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08866U - 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08866U
CN216108866U CN202121368040.3U CN202121368040U CN216108866U CN 216108866 U CN216108866 U CN 216108866U CN 202121368040 U CN202121368040 U CN 202121368040U CN 216108866 U CN216108866 U CN 216108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handle
bottom end
filter
civil engin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80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幸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 Zhia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3680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08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08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08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腔室,过滤腔室的底端设置有流动槽,并且过滤腔室的内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收集箱,连接板上设置有上下通透的溢流槽,过滤箱的底端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地脚,并且过滤箱的底端前侧和后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板,箱盖的底端与过滤箱的顶端接触,并且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下水槽,箱盖的底端前侧和后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解决了大多不便对进入水沟内部的流水进行过滤,致使水流中的泥沙进入水沟,从而影响水沟中水流的流动,甚至使影响水沟的排水效果导致出现城市内涝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在建造各类工程设施前需要考虑城市排水能力和工程设施的排水能力,为避免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通常建设水沟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和工程设施的排水能力,而水沟在使用中通常需要搭配的土木工程用盖板,避免行人和车辆掉落在水沟内,现有土木工程用盖板在使用中发现,大多不便对进入水沟内部的流水进行过滤,致使水流中的泥沙进入水沟,从而影响水沟中水流的流动,甚至使影响水沟的排水效果导致出现城市内涝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解决了大多不便对进入水沟内部的流水进行过滤,致使水流中的泥沙进入水沟,从而影响水沟中水流的流动,甚至使影响水沟的排水效果导致出现城市内涝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包括过滤箱,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腔室,还包括箱盖,所述过滤腔室的底端设置有流动槽,并且过滤腔室的内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上下通透的溢流槽,所述过滤箱的底端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地脚,并且过滤箱的底端前侧和后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过滤腔室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置有安装斜面,所述箱盖的底端与过滤箱的顶端接触,并且过滤箱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下水槽,箱盖的底端前侧和后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置有移动斜面,所述移动斜面与安装斜面相适配,所述箱盖的顶端通过滑动通孔滑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底端设置有止位块,所述把手的底端箱盖的底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撑地脚为圆台形,并且支撑地脚的直径从下道上逐渐变大。
优选的,所述箱盖的顶端设置有沉头槽,所述沉头槽的形状与把手的形状相适配,并且沉头槽的内壁与把手的外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过滤腔室的底端设置有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顶端设置有疏水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土木工程用盖板,通过在箱盖上设置下水槽,外界的水流从下水槽中进入过滤腔室中的收集箱中,水流积攒到收集箱中,当水流的液位超过收集箱的高度,水流经连接板上的溢流槽,流动到过滤腔室的底端,再经过滤箱上的流动槽流动到水沟内,从而达到避免外界水流中泥沙直接流动到水沟中,从而导致影响水沟中水流的流动,甚至使堵塞水沟,通过设置把手,对把手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把手在滑动通孔中向上滑动,直到止位板的顶端向箱盖的底端接触,把手停止向上移动,当继续对把手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把手带动箱盖向上移动,从而打开箱盖,进而对收集箱中的杂物进行清理,并且当取消对把手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后,把手由于自身的重力向下滑动,直到把手的底端与箱盖的顶端接触,从而便于避免绊倒行人,通过设置支撑地脚,便于对过滤箱在水沟的边壁上进行支撑,从而提高过滤箱在水沟边壁上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安装板和导向板,便于放置箱盖和过滤箱时,通过移动斜面和导向斜面进行导向,从而达到便于安装和放置箱盖的盖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过滤箱;2、过滤腔室;3、流动槽;4、连接板;5、收集箱; 6、溢流槽;7、支撑地脚;8、导向板;9、下水槽;10、安装板;11、把手; 12、止位块;13、沉头槽;14、导流板;15、疏水层;16、箱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腔室2,还包括箱盖16,过滤腔室2的底端设置有流动槽3,并且过滤腔室2的内部通过连接板4固定连接有收集箱5,连接板4上设置有上下通透的溢流槽6,过滤箱1的底端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地脚7,并且过滤箱1 的底端前侧和后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板8,导向板8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置有导向斜面,过滤腔室2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置有安装斜面,箱盖16的底端与过滤箱1的顶端接触,并且过滤箱1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下水槽9,箱盖16 的底端前侧和后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置有移动斜面,移动斜面与安装斜面相适配,箱盖16的顶端通过滑动通孔滑动连接有把手11,把手11底端设置有止位块12,把手11的底端箱盖16的底端接触,通过在箱盖16上设置下水槽9,外界的水流从下水槽9中进入过滤腔室2中的收集箱5中,水流积攒到收集箱5中,当水流的液位超过收集箱5的高度,水流经连接板4上的溢流槽6,流动到过滤腔室2的底端,再经过滤箱1上的流动槽3流动到水沟内,从而达到避免外界水流中泥沙直接流动到水沟中,从而导致影响水沟中水流的流动,甚至使堵塞水沟,通过设置把手11,对把手1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把手11在滑动通孔中向上滑动,直到止位板的顶端向箱盖16的底端接触,把手11停止向上移动,当继续对把手1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把手11带动箱盖16向上移动,从而打开箱盖16,进而对收集箱5中的杂物进行清理,并且当取消对把手1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后,把手11由于自身的重力向下滑动,直到把手11的底端与箱盖16的顶端接触,从而避免绊倒行人,通过设置支撑地脚7,便于对过滤箱1在水沟的边壁上进行支撑,从而提高过滤箱1在水沟边壁上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有安装板10和导向板8,便于放置箱盖16和过滤箱1时,通过移动斜面和导向斜面进行导向,从而达到便于安装和放置箱盖16的盖板,支撑地脚7为圆台形,并且支撑地脚7的直径从下道上逐渐变大,通过支撑地脚7的圆周曲面和直径变小所形成的斜面,在放置过滤箱1时,对过滤箱1进行导向,从而降低安装该盖板的安装难度,箱盖16的顶端设置有沉头槽13,沉头槽13的形状与把手11的形状相适配,并且沉头槽13的内壁与把手11的外壁接触,便于把手11由于自身的重力从而使把手11下沉到沉头槽13的内部,从而使箱盖 16为一个平面,便于行人和车辆行走,过滤腔室2的底端设置有导流板14,便于对水流进行导流,避免水流积攒在过滤腔室的内部2,把手11上设置有防滑纹,便于检查人员握紧把手11,从而提起的箱盖16,导流板14的顶端设置有疏水层15,提高导流板14的导流效果。
