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3777U - 智能门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门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3777U
CN216083777U CN202121274251.0U CN202121274251U CN216083777U CN 216083777 U CN216083777 U CN 216083777U CN 202121274251 U CN202121274251 U CN 202121274251U CN 216083777 U CN216083777 U CN 216083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lock
wireless charging
outdoo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742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少林
丘春辉
黄真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fu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fu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fu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fu Clou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742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3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3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37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包括门框、门扇、设置于所述门扇上的门锁、设置于所述门框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门扇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门锁包括锁芯以及锁舌,所述锁芯包括锁胆组件、室外旋钮部件、电路板、止动部件、锁定部件、电动部件、前锁壳、拨拖、室外连接部件、室内连接部件、固定部件、后锁壳和室内旋转部件。通过在门框上设置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发射出无线充电信号,当门扇闭合于门框时,设置在门扇上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能够接收到该无线充电信号,并对锁芯的电路板进行充电。用户可在室外通过旋转室外旋钮组件开锁,也可以在室内通过旋转室内旋钮进行开锁,避免了用户转动钥匙开门带来的不变,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Description

智能门禁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在外出出行之前都需要将家中的门锁住,大部分门锁都安装的是机械锁芯,即只有与锁芯匹配的钥匙才能够开门。
传统的门锁需要用户将钥匙插入钥匙孔之后,通过转动钥匙进行开门操作。然而钥匙体积较小不方便用户进行开锁,还容易因用户用力过大导致钥匙断裂,存在操作便利性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用户转动钥匙进行开门操作,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操作便利性的智能门禁系统。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包括门框、门扇、设置于所述门扇上的门锁、设置于所述门框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门扇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门锁包括锁芯以及锁舌,所述锁芯包括锁胆组件、室外旋钮部件、电路板、止动部件、锁定部件、电动部件、前锁壳、拨拖、室外连接部件、室内连接部件、固定部件、后锁壳和室内旋转部件,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室外旋钮部件;
所述室外旋钮部件连接所述锁胆组件和所述前锁壳,所述锁胆组件连接所述止动部件,所述止动部件连接所述锁定部件和所述室外连接部件,所述室外连接部件连接所述拨拖,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前锁壳和所述后锁壳,所述室内连接部件连接所述室内旋转部件和所述拨拖,所述室内旋转部件连接所述后锁壳;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和所述电动部件,所述电动部件连接所述止动部件和所述锁定部件;
