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4575U - 光负离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负离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4575U
CN216114575U CN202122408028.7U CN202122408028U CN216114575U CN 216114575 U CN216114575 U CN 216114575U CN 202122408028 U CN202122408028 U CN 202122408028U CN 216114575 U CN216114575 U CN 216114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ion
hole
wall
releaser
pur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80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育林
梁明
郭海浪
郑书武
何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osio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osio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osio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osio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80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4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4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4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光负离子系统,包括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和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安装在房间的天花板上,所述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安装在所述房间的墙壁上,所述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设置在房间的地面上。通过在天花板、墙壁和地面三者中的至少两个位置上设置对应结构的光负离子空气净化杀毒器,保证负离子扩散范围较广,使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光负离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光负离子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将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经EMI处理电路及雷击保护电路处理后,通过脉冲式电路,过压限流;高低压隔离等线路升为交流高压,然后通过特殊等级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存在的电子寿命只有nS级),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以此净化空气、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现有的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装置,一般都是采用落地式结构,直接放置在房间的墙角处,造成空气交换、流通较慢,负离子扩散范围较窄,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效率较低、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光负离子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效率较低、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光负离子系统,包括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和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安装在房间的天花板上,所述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安装在所述房间的墙壁上,所述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设置在房间的地面上。通过在天花板、墙壁和地面三者中的至少两个位置上设置对应结构的光负离子空气净化杀毒器,保证负离子扩散范围较广,使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包括壁挂式外壳和第一光负离子模组;所述壁挂式外壳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安装在所述房间的墙壁上;所述第一光负离子模组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负离子发生器和第一负离子释放器,所述第一壳体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处、且开设有第一扩散孔,所述第一扩散孔朝向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第一负离子释放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离子释放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其释放的负离子可通过所述第一扩散孔向外扩散。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如此设置,方便其安装在墙壁上,且第一光负离子模组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灵活。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负离子模组还包括第一紫外线光源,所述第一紫外线光源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供所述第一紫外线光源发出的紫外线向外射出的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的朝向与所述出风口的朝向相垂直。设置第一紫外线光源,空气进化和杀菌消毒更好,且第一紫外线光源结合到第一光负离子模组上,结构更紧凑;第一透光孔的朝向与出风口的朝向相垂直,可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优选地,所述壁挂式外壳内设有制冷或制热组件,所述制冷或制热组件包括热交换器、风扇叶轮和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风扇叶轮的启停。