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5125U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5125U
CN216085125U CN202122473235.0U CN202122473235U CN216085125U CN 216085125 U CN216085125 U CN 216085125U CN 202122473235 U CN202122473235 U CN 202122473235U CN 216085125 U CN216085125 U CN 216085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hell
heat conduction
heat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32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丹
陈晓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a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a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224732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5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5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5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连接有挡板,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衬壳,内衬壳的内部设置有壳体,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组件,壳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维修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垫、导热架、散热鳍片、隔音垫、风扇和壳体,首先通过壳体将电池包裹以避免灰尘等杂质粘连在电池的表面,之后通过导热架和导热垫配合将电池散发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内,同时通过导热垫的设置对电池进行保护以避免电池与导热架产生碰撞造成伤害,之后通过散热鳍片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通过风扇的设置将散热鳍片散发出的热气吹走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散热效果较好有效避免电池工作时温度升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现在所见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都是纯电动或是电油混合动力汽车,这些汽车通常通过电池放电驱动车辆行驶,为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电池遭到破坏一般会将电池安装在防护箱的内部。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通常结构较为密封以避免灰尘等杂质吸附在电池上,而电池在进行放电和充电时会散发较多的热量,防护箱结构密封导致电池内的热量散发速度较慢通常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而电池长时间在较高的温度下工作容易影响使用寿命,从而导致电池的更换频率增加,实用较为不便,且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通常通过螺栓将电池固定在防护箱内以避免电池随意晃动与防护箱碰撞,导致电池在检修和更换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将螺栓取下,同时电池与防护箱通常相适配导致电池与防护箱之间的间隙较小从而难以将电池从防护箱中取出,不便于快速取出和安装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以解决散热效果较差和不便于快速拆装电池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连接有挡板,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衬壳,所述内衬壳的内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维修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组件通过壳体将电池包裹以避免灰尘等杂质粘连在电池的表面,之后通过导热架和导热垫配合将电池散发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内,维修组件通过夹持垫对电池的四个角进行保护以避免电池与壳体碰撞造成损伤,同时通过液压阻尼器、减震弹簧、阻尼伸缩杆和复位弹簧配合对电池进行减震,减少车辆行驶时电池受到的震动,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安装于外壳内壁的防尘网、贯穿于壳体一侧的导热架、连接于内衬壳内部两侧的隔音垫和分别安装于内衬壳内部的四个风扇,所述导热架的一侧连接有散热鳍片,且所述散热鳍片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导热架的另一侧连接有导热垫,且所述导热垫和导热架均设置有四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壳体将电池包裹以避免灰尘等杂质粘连在电池的表面,之后通过导热架和导热垫配合将电池散发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内,同时通过导热垫的设置对电池进行保护以避免电池与导热架产生碰撞造成伤害,之后通过散热鳍片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通过风扇的设置将散热鳍片散发出的热气吹走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同时通过隔音垫的设置减少风扇工作时发出的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维修组件包括连接于挡板底部的液压阻尼器、连接于壳体内部下方的阻尼伸缩杆和分别连接于壳体内部两侧的四个夹持垫,所述液压阻尼器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阻尼伸缩杆的外表面连接有复位弹簧,且所述阻尼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电池时先将挡板打开之后将电池放入壳体内,放入壳体内后将挡板关闭使限位板向电池施加压力驱动电池和支撑板向下移动,支撑板向下移动后将阻尼伸缩杆和复位弹簧压缩,方便快速将电池进行安装,电池安装好后通过夹持垫对电池的四个角进行保护以避免电池与壳体碰撞造成损伤,同时通过液压阻尼器、减震弹簧、阻尼伸缩杆和复位弹簧配合对电池进行减震,减少车辆行驶时电池受到的震动,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隔音垫呈蜂窝状,且所述隔音垫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扇的设置将散热鳍片散发出的热气吹走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同时通过隔音垫的设置减少风扇工作时发出的噪音,散热效果较好有效避免电池工作时温度升高。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垫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且四个所述夹持垫呈矩形阵列状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池安装好后通过夹持垫对电池的四个角进行保护以避免电池与壳体碰撞造成损伤,同时通过液压阻尼器、减震弹簧、阻尼伸缩杆和复位弹簧配合对电池进行减震,减少车辆行驶时电池受到的震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垫、导热架、散热鳍片、隔音垫、风扇和壳体,首先通过壳体将电池包裹以避免灰尘等杂质粘连在电池的表面,之后通过导热架和导热垫配合将电池散发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内,同时通过导热垫的设置对电池进行保护以避免电池与导热架产生碰撞造成伤害,之后通过散热鳍片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通过风扇的设置将散热鳍片散发出的热气吹走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同时通过隔音垫的设置减少风扇工作时发出的噪音,散热效果较好有效避免电池工作时温度升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阻尼伸缩杆、复位弹簧、夹持垫、减震弹簧和液压阻尼器,在安装电池时先将挡板打开之后将电池放入壳体内,放入壳体内后将挡板关闭使限位板向电池施加压力驱动电池和支撑板向下移动,支撑板向下移动后将阻尼伸缩杆和复位弹簧压缩,方便快速将电池进行安装,电池安装好后通过夹持垫对电池的四个角进行保护以避免电池与壳体碰撞造成损伤,同时通过液压阻尼器、减震弹簧、阻尼伸缩杆和复位弹簧配合对电池进行减震,减少车辆行驶时电池受到的震动,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当需要取出电池时直接将挡板打开便可,挡板打开后复位弹簧失去压力通过支撑板将电池顶起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电池取出,以便于快速对电池进行拆卸,同时通过阻尼伸缩杆的设置减缓支撑板的移动速度以避免电池被弹出掉落在地面上,方便快速对电池进行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挡板;3、散热组件;301、防尘网;302、导热垫;303、导热架;304、散热鳍片;305、隔音垫;306、风扇;4、维修组件;401、液压阻尼器;402、减震弹簧;403、限位板;404、阻尼伸缩杆;405、复位弹簧;406、支撑板;407、夹持垫;5、内衬壳;6、壳体;7、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如图1-3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连接有挡板2,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衬壳5,内衬壳5的内部设置有壳体6,壳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组件3,散热效果较好有效避免电池7工作时温度升高,壳体6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维修组件4,方便快速对电池7进行拆装,壳体6的内部安装有电池7,方便对新能源汽车供应能量。