所述室外旋钮部件包括室外旋钮组件和室外旋钮支架,所述室外旋钮组件与所述锁胆组件连接,所述室外旋钮支架连接所述前锁壳,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动部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室外旋钮支架,所述室外旋钮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室外旋钮支架;所述室内旋转部件包括室内旋钮支架和室内旋钮,所述室内旋钮支架连接所述后锁壳,所述室内旋钮连接所述室内连接部件,所述室内旋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室内旋钮支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发射出无线充电信号;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用于在所述门扇闭合于所述门框时,接收所述无线充电信号,并根据所述无线充电信号对所述电路板进行充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功率控制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功率控制电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还包括交流/直流转换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通过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充电控制电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锁芯横梁和紧固销,所述锁芯横梁通过所述紧固销与所述前锁壳固定,所述锁芯横梁通过所述紧固销与所述后锁壳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动部件包括止动轴限位销和止动轴,所述止动轴通过所述止动轴限位销与所述锁胆组件连接,所述止动轴连接所述锁定部件、所述室外连接部件和所述电动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件包括锁定销钉和锁定销钉弹簧,所述锁定销钉连接所述止动轴和所述电动部件,所述锁定销钉弹簧设置于所述锁定销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动部件包括电机、电机传动杆、传动杆离合弹簧和滑动件,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止动轴和所述电机传动杆,所述电机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杆离合弹簧,所述传动杆离合弹簧连接所述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连接所述锁定销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还包括加长补件,所述加长补件设置于所述前锁壳和/或后锁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芯还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室内旋钮支架且连接所述电路板。
上述智能门禁系统,通过在门框上设置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发射出无线充电信号,当门扇闭合于门框时,设置在门扇上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能够接收到该无线充电信号,并对锁芯的电路板进行充电。在需要开锁时,用户可在室外通过旋转室外旋钮组件开锁,也可以在室内通过旋转室内旋钮进行开锁,避免了用户转动钥匙开门带来的不变,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智能门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锁芯的结构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锁芯的爆炸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和电路板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10、门框;120、门扇;130、门锁;140、前面板;150、后面板;160、锁舌;170、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80、无线充电接收装置;210、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20、充电控制电路;310、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20、功率控制电路;330、交流/直流转换电路;1、机械钥匙;2、锁胆组件;3、室外旋钮组件;4、室外旋钮支架;5、防尘片;6、电路板;7、止动轴限位销;8、止动轴;9、电机;10、电机传动杆;11、传动杆离合弹簧;12、滑动件;13、锁定销钉;14、锁定销钉弹簧;15、前锁壳;16、介子;17、加长补件;18、拨拖;19、室外连接轴;20、室外开锁转件;21、室内开锁转件;22、锁芯横梁;23、紧固销;24、室内连接轴;25、后锁壳;26、电池组件;27、室内旋钮支架;28、室内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同时,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包括门框110、门扇120、设置于门扇120上的门锁130、设置于门框110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以及设置于门扇120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门锁130包括锁芯以及锁舌160,如图2所示,锁芯包括锁胆组件2、室外旋钮部件、电路板、止动部件、锁定部件、电动部件、前锁壳15、拨拖18、室外连接部件、室内连接部件、固定部件、后锁壳25和室内旋转部件,电路板和电动部件设置于室外旋钮部件。室外旋钮部件连接锁胆组件2和前锁壳15,锁胆组件2连接止动部件,止动部件连接锁定部件和室外连接部件,室外连接部件连接拨拖18,固定部件连接前锁壳15和后锁壳25,室内连接部件连接室内旋转部件和拨拖18,室内旋转部件连接后锁壳25。电路板连接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和电动部件,电动部件连接止动部件和锁定部件。
