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02074U - 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02074U
CN216102074U CN202122073321.2U CN202122073321U CN216102074U CN 216102074 U CN216102074 U CN 216102074U CN 202122073321 U CN202122073321 U CN 202122073321U CN 216102074 U CN216102074 U CN 216102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engine
locomotive
trac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733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青
罗在兰
袁丽萍
付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JI CHINA RAILWAY QINLI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JI CHINA RAILWAY QINLI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JI CHINA RAILWAY QINLI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JI CHINA RAILWAY QINLING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733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02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02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020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涉及智能控制领域,该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动机单元的启停,并控制其转动速度,控制走行单元的转向、急停;发动机单元:用于转动时带动传动单元转动,传动单元:用于转动时带动走行单元工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设计结构独特新颖、操作简便、安全性能高、工作效率高,节约能源和降低碳排放分别达45%以上,大大降低了机车的维修成本,延长了机车的使用寿命,实现了双机组或单机组的有效转换,使牵引机车能够处于符合实际工况下的最佳运行状态,节能效果和降低碳排放分别达45%以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具体是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铁路站场、工矿企业、港口用于牵引作业采用的内燃机车一般为单动力牵引,如图3所示,其牵引功率在1000马力以上,很难适应实际复杂的工况作业,只适应牵引对象在1600吨以上时,才能满负荷运行。
若牵引作业对象吨位在1600吨以下,尤其是在500吨左右时,就会形成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势必造成能源的很大浪费,而且工作效率差。另外,针对工况企业(主要是钢铁企业)厂区内公路与铁路的平交道多,车速比较低,司乘人员流动大等情况,目前的牵引车不易操作,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动机单元的启停,并控制其转动速度,控制走行单元的转向、急停;
发动机单元:用于转动时带动传动单元转动,
传动单元:用于转动时带动走行单元工作;
走行单元:用于工作时带动整个牵引机车移动或者急停;
控制单元连接发动机单元,发动机单元连接传动单元,传动单元连接走行单元;
控制单元、发动机单元、传动单元、走行单元都有2个,且两个相同单元之间对称布置在车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控制单元包括驾驶室,驾驶室内部设有司机台,司机台上表面连接电气系统、操纵系统,驾驶室下方为车架。车架的下方为转向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发动机单元包括柴油机,柴油机后端固定连接变扭器一端,柴油机布置在机器间内,机器间远离柴油机的一侧设有栏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传动模块包括变扭器、传动轴、液控换向减速箱,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变扭器远离柴油机的一端,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液控换向减速箱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走行模块包括转向架;转向架与轴箱连接,轴箱与轮对(车轴和车轮)连接,轮对中部安装车轴齿轮箱;在车轮的前、后端设有基础制动,在两个轮对之间设有空气制动系统;转向架中部设有手制动拉臂;车架连接牵引装置(车钩);转向架、车轴齿轮箱、轮对、轴箱、基础制动、空气制动系统都位于车架下方;转向架通过芯盘或牵引拉杆和支撑弹簧与车架连接。传动模块内液控换向减速箱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与车轴齿轮箱连接,车轴齿轮箱的动力再传给车轴和车轮。牵引装置位于车架前、后端;手制动操纵装置位于车架上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设计结构独特新颖、操作简便、安全性能高、工作效率高,节约能源和降低碳排放分别达45 %以上,大大降低了机车的维修成本,延长了机车的使用寿命,实现了双机组或单机组的有效转换,使牵引机车能够处于符合实际工况下的最佳运行状态,节能效果和降低碳排放分别达45 %以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的原理图。
图2为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的传统牵引机车的原理图。
表1为双机组牵引吨位表。
表2为单机组牵引吨位表。
图中:1-栏杆、2-机器间、3-柴油机、4-变扭器、5-传动轴、6-电气系统、7-操纵系统、8-司机台、9-驾驶室、10-液控换向减速箱、11-转向架、12-车轴齿轮箱、13-车架、14-牵引装置、15-空气制动系统、16-基础制动、17-手制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动机单元的启停,并控制其转动速度,控制走行单元的转向、急停;
发动机单元:用于转动时带动传动单元转动,
传动单元:用于转动时带动走行单元工作;
走行单元:用于工作时带动整个牵引机车移动或者急停;
控制单元连接发动机单元,发动机单元连接传动单元,传动单元连接走行单元;
控制单元、发电机单元、传动单元、走行单元都有2个,且两个相同单元之间对称布置在车架上。
在具体实施例中:该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功率范围包括480(2x240)马力、640(2x320)马力、760(2x380)马力、840(2x420)马力、1000(2x500)马力、1050(2x525)马力、1200(2x600)马力、1400(2x700)、1600(2x800)、2000(2x1000)马力等系列。 以640(2x320)马力车为例,并通过表1和表2进行比较可得知,双机组牵引吨位要高于单机组牵引吨位。
