
CN216122881U CN202121920183.0U CN202121920183U CN216122881U CN 216122881 U CN216122881 U CN 216122881U CN 202121920183 U CN202121920183 U CN 202121920183U CN 216122881 U CN216122881 U CN 216122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outgoing line
section
competitions
qual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201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嘉平
董庆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wei Shenzhen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wei Shenzhen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wei Shenzhen Acou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201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2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2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2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出线音圈及微型扬声器,双出线音圈包括第一出线和呈中空结构的本体,还包括与本体连接导通的第二出线,本体包括由同一条漆包线绕制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漆包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的一端连接第一出线,第一段的另一端由外向内盘绕至少三圈形成呈单层结构的第一部分,第二段的一端连接第一部分,第二段的另一端沿本体的高度方向盘旋延伸绕制形成纵向圈结构,第二部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成型的至少三个纵向圈结构,第二出线与位于第二部分最外侧的纵向圈结构的端头相连。本双出线音圈具有第一出线和第二出线,而无入线,结构新颖,不仅能够提高微型扬声器的结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微型扬声器可以实现大振幅。

Description

一种双出线音圈及微型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换能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出线音圈及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使用的微型扬声器、受话器多为动圈式扬声器。
动圈式扬声器包括:磁路系组件、振动组件以及收容固定所述磁路组件和振动组件的盆架。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膜、球顶和音圈;音圈作为微型扬声器的动件,当交变音频电流通过音圈时,音圈产生随音频电流而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与微型扬声器的磁路组件的磁场发生相吸或相斥的作用,导致音圈产生机械振动从而带动微型扬声器的振膜振动,振膜振动反复推动空气而发出声音,由此可见,音圈影响着整个微型扬声器的性能。
现有设计中,音圈包括入线、出线以及连接所述入线和所述出线且呈中空结构的本体,音圈通过出线和入线与外部电源进行导通,所述入线需要从本体的内侧沿着本体的外侧边缘引出,入线会导致本体的底面或者顶面凸起不平,当入线凸出于本体的顶面时,音圈与振膜/球顶的连接面不平整,以致于音圈与振膜/球顶的连接不稳定;当入线凸出于本体的底面时,会导致音圈与磁罩距离降低,振动组件振动过程中容易出现音圈与磁罩发生碰撞现象,产生杂音,严重时,甚至影响微型扬声器的使用寿命。而且,目前很多大振膜微型扬声器会在音圈的下端设计连接盆架的副膜,当副膜粘接位置与音圈的入线位置重合时,入线会导致副膜与音圈形成的粘接面凸起不平,从而导致音圈与副膜粘接强度不足,可靠性实验时/长期疲劳使用后容易出现音圈与副膜分离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双出线音圈及结构稳定的微型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出线音圈,包括第一出线和呈中空结构的本体,还包括与所述本体连接导通的第二出线,所述本体包括由同一条漆包线绕制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漆包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线,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由外向内盘绕至少三圈形成呈单层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沿本体的高度方向盘旋延伸绕制形成纵向圈结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成型的至少三个所述纵向圈结构,所述第二出线与位于所述第二部分最外侧的所述纵向圈结构的端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线与第二出线之间具有高度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线靠近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二出线靠近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出线靠近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二出线靠近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线和第二出线均靠近所述本体顶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线和第二出线均靠近所述本体底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线靠近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圈结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单层结构中所述漆包线的盘绕圈数。
进一步地,所述漆包线由铜线、铜包铝线和合金线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漆包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微型扬声器,包括上述双出线音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双出线音圈具有第一出线和第二出线,而无需要横跨音圈的本体的内外侧的入线,结构新颖、实用,有效地解决了因为入线导致音圈的本体顶面/底面凸起不平而引发的振膜/副膜粘接不稳定、下振空间少等问题,不仅能够提高搭载本双出线音圈的微型扬声器的结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微型扬声器可以实现大振幅,利于保证微型扬声器的性能表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微型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微型扬声器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隐藏磁路组件后);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双出线音圈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二种结构的双出线音圈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三种结构的双出线音圈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双出线音圈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盆架;
2、振动组件;21、音膜组件;22、双出线音圈;221、第一出线;222、第二出线;223、本体;2231、第一部分;2232、第二部分;22321、纵向圈结构;
