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4349U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4349U
CN216114349U CN202122625065.3U CN202122625065U CN216114349U CN 216114349 U CN216114349 U CN 216114349U CN 202122625065 U CN202122625065 U CN 202122625065U CN 216114349 U CN216114349 U CN 216114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flow fan
air conditioner
cross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250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玉乾
李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250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4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4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4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空调器的壳体内设置有贯流风扇、蒸发器与清扫组件,其中清扫组件设置在所述贯流风扇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用于对所述贯流风扇和所述蒸发器进行清扫;所述清扫组件包括清扫刷与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清扫刷在非清扫状态的第一位置、清扫所述贯流风扇的第二位置、清扫所述蒸发器的第三位置之间切换。解决了室内空调器因出风机构因灰尘造成出风量低的问题,可实现对贯流风扇与蒸发器的分别清扫。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已成为生活中必备的家用电器之一。现有的空调器方面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技术水平,使得空调器中的各零部件的使用年限较长,使用年限平均可达到十年以上。虽然空调器的使用寿命较长,但是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会逐渐变差;大多数空调在使用一年后,制冷制热效果就会明显变差,造成空调的耗电量大幅增加,长期高耗电量带来的费用可达到甚至远超过购一台新空调的成本,因此,几乎所有空调都未被使用到其报废,造成了空调使用价值的浪费。尤其,对于几千甚至上万的贵重家电空调来说,用了几年后,犹如鸡肋,扔掉可惜,不扔掉太耗电,效果也不好。
现有的空调器耗电大及制冷制热效果差的原因主要是空调的出风机构-蒸发器和风扇上积累了大量的灰尘,造成出风量降低,换热能力下降,功率上升,且用户无法自行拆卸清洗。因此,提出一种可供用户清洗蒸发器和贯流风扇的室内空调器方案,非常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其包括清扫组件,通过所述清扫组件对室内空调器,解决了室内空调器因出风机构因灰尘造成出风量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清扫组件的清扫方式,通过清扫刷分别清扫贯流风扇与蒸发器,实现对出风机构的清扫。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清扫组件的安装位置,所述清扫组件安装于贯流风扇与蒸发器之间,可实现对贯流风扇与蒸发器分别清扫。仅在室内空调器原有结构做较小改变,便可实现对贯流风扇和蒸发器清扫的功能。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清扫组件的驱动方式,实现清扫组件的平移与旋转相结合的驱动方式,以实现不同清扫状态。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所述清扫组件清扫贯流风扇和蒸发器的驱动方式,平移过程中,通过控制清扫刷与贯流风扇和蒸发器之间的距离,实现对贯流风扇、蒸发器不同力度清洁。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驱动组件的结构,通过两个电机的设置,分别驱动清扫组件平移与旋转,保证清扫组件运行过程的稳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改进了驱动组件的结构,通过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的设置,实现清扫组件的平移与旋转的稳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贯流风扇与蒸发器;
清扫组件,设置在所述贯流风扇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用于对所述贯流风扇和所述蒸发器进行清扫;所述清扫组件包括清扫刷与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清扫刷在非清扫状态的第一位置、清扫所述贯流风扇的第二位置、清扫所述蒸发器的第三位置之间切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清扫刷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切换;
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清扫刷旋转,以清扫蒸发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
所述第一安装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安装件转动连接有齿轮;
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有齿条与清扫刷;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连接;所述清扫刷与所述第二安装件转动连接;
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形成齿轮齿条传动,带动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相对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清扫刷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平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扫刷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清扫刷与所述贯流风扇、所述蒸发器均不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扫刷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清扫刷与所述贯流风扇相抵接,通过所述清扫刷与所述贯流风扇的相对运动实现对所述贯流风扇的清扫。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贯流风扇的转动实现所述清扫刷对所述贯流风扇的清扫。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扫刷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蒸发器处于所述清扫刷的转动半径范围内,通过所述清扫刷与所述蒸发器的相对运动实现对所述蒸发器的清扫。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清扫刷旋转实现对所述蒸发器的清扫。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扫刷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旋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中A-A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内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齿条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齿条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200、贯流风扇;300、蒸发器;400、清扫刷; 410、转轴;500、驱动机构;510、第一电机;520、第二电机;530、第一安装件;540、第二安装件;550、齿轮;560、齿条;570、滚轮; 580、滑槽;590、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300 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300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300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300。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300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室内单元,通过管连接到安装在室外空间中的室外单元。室外单元中可设有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外风扇、膨胀器和制冷循环的类似部件,室内单元中也可设有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风扇。
