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7050U -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用于其子系统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用于其子系统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7050U
CN216087050U CN202122184573.2U CN202122184573U CN216087050U CN 216087050 U CN216087050 U CN 216087050U CN 202122184573 U CN202122184573 U CN 202122184573U CN 216087050 U CN216087050 U CN 216087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heating
cooling
inlet pipe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45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宏
兰芳
李伟红
肖红
肖晓丹
胡璐
陈浪
王强
姜滔
余燕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k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k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k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k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845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7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7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7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用于子系统的冷却装置,被冷却的子系统具有柜体,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第一进水管一端与水箱的第一口连通,第一回流管一端与水箱的第二口连通,第一进水管另一端、第一回流管另一端相互连通;第一散热器、第一水泵水箱均位于柜体外;电路元件均位于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上方;每个被冷却电路元件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冷却管路;每个第一冷却管路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连通;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第一冷却管路的材料均为不导电材料。本申请对元器件进行外部水冷降温,增加元器件使用寿命,使各元器件的温度在维持在安全工作的范围内,为设备大功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保证。

Description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用于其子系统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用于钢铁冶炼连铸连轧线上的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中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冶金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环保,已从浇铸、轧制分离式生产转向连铸连轧连续生产。为满足市场对连轧生产的成品钢材质量的要求,连轧线就必须配备相应的加热设备以弥补被轧制钢坯的温降,以便于解决轧制过程中带来的成品裂纹、轧制力打等系列问题。目前,钢坯补热设备已是连铸连轧线上配备的必不可少的设备。连铸连轧线配备的传统补热设备的加热方式一般为锅炉燃气加热。前者燃烧的产物有温室气体的产生,环保方面处于不利;后者是通过电阻发热后以热辐射的方式提升钢坯的温度,这种非直接式接触的加热在热效率利用方面较低,电耗量大、成本高;鉴于此,电磁感应加热已成为连轧线补热设备中的主要加热方式。电磁感应加热主要是通过交变的电流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使得在钢坯表面产生感应电流,利用电流的焦耳热对钢坯进行补热;这种加热方式并非直接接触,但是热利用率较高,且能精准控制温度,设备的使用寿命长,另外,电磁感应加热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方面也有突出的优势。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感应加热电源、感应器本体。连铸连轧生产时,由于钢坯的补温速度要求快速,即感应加热系统要具备温升速率高的特点,因此电磁感应加热需要持续大功率输出以保证效率。系统运行时,感应电源基本上长时间在数个兆瓦级的功率范围内工作,此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传统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中的冷却系统只针对感应器本体——感应线圈的发热进行冷却,并未对感应电源进行冷却。目前针对此情况,考虑到感应加热电源中电路元件较多,为了安全起见,一般是将感应加热电源进行风冷冷却,但效果并未达到预期,设备使用过程时常出现元器件过热损坏,严重时甚至有元器件爆炸等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中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中对感应电源进行风冷冷却效果较差而造成元器件损坏或爆炸等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及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被冷却的子系统为感应加热电源或感应加热控制系统,被冷却的子系统具有柜体,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固定在柜体内腔下部的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所述第一进水管通过第一水泵与水箱的第一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通过第一散热器与水箱的第二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均穿过所述柜体侧壁,所述第一散热器、第一水泵水箱均位于柜体外;
