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20101U - 一种接触器及电力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器及电力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0101U
CN216120101U CN202122825184.3U CN202122825184U CN216120101U CN 216120101 U CN216120101 U CN 216120101U CN 202122825184 U CN202122825184 U CN 202122825184U CN 216120101 U CN216120101 U CN 2161201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contactor
side wall
interface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51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亚闻
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51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01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01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01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及电力设备,其中,接触器包括底座、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壳体设于底座上,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主回路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极、第二极和第三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宽度适配于第一极、第二极和第三极的并列宽度;控制回路包括至少两个线圈接线端子,各线圈接线端子的接线部分别位于第一极和第三极的下方,接线部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接线部的开口端向远离第一极或第三极的一侧设置。本申请的接触器通过未在壳体内设置辅助回路,并将线圈接线端子的接线部的轴线倾斜设置,能够解决接触器成本高、体积大以及安装空间要求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接触器及电力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器及电力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接触器产品中,除主回路外,往往还都配置辅助回路。
然而,在某些场合的应用中,用户并不需要接触器配置辅助回路。由于没有相关的低成本产品,用户往往需要选择有辅助回路的接触器,这就提高了使用成本;而且,由于现有的接触器都配置有辅助回路,使得接触器的体积较大,这就提高了接触器的安装空间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器及电力设备,用户可根据具体应用场合,选择接触器是否配置有辅助回路,灵活性好,同时能够避免由于配置有不必要的辅助回路而导致接触器的成本高、安装空间要求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底座、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所述壳体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主回路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极、第二极和第三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宽度适配于所述第一极、所述第二极和所述第三极的并列宽度;所述控制回路包括至少两个线圈接线端子,各所述线圈接线端子的接线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极和所述第三极的下方,所述接线部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接线部的开口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极或所述第三极的一侧设置。
本申请接触器的技术有益效果包括:
两个侧壁分别贴合于主回路的三个极的两侧,该壳体内并未设置有辅助回路,如此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并且还能够减小该壳体的整体体积,进而减小接触器的整体体积。该接触器适用于某些无需接触器设置辅助回路的场合,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对安装空间的要求,避免由于安装空间不足而导致无法安装的情况;
由于接触器的整体体积变小,壳体内部的安装空间也变小,因此,将接线部分别设置在第一极和第三极的下方,如此使得各线圈接线端子的接线部间隔设置,避免由于二者之间距离太近而受到影响。但是由于接线部位于第一极和第三极的下方,安装时,当主回路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后,导线能够刚好位于接线部的开口端,为避免导线对接线部的连接造成影响,将接线部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倾斜设置,接线部的开口端向上设置,并向远离第一极或第三极的一侧倾斜;
在通过安装工具对接线部进行接线操作时,安装工具的轴线与接线部的轴线共线,使得安装工具可在倾斜状态下进行安装操作,避免由于导线位置的影响而无法操作。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设于所述接线部的开口端,所述导向面设有开口,所述接线部接线的安装工具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贴合于所述导向面,并能够沿所述导向面移动至所述接线部的开口端。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外壁还设有外挂接口以供安装辅助部件。
可选地,所述外挂接口包括顶挂接口,所述顶挂接口设于所述壳体的顶端。
可选地,所述外挂接口还包括侧挂接口,所述侧挂接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
可选地,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包括与各所述线圈接线端子连接的接线片,所述线圈骨架朝向侧壁的一侧设有与所述侧挂接口相适配的凹槽。
可选地,所述接线部为由螺钉所形成的接线部或由快插接套所形成的接线部。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宽度为33mm-38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接触器。