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具备了空调的制冷和制热功能,实用性更强;通过风扇叶轮的作用,还可提高空气流通速度,使房间的空气净化、杀菌消毒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包括立式外壳、第二光负离子模组和吹风装置;所述立式外壳开设有出风槽和进风孔、且位于所述房间的地面上;所述第二光负离子模组包括第二壳体、第二负离子发生器和第二负离子释放器,所述第二壳体安装在所述立式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出风槽处,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第二扩散孔、且所述第二扩散孔朝向所述出风槽,所述第二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所第二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二负离子释放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离子释放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内、且其释放的负离子可通过所述第二扩散孔向外扩散;所述吹风装置设置在所述立式外壳内以将所述立式外壳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出风槽向外吹出。第二光负离子模组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吹风装置可提高第二负离子释放器所释放的负离子的扩散速度和扩散范围,使空气净化效果和杀菌消毒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负离子模组还包括第二紫外线光源,所述第二紫外线光源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供所述第二紫外线光源发出的紫外线向外射出的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透光孔的朝向与所述出风槽的朝向相垂直。设置第二紫外线光源,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更好,且第二紫外线光源结合到第二光负离子模组上,结构更紧凑,实用性更强;第二透光孔的朝向与出风槽的朝向相垂直,可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优选地,所述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包括吸顶式安装座、第三负离子释放器、固定座和第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吸顶式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房间的天花板上、且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三负离子释放器通过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所述第三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第三负离子释放器电性连接。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结构的设计,可使其方便安装在天花板上;且通过固定座和安装孔,使第三负离子释放器方便、快速、灵活地安装在吸顶式安装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负离子释放器包括连接部和释放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有所述释放部、另一端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三负离子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座开设有相连通的夹紧孔和容置孔,所述连接部卡设在所述夹紧孔内,所述释放部位于所述容置孔内。第三负离子释放器和固定座结构如此设置,可方便第三负离子释放器的安装和拆卸、且安装稳固;固定座围住第三负离子释放器,能对第三负离子释放器起到保护作用,还能减少灰尘堆积在第三负离子释放器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外壁开设有卡紧所述吸顶式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孔处的侧壁的卡槽。开设卡槽,方便固定座的安装,且安装方便、紧固,可拆卸。
优选地,沿所述固定座插入所述安装孔内的方向,所述固定座的外壁设有由内向外延伸的导向面。如此设置,使固定座插入至安装孔过程中更加顺畅,且安装后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光负离子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天花板、墙壁和地面三者中的至少两个位置上设置对应结构的光负离子空气净化杀毒器,保证负离子扩散范围较广,使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天花板上的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产生的负离子可向下和向外扩散,在重力的作用下,负离子扩散范围更广,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效果更好;墙壁上的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产生的负离子主要向水平方向扩散,因此扩散范围也很广,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效果也更好,当然,负离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或空气流通的作用下也会在竖直方向上扩散;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发出的负离子更加容易扩散至人们的活动区域,因此负离子的效用更高。通过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和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中的至少两个相互配合形成光负离子系统,负离子扩散范围更广,使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负离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顶式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负离子释放器与固定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负离子释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光负离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光负离子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1-吸顶式安装座、111-安装孔、12-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1-连接部、122-释放部、13-固定座、131-夹紧孔、132-容置孔、133-卡槽、134-导向面、2-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1-壁挂式外壳、211- 进风口、212-出风口、22-第一光负离子模组、221-第一壳体、2211-第一扩散孔、 2212-第一透光孔、222-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3-第一紫外线光源、23-制冷或制热组件、231-热交换器、232-风扇叶轮、233-总控制器、3-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 31-立式外壳、311-出风槽、312-进风孔、32-第二光负离子模组、321-第二壳体、3211-第二扩散孔、3212-第二透光孔、322-第二负离子发生器、323-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4-第二紫外线光源、4-房间、41-天花板、42-墙壁、43-地面。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13所示,光负离子系统,包括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和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安装在房间4的天花板41上,所述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安装在所述房间4的墙壁42上,所述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设置在房间4的地面 43上。
