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1980U -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1980U
CN216121980U CN202122434896.2U CN202122434896U CN216121980U CN 216121980 U CN216121980 U CN 216121980U CN 202122434896 U CN202122434896 U CN 202122434896U CN 216121980 U CN216121980 U CN 216121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wall
pivot
rotor structure
div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348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阳阳
李易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Port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Port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Port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Port Electr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348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1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1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1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该电机转子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导流机构,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转子,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底部开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冷却槽内。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插设于第一转轴内,第二转轴内开设腔室,通过导流机构将冷却液输送至腔室内,通过第一L型导流孔进入第一转轴内的冷却槽内,冷却液在冷却槽内流动,用于吸收转子内部热量,冷却液持续流动,通过第二L型导流孔回流至导流机构内,实现循环冷却的目的,从而提高电机转子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电机转子是电机旋转的部分,用于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电机转子通过轴承固定在电机壳内,转子转轴则与负载连接。
在相关技术中,电机散热方式一般是在转子转轴的一端安装散热风扇,在转子旋转过程中,通过散热风扇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只能对转子绕线组外侧进行散热,其内部散热效果差,导致散热效果不佳,会影响转子的使用寿命,如何发明一种电机转子结构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结构,旨在改善转子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导流机构。
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转子,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底部开设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冷却槽内,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连接件连接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与所述密封槽相抵接触设置,所述第二转轴内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腔室的右端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L型导流孔,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L型导流孔,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密封贯穿所述导流机构设置,所述通孔和若干个第二L型导流孔均与所述导流机构连通设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插设于第一转轴内,第二转轴内开设腔室,通过导流机构将冷却液输送至腔室内,通过第一L型导流孔进入第一转轴内的冷却槽内,冷却液在冷却槽内流动,用于吸收转子内部热量,冷却液持续流动,通过第二L型导流孔回流至导流机构内,实现循环冷却的目的,从而提高电机转子的散热效果。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锥形块和螺杆,所述锥形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冷却槽的底部,所述螺杆固定安装于所述锥形块上,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螺杆连接设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锥形块插设于所述锥形槽内,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转轴侧壁上设置螺纹孔,与冷却槽内的螺杆连接,实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连接目的,操作便捷,同时实现密封目的。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导流盘和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导流盘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密封贯穿所述导流盘和所述隔板设置,所述通孔和若干个所述第二L型导流孔均与所述导流盘的内壁连通设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导流盘内部设置隔板,将导流盘内部分隔为两部分,从而实现冷却液的输入和回流目的。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机构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导流盘的外壁连通设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进水管向导流盘内输送冷却液,出水管则排出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通过现有冷却装置,实现持续散热的目的。