具有上述接触器的电力设备,其技术效果与上述接触器的技术效果类似,为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接触器在去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在另一角度状态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对应图3的剖视图;
图5是对应图4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通过安装工具安装本实用新型接触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内部线圈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接触器和辅助部件的爆炸图。
附图1-8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座;
2-壳体,21-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导向面,24-顶挂接口,25-侧挂接口,26-盖板;
3-主回路,31-第一极,32-第二极,33-第三极,34-主回路接线端子,35-导线;41-线圈接线端子,42-接线部,43-线圈骨架,431-凹槽,44-接线片,45-螺钉;5-安装工具;61-顶挂辅助部件,62-侧挂辅助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及电力设备,其中,电力设备包括接触器。如图1所示,接触器包括底座1、壳体2、主回路3和控制回路,其中,壳体2设于底座1的上方,主回路3和控制回路均设于壳体2内,具体的,壳体2包括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如图2所示,主回路3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第一极31、第二极32和第三极33三个极,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之间的宽度适配于第一极31、第二极32和第三极33的并列宽度,也就是说,两个侧壁分别位于主回路3的三个极的两侧,该壳体2内并未设置有辅助回路,如此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并且还能够减小该壳体2的整体体积,进而减小接触器的整体体积。
本申请中,如图1-4所示,壳体2位于底座1的上方,因此,"下"是指朝向底座1的一侧,"上"是指远离底座1的一侧。
该接触器适用于某些无需接触器设置辅助回路的场合,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对电力设备用于安装该接触器的空间要求,避免由于安装空间不足而导致无法安装的情况。
具体的,壳体2的宽度(即第一侧壁21至第二侧壁22之间的距离)为33mm-38mm,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接触器的宽度约为45mm来说,尺寸明显减小,降低对安装空间的要求。
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回路包括线圈接线端子41,线圈接线端子4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具体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四个,各线圈接线端子41分别设有接线部42,当线圈接线端子41的数量为两个时,这两个线圈接线端子41的接线部42位于主回路同一侧的第一极31和第三极33的下方,当线圈接线端子41的数量为三个或四个时,有两个线圈接线端子41的接线部42位于主回路同一侧的第一极31和第三极33的下方,其余一个或两个线圈接线端子41的接线部42位于主回路另一侧的第一极31和/或第三极33的下方。
由于接触器的整体体积变小,壳体2内部的安装空间也变小,因此,将各接线部42分别设置在第一极31和第三极33的下方,如此使得各线圈接线端子41的接线部42间隔设置,避免由于二者之间距离太近而受到影响。但是由于接线部42位于第一极31和第三极33的下方,安装时,当主回路接线端子34与导线35连接后,导线35能够刚好位于接线部42的开口端,为避免导线35对接线部42的连接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将接线部42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倾斜设置,接线部42的开口端向上设置,并向远离第一极31或第三极33的一侧倾斜。
详细的讲,接线部42的轴线如图5中AA'所示,主回路接线端子34的轴线如图5中BB'所示,具体的,BB'是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由图中可以看出,AA'和BB'并非平行设置的,并且AA'开口端的一侧与BB'之间的间距较大。当各极主回路接线端子34与导线35连接后,导线35经过接线部42的开口端,而本申请中,由于接线部42的轴线是倾斜设置的,因此,在通过安装工具5对接线部42进行接线操作时,如图6所示,安装工具5的轴线与接线部42的轴线共线,使得安装工具5可在倾斜状态下进行安装操作,避免由于导线35位置的影响而无法操作。
为方便通过安装工具5对接线部42进行接线操作,如图4所示,壳体2还开设有导向面23,该导向面23为圆弧形结构,该导向面23设于接线部42的开口端,并且导向面23的轴线与接线部42的轴线共线,导向面23在远离壳体2的一侧设有开口,安装工具5在操作时,可将安装工具5由导向面23的开口进入并贴合于导向面23,然后贴合于导向面23向接线部42的一侧滑动,直至安装工具5进入接线部42内,并进行安装操作即可。
导向面23为半圆弧形结构设置,其远离壳体2的一侧呈开放式结构并形成上述开口,如此设置,开口的开度较大,便于安装工具5由此插入。
另外,本实施例中,对于接线部4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两个接线部42可以都是由螺钉所形成的接线部,连接时,安装工具5为螺丝刀,通过螺丝刀作用于螺钉45转动以实现连接,也可以都是由快插接套所形成的接线部,或者,一个是由螺钉所形成的接线部,一个是由快插接套所形成的接线部均可。
壳体2的外壁还设有外挂接口,该外挂结构用于安装辅助部件,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触器仅设有主回路3并未设置有辅助回路,以适用于在不需要设置辅助回路的场合,降低对安装空间的要求,而对于需要设置辅助回路的场合,该接触器也是适用的,具体通过外挂接口安装辅助部件即可,灵活性好。
壳体2还包括盖板26,如图1和图3所示,该盖板26连接于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之间,并且该盖板26位于壳体2远离底座1的一侧,也就是说,该盖板26设于壳体2的顶部。上述外挂结构包括顶挂接口24,该顶挂接口24设于壳体2的盖板26,或者外挂接口包括侧挂接口25,该侧挂接口25开设于第一侧壁21和/或第二侧壁22,或者,外挂接口同时包括顶挂接口24和侧挂接口25均可。并且,可以是第一侧壁21设有侧挂接口25,也可以是第二侧壁22设有侧挂接口25,或者,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分别设有侧挂接口25均可。
