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9204U - 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89204U CN216089204U CN202122433518.2U CN202122433518U CN216089204U CN 216089204 U CN216089204 U CN 216089204U CN 202122433518 U CN202122433518 U CN 202122433518U CN 216089204 U CN216089204 U CN 2160892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pe
- buckle
- clamping
- webbing
- rope buck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包括套装在一起的绳扣内件和绳扣外件,所述绳扣内件和绳扣外件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绳扣外件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织带穿孔,所述绳扣外件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织带穿孔,所述第一织带穿孔和第二织带穿孔上穿设有织带。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织带孔不易于断裂,使用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饰辅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
背景技术
绳扣是常见的服装辅料,广泛应用在成衣、背包、袋类、帐篷等物品上。绳扣多为塑胶或金属材质,常与弹力绳一起应用在服装上,用于锁定或调节绳类部件。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绳扣晃动,需要在绳扣上设置织带,绳扣穿织带的通孔一般都设置在侧面,这种设置的织带孔易于断裂,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织带孔不易于断裂,使用寿命更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包括套装在一起的绳扣内件和绳扣外件,所述绳扣内件和绳扣外件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绳扣外件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织带穿孔,所述绳扣外件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织带穿孔,所述第一织带穿孔和第二织带穿孔上穿设有织带。
可选地,所述第一织带穿孔靠近所述绳扣外件的底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绳扣外件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限位部,所述绳扣内件的侧面上与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接限位部,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卡接后具有滑动连接位移。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的二者之一为连接孔槽结构,另一者为连接块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为卡槽,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为卡块,所述卡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卡块的宽度与所述卡槽的宽度对应,所述卡槽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卡块的高度与绳扣的滑动行程之和。
可选地,所述卡槽设置在第一织带穿孔的上部。
可选地,所述卡槽的两侧设置有弹力绳穿孔,所述弹力绳穿孔贯穿所述绳扣外件的侧面;所述卡块的两侧设置有弹力绳放置槽,所述弹力绳放置槽与所述弹力绳穿孔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卡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绳扣外件的外侧面上。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绳扣外件的内底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绳扣内件的底端面上。
可选地,所述绳扣内件和绳扣外件均为塑胶材质;所述绳扣内件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绳扣外件为上端开口下端封口的圆筒结构。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绳扣穿织带的一个孔第一织带穿孔设置在绳扣外件的侧面上,另一个孔第二织带穿孔设置在绳扣外件的底面上,从而使得织带穿连在第一织带穿孔和第二织带穿孔上时,绳扣外件的底面侧面交接处的折边会承受织带的拉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织带拉力仅由一个面承担,本实用新型的织带孔结构更可靠,第一织带穿孔和第二织带穿孔不易于断裂,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扣外件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绳扣外件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的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的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绳扣内件,101、弹力绳放置槽,102、卡块,2、绳扣外件,201、第一织带穿孔,202、第二织带穿孔,203、卡槽,204、弹力绳穿孔,3、织带,4、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织带孔不易于断裂,使用寿命更长。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从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包括套装在一起的绳扣内件1和绳扣外件2,绳扣内件1和绳扣外件2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4。绳扣外件2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织带穿孔201,绳扣外件2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织带穿孔202,第一织带穿孔201和第二织带穿孔202上穿设有织带3。