光负离子系统用于对房间4(如卧室、客厅、办公室、会议室等房间4)进行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具体是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和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均具有对空气进行净化和杀菌消毒的作用,比如三者通过向空气中释放负离子来达到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的效果;房间4包括地面43、墙壁42和天花板41,地面43、墙壁42和天花板41围设成封闭的房间4。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和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均位于房间4内,且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对应安装在天花板41上,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对应安装在墙壁42上,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对应放置在地面43上。应当注意的是,光负离子系统包含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和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中的至少两个;比如:光负离子系统包含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和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或者光负离子系统包含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和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或者是光负离子系统包含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和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或者是光负离子系统同时包含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和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
现有的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装置,一般都是采用落地式结构,直接放置在房间4的墙角处,造成空气交换、流通较慢,负离子扩散范围较窄,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效率较低、效果较差。而本技术方案,通过在天花板41、墙壁42 和地面43三者中的至少两个位置上设置对应结构的光负离子空气净化杀毒器,保证负离子扩散范围较广,使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天花板41上的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产生的负离子可向下和向外扩散,在重力的作用下,负离子扩散范围更广,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效果更好;墙壁42上的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产生的负离子主要向水平方向扩散,因此扩散范围也很广,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效果也更好,当然,负离子在重力的作用下、或空气流通的作用下也会在竖直方向上扩散;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发出的负离子更加容易扩散至人们的活动区域,因此负离子的效用更高。通过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和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中的至少两个相互配合形成光负离子系统,负离子扩散范围更广,使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经试验,在30个立方米的空间内设置光负离子系统,且光负离子系统包括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和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同时开启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和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经过1小时后,测得光负离子系统对空气H3N2病毒杀灭率为99.99%;经过2小时后,测得光负离子系统对物体表面H3N2病毒杀灭率为99.52%。
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包括壁挂式外壳21和第一光负离子模组22;所述壁挂式外壳21开设有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且安装在所述房间4的墙壁42上;所述第一光负离子模组22包括第一壳体221、第一负离子发生器和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所述第一壳体221安装在所述出风口212处、且开设有第一扩散孔2211,所述第一扩散孔2211朝向所述出风口212,所述第一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其释放的负离子可通过所述第一扩散孔2211向外扩散。
壁挂式外壳21为中空的壳体,在壁挂式外壳21上开设有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外部的空气可通过进风口211进入到壁挂式外壳21内,而壁挂式外壳21内的空气可通过出风口212流通至外部空间。第一光负离子模组22包括第一壳体221、第一负离子发生器(图中未示出)和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第一壳体221用于安装固定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安装在第一壳体221上、且位于第一扩散孔2211处,第一负离子发生器与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电性连接,第一负离子发生器可控制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释放高压以产负离子,产生的负离子可通过第一扩散孔2211扩散至第一壳体221 外,然后再通过出风口212向外扩散,以净化空气、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第一负离子发生器可安装在第一壳体221的外侧壁、第一壳体221内、壁挂式外壳21或其他位置上。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具体可为负离子碳刷或负离子针尖,负离子碳刷耐冲击,而负离子针尖容易放电,可根据需求选择。第一扩散孔2211 朝向出风口212,即第一扩散孔2211正对出风口212,从第一扩散孔2211释放出的负离子直接通过出风口212向外扩散,保证负离子扩散范围较广。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如此设置,方便其安装在墙壁42上,且第一光负离子模组 22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灵活;壁挂式外壳21上还可同时设有多个第一光负离子模组22,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效果更好;从第一扩散孔2211释放出的负离子直接通过出风口212向外扩散,负离子扩散范围更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负离子模组22还包括第一紫外线光源223,所述第一紫外线光源223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221内,所述第一壳体221开设有供所述第一紫外线光源223发出的紫外线向外射出的第一透光孔2212,所述第一透光孔2212的朝向与所述出风口212的朝向相垂直。