3、磁路组件;31、磁间隙;
4、支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6,一种双出线音圈22,包括第一出线221和呈中空结构的本体223,还包括与所述本体223连接导通的第二出线222,所述本体223包括由同一条漆包线绕制成型的第一部分2231和第二部分2232,所述漆包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线221,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由外向内盘绕至少三圈形成呈单层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2231,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231,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沿本体223的高度方向盘旋延伸绕制形成纵向圈结构22321,所述第二部分2232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成型的至少三个所述纵向圈结构22321,所述第二出线222与位于所述第二部分2232最外侧的所述纵向圈结构22321的端头相连。
微型扬声器,包括上述双出线音圈22。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双出线音圈22具有第一出线221和第二出线222,而无需要横跨音圈的本体223的内外侧的入线,结构新颖、实用,有效地解决了因为入线导致音圈的本体223顶面/底面凸起不平而引发的振膜/副膜粘接不稳定、下振空间少等问题,不仅能够提高搭载本双出线音圈22的微型扬声器的结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微型扬声器可以实现大振幅,利于保证微型扬声器的性能表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线221与第二出线222之间具有高度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线221靠近所述本体223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二出线222靠近所述本体223的底部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出线221靠近所述本体223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二出线222靠近所述本体223的顶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线221和第二出线222均靠近所述本体223顶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线221和第二出线222均靠近所述本体223底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线222靠近所述本体223的中部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出线221/第二出线222与本体223的连接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利于丰富双出线音圈22的多样性。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圈结构2232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单层结构中所述漆包线的盘绕圈数。
由上述描述可知,纵向圈结构22321的具体数量及单层结构中漆包线的盘绕圈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漆包线由铜线、铜包铝线和合金线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漆包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双出线音圈22的具体构造丰富多样。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微型扬声器,可用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对讲机、随身游戏机、助听器等能够播放声音的电子设备中。
请结合图1和图2,微型扬声器包括盆架1和分别设于所述盆架1上的振动组件2及磁路组件3,所述磁路组件3包括轭铁、中心磁钢、边磁钢、中心华司和边华司,所述中心磁钢和边磁钢分别设于所述轭铁上,所述中心华司设于所述中心磁钢的顶面,所述边华司设于所述边磁钢的顶面,所述中心磁钢位于至少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边磁钢之间,所述中心磁钢与所述边磁钢之间形成磁间隙31,可选的,所述边华司与所述盆架1为嵌件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所述振动组件2包括音膜组件21和双出线音圈22,所述音膜组件21连接所述双出线音圈22与盆架1,所述音膜组件21包括相连的振膜与球顶,所述振膜固设于所述盆架1上,所述双出线音圈22远离所述振膜的一端伸入所述磁间隙31中。
可选的,所述微型扬声器还包括支撑组件4,所述支撑组件4连接所述双出线音圈22与所述盆架1,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但不限于定心支片、副膜等。
如图3所示,所述双出线音圈22包括第一出线221、第二出线222和呈中空结构的本体223,所述第一出线221和所述第二出线222分别与所述本体223连接导通,所述本体223包括由同一条漆包线绕制成型的第一部分2231和第二部分2232,所述漆包线包括用于成型所述第一部分2231的第一段和用于成型所述第二部分2232的第二段,所述第一出线221位于所述第一部分2231的外侧,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线221,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由外向内盘绕至少三圈形成呈单层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2231;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231,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沿本体223的高度方向盘旋延伸绕制形成纵向圈结构22321,所述第二部分2232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成型的至少三个所述纵向圈结构22321,所述第二出线222与位于所述第二部分2232最外侧的所述纵向圈结构22321的端头相连,可选的,所述第一出线221与第二出线222之间具有高度差。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圈结构22321的数量为四个(如图3所示),或者,所述纵向圈结构22321的数量为三个(如图5所示),当然,所述纵向圈结构22321的数量为更多个也是可行的。
如图3所示,容易理解的,位于外侧的所述纵向圈结构22321是在相邻的位于内侧的所述纵向圈结构22321的外壁上沿本体223的高度方向盘旋延伸绕制形成的,也就是说,所述第二部分2232在成型时是由内向外逐步成型的而非是沿本体223的高度方向逐步成型的,当然,换个视角来看,也可以说,所述第二部分2232在成型时是由外向内逐步成型的而非是沿本体223的高度方向逐步成型的。同理,所述第一部分2231也可以视为是由所述第一端的一端由内向外盘绕至少三圈形成呈单层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线221和第二出线222均靠近所述本体223底部设置(如图3所示),当然,所述第一出线221和第二出线222均靠近所述本体223顶部设置也是可行(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出线222靠近所述本体223的中部设置也是可行;另外,所述第一出线221靠近所述本体223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二出线222靠近所述本体223的顶部设置也是可行的(如图5所示)。同理,所述第一出线221靠近所述本体223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二出线222靠近所述本体223的底部设置也是能够实现的。
如图3至图5所示,为保证所述本体223与支撑组件/音膜组件21的粘接面积,所述纵向圈结构22321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单层结构(即所述第一部分2231)中所述漆包线的盘绕圈数。