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盘内部通过所述隔板分为左右两侧,所述通孔和所述进水管均与所述导流盘左侧内部连通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二L型导流孔和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导流盘右侧内部连通设置。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流盘的外壁上固定安装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伸缩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导流盘的外壁连接设置,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伸缩杆能够伸缩,从而通过连接板,能够实现与电机壳连接,用于固定导流盘。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与所述密封圈相抵接触设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密封槽底部设置密封圈,用于提高第二转轴外部与密封槽之间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机转子结构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的第一转轴竖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导流盘竖直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机转子结构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导流盘水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第一转轴;110-密封槽;120-冷却槽;130-连接件;1310-锥形块;1320-螺杆;20-第二转轴;210-腔室;220-通孔;230-第一L型导流孔;240-第二L型导流孔;30-导流机构;310-导流盘;320-隔板;330-进水管;340-出水管;40-锥形槽;410-螺纹孔;50-连接组件;510-伸缩杆;520-连接板;530-安装孔;60-密封圈;70-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包括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20和导流机构30。
第一转轴10上套设有转子70,第一转轴10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110,密封槽110的底部开设有冷却槽120,冷却槽12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130,第二转轴20的一端插设于冷却槽120内,第二转轴20与连接件130连接设置,第二转轴20的外壁与密封槽110相抵接触设置。
第二转轴20内开设有腔室210,腔室210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220,腔室210的右端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L型导流孔230,第二转轴20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L型导流孔240,第二转轴20转动密封贯穿导流机构30设置,通孔220和若干个第二L型导流孔240均与导流机构30连通设置,密封槽110内设置有密封圈60,第二转轴20的外壁与密封圈60相抵接触设置。
在具体设置时,通过设置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20,第二转轴20的一端插设于第一转轴10内,第二转轴20内开设腔室210,通过导流机构30将冷却液输送至腔室210内,通过第一L型导流孔230进入第一转轴10内的冷却槽120内,冷却液在冷却槽120内流动,用于吸收转子70内部热量,冷却液持续流动,通过第二L型导流孔240回流至导流机构30内,实现循环冷却的目的,从而提高电机转子70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第二转轴20通过连接件130与第一转轴10锁固,同时第二转轴20外部紧密贴合在密封槽110内,密封槽110内设置密封圈60,用于提高密封效果,第二转轴20的一端则与冷却槽120的底部相抵接触设置,转子70与第一转轴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做赘述,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20通过两个现有轴承与电机壳体连接,轴承在途中未示出。
请参阅图6,连接件130包括锥形块1310和螺杆1320,锥形块1310固定安装于冷却槽120的底部,螺杆1320固定安装于锥形块1310上,第二转轴20与螺杆1320连接设置,第二转轴20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锥形槽40,锥形槽40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410,锥形块1310插设于锥形槽40内,螺杆1320与螺纹孔410螺纹连接。
在具体设置时,在第二转轴20的一端开设螺纹孔410,第二转轴20与第一转轴10连接时,通过将螺纹孔410与螺杆1320连接,持续旋转第二转轴20,直至不能够旋转,即可实现第二转轴20安装目的,同时第二转轴20的外部与密封槽110的底部相抵接触设置。
请参阅图3和5,导流机构30包括导流盘310和隔板320,隔板320固定安装于导流盘310的内壁上,第二转轴20转动密封贯穿导流盘310和隔板320设置,通孔220和若干个第二L型导流孔240均与导流盘310的内壁连通设置,导流机构30还包括进水管330和出水管340,进水管330和出水管340均与导流盘310的外壁连通设置。导流盘310内部通过隔板320分为左右两侧,通孔220和进水管330均与导流盘310左侧内部连通设置,若干个第二L型导流孔240和出水管340均与导流盘310右侧内部连通设置。
在具体设置时,进水管330和出水管340连接现有的冷却装置,其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冷却装置通过进水管330向导流盘310内输送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第二转轴20上的通孔220进入腔室210内,再通过第一L型导流孔230进入冷却槽120内,冷却液在冷却槽120内流动,吸收内部热量,然后流入第二L型导流孔240内,再回流至导流盘310内,通过出水管340回流至冷却装置内,实现循环目的。
导流盘310内设置隔板320,用于分隔导流盘310内部,同时隔板320具有隔温功能,第二转轴20转动密封贯穿隔板320和导流盘310,其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做赘述。
请参阅图3,导流盘310的外壁上固定安装连接组件50,连接组件50包括伸缩杆510和连接板520,连接板520通过伸缩杆510与导流盘310的外壁连接设置,连接板520上开设有安装孔530。
在具体设置时,导流盘310的外壁上安装有伸缩杆510,伸缩杆510一端安装连接板520,从而通过连接板520上的安装孔530,实现与电机壳连接目的,其连接方式为现有常见的螺钉螺孔连接方式,具体的在电机壳内设置有对应的螺孔,实现对导流盘310的限位目的。