所述柜体内腔中的电路元件均位于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上方;
所述柜体内腔中每个被冷却电路元件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冷却管路;
每个第一冷却管路一端依次通过第一管接头、第一软管、第二管接头与所述第一进水管连通,每个第一冷却管路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三管接头、第二软管、第四管接头与所述第一回流管连通;
所述第一冷却管路、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均为硬质材料;所述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的材料均为不导电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水流从水箱流出后,经过第一水泵,从第一进水管进入柜体内腔,通过第一软管送入第一冷却管路,从而对待冷却元件进行冷却,然后通过第二软管回到第一回流管,通过第一散热器散热后,回到水箱,从而避免水资源浪费。通过水冷冷却方式比风冷冷却的效果更好。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均位于柜体内各个电路元件下方,因此即使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上或其与软管的接头位置有漏水,也不易到达位于上方的各个电路元件的位置,因此可以保证各个电路的安全。通过设置第一软管、第二软管的材料均为不导电材料,软管不仅方便布置、方便连接,而且可以保证电路安全。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均为硬质材料,可以方便水流流动。第一冷却管路采用硬质材料,使其在被冷却电路元件一侧布置时,可以稳固布置,避免晃动造成漏水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内腔中固定有隔板,所述柜体内腔中的电路元件均位于隔板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均位于隔板下方;
所述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均与隔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软管穿过隔板或从隔板一侧经过;所述第二软管穿过隔板或从隔板一侧经过。
通过设置隔板,且隔板上表面正对电路元件,隔板下表面正对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使得当第一软管与第一进水管之间、或第二软管与第一回流管之间、或第一进水管上、第二回流管上产生漏水并向上喷溅时,隔板可以阻挡水流,避免水流到达电路元件造成短路等危害。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三通阀A、三通阀B、第二进水管、第二回流管;
所述三通阀A的第一口、第二口分别对应与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连通;
所述三通阀B的第一口、第二口分别对应与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连通;
所述三通阀A的第三口、三通阀B的第三口均用于与外界环境连通;
所述第一进水管依次通过第二进水管、第一水泵与水箱的第一口连通;
所述第一回流管依次通过第二回流管、第一散热器与水箱的第二口连通。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柜体中一般不带排水功能,如果某电气元器件损坏需要更换电气元器件,排水就存在很大的问题。采用本申请的装置时,如要更换感应加热电源柜或更换柜体内的元件时,可通过三通阀将柜体内的残留的水排入到外部,即可实现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阀A的第三口通过第一排水管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三通阀B的第三口通过第二排水管与外界环境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被冷却电路元件包括第一电路元件,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固定在第一电路元件表面且沿第一电路元件轮廓延伸;和/或
所述被冷却电路元件包括第二电路元件,所述第二电路元件的至少一侧接触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导热材料,所述连接板的朝向第二电路元件的表面开有沿第一路径延伸的导向凹槽,至少部分第一路径正对第二电路元件设置,所述第一冷却管路容纳在导向凹槽中,所述第一管接头、第三管接头分别固定在导向凹槽的入口位置、出口位置。
本申请中,对于方便在表面固定冷却管路的第一电路元件(例如可焊接元件铜排),即将第一冷却管路固定在第一电路元件表面,且第一冷却管路沿第一电路元件轮廓延伸,实现第一电路元件的降温。对于不方便在表面固定冷却管路的第二电路元件,则将第一冷却管路容纳在与第二电路元件接触连接的连接板的导向凹槽中,利用第一冷却管路可令连接板冷却,通过第一冷却管路、连接板冷却第二电路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路径为U形路径。