可选的,所述漆包线由铜线、铜包铝线和合金线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漆包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漆包线的横截面形状提出的并列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漆包线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可选的,所述第一出线221及第二出线222均靠近所述本体223的底部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出线音圈及微型扬声器,本双出线音圈具有第一出线和第二出线,而无需要横跨音圈的本体的内外侧的入线,结构新颖、实用,有效地解决了因为入线导致音圈的本体顶面/底面凸起不平而引发的振膜/副膜粘接不稳定、下振空间少等问题,不仅能够提高搭载本双出线音圈的微型扬声器的结构稳定性,还能够确保微型扬声器可以实现大振幅,利于保证微型扬声器的性能表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出线音圈,包括第一出线和呈中空结构的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本体连接导通的第二出线,所述本体包括由同一条漆包线绕制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漆包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出线,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由外向内盘绕至少三圈形成呈单层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段的另一端沿本体的高度方向盘旋延伸绕制形成纵向圈结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成型的至少三个所述纵向圈结构,所述第二出线与位于所述第二部分最外侧的所述纵向圈结构的端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出线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线与第二出线之间具有高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出线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线靠近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二出线靠近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或者,所述第一出线靠近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二出线靠近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出线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线和第二出线均靠近所述本体顶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出线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线和第二出线均靠近所述本体底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出线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线靠近所述本体的中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出线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圈结构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单层结构中所述漆包线的盘绕圈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出线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由铜线、铜包铝线和合金线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出线音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10.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出线音圈。
CN202121920183.0U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双出线音圈及微型扬声器 Active CN216122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0183.0U CN216122881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双出线音圈及微型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20183.0U CN216122881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双出线音圈及微型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2881U true CN216122881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26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20183.0U Active CN216122881U (zh) 2021-08-16 2021-08-16 一种双出线音圈及微型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2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8370B (zh) 发声器件
US10979821B2 (en) Sound generator
CN209390315U (zh) 发声器件
KR101047549B1 (ko) 다기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CN111641907B (zh) 发声器件
CN109379680B (zh) 发声器件
WO2020024661A1 (zh) 扬声器
WO2020034706A1 (zh) 扬声器
CN109275075B (zh) 发声器件
CN109348372B (zh) 发声器件
CN110933569A (zh) 扬声器
WO2020029640A1 (zh) 扬声器
CN216122881U (zh) 一种双出线音圈及微型扬声器
US10827279B2 (en) Multi-function speaker
US10779087B2 (en) Vibration diaphragm
US11589167B1 (en) Multifunctional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CN202514066U (zh) 多功能微型扬声器
CN213028536U (zh) 发声器件
CN202111854U (zh) 微型发声器件
CN212324357U (zh) 一种骨架音圈及电声转换装置
CN210725309U (zh) 扬声器
CN113079443B (zh) 一种发声装置
WO2020087754A1 (zh) 发声装置和耳机
CN201550270U (zh) 并列双磁路、双音圈扬声器
CN101511048A (zh) 具有新型振动系统的电声转换器及其振动系统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second floor, office building, No. 461, South Ring Road, Heyi community,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floor 2, building C, Sanyang factory, No. 1013, West Ring Road, Heyi community,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Xinwei (Shenzhen) acousti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