该电机转子结构的工作原理:将第二转轴20的一端插入第一转轴10内,将螺纹孔410与螺杆1320连接,持续旋转第二转轴20,直至第二转轴20的一端与冷却槽120的底部相抵接触设置,同时第二转轴20外部与密封槽110底部相抵接触设置,通过密封圈60,提高密封效果,通过现有的冷却装置向进水管330内输送冷却液,冷却液进入导流盘310内,内部有隔板320分隔,冷却液进入第二转轴20内的腔室210内,通过若干个第一L型导流孔230进入冷却槽120内,在冷却槽120内流动,吸收内部热量,再通过第二L型导流孔240进入导流盘310内,通过出水管340回流至现有的冷却装置内,实现循环冷却目的,提高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上套设有转子(70),所述第一转轴(10)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密封槽(110),所述密封槽(110)的底部开设有冷却槽(120),所述冷却槽(12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件(130);
第二转轴(20),所述第二转轴(2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冷却槽(120)内,所述第二转轴(20)与所述连接件(130)连接设置,所述第二转轴(20)的外壁与所述密封槽(110)相抵接触设置,所述第二转轴(20)内开设有腔室(210),所述腔室(210)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220),所述腔室(210)的右端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L型导流孔(230),所述第二转轴(20)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L型导流孔(240);
导流机构(30),所述第二转轴(20)转动密封贯穿所述导流机构(30)设置,所述通孔(220)和若干个第二L型导流孔(240)均与所述导流机构(30)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0)包括锥形块(1310)和螺杆(1320),所述锥形块(1310)固定安装于所述冷却槽(120)的底部,所述螺杆(1320)固定安装于所述锥形块(1310)上,所述第二转轴(20)与所述螺杆(1320)连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20)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锥形槽(40),所述锥形槽(40)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410),所述锥形块(1310)插设于所述锥形槽(40)内,所述螺杆(1320)与所述螺纹孔(410)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30)包括导流盘(310)和隔板(320),所述隔板(320)固定安装于所述导流盘(310)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转轴(20)转动密封贯穿所述导流盘(310)和所述隔板(320)设置,所述通孔(220)和若干个所述第二L型导流孔(240)均与所述导流盘(310)的内壁连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30)还包括进水管(330)和出水管(340),所述进水管(330)和所述出水管(340)均与所述导流盘(310)的外壁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310)内部通过所述隔板(320)分为左右两侧,所述通孔(220)和所述进水管(330)均与所述导流盘(310)左侧内部连通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二L型导流孔(240)和所述出水管(340)均与所述导流盘(310)右侧内部连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310)的外壁上固定安装连接组件(50),所述连接组件(50)包括伸缩杆(510)和连接板(520),所述连接板(520)通过所述伸缩杆(510)与所述导流盘(310)的外壁连接设置,所述连接板(520)上开设有安装孔(5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110)内设置有密封圈(60),所述第二转轴(20)的外壁与所述密封圈(60)相抵接触设置。
CN202122434896.2U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 Active CN216121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4896.2U CN216121980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4896.2U CN216121980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1980U true CN216121980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91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34896.2U Active CN216121980U (zh) 2021-10-09 2021-10-09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1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21980U (zh) 一种电机转子结构
CN212305025U (zh) 一种电驱动总成的液冷系统
CN210565139U (zh) 一种自降温式磁力泵
CN208534781U (zh) 电子水泵
CN209860001U (zh) 一种电池散热装置
CN218301148U (zh) 一种具有改善转子结构的单相异步电动机
CN208539724U (zh) 电子水泵
CN107659053B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大型潜水泵用多功能电机
CN213331613U (zh) 一种具有风机降温功能的防烫伤pp防爆风机
CN215567816U (zh) 一种具备自冷却功能的步进电机用减速机
CN212392771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防爆电机
CN212033943U (zh) 一种潜水电泵电机自循环散热装置
CN214755870U (zh) 一种可自动循环降温的电机
CN210954913U (zh) 一种大型计算机服务器的散热壳体
CN211351973U (zh) 一种改进型高压防爆电机
CN211125422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容器投切开关
CN210343737U (zh) 一种水泵用的水冷电机
CN217129886U (zh) 一种带有冷却室的托架盖
CN218897150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的冷却装置
CN217183195U (zh) 一种磁力发动机
CN218717547U (zh) 一种应用在污水提升器上的油冷外置式泵
CN215817726U (zh) 一种低振动低噪音立式电动机
CN216356313U (zh) 一种封闭式电机防水性能改善结构
CN220955935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机体降温装置
CN217607651U (zh) 一种具有自动变频器的快速减速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