控制回路还包括线圈骨架43,该线圈骨架43设于壳体2内,具体设置位置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接触器壳体2内的线圈骨架43,本实施例中,对于该线圈骨架43的具体位置并不做限制。线圈骨架43设有接线片44,接线片44与上述接线部42连接,如图7所示,该线圈骨架43朝向侧壁的一侧设有与侧挂接口25相适配的凹槽431,该凹槽431的位置大致与接线片44的位置相对应,凹槽431的设置对线圈骨架43无影响,并且该凹槽431的设置,能够为侧挂接口25的设置提供足够的空间,侧挂接口25设有沿侧壁向内凹的接口,该接口与线圈骨架43的凹槽431对应,如此一来,能够降低对无辅助回路的接触器的侧挂接口25的空间要求,提升侧挂接口25设置的灵活性。
本实施例中,可将该侧挂接口25的结构设置为与现有技术中有辅助回路的接触器的侧挂接口25的尺寸结构相同,使得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触器的顶挂接口24、侧挂接口25与现有技术的接口结构都是一样的,无需另外设置与其相匹配的辅助部件,现有技术中所用到的辅助部件可应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接触器中,进一步提升该接触器的通用性,降低成本。如图8所示,顶挂接口24可用于连接顶挂辅助部件61,侧挂接口25可用于连接侧挂辅助部件62,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壳体(2)以及设于所述壳体(2)内的主回路(3)和控制回路,所述壳体(2)设于所述底座(1)上,所述壳体(2)包括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
所述主回路(3)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极(31)、第二极(32)和第三极(33),所述第一侧壁(21)和所述第二侧壁(22)之间的宽度适配于所述第一极(31)、所述第二极(32)和所述第三极(33)的并列宽度;
所述控制回路包括至少两个线圈接线端子(41),各所述线圈接线端子(41)的接线部(4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极(31)和所述第三极(33)的下方,所述接线部(42)的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接线部(42)的开口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极(31)或所述第三极(33)的一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还设有导向面(23),所述导向面(23)设于所述接线部(42)的开口端,所述导向面(23)设有开口,所述接线部(42)接线的安装工具(5)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贴合于所述导向面(23),并能够沿所述导向面(23)移动至所述接线部(42)的开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外壁还设有外挂接口以供安装辅助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接口包括顶挂接口(24),所述顶挂接口(24)设于所述壳体(2)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挂接口还包括侧挂接口(25),所述侧挂接口(25)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21)和/或所述第二侧壁(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回路还包括线圈骨架(43),所述线圈骨架(43)包括与各所述线圈接线端子(41)连接的接线片(44),所述线圈骨架(43)朝向侧壁的一侧设有与所述侧挂接口(25)相适配的凹槽(431)。
7.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部(42) 为由螺钉所形成的接线部或由快插接套所形成的接线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宽度为33mm-38mm。
9.一种电力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
CN202122825184.3U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接触器及电力设备 Active CN2161201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5184.3U CN216120101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接触器及电力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5184.3U CN216120101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接触器及电力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0101U true CN216120101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7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5184.3U Active CN216120101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接触器及电力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01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28327C (en) Hot-plugging connection terminal for electrical energy meter
CN216120101U (zh) 一种接触器及电力设备
CN107578956A (zh) 一种插拔式小型断路器的底座
CN101908676B (zh) 接线柱
CN107578958A (zh) 一种插拔式小型断路器的底座
CN204966263U (zh) 立柱式电流互感器
CN203013642U (zh) 断路器接线端子
CN107578961A (zh) 一种用于小型断路器的插拔式断路器模块
CN209472142U (zh) 小型组合式母线转接器
CN203553059U (zh) 插拔式漏电保护开关
CN201956306U (zh) 一种保险管组件
CN201298507Y (zh) 断路器智能控制器
CN209088222U (zh) 一种便于固定安装的双排插座
CN203150481U (zh) 继电器
EP1189321A1 (en) Wiring circuit breaker and switchboard
CN204464181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CN220065591U (zh) 一种高效安装的智能断路器
CN211606277U (zh) 一种三相异步电动机接线组件
CN211125508U (zh) 一种充电系统用高压直流接触器
CN202906238U (zh) 一种模块化配电箱箱体
CN202712030U (zh) 一种多断点隔离开关
CN212935206U (zh) 环保柜
CN202817220U (zh) 一种接线座
CN218676951U (zh) 一种具有多种接线方式的接触器
CN210443414U (zh) 一种环网柜用电压互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