例如,室内单元可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壁上的壁挂式室内单元。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室内单元,包括壳体100,壳体100中安装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多个部件。壳体100包括至少部分打开的前表面、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壁上且设有安装板的后表面、限定底部构造的底表面、设置在底表面的两侧的侧表面、以及限定顶部外观的顶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空调器室内机的面向用户的方向为“前”,反之,远离用户的方向为“后”。
前表面的打开部分的前方处设有前面板,前面板限定室内单元的前外观。
安装板联接到后表面。安装板中可限定联接到壁的安装孔。例如,安装板可以联接到壁上,且壳体100可设置为安装在安装板上。
壳体100可以是在分离式空调的情况下设置室内空间中的室内单元壳体100,也可以是一体式空调的情况下的空调的自身壳体100。而且,在广义上,前面板可被理解为壳体100的一个部件。
壳体100,包括:进风口,室内空气通过该进风口被引入;以及出风口,通过进风口引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该出风口排放到室内空间。
可通过打开壳体100的上部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进风口,且可通过打开壳体100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出风口。
而且,进风口上可以设有防止引入异物的吸入格栅,出风口上可以设有排放格栅。
可移动地设置为打开或关闭出风口的排放扇叶设置在出风口的一侧。
当排放扇叶打开时,壳体100内的调节过的空气可以被排放到室内空间中。
例如,排放扇叶可以通过允许排放扇叶的下部向上旋转来打开。
如图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内设置有贯流风扇 200与蒸发器300、清扫组件;其中,清扫组件设置在所述贯流风扇200 与所述蒸发器300之间,用于对所述贯流风扇200和所述蒸发器300进行清扫;所述清扫组件包括清扫刷400与驱动机构500,所述驱动机构500 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清扫刷400在非清扫状态的第一位置、清扫所述贯流风扇200的第二位置、清扫所述蒸发器300的第三位置之间切换。如图3 所示的清扫刷为清扫蒸发器的状态。
优选地,清扫刷400的长度大于等于贯流风扇200和蒸发器300的长度,以便于可全面清洁贯流风扇200和蒸发器300。
优选地,清扫组件设置于空气流动的上游区域,上游区域空气流速低,减少因附加结构引起风量减小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结构可设置为一组或两组;当驱动机构500设置为一组时,驱动机构500设置在室内空调器壳体100内的侧面,优选地,设置在远离电装盒一端;清扫刷400一端部与驱动机构500连接,另一端部与壳体100连接。当驱动机构500设置为两组时,两组驱动机构500设置在室内空调器壳体100内的两个相对侧面,两组驱动机构500 同步运行,以保证清扫刷400平稳的运行。
如图6-10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件530与第二安装件540;所述第一安装件530与第二安装件540通过齿轮550齿条560驱动相对运动;所述齿轮550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件530上,所述齿条56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件540上;所述齿轮 550通过第一电机510驱动转动。所述第二安装件540还转动连接有清扫刷400,所述清扫刷400的转轴410贯穿所述第二安装件540,贯穿端与第二电机520的电机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第一安装件530与第二安装件540为嵌套结构,所述第二安装件540嵌套于所述第一安装件530内;第二安装件540顶部设置有齿条560,所述齿条560与第一安装件530内转动连接的齿轮550啮合。所述清扫刷400的转轴410贯穿第一安装件530和第二安装件540;所述第一安装件530开设有滑槽580,所述转轴410与第一安装件530滑动连接;所述转轴410与第二安装件540转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安装件530内设置有滑轨590,所述第二安装件540沿所述滑轨590与所述第一安装件530相对滑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安装件530与第二安装件540的嵌套结构中,其相对滑动面设置有滚轮570。
其中,电机有两种:一种为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电源线路与控制系统的遥控电路连接;另一种为普通电机,电机的电源线路与控制系统的遥控电路连接。第一电机510可采用步进电机或普通电机,第一电机510的电源线路与控制系统的遥控电路连接;第二电机520可采用步进电机或普通电机,第二电机520的电源线路与控制系统的遥控电路连接;室内空调器配置遥控器,遥控器上设置清理按键。用户通过遥控器控制室内空调器进行清扫操作,控制系统控制清扫组件分别清扫贯流风扇200与蒸发器300,清扫顺序预先设定:可以是先清扫贯流风扇200,然后清扫蒸发器300,最后回到非工作状态;也可以是先清扫蒸发器300,然后清扫贯流风扇200,最后回到非工作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贯流风扇200与蒸发器300的清扫程序也可以单独设置。用户通过遥控器控制室内空调器进行清扫贯流风扇200操作,控制系统控制清扫组件清扫贯流风扇200,清扫完成后,清扫刷400回到非工作状态;用户通过遥控器控制室内空调器进行清扫蒸发器300操作,控制系统控制清扫组件清扫蒸发器300,清扫刷400回到非工作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510驱动所述清扫刷 400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平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扫刷40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清扫刷400与所述贯流风扇200、所述蒸发器300均不接触。
清扫刷400处于第一位置时,其贯流风扇200和蒸发器300均不接触,贯流风扇200与蒸发器300均可正常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清扫刷400为长条状,其长度与贯流风扇200和蒸发器300相匹配;清扫刷400也可设置为若干小刷的组合,多个小刷并排设置,组成成长条状清扫刷400。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扫刷40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清扫刷400与所述贯流风扇200相抵接,通过所述清扫刷400与所述贯流风扇200的相对运动实现对所述贯流风扇200的清扫。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贯流风扇200的转动实现所述清扫刷400对所述贯流风扇200的清扫。
需要清理贯流风扇200时,第一电机510驱动齿轮550与齿条560啮合,带动清扫刷400向贯流风扇200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清扫刷400 与贯流风扇200相抵接,通过贯流风扇200的转动,清扫刷400与贯流风扇200相互摩擦,以完成对贯流风扇200的清扫。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清扫刷与贯流风扇之间距离,完成不同的清洁力度的清扫。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扫刷400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蒸发器300处于所述清扫刷400的转动半径范围内,通过所述清扫刷 400与所述蒸发器300的相对运动实现对所述蒸发器300的清扫。
优选地,通过所述清扫刷400旋转实现对所述蒸发器300的清扫。所述清扫刷400通过所述驱动机构500驱动旋转。