第一壳体221内部中空,第一紫外线光源223位于第一壳体221内;第一紫外线光源223用于发出紫外线,紫外线可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紫外线可直接通过第一透光孔2212向外射出以对外部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第一透光孔2212 的朝向与出风口212的朝向相垂直;假设出风口212的朝向是前方,则第一透光孔2212的朝向是左侧或右侧;以此保证第一紫外线光源223发出的紫外线不会通过出风口212直射到外面。设置第一紫外线光源223,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更好,且第一紫外线光源223结合到第一光负离子模组22上,结构更紧凑;第一透光孔2212的朝向与出风口212的朝向相垂直,可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壁挂式外壳21内设有制冷或制热组件23,所述制冷或制热组件23包括热交换器231、风扇叶轮232和总控制器233,所述总控制器233 用于控制所述热交换器231和所述风扇叶轮232的启停。
制冷或制热组件23包括热交换器231、风扇叶轮232和总控制器233,总控制器233用于控制热交换器231和风扇叶轮232的启停。热交换器231用于与从进风口211进入到壁挂式外壳21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将交换后的空气输送至出风口212,即外部空气从进风口211进入至壁挂式外壳21内,然后与热交换器231进行热交换,接着再从出风口212输出到外部。风扇叶轮232用于促进空气的流通,并控制空气按照进风口211--热交换器231--出风口212的路径流通;总控制器233用于控制热交换器231和风扇叶轮232的开启或停止。当壁挂式外壳21内设置制冷或制热组件23时,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具备了空调的制冷和制热功能,即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等同于具有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功能的空调,在现有的空调上增设第一光负离子模组22即可形成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实用性更强;通过风扇叶轮232的作用,还可提高空气流通速度,使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产生的负离子扩散范围更广,第一紫外线光源223杀菌消毒后的空气更加快速地与房间4的空气进行交换,使房间4的空气净化、杀菌消毒效果更好。
如图11至图13所示,所述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包括立式外壳31、第二光负离子模组32和吹风装置;所述立式外壳31开设有出风槽311和进风孔312、且位于所述房间4的地面43上;所述第二光负离子模组32包括第二壳体321、第二负离子发生器322和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3,所述第二壳体321安装在所述立式外壳31内、且位于所述出风槽311处,所述第二壳体321开设有第二扩散孔3211、且所述第二扩散孔3211朝向所述出风槽311,所述第二负离子发生器322安装在所第二壳体321内、且与所述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321内、且其释放的负离子可通过所述第二扩散孔3211向外扩散;所述吹风装置设置在所述立式外壳31内以将所述立式外壳31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出风槽311向外吹出。
立式外壳31为中空的壳体,在立式外壳31上开设有出风槽311和进风孔 312,立式外壳31外部的空气可通过进风孔312进入到立式外壳31内,立式外壳31内的空气可通过出风槽311扩散到立式外壳31外部。第二光负离子模组 32包括第二壳体321、第二负离子发生器322和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3;第二壳体321为中空的壳体,其用于安装固定第二负离子发生器322和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3;第二负离子发生器322和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3均安装在第二壳体321内,且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3与第二负离子发生器322电性连接,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3位于第二扩散孔3211处,第二负离子发生器322可控制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释放高压以产生负离子,产生的负离子可通过第二扩散孔 3211扩散至第二壳体321外,然后再通过出风槽311向外扩散,以净化空气、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3具体可为负离子碳刷或负离子针尖,负离子碳刷耐冲击,而负离子针尖容易放电,可根据需求选择。第二扩散孔3211朝向所述出风槽311,使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3释放出的负离子更加靠近出风槽311、更容易从出风槽311扩散至立式外壳31外部。在立式外壳31 还设有吹风装置(如风扇,图中未示出),吹风装置工作时的吹向是朝向出风槽 311,即开启吹风装置,可加速立式外壳31内的空气通过出风槽311向外流通;因此,可提高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3所释放的负离子的扩散速度和扩散范围,使空气净化效果和杀菌消毒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光负离子模组32还包括第二紫外线光源324,所述第二紫外线光源324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321内,所述第二壳体321开设有供所述第二紫外线光源324发出的紫外线向外射出的第二透光孔3212,所述第二透光孔3212的朝向与所述出风槽311的朝向相垂直。
第二壳体321内部中空,第二紫外线光源324位于第二壳体321内;第二紫外线光源324用于发出紫外线,紫外线可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紫外线可直接通过第二透光孔3212向外射出以对外部空气进行杀菌消毒。第二透光孔3212 的朝向与出风槽311的朝向相垂直;假设出风槽311的朝向是前方,则第二透光孔3212的朝向是左侧或右侧;以此保证第二紫外线光源324发出的紫外线不会通过出风槽311直射到外面。设置第二紫外线光源324,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更好,且第二紫外线光源324结合到第二光负离子模组32上,结构更紧凑,实用性更强;第二透光孔3212的朝向与出风槽311的朝向相垂直,可避免紫外线直接照射人体、对人体造成伤害。紫外线对立式外壳31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后,再利用吹风装置将杀菌消毒后的空气通过出风槽311吹出,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和杀菌消毒效果。