通过设置U形路径,使得第一冷却管路可在连接板上有较长的延伸路径,使得对连接板能较快降温,从而对第二电路元件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检测被冷却电路元件的温度和/或柜体内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或第二进水管上设置有水压检测单元,所述水压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子系统的开关控制端、第一水泵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本申请中,对温度、水压进行检测,当温度过高时,控制器可控制水泵提高水流速度,当水压过高时,可控制水泵降低水流速度。当水压超过安全阈值或温度超过安全阈值时,控制器可控制电源柜的控制端,令电源柜的开关关闭,避免造成危害。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下部沿柜体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槽钢,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均通过U形管夹固定在槽钢上。
通过设置U形管夹,使得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的固定更为稳固,避免管路中水压高时管路产生抖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感应器、感应加热控制系统、感应加热电源;
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加热控制系统的冷却装置;和/或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加热电源的冷却装置;
当感应加热控制系统、感应加热电源均为被所述冷却装置冷却的子系统时,与感应加热控制系统对应的冷却装置的水箱、与感应加热电源对应的冷却装置的水箱为同一个水箱,与感应加热控制系统对应的冷却装置的第一进水管、与感应加热电源对应的冷却装置的第一进水管分别对应与水箱的两个不同的第一口连通,且与感应加热控制系统对应的冷却装置的第一回流管、与感应加热电源对应的冷却装置的第一回流管分别对应与水箱的两个不同的第二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感应器的第二冷却管路;所述第二冷却管路一端通过第二水泵与水箱的第三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路另一端通过第二散热器与水箱的第四口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用于冷却感应器的第二冷却管路、用于冷却感应加热电源和/或感应加热控制系统的第一冷却管路与同一个水箱连通,因此节省空间,简化整个系统。
本申请对感应加热电源设备中无法自身通水冷却的元器件进行外部水冷降温,增加元器件使用寿命,使各元器件的温度在维持在安全工作的范围内,为设备大功率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效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的另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一电路元件表面设置第一冷却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电路元件固定在柜体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二电路元件、连接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容纳到图5中导向凹槽的第一冷却管路及第一管接头、第三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固定在柜体中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1、安装板,21、连接板,22、导向凹槽,221、导向凹槽入口,222、导向凹槽出口,3、第一冷却管路,41、第一软管,42、第二软管,51、第一进水管,52、第一回流管,61、第二进水管,62、第二回流管,7、隔板,81、三通阀A,82、三通阀B,91、水压检测单元,92、流量计,10、柜体,101、第一电路元件,102、第二电路元件,20、水箱,30、第一水泵,40、第一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申请中,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可为中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感应加热电源可为用于中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电源。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被冷却的子系统为感应加热电源或感应加热控制系统,被冷却的子系统具有柜体10,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固定在柜体10内腔下部的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所述第一进水管51一端通过第一水泵30与水箱20的第一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52一端通过第一散热器40与水箱20的第二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均穿过所述柜体10侧壁,所述第一散热器40、第一水泵30水箱20均位于柜体10外。
所述第一进水管51另一端、第一回流管52另一端可均为封闭,或所述第一进水管51另一端、第一回流管52另一端相互连通。
图1-2中标记为M1的位置为同一个位置,图1-2中标记为M2的位置为同一个位置。
所述柜体10内腔中的电路元件均位于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上方;
所述柜体10内腔中每个被冷却电路元件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冷却管路3;
每个第一冷却管路3一端依次通过第一管接头231、第一软管41、第二管接头与所述第一进水管51连通,每个第一冷却管路3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三管接头、第二软管42、第四管接头与所述第一回流管52连通。
所述第一软管41由被冷却电路元件所在位置向下延伸至第一进水管51所在位置;
所述第二软管42由被冷却电路元件所在位置向下延伸至第一回流管52所在位置。
所述第一冷却管路3、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均为硬质材料;所述第一软管41、第二软管42的材料均为不导电材料。
当被冷却的子系统为感应加热电源时,柜体10为电源柜。当被冷却的子系统为感应加热控制系统时,柜体10为控制柜。