柴油机的消耗的柴油量计算公式:发动机功率(kW)x发动机燃油耗油率(g/kW.h)=柴油机工作一小时消耗的柴油量(g/h) ;以2x500kW和1000kW发动机为例进行比较计算为例: 由于发动机的耗油量是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而变化的。通常,发动机厂家会提供最低(或额定功率)时的燃油消耗率数值。 假定发动机厂家提供的最低燃油消耗率都是:200 g/kW.h
1、那么,当发动机功率是500kW时,500(kW) x 200(g/kW.h) = 100000(g/h) 换算成kg/h时,就是:100000/1000=100(kg/h) 上式表示的是一台500kW发动机工作一小时的消耗的柴油量是100kg;
2、当发动机功率是1000kW时,1000(kW) x 200 (g/kW.h)= 200000(g/h)换算成kg/h时,就是:200000/1000=200(kg/h) 上式表示的是一台1000kW发动机工作一小时的消耗的柴油量是200kg。
结论: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清楚看到,同样工作一小时的发动机,牵引吨位低于一定值时,小功率发动机比大功率发动机节油50%。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控制单元包括驾驶室9,驾驶室9内部设有司机台8,司机台8上表面连接电气系统6、操纵系统7,驾驶室9下方为车架13。
通过驾驶室9内的电气系统6和操纵系统7来控制牵引机车移动和急停。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发动机单元包括柴油机3,柴油机3后端固定连接变扭器4一端,柴油机3布置在机器间2内,机器间2远离柴油机3的一侧设有栏杆1。
柴油机3受到控制单元控制转动,带动变扭器4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传动模块包括变扭器4、传动轴5、液控换向减速箱10,传动轴5一端固定连接变扭器4远离柴油机3的一端,传动轴5的另一端连接液控换向减速箱10的一侧。
变扭器4转动带动传动模块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走行模块包括转向架11;转向架11与轴箱连接,轴箱与轮对(车轴和车轮)连接,轮对中部安装车轴齿轮箱12;在车轮的前、后端设有基础制动16,在两个轮对之间设有空气制动系统15;转向架11中部设有手制动17拉臂;车架13安装牵引装置14(车钩);转向架11、车轴齿轮箱12、轮对、轴箱、基础制动16、空气制动系统15都位于车架13下方;转向架11通过芯盘或牵引拉杆和支撑弹簧与车架连接。传动模块内液控换向减速箱10的动力,通过传动轴5与车轴齿轮箱12连接,车轴齿轮箱12的动力再传给车轴和车轮。牵引装置14位于车架前、后端;手制动17操纵装置位于车架13上平面。
传动模块带动车轴齿轮箱12转动,带动牵引机车移动,液控换向减速箱10控制牵引机车的移动方向,手制动17负责驻车制动,空气制动系统15为刹车装置提供动力源,基础制动16为刹车的执行机构。转向架11、手制动17、空气制动系统15、基础制动16受控制单元控制。通过牵引装置14拉取货物车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其特征在于:
该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发动机单元的启停,并控制其转动速度,控制走行单元的转向、急停;
发动机单元:用于转动时带动传动单元转动;
传动单元:用于转动时带动走行单元工作;
走行单元:用于工作时带动整个牵引机车移动或者急停;
控制单元连接发动机单元,发动机单元连接传动单元,传动单元连接走行单元;
控制单元、发电机单元、传动单元、走行单元都有2个,且两个相同单元之间对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其特征在于,车架的上方前、后设有两个机器间,驾驶室设于两个机器间之间,控制单元设于驾驶室内,驾驶室内部设有司机台,司机台上表面连接电气系统、操纵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单元包括柴油机,柴油机后端与变扭器固定连接,柴油机设于机器间内,机器间远离柴油机的一侧设有栏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其特征在于,传动模块包括变扭器、传动轴、液控换向减速箱;传动轴一端固定连接变扭器远离柴油机的一端,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液控换向减速箱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其特征在于,走行模块包括转向架,转向架与轴箱连接,轴箱与轮对连接,轮对中部安装车轴齿轮箱;在车轮的前、后端设有基础制动,在两个轮对之间设有空气制动系统;转向架中部设有手制动拉臂;车架连接牵引装置;转向架、车轴齿轮箱、轮对、轴箱、基础制动、空气制动系统都位于车架下方;转向架通过芯盘或牵引拉杆和支撑弹簧与车架连接;牵引装置位于车架前、后端;手制动操纵装置位于车架上平面。
CN202122073321.2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102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3321.2U CN216102074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3321.2U CN216102074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02074U true CN216102074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29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73321.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102074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020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4021460A1 (zh) 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控制方法及起重机
CN111284328A (zh) 一种轨道工程车辆传动方法
CN208359836U (zh) 一种双电机独立驱动桥结构
CN103121453A (zh) 燃料电池机车
CN206813009U (zh) 轨行机械用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CN216102074U (zh) 一种plc控制双机组内燃牵引机车
CN212401186U (zh) 轨道工程车辆传动系统
CN209833270U (zh) 一种三驱动模式的公铁两用车
CN201694038U (zh) 新型双动力内燃牵引机车
CN111267878A (zh) 一种轨道工程车辆传动系统
CN108583268B (zh) 一种并联型油电混合动力臂架式混凝土泵车
CN201544966U (zh) 一种四轴接触网作业车
CN110733521B (zh) 一种轨道车辆能量回收系统
CN203094062U (zh) 燃料电池机车
CN109334364B (zh) 带三只行走轮的公铁两用牵引车
CN112590855A (zh) 电传动地铁调车机车
CN201371858Y (zh) 一种折腰转向式拖拉机
CN2328557Y (zh) 单轨高速列车动力台车
CN203078303U (zh) 矿用电动无轨胶轮车驱动系统
CN219237016U (zh) 一种用于蒸汽机车的辅助牵引装置
CN219056425U (zh) 甲醇增程式双挂物流车
CN201276391Y (zh) 移动式起重机
CN218558536U (zh) 一种纯电动起重机整车系统及起重机
CN220785426U (zh) 一种半超导矿用电动胶轮车
CN216331380U (zh) 一种双电机电动宽体车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