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包括吸顶式安装座11、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固定座13和第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吸顶式安装座11 安装在所述房间4的天花板41上、且开设有安装孔111,所述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通过所述固定座13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11处,所述第三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电性连接。
吸顶式安装座11具体为圆盘状,类似于吸顶灯的灯盘;安装孔111具体开设在吸顶式安装座11的侧壁,安装孔111开设有多个,且绕吸顶式安装座11 的圆心均匀分布。固定座13嵌设在安装孔111内,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固定在固定座13上,且与第三负离子发生器(图中未示出)电性连接;第三负离子发生器具体可固定在吸顶式安装座11或其他位置上;第三负离子发生器可控制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释放高压以产生负离子,产生的负离子可直接扩散至吸顶式安装座11外部,以净化空气、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同样地,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具体可为负离子碳刷或负离子针尖。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结构的设计,可使其方便安装在天花板41上;且通过固定座13和安装孔111,使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方便、快速、灵活地安装在吸顶式安装座11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包括连接部121和释放部122,所述连接部121的一端设有所述释放部122、另一端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三负离子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座13开设有相连通的夹紧孔131和容置孔132,所述连接部121卡设在所述夹紧孔131内,所述释放部122位于所述容置孔132内。
连接部121用于将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固定在固定座13上,释放部122 用于释放负离子;释放部122具体安装在连接部121上,电线(图中未示出) 与连接部121,连接部121的直径一般大于电线的直径;在固定座13上开设有夹紧孔131和容置孔132,夹紧孔131用于夹紧连接部121,容置孔132用于容纳释放部122,夹紧孔131和容置孔132相互连通,且贯通固定座13的两端;连接部121卡设在夹紧孔131内,即连接部121与夹紧孔131过盈配合,通过夹紧孔131夹紧连接部121来将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安装在固定座13上;容置孔132位于靠近吸顶式安装座11外部的一侧,当连接部121被夹紧于夹紧孔内时,释放部122位于容置孔132内。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和固定座13结构如此设置,可方便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的安装和拆卸、且安装稳固;固定座 13围住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能对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起到保护作用,还能减少灰尘堆积在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13的外壁开设有卡紧所述吸顶式安装座11在所述安装孔111处的侧壁的卡槽133。
固定座13主体形状类似中空的圆柱体结构,在固定座13的外壁开设有卡槽133,卡槽133为环装凹槽;当固定座13卡设在安装孔111内时,吸顶式安装座11在安装孔111处的侧壁(即安装孔111侧壁的位置)卡设在卡槽133内,以此将固定座13稳固地安装在安装孔111内。开设卡槽133,方便固定座13 的安装,且安装方便、紧固,可拆卸。
进一步地,沿所述固定座13插入所述安装孔111内的方向,所述固定座 13的外壁设有由内向外延伸的导向面134。
固定座13为一体式结构,具体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将固定座 13从吸顶式安装座11的外侧插入至安装孔111内以此将此固定。固定座13的外壁设有导向面134,沿固定座13的插入方向,导向面134由内向外延伸;即,导向面134靠近吸顶式安装座11内部的一端更加靠近固定座13的圆心,导向面134靠近吸顶式安装座11外部的一端更加远离固定座13的圆心。如此设置,使固定座13插入至安装孔111过程中更加顺畅,且安装后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光负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和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中的至少两个;所述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安装在房间(4)的天花板(41)上,所述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安装在房间(4)的墙壁(42)上,所述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设置在房间(4)的地面(4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负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挂式光负离子净化器(2)包括壁挂式外壳(21)和第一光负离子模组(22);所述壁挂式外壳(21)开设有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且安装在所述墙壁(42)上;所述第一光负离子模组(22)包括第一壳体(221)、第一负离子发生器和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所述第一壳体(221)安装在所述出风口(212)处、且开设有第一扩散孔(2211),所述第一扩散孔(2211)朝向所述出风口(212),所述第一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其释放的负离子可通过所述第一扩散孔(2211)向外扩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负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负离子模组(22)还包括第一紫外线光源(223),所述第一紫外线光源(223)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221)内,所述第一壳体(221)开设有供所述第一紫外线光源(223)发出的紫外线向外射出的第一透光孔(2212),所述第一透光孔(2212)的朝向与所述出风口(212)的朝向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