其中,绳扣内件1套设在绳扣外件2的空腔内。绳扣内件1和绳扣外件2通过弹性部件4连接在一起。第一织带穿孔201和第二织带穿孔202对应设置,此处的对应设置是指位置靠近,宽度对应,使得织带3便于穿过。第一织带穿孔201和第二织带穿孔202的宽度均不小于织带3的宽度,便于织带3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绳扣穿织带3的一个孔第一织带穿孔201设置在绳扣外件2的侧面上,另一个孔第二织带穿孔202设置在绳扣外件2的底面上,从而使得织带3穿连在第一织带穿孔201和第二织带穿孔202上时,绳扣外件2的底面侧面交接处的折边会承受织带3的拉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织带拉力仅由一个面承担,本实用新型的织带孔结构更可靠,第一织带穿孔201和第二织带穿孔202不易于断裂,使用寿命更长。
为了方便织带3的连接,减少织带3穿接时占用的空间,第一织带穿孔201靠近绳扣外件2的底面设置,第二织带穿孔202设置在绳扣外件2的底面靠近第一织带穿孔201的位置。为了保证织带3穿接后的平顺性,第一织带穿孔201和第二织带穿孔202平行设置。
为了方便绳扣内件1与绳扣外件2的连接,绳扣外件2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限位部,绳扣内件1的侧面上与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接限位部。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卡接后具有滑动连接位移,二者安装后的有效滑动行程不小于绳扣的弹力绳直径,从而实现对弹力绳的压紧或者松开。如图5所示,当外力按压绳扣内件1的顶部时,绳扣内件1下滑,同时,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相对滑动,弹性部件4收缩,直至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到达下极限位置,此时弹力绳被松开,弹力绳的压紧位置能够进行调整。按压绳扣内件1的外力消失后,在弹性部件4的作用下,绳扣内件1上滑,直至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到达上极限位置,此时弹力绳被压紧,弹力绳的压紧位置不能进行调整,如图6所示。绳扣内件1与绳扣外件2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卡接限位,避免绳扣内件1与绳扣外件2分离,同时限制二者的相对滑动位置。绳扣内件1与绳扣外件2组装时简单快捷,安装效率高。
具体的,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的二者之一为连接孔槽结构,另一者为连接块结构。所述连接块结构连接在所述连接孔槽结构内后,所述连接块结构能够在所述连接孔槽结构内滑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为卡槽203,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为卡块102,卡块102滑动连接在卡槽203内。卡块102的宽度与卡槽203的宽度对应,卡槽203的高度不小于卡块102的高度与绳扣的滑动行程之和。绳扣的滑动行程是指放松或者压紧弹力绳时,绳扣内件1与绳扣外件2的相对直线位移。卡块102的厚度不大于卡槽203的厚度,此处的厚度,是指沿绳扣外件2的径向的尺寸。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卡槽203设置在第一织带穿孔201的上部。卡槽203为长方形槽,所述长方形槽的长度方向沿绳扣外件2的高度方向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203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此处不做限定。为了保证限位的可靠性,卡槽203设置有两个。
在一实施例中,卡槽203的两侧设置有弹力绳穿孔204,每个弹力绳穿孔204贯穿绳扣外件2的侧面。相应的,卡块102的两侧设置有弹力绳放置槽101,弹力绳放置槽101与弹力绳穿孔204对应设置。
具体的,卡槽203设置有两个,两个卡槽203对称设置在绳扣外件2的外侧面上,从而保证了绳扣内件1与绳扣外件2的连接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203也可以设置多个,此处的多个指的是三个及以上,多个卡槽203可以均布,也可以不均布,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弹性部件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绳扣外件2的内底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绳扣内件1的底端面上。具体的,弹性部件4为弹簧。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绳扣内件1为圆柱状结构,绳扣外件2为上端开口下端封口的圆筒结构,绳扣内件1的下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圆筒结构内,顶端位置设置有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圆筒结构的直径,避免绳扣内件1全部进入绳扣外件2内。
具体的,绳扣内件1和绳扣外件2均为塑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组装时,先在绳扣外件2的内腔安装弹性部件4,弹性部件4安装后再将绳扣内件1安装在绳扣外件2内,卡块102卡接在卡槽203内。
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包括绳扣内件1、绳扣外件2和弹性部件4。绳扣外件2的侧边和底端各有一个织带穿孔,使得绳扣穿上织带也不影响绳扣的其他结构设置,不影响绳扣的常规使用,用户运动时,防止晃动,提高了安全性,且由于两个织带穿孔分设在侧面和底面的交接边两侧,提高了织带连接位置的结构强度,使得织带穿孔不易断裂。绳扣内件1和绳扣外件2为两个个体,可做成撞色效果,提升产品美观度。