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发射出无线充电信号;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用于在门扇120闭合于门框110时,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根据无线充电信号对电路板进行充电。
具体地,当用户将机械钥匙1插入锁胆组件2后,如果钥匙正确,锁胆组件2解除与室外旋钮部件的锁定。用户可通过转动机械钥匙1带动锁胆组件2转动,电路板控制止动部件移动,从而解除锁定部件对止动部件的限制,由止动部件带动室外连接部件,进而通过室外连接部件带动拨拖18拨动机械锁体的锁舌进行开门。可以理解,如果插入的钥匙不正确,则无法开门。
进一步地,电路板还可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通过电动部件改变锁定部件的状态,同样可解除锁定部件对止动部件的限制,此时用户可通过旋转室外旋钮部件带动锁胆组件2、止动部件以及室外连接部件转动,使拨拖18转动从而开门。此外,当用户在室内时,还可通过旋转室内旋转部件,从而带动室内连接部件转动,使拨拖18转动开门。
可以理解,门框110一般设置于墙体的门架上,而门扇120则通过合页等方式来与门框110连接,从而使得门扇120可相对于门框110活动,根据进门方向,可以将门扇120分为前面板140和后面板150,进一步的,门框110中还设置有相应的限位机构,门扇120的门锁130包括有锁舌160,通过将锁舌160卡入该限位机构来实现关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220V交流市电作为外部电源,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与外部电源连接,对交流电进行处理得到直流电,然后将该直流电通过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的射频天线转换为无线射频信号发射出去,由门扇120上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来接收该无线射频信号,从而实现无线充电,这种无线充电方式使得当门扇120靠近门框110且不完全闭合于门框110时,门扇120上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也能够接收到该无线射频信号进行无线充电。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也可以不需要采用射频天线来发射无线射频信号,具体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包括有线圈,首先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对电源进行降压,得到降压之后的交流电,降压之后的交流电通过滤波处理之后,流经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的线圈时能够产生变化的磁场,此时门扇120需要完全闭合于门框110,才能够使得设置在门扇120上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感应到变化的磁场,从而根据磁生电的原理产生感应电流,实现无线充电。
可以理解,采用上述的两种不同的无线充电方式时,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的内部结构也会对应改变,例如若通过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的射频天线来发射出无线射频信号,则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也需要对应的接收天线来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当通过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的线圈来产生变化的磁场时,对应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也需要对应的线圈来感应变化的磁场,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设置在门框110上的位置,例如以图1为例,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设置在门框110的侧壁上,相应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也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选择设置在门扇130上的位置,例如以图1为例,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设置在门扇130的侧边上,从而使得当门扇130闭合时,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能够接收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发射出的无线充电信号。
其中,如图3所示,室外旋钮部件包括室外旋钮组件3和室外旋钮支架4,室外旋钮组件3与锁胆组件2连接,室外旋钮支架4连接前锁壳15,电路板6和电动部件固定设置于室外旋钮支架4,室外旋钮组件3可转动设置于室外旋钮支架4。室内旋转部件包括室内旋钮支架27和室内旋钮28,室内旋钮支架27连接后锁壳25,室内旋钮28连接室内连接部件,室内旋钮28可转动设置于室内旋钮支架27。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锁芯还包括介子16,介子16用于使锁胆组件2与前锁壳15卡位。
具体地,锁芯在原始状态时,室外旋钮组件3不能正向开锁;锁胆组件2未插入正确的机械钥匙1时与室外旋钮组件3处于锁定状态,不能单独转动。正确的机械钥匙1插入锁胆组件2后,锁胆组件2中的叶片匹配正确,使锁胆组件2与室外旋钮组件3解除锁定,电路板6控制止动部件移动,从而解除锁定部件对止动部件的限制。用户在继续旋转机械钥匙1时,止动部件带动室外连接部件,进而带动拨拖18转动,从而达到机械钥匙开门的功能。相反地,如果将错误的钥匙插入锁胆组件2中,锁胆组件2与室外旋钮组件3无法解除锁定,止动部件无法与锁定部件错开锁定位置,锁芯处于上锁状态。