负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挂式外壳(21)内设有制冷或制热组件(23),所述制冷或制热组件(23)包括热交换器(231)、风扇叶轮(232)和总控制器(233),所述总控制器(233)用于控制所述热交换器(231)和所述风扇叶轮(232)的启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负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光负离子净化器(3)包括立式外壳(31)、第二光负离子模组(32)和吹风装置;所述立式外壳(31)开设有出风槽(311)和进风孔(312)、且位于所述地面(43)上;所述第二光负离子模组(32)包括第二壳体(321)、第二负离子发生器(322)和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3),所述第二壳体(321)安装在所述立式外壳(31)内、且位于所述出风槽(311)处,所述第二壳体(321)开设有第二扩散孔(3211)、且所述第二扩散孔(3211)朝向所述出风槽(311),所述第二负离子发生器(322)安装在所第二壳体(321)内、且与所述第二负离子释放器(32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离子释放器(222)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321)内、且其释放的负离子可通过所述第二扩散孔(3211)向外扩散;所述吹风装置设置在所述立式外壳(31)内以将所述立式外壳(31)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出风槽(311)向外吹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负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负离子模组(32)还包括第二紫外线光源(324),所述第二紫外线光源(324)安装在所述第二壳体(321)内,所述第二壳体(321)开设有供所述第二紫外线光源(324)发出的紫外线向外射出的第二透光孔(3212),所述第二透光孔(3212)的朝向与所述出风槽(311)的朝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负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顶式光负离子净化器(1)包括吸顶式安装座(11)、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固定座(13)和第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吸顶式安装座(11)安装在所述房间(4)的天花板(41)上、且开设有安装孔(111),所述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通过所述固定座(13)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11)处,所述第三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负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负离子释放器(12)包括连接部(121)和释放部(122),所述连接部(121)的一端设有所述释放部(122)、另一端通过电线与所述第三负离子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固定座(13)开设有相连通的夹紧孔(131)和容置孔(132),所述连接部(121)卡设在所述夹紧孔(131)内,所述释放部(122)位于所述容置孔(132)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负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3) 的外壁开设有卡紧所述吸顶式安装座(11)在所述安装孔(111)处的侧壁的卡槽(1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负离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固定座(13)插入所述安装孔(111)内的方向,所述固定座(13)的外壁设有由内向外延伸的导向面(134)。
CN202122408028.7U 2021-09-30 2021-09-30 光负离子系统 Active CN216114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8028.7U CN216114575U (zh) 2021-09-30 2021-09-30 光负离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8028.7U CN216114575U (zh) 2021-09-30 2021-09-30 光负离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4575U true CN216114575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90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8028.7U Active CN216114575U (zh) 2021-09-30 2021-09-30 光负离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4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175512A1 (en) Electro-optical air sterilizer with ionizer
JP3100717U (ja) 円柱状光電子式空気清浄機
KR101961730B1 (ko) 살균기능을 갖는 자유 조립식 평판형 led 등기구
CN216114575U (zh) 光负离子系统
US20220176287A1 (en) Wall-mounted air purifier
JP3999207B2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器付きダウンライト
EP4134106A2 (en) Uvc led disinfecting device
CN213146751U (zh) 挂壁式杀菌型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739284U (zh) 空调杀菌结构及柜式空调器
KR20120133286A (ko) 벽걸이형 공기 살균기
CN212870119U (zh) 一种杀菌除臭功能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11695153U (zh) 紫外灯杀菌模块及空调器
CN211724144U (zh) 一种拼装式空气消毒器
CN215832061U (zh) 一种带有光负离子模组的空调
CN211214589U (zh) 一种光等离子空气消毒器
CN215723972U (zh) 一种杀菌消毒空气净化的光负离子电器模块、换气扇及空调
CN211739283U (zh) 空调杀菌装置及空调器
JP2021177837A (ja) 殺菌装置付き空気循環装置
WO2023245348A1 (zh) 具有消毒功能的装置和照明装置
JP3103312U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器付きダウンライト
CN215597528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208133U (zh) 宾馆酒店客房专用消毒杀菌净化空气一体装置
CN215909320U (zh) 一种吊顶
CN213251642U (zh)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CN212974726U (zh) 一种空气除菌消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