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方案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包括套装在一起的绳扣内件(1)和绳扣外件(2),所述绳扣内件(1)和绳扣外件(2)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扣外件(2)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织带穿孔(201),所述绳扣外件(2)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二织带穿孔(202),所述第一织带穿孔(201)和第二织带穿孔(202)上穿设有织带(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带穿孔(201)靠近所述绳扣外件(2)的底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扣外件(2)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限位部,所述绳扣内件(1)的侧面上与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卡接限位部,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卡接后具有滑动连接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的二者之一为连接孔槽结构,另一者为连接块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限位部为卡槽(203),所述第二卡接限位部为卡块(102),所述卡块(102)滑动连接在所述卡槽(203)内;所述卡块(102)的宽度与所述卡槽(203)的宽度对应,所述卡槽(203)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卡块(102)的高度与绳扣的滑动行程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03)设置在第一织带穿孔(201)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03)的两侧设置有弹力绳穿孔(204),所述弹力绳穿孔(204)贯穿所述绳扣外件(2)的侧面;所述卡块(102)的两侧设置有弹力绳放置槽(101),所述弹力绳放置槽(101)与所述弹力绳穿孔(204)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0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槽(203)对称设置在所述绳扣外件(2)的外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绳扣外件(2)的内底面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绳扣内件(1)的底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穿织带的绳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绳扣内件(1)和绳扣外件(2)均为塑胶材质;所述绳扣内件(1)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绳扣外件(2)为上端开口下端封口的圆筒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33518.2U CN216089204U (zh) | 2021-10-09 | 2021-10-09 | 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33518.2U CN216089204U (zh) | 2021-10-09 | 2021-10-09 | 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89204U true CN216089204U (zh) | 2022-03-22 |
Family
ID=80691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33518.2U Active CN216089204U (zh) | 2021-10-09 | 2021-10-09 | 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89204U (zh) |
-
2021
- 2021-10-09 CN CN202122433518.2U patent/CN2160892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00252B2 (en) | Dual locking buckle | |
US8205316B2 (en) | Method for fastening a cord lock device on a fabric | |
US6622355B2 (en) | Mounting structure | |
US6345747B1 (en) | Strap assembly | |
CN110215019B (zh) | 锁定位置调整装置 | |
CN109152454A (zh) | 绳扣 | |
CN216089204U (zh) | 一种底部穿织带的绳扣 | |
WO2021128286A1 (zh) | 电子设备及扣装模块 | |
EP0626813B1 (en) | Clamping device for a textile edge | |
JP5122150B2 (ja) | 紐留め具 | |
CN107928021B (zh) | 一种单边扣合式新型扣具 | |
CN217547439U (zh) | 条带调整装置及制品 | |
JP5215566B2 (ja) | 紐留め具 | |
CN215992961U (zh) | 一种贴合两种穿绳用绳扣 | |
EP4125487A1 (en) | Attachment system with quick release | |
CN211065279U (zh) | 一种拉链及其对位防晃下止固锁结构 | |
CN219206107U (zh) | 一种织带用塑料扣接组件 | |
CN214047794U (zh) | 一种绳扣及挎包 | |
CN213030001U (zh) | 一种防晃绳扣、服装、箱包及鞋子 | |
KR200337520Y1 (ko) | 넥타이 매듭부재 | |
CN217906569U (zh) | 用于服饰的开合扣 | |
CN217524126U (zh) | 便于织带安装的多档扣结构 | |
CN216089207U (zh) | 绳扣结构 | |
CN215455859U (zh) | 一种自动弹出单扣 | |
CN213882002U (zh) | 一种服饰及绳扣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