电路板6在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接收到开锁指令后,电路板6通过电动部件带动锁定部件移动,解除对止动部件的限制。用户旋转室外旋钮组件3可带动锁胆组件2、止动部件以及室外连接部件转动,进而带动拨拖18转动开门。此外,当用户在室内时,可通过旋转室内旋钮28带动室内连接部件转动,使拨拖18转动开门。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与外部电源之间还设置有保险开关(例如保险丝),当出现漏电、短路或者电流过载的情况时,保险开关自动切断电源与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之间的电连接,保证用电安全。
上述智能门禁系统,通过在门框110上设置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发射出无线充电信号,当门扇120闭合于门框110时,设置在门扇120上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能够接收到该无线充电信号,并对锁芯的电路板进行充电。在需要开锁时,用户可在室外通过旋转室外旋钮组件3开锁,也可以在室内通过旋转室内旋钮28进行开锁,避免了用户转动钥匙开门带来的不变,提高了操作便利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10和充电控制电路220,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10与充电控制电路220连接,充电控制电路220与电路板6连接。
其中,充电控制电路220具体包括芯片、控制开关、整流滤波电路以及稳压电路,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10接收到无线充电信号得到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线流经控制开关和芯片,然后通过整流滤波以及稳压之后,最终流向电路板6,对电路板6进行充电。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10通过控制开关与芯片连接,当无线充电接收线圈210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得到感应电流,对电路板6进行充电时,芯片能够调节充电电流大小,控制开关则能够控制电路通断,实现充电控制。通过充电控制电路220能够控制对电路板6的充电电流大小,以及对电流进行整流滤波,保证充电过程中电流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6包括控制器和储能组件,控制器连接储能组件,储能组件与充电控制电路220连接。控制器可以是主控芯片,储能组件可以是储能电容,储能组件能够接收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输出的电流,储能组件一方面可以将输出的电流储存一部分下来,另一部分则提供给控制器进行正常工作,而当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没有接收到无线充电信号,不能够对控制器进行充电时,储能组件就可以将存储的电能输出至控制器,继续为控制器供电,保证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6还包括充电接口,充电接口连接储能组件。其中,充电接口可以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充电接口为外置接口,用户可以将充电线插入到该充电接口,然后为储能组件进行充电,这样使得即使是无线充电装置在没有接收到无线充电信号来为控制装置充电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自己主动的来通过充电接口为储能组件充电,从而使得控制器能够得到电源供电以正常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10和功率控制电路320,功率控制电路32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10与功率控制电路320连接。其中,功率控制电路320包括阻值可调的分压电阻等器件,通过设置功率控制电路320能够控制无线充电发射线圈310的输出功率,从而保证无线充电信号的强度,提高充电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还包括交流/直流转换电路330,功率控制电路320通过交流/直流转换电路330与外部电源连接。交流/直流转换电路330能够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转换后的直流电输送至功率控制电路320,使得无线充电发射装置170能够直接借助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交流电来进行无线充电,提高了使用灵活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芯还包括天线组件,天线组件连接电路板6。天线组件用于接收无线控制信号,电路板6根据接收的无线控制信号驱动电动部件解除对止动部件的限制。其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与天线组件进行数据通信,发送无线控制信号给天线组件,天线组件将无线控制信号转发给电路板6。