感应加热电源可为用于中频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电源。第一管接头231、第二管接头优选为卡套式管接头,更优选为液压卡套式密封管接头。第三管接头233、第四管接头可与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为相同材质。第一冷却管路3可采用304不锈钢。水箱20中的冷却水可采用超纯水进行循环,无导电性,使用安全性可有效保障。第一进水管51的延伸方向、第一回流管52的延伸方向可均平行于柜体10底板。所述电源柜10内部中的电路元件与第一进水管51和第一回流管5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第一预设距离。第一冷却管路3可为导热材料。
所述柜体10内腔中固定有隔板7,所述隔板7为不导电材料,所述柜体10内腔中的电路元件均位于隔板7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均位于隔板7下方。
所述第一软管41、第二软管42可均与隔板7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软管41穿过隔板7或从隔板7一侧经过;所述第二软管42穿过隔板7或从隔板7一侧经过。
第一软管41、第二软管42均可通过扎带与隔板7固定。第一软管41、第二软管42内部橡胶比较厚实,冲击不会发生摆动,可承受0.5Mpa压力及以下。第一水泵30提供的水压力为0.15-0.35Mpa之间。第一软管41、第二软管42的长度约为1米之内。第一软管41、第二软管42均可采用塑料管。第一软管41、第二软管42可为耐高压材质。隔板7也可采用不导电材料。隔板7可为环氧材料,优选为环氧玻璃板。
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三通阀A 81、三通阀B 82、第二进水管61、第二回流管62;
所述三通阀A81的第一口、第二口分别对应与第一进水管51、第二进水管61连通;
所述三通阀B82的第一口、第二口分别对应与第一回流管52、第二回流管62连通;
所述三通阀A81的第三口、三通阀B82的第三口均用于与外界环境连通;
所述第一进水管51依次通过第二进水管61、第一水泵30与水箱20的第一口连通;
所述第一回流管52依次通过第二回流管62、第一散热器40与水箱20的第二口连通。
所述三通阀A 81的第三口通过第一排水管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三通阀B82的第三口通过第二排水管与外界环境连通。
如图3-4所示,所述被冷却电路元件包括第一电路元件101,所述第一冷却管路3固定在第一电路元件101表面且沿第一电路元件101轮廓延伸。第一电路元件101可为母排、铜排。
第一电路元件101可连接有安装板11,通过紧固件将安装板11固定在柜体10上。
第一冷却管路3可焊接在第一电路元件101上。当第一电路元件101自身发热,水流经第一冷却管路3带走第一电路元件101自身温度,提高第一电路元件101的使用性和稳定性。可根据电流大小以及连接形式进行调整第一冷却管路3的路径、尺寸大小。例如连接IGBT整流与输出之间的连接等,由于大功率铜排自身的发热严重,加上第一冷却管路3可对铜排进行自身降温,增强使用安全寿命。
如图5-6,所示,所述被冷却电路元件包括第二电路元件102,所述第二电路元件102的至少一侧接触连接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为导热材料,所述连接板21的朝向第二电路元件102的表面开有沿第一路径延伸的导向凹槽22,至少部分第一路径正对第二电路元件102设置,所述第一冷却管路3容纳在导向凹槽22中,所述第一管接头231、第三管接头233分别固定在导向凹槽22的入口221位置、出口222位置。
第二电路元件102可为IGBT、可控硅。
如遇第二电路元件102自身原因损坏,只需将贴于连接板21的第二电路元件102拆下,更换上新的第二电路元件102即可,更换简单快捷,维修方便。连接板21的材料可为环氧材料。将第二电路元件102贴于连接板21上带走第二电路元件102自身的发热量,连接板21的尺寸可根据所需被冷却的第二电路元件102的形状以及安装方式进行尺寸大小调整。在试验中,IGBT实际内部温度125以上,加上风冷保护的使用保护值是85度温升,采用本装置后,温度可降到70度左右,大大提高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所述第一路径可为U形路径。所述第一管接头231、第二管接头232均为卡套式管接头。
所述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检测被冷却电路元件的温度和/或柜体10内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进水管51和/或第二进水管61上设置有水压检测单元91,所述水压检测单元91的输出端、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子系统的开关控制端、第一水泵30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水压检测单元91可在线实施监测水压力情况,防止柜体内部水压过高导致内部爆管,防止水压过低,防止对其内部的元器件水流不够导致散热不足元器件损坏;
温度传感器可为在各个第一电路元件101和/或第二电路元件102和/或连接板21上的贴片式温度传感,可在线实施监测水温以及元器件温升情况,防止元器件因过热损坏。
如图7所示,所述柜体10下部沿柜体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槽钢1011,所述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均通过U形管夹1012固定在槽钢1011上。
本申请中,将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安装于柜体10最下部,用U形管夹1012固定在柜体下部的槽钢1011上,上面用隔板7隔开。隔板7上部安装所需电气元器件,使水和电进行功能性区域隔离分开,已达到水电分离的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感应器、感应加热控制系统、感应加热电源,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加热控制系统的冷却装置;和/或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加热电源的冷却装置;
当感应加热控制系统、感应加热电源均为被所述冷却装置冷却的子系统时,与感应加热控制系统对应的冷却装置的水箱20、与感应加热电源对应的冷却装置的水箱20为同一个水箱,且与感应加热控制系统对应的冷却装置的第一进水管51、与感应加热电源对应的冷却装置的第一进水管51分别对应与水箱20的两个不同的第一口连通,且与感应加热控制系统对应的冷却装置的第一回流管52、与感应加热电源对应的冷却装置的第一回流管52分别对应与水箱20的两个不同的第二口连通。