参阅图1-4,散热组件3包括安装于外壳1内壁的防尘网301、贯穿于壳体6一侧的导热架303、连接于内衬壳5内部两侧的隔音垫305和分别安装于内衬壳5内部的四个风扇306,导热架303的一侧连接有散热鳍片304,且散热鳍片304均设置有多个,导热架303的另一侧连接有导热垫302,且导热垫302和导热架303均设置有四个,隔音垫305呈蜂窝状,且隔音垫305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散热效果较好有效避免电池7工作时温度升高。
参阅图2和3,维修组件4包括连接于挡板2底部的液压阻尼器401、连接于壳体6内部下方的阻尼伸缩杆404和分别连接于壳体6内部两侧的四个夹持垫407,液压阻尼器401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403,限位板403的顶部连接有减震弹簧402,阻尼伸缩杆404的外表面连接有复位弹簧405,且阻尼伸缩杆404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406,夹持垫407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且四个夹持垫407呈矩形阵列状分布,方便快速对电池7进行拆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在安装电池7时工作人员先将挡板2打开之后将电池7放入壳体6内,放入壳体6内后工作人员将挡板2关闭使限位板403向电池7施加压力驱动电池7和支撑板406向下移动,支撑板406向下移动后将阻尼伸缩杆404和复位弹簧405压缩,电池7安装好后通过夹持垫407对电池7的四个角进行保护以避免电池7与壳体6碰撞造成损伤,同时通过液压阻尼器401、减震弹簧402、阻尼伸缩杆404和复位弹簧405配合对电池7进行减震,减少车辆行驶时电池7受到的震动,以延长电池7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壳体6将电池7包裹以避免灰尘等杂质粘连在电池7的表面,之后通过导热架303和导热垫302配合将电池7散发的热量传递至散热鳍片304内,同时通过导热垫302的设置对电池7进行保护以避免电池7与导热架303产生碰撞造成伤害,之后通过散热鳍片304将热量散发至空气中,通过风扇306的设置将散热鳍片304散发出的热气吹走,新鲜空气和热气通过隔音垫305内的六边形通孔进入和排出,同时通过隔音垫305的设置减少风扇306工作时发出的噪音,当需要取出电池7时直接工作人员将挡板2打开便可,挡板2打开后复位弹簧405失去压力通过支撑板406将电池7顶起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电池7取出,同时通过阻尼伸缩杆404的设置减缓支撑板406的移动速度以避免电池7被弹出掉落在地面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5)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连接有挡板(2),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衬壳(5),所述内衬壳(5)的内部设置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组件(3),所述壳体(6)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维修组件(4),所述壳体(6)的内部安装有电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安装于外壳(1)内壁的防尘网(301)、贯穿于壳体(6)一侧的导热架(303)、连接于内衬壳(5)内部两侧的隔音垫(305)和分别安装于内衬壳(5)内部的四个风扇(306),所述导热架(303)的一侧连接有散热鳍片(304),且所述散热鳍片(304)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导热架(303)的另一侧连接有导热垫(302),且所述导热垫(302)和导热架(303)均设置有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组件(4)包括连接于挡板(2)底部的液压阻尼器(401)、连接于壳体(6)内部下方的阻尼伸缩杆(404)和分别连接于壳体(6)内部两侧的四个夹持垫(407),所述液压阻尼器(401)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403),所述限位板(403)的顶部连接有减震弹簧(402),所述阻尼伸缩杆(404)的外表面连接有复位弹簧(405),且所述阻尼伸缩杆(404)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4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垫(305)呈蜂窝状,且所述隔音垫(305)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垫(407)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且四个所述夹持垫(407)呈矩形阵列状分布。
CN202122473235.0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Active CN216085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3235.0U CN216085125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3235.0U CN216085125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5125U true CN216085125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8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3235.0U Active CN216085125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5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9964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蓄电池散热保护装置
CN212874660U (zh) 一种电力储能用蓄电池箱结构
CN209913338U (zh) 一种防撞且性能好的配电柜
CN21608512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防护箱
CN218831149U (zh) 一种易散热的电动执行器
CN110993847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
CN216218395U (zh) 一种用于数据库安全运维系统的装置
CN214176147U (zh) 一种防松动的汽车电池箱
CN211376773U (zh) 一种车辆动力装置支撑散热装置
CN21016188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动汽车锂电池
CN212364922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工控机
CN211456924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节能电机
CN209959348U (zh) 一种新型自散热发电机
CN210246012U (zh) 一种电气电路检测状态显示设备
CN219998333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端板电池舱冷却装置
CN21818231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CN219644409U (zh) 一种追频超声波发生器
CN219226462U (zh) 一种组合式储能蓄电池
CN211126701U (zh) 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多倍频电源发生器
CN214589049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池模组围框
CN213383786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空调机
CN219548954U (zh) 一种汽车用具有防爆功能的消音器后隔热板
CN220065803U (zh) 一种降温组件及用于电动装载机的锂电池组
CN220036782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底盘
CN215735607U (zh) 一种led显示屏箱体滤尘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