需要清理蒸发器300时,第一电机510驱动齿轮550与齿条560啮合,带动清扫刷400向蒸发器300移动至第三位置,此时,蒸发器300在所述清扫刷400的转动半径范围内,通过第二电机520驱动清扫刷400转动,清扫刷400与蒸发器300相互摩擦,以完成对蒸发器300的清扫。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构思,改进了一种室内空调器,其包括清扫组件,通过所述清扫组件对室内空调器,解决了室内空调器因出风机构因灰尘造成出风量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构思,清扫组件的清扫方式,通过清扫刷分别清扫贯流风扇与蒸发器,实现对出风机构的清扫。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构思,改进了所述清扫组件的安装位置,所述清扫组件安装于贯流风扇与蒸发器之间,可实现对贯流风扇与蒸发器分别清扫。仅在室内空调器原有结构做较小改变,便可实现对贯流风扇和蒸发器清扫的功能。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构思,改进了所述清扫组件的驱动方式,实现清扫组件的平移与旋转相结合的驱动方式,以实现不同清扫状态。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构思,改进了所述清扫组件清扫贯流风扇和蒸发器的驱动方式,平移过程中,通过控制清扫刷与贯流风扇和蒸发器之间的距离,实现对贯流风扇、蒸发器不同力度清洁。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构思,改进了驱动组件的结构,通过两个电机的设置,分别驱动清扫组件平移与旋转,保证清扫组件运行过程的稳定。
根据本申请的第七构思,改进了驱动组件的结构,通过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的设置,实现清扫组件的平移与旋转的稳定。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贯流风扇与蒸发器;
清扫组件,设置在所述贯流风扇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用于对所述贯流风扇和所述蒸发器进行清扫;所述清扫组件包括清扫刷与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清扫刷在非清扫状态的第一位置、清扫所述贯流风扇的第二位置、清扫所述蒸发器的第三位置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清扫刷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切换;
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清扫刷旋转,以清扫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
所述第一安装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安装件转动连接有齿轮;
所述第二安装件设置有齿条与清扫刷;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固定连接;所述清扫刷与所述第二安装件转动连接;
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形成齿轮齿条传动,带动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安装件相对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清扫刷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平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刷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清扫刷与所述贯流风扇、所述蒸发器均不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刷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清扫刷与所述贯流风扇相抵接,通过所述清扫刷与所述贯流风扇的相对运动实现对所述贯流风扇的清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贯流风扇的转动实现所述清扫刷对所述贯流风扇的清扫。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刷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蒸发器处于所述清扫刷的转动半径范围内,通过所述清扫刷与所述蒸发器的相对运动实现对所述蒸发器的清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清扫刷旋转实现对所述蒸发器的清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室内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刷通过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旋转。
CN202122625065.3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室内空调器 Active CN216114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5065.3U CN216114349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室内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5065.3U CN216114349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室内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4349U true CN216114349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0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25065.3U Active CN216114349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室内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4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6316B (zh) 贯流风机、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风口控制方法
CN101464040A (zh) 吊顶式空调器自动升降回风隔栅装置
CN212618786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1464030A (zh) 分体式空调器压缩机的降温结构
CN216114349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7817035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265779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06243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4664803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091438U (zh) 空调电冰箱
CN111412546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清洁控制方法
CN21500191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1464041A (zh) 吊顶式空调器四风口导风叶片结构
CN21576540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5765411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3146764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832839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769575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01178196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双风扇结构
CN112212408A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693758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755996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1103962Y (zh) 移动式空调
CN218763721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机
CN218119938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