本申请在不改变冷却水系统结构原理、不增加设备复杂性、不降低感应器线圈冷却效果等情况下,对中频感应加热的电气设备全部进行水冷却,消除设备本身的散热困难的问题,提高大功率电气设备的稳定性及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感应器的第二冷却管路;所述第二冷却管路一端通过第二水泵与水箱20的第三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路另一端通过第二散热器与水箱20的第四口连通。
如图2所示,各个部件的功能介绍如下:水箱20用于存储冷却介质。第一水泵是冷却介质的循环动力。流量计92用于监测水量。第一散热器40用于高温水的换热降温。三通阀A 81、三通阀B 82用于引流排水。水压检测单元91可检测柜体内管路的水压。隔板7用于水电分离。第一软管41、第二软42用于柜体10内第一进水管51到第一电路元件101对应的第一冷却管路3、以及到第二电路元件102对应的第一冷却管路3之间的连接。第一散热器40给元器件提供散热,优选为板式换热器。
柜体内的控制部分是在隔板7上面部分,通水冷却结构是在隔板7下面部分。
可利用纯水并注满水箱,使之液位达到第一水泵开启点。三通阀A 81、三通阀B 82开启,开启水泵所有阀门,启动循环动力泵,使循环水经过分流管道经过第一进水管51进入柜体内,此时主管道到水压开关启动检测水压是否偏高或偏低提示报警,防止水压过高在柜内形成高压引发爆管,或水压过低禁止使用开机。循环水流经软管流经到水冷第一散热器以及铜排中,对铜排以及贴于连接板的电气元器件进行降温,带走局部铜排自身发热温度以及局部电气元器件自身发热温度。同时附着在连接板上的贴片式温度传感产生作用,检测温度上升情况,如温度过高,柜体自动实现保护停机功能,保护元器件不受温度过高损坏甚至爆炸。
水温上升流经第二软管42回流到电气柜主管道的第一回流管52,回水通过流量计检测所需散热流量是否满足散热需求。然后进入到第一散热器40,回流到水箱20形成循环。开启外循环水对内循环水进行换热降温,始终保持水温和电气元器件自身的使用温度在稳定使用的条件范围内。内循环水指给电气元器件散热的水、外循环指通过散热器(或称换热器)的水。内循环水和外循环水经过散热器进行对流交换热量,外循环水带走内循环水的温度。
各部分构件中的压力表、传感器、温度计、流量计、水位报警器、电导率仪、过滤器、安全阀等主要用于该系统的参数测定、故障判断以及系统本身的精密控制等。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被冷却的子系统为感应加热电源或感应加热控制系统,被冷却的子系统具有柜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固定在柜体(10)内腔下部的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所述第一进水管(51)通过第一水泵(30)与水箱(20)的第一口连通,所述第一回流管(52)通过第一散热器(40)与水箱(20)的第二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均穿过所述柜体(10)侧壁,所述第一散热器(40)、第一水泵(30)水箱(20)均位于柜体(10)外;
所述柜体(10)内腔中的电路元件均位于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上方;
所述柜体(10)内腔中每个被冷却电路元件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冷却管路(3);
每个第一冷却管路(3)一端依次通过第一管接头(231)、第一软管(41)、第二管接头与所述第一进水管(51)连通,每个第一冷却管路(3)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三管接头(233)、第二软管(42)、第四管接头与所述第一回流管(52)连通;
所述第一冷却管路(3)、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均为硬质材料;所述第一软管(41)、第二软管(42)的材料均为不导电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内腔中固定有隔板(7),所述柜体(10)内腔中的电路元件均位于隔板(7)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均位于隔板(7)下方;
所述第一软管(41)穿过隔板(7)或从隔板(7)一侧经过;所述第二软管(42)穿过隔板(7)或从隔板(7)一侧经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三通阀A(81)、三通阀B(82)、第二进水管(61)、第二回流管(62);
所述三通阀A(81)的第一口、第二口分别对应与第一进水管(51)、第二进水管(61)连通;
所述三通阀B(82)的第一口、第二口分别对应与第一回流管(52)、第二回流管(62)连通;
所述三通阀A(81)的第三口、三通阀B(82)的第三口均用于与外界环境连通;
所述第一进水管(51)依次通过第二进水管(61)、第一水泵(30)与水箱(20)的第一口连通;
所述第一回流管(52)依次通过第二回流管(62)、第一散热器(40)与水箱(20)的第二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A(81)的第三口通过第一排水管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三通阀B(82)的第三口通过第二排水管与外界环境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冷却电路元件包括第一电路元件(101),所述第一冷却管路(3)固定在第一电路元件(101)表面且沿第一电路元件(101)轮廓延伸;和/或