在使用时,把过滤箱1放到水沟上,通过水沟的沟壁对过滤箱1进行支撑,并且在放置过滤箱1时,导向板8上的导向斜面通过水沟的沟壁接触,对过滤箱1进行导向,从而达到便于放置和安装的效果,当外界的水流流动时,外界的水流从下水槽9中进入过滤腔室2中的收集箱5中,水流积攒到收集箱5中,当水流的液位超过收集箱5的高度,水流经连接板4上的溢流槽6,流动到过滤腔室2的底端,再经过滤箱1上的流动槽3流动到水沟内,从而达到避免外界水流中泥沙直接流动到水沟中,从而导致影响水沟中水流的流动,甚至使堵塞水沟,当需要清理收集箱5时,对把手1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把手11在滑动通孔中向上滑动,直到止位板的顶端向箱盖16的底端接触,把手11停止向上移动,当继续对把手1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把手11 带动箱盖16向上移动,从而打开箱盖16,进而对收集箱5中的杂物进行清理,并且当取消对把手1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后,把手11由于自身的重力向下滑动,直到把手11的底端与沉头槽13的内壁接触,从而避免绊倒行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包括过滤箱(1),过滤箱(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腔室(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盖(16),所述过滤腔室(2)的底端设置有流动槽(3),并且过滤腔室(2)的内部通过连接板(4)固定连接有收集箱(5),所述连接板(4)上设置有上下通透的溢流槽(6),所述过滤箱(1)的底端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地脚(7),并且过滤箱(1)的底端前侧和后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导向板(8),所述导向板(8)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过滤腔室(2)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置有安装斜面,所述箱盖(16)的底端与过滤箱(1)的顶端接触,并且过滤箱(1)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下水槽(9),箱盖(16)的底端前侧和后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左端和右端对称设置有移动斜面,所述移动斜面与安装斜面相适配,所述箱盖(16)的顶端通过滑动通孔滑动连接有把手(11),所述把手(11)底端设置有止位块(12),所述把手(11)的底端箱盖(16)的底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地脚(7)为圆台形,并且支撑地脚(7)的直径从下道上逐渐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6)的顶端设置有沉头槽(13),所述沉头槽(13)的形状与把手(11)的形状相适配,并且沉头槽(13)的内壁与把手(11)的外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室(2)的底端设置有导流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1)上设置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4)的顶端设置有疏水层(15)。
CN202121368040.3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 Active CN216108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8040.3U CN216108866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8040.3U CN216108866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08866U true CN216108866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20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8040.3U Active CN216108866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08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60319B (zh)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N201506993U (zh)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N216108866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盖板
CN105780913A (zh) 一种城市路沿雨水收集引导装置
CN210597549U (zh) 一种污水检查井
KR100976853B1 (ko) 집수정
CN216379874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KR20120062449A (ko) 초기우수배제형 빗물 저류장치
CN202055333U (zh) 天台地漏
CN210561712U (zh) 一种高速公路桥梁泄水孔自锁防堵装置
CN213538598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装置
CN213508586U (zh) 一种新型雨水排水井盖
CN210238702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排水座
CN208884688U (zh) 一种公路退水槽
CN205637062U (zh) 一种城市路沿雨水收集引导装置
CN111809687A (zh) 一种海绵城市大小雨水分流排放装置
CN218932761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器
CN219621699U (zh) 一种用于水利设计工程的挡土装置
CN213390451U (zh) 一种雨水弃流井
CN220557883U (zh) 一种淋浴底盆
CN216787370U (zh) 一种新型市政排水地漏
CN217399870U (zh)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CN220768351U (zh) 一种调蓄机构
CN214363917U (zh) 一种用于市政道路的给排水装置
CN214614506U (zh) 立式雨水井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Zhian

Inventor after: Zhu Xinge

Inventor before: Zhu Xinge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7

Address after: 300450 No. 1202, gate 2, building 10, Ziyun international, Chunfeng Road,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Zhang Zhian

Address before: 510000 Ruikang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 Xing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