所述被冷却电路元件包括第二电路元件(102),所述第二电路元件(102)的至少一侧接触连接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为导热材料,所述连接板(21)的朝向第二电路元件(102)的表面开有沿第一路径延伸的导向凹槽(22),至少部分第一路径正对第二电路元件(102)设置,所述第一冷却管路(3)容纳在导向凹槽(22)中,所述第一管接头(231)、第三管接头(233)分别固定在导向凹槽(22)的入口(221)位置、出口(222)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路径为U形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检测被冷却电路元件的温度和/或柜体(10)内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进水管(51)和/或第二进水管(61)上设置有水压检测单元(91),所述水压检测单元(91)的输出端、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子系统的开关控制端、第一水泵(30)的控制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子系统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0)下部沿柜体长度方向间隔固定有槽钢(1011),所述第一进水管(51)、第一回流管(52)均通过U形管夹(1012)固定在槽钢(1011)上。
9.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感应器、感应加热控制系统、感应加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加热控制系统的冷却装置;和/或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加热电源的冷却装置;
当感应加热控制系统、感应加热电源均为被所述冷却装置冷却的子系统时,与感应加热控制系统对应的冷却装置的水箱(20)、与感应加热电源对应的冷却装置的水箱(20)为同一个水箱,且与感应加热控制系统对应的冷却装置的第一进水管(51)、与感应加热电源对应的冷却装置的第一进水管(51)分别对应与水箱(20)的两个不同的第一口连通,且与感应加热控制系统对应的冷却装置的第一回流管(52)、与感应加热电源对应的冷却装置的第一回流管(52)分别对应与水箱(20)的两个不同的第二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冷却所述感应器的第二冷却管路;
所述第二冷却管路一端通过第二水泵与水箱(20)的第三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路另一端通过第二散热器与水箱(20)的第四口连通。
CN202122184573.2U 2021-09-10 2021-09-10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用于其子系统的冷却装置 Active CN216087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4573.2U CN216087050U (zh) 2021-09-10 2021-09-10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用于其子系统的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4573.2U CN216087050U (zh) 2021-09-10 2021-09-10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用于其子系统的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7050U true CN216087050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5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4573.2U Active CN216087050U (zh) 2021-09-10 2021-09-10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用于其子系统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70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0065A (zh) * 2022-11-21 2022-12-20 衍菓(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监控防火型消防风机控制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0065A (zh) * 2022-11-21 2022-12-20 衍菓(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监控防火型消防风机控制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2207A (zh) 模块化可扩展的温度调节系统
CN210246168U (zh) 一种导电条冷却装置
CN206236758U (zh) 模块化可扩展的温度调节系统
CN216087050U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用于其子系统的冷却装置
CN103264218A (zh) 用于焊接铜管和堵头的封堵焊接装置
CN109302834A (zh) 一种液冷循环直流充电桩系统
CN110767411A (zh) 一种变压器冷却装置及运行监测系统
CN108736765A (zh) 一种变频一体机自控水冷散热装置
CN206889398U (zh) 一种液压油冷却系统
CN206281360U (zh) 一种中频炉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07558545U (zh) 一种变压器降温装置
CN205611140U (zh) 一种分体式水冷散热器
CN105140607A (zh) 适用于大功率微波加热设备的水冷式微波波导
CN202307436U (zh) 水冷电抗器
CN202707412U (zh) 空压机冷却水热回收预热系统
CN204771234U (zh) 一种感应焊机的冷却系统
CN211790342U (zh) 一种自动降温的配电柜
CN207130592U (zh) 一种利用微波磁控管发热作为热源的导热油循环系统
CN202734568U (zh) 中频电炉的水冷结构
CN215176895U (zh) 高温熔融炉用感应加热出料系统
CN109216978A (zh) 一种大功率直流充电连接器的冷却方法
CN204993023U (zh) 矿用h桥级联型高压防爆变频器水冷系统装置
CN211788524U (zh)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e型配电变压器
CN201726257U (zh) 采煤工作面电机循环水冷却装置
CN105764308A (zh) 一种智能化分体式水冷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