天线组件可以是通过蓝牙、Zigbee、WiFi、MacBee、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短距离高频无线通信技术)、NB-IoT、CAT1、4G、5G、6G等无线传输方式与用户使用的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以天线组件为蓝牙通信组件为例,用户使用手机自带的蓝牙功能与锁芯的蓝牙通信组件进行蓝牙通信,用户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然后打开软件并发出指令,蓝牙通信组件接收到该指令之后发送给电路板6,电路板6再根据接收的指令驱动电动部件解除对止动部件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锁芯还可包括电池组件26,电池组件26设置于室内旋钮支架27且连接电路板6,电池组件26用于给电路板6供电。此外,电池组件26还可采用可充电电池组件,则电路板6还可以在接收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发送的无线充电信号时对可充电电池组件充电,在未接收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180发送的无线充电信号时利用可充电电池组件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部件包括锁芯横梁22和紧固销23,锁芯横梁22通过紧固销23与前锁壳15固定,锁芯横梁22通过紧固销23与后锁壳25固定。通过紧固销23将锁芯横梁22、前锁壳15以及后锁壳25固定,利用锁芯横梁22将锁芯各部件连接成整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室外连接部件包括室外连接轴19和室外开锁转件20,室外连接轴19连接止动部件和室外开锁转件20,室外开锁转件20连接拨拖18。
在一个实施例中,室内连接部件包括室内开锁转件21和室内连接轴24,室内开锁转件21连接拨拖18和室内连接轴24,室内连接轴24连接室内旋转部件。具体地,室内连接轴24连接室内旋钮28。
在一个实施例中,止动部件包括止动轴限位销7和止动轴8,止动轴8通过止动轴限位销7与锁胆组件2连接,止动轴8连接锁定部件、室外连接部件和电动部件。具体地,通过止动轴限位销7将止动轴8与锁胆组件2连接,止动轴8连接室外连接轴19。
对应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部件包括锁定销钉13和锁定销钉弹簧14,锁定销钉13连接止动轴8和电动部件,锁定销钉弹簧14设置于锁定销钉13。其中,锁定销钉13与止动轴8配合起到锁芯上锁的作用,锁定销钉弹簧14用作使锁定销钉13处于弹出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动部件包括电机9、电机传动杆10、传动杆离合弹簧11和滑动件12,电机9连接止动轴8和电机传动杆10,电机传动杆10连接传动杆离合弹簧11,传动杆离合弹簧11连接滑动件12,滑动件12连接锁定销钉13。可通过电机9移动止动轴8,从而接触锁定销钉13的锁定状态;也可以是通过电机9控制电机传动杆10转动,传动杆离合弹簧11根据电机传动杆10的转动推动滑动件12运动,然后由滑动件12带动锁定销13发生位移来实现开关锁。
其中,锁芯在原始状态时,室外旋钮组件3在止动轴8与锁定销钉13的作用下,只能反向旋钮进行反锁,不能正向开锁。在正确的机械钥匙1插入锁胆组件2中后,锁胆组件2中的叶片匹配正确,使锁胆组件2与室外旋钮组件3解除锁定,当用户拧动钥匙到一定角度,例如拧动钥匙达到90°时,止动轴8在电机9的作用下前移与锁定销钉13解除锁定状态,止动轴8带动室外连接轴19和室外开锁转件20,室外开锁转件20带动拨拖18转动,从而达到机械钥匙开门的功能。
此外,电路板6在接收到有线或无线的开锁指令后,通过电路板6控制电机9的正向旋转运动带动电机传动杆10绕着传动杆离合弹簧11旋转,在螺旋转动的作用下传动杆离合弹簧11推动滑动件12前移,锁定销钉13跟随推动滑动件12前移,锁定销钉13与止动轴8解除锁定状态,此时用户转动室外旋钮组件3即可带动锁胆组件2、止动轴8、室外连接轴19、室外开锁转件20连接拨拖18转动开门。
在一个实施例中,锁芯还包括防尘片5和报警装置,防尘片5设置于锁胆组件2,报警装置连接电路板6。具体地,可在锁胆组件2内部安装两片防尘片5,到防尘作用。当不插入机械钥匙1时,两个防尘片5处于闭合状态,在插入钥匙时两个防尘片5打开,靠近电路板6的防尘片5触发电路板6中的报警按键,电路板6触发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其中,报警装置可以是红外声光报警器,通过设置报警装置,当有钥匙插入到锁胆组件2进行报警以提示用户,提高了锁芯使用安全性。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锁芯还包括加长补件17,加长补件17设置于前锁壳15和/或后锁壳25。具体地,可在前锁壳15和后锁壳25处设置一个或多个加长补件17,从而加长锁芯规格长度,可灵活适配不同厚度的门。
前锁壳15、后锁壳25、加长补件17共同构成锁芯的主要壳体部分,室外连接轴19和室外开锁转件20位于前锁壳15以及相应加长补件17内部,室内开锁转件21和室内连接轴24位于后锁壳25以及相应加长补件17内部,锁芯横梁22和紧固销23位于前锁壳15和后锁壳25内部。此外,可将锁胆组件2、电路板6、止动轴限位销7、止动轴8、电机9、电机传动杆10、传动杆离合弹簧11、滑动件12、锁定销钉13和锁定销钉弹簧14设置在室外旋钮支架4内部。电池组件26则设置在室内旋钮支架27内部。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上述智能门禁系统,下面结合具体是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目前的锁芯基本是传统的机械锁芯,或者个别的是没有机械钥匙开门,不符合公安部标准要求的电子锁芯。不同门厚的锁芯规格长度不一,很难做到一款锁芯适配不同门厚尺寸的门。
基于此,本申请在传统机械锁芯的结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一些电子器件植入到传统的机械锁芯里面;让传统的机械锁芯,既保持着原有的机械钥匙开门的功能,又可以用手机进行控制开门,让机械锁芯变成一个可以用手机连接和控制的锁芯,而且外观和机械锁芯一致,换装方便,成本更低。这是一个对传统锁芯的颠覆性的设计。
具体地,如图3所示,智能门禁系统中采用的锁芯包含以下组件:
1-机械钥匙:该智能锁芯包含了传统锁芯的功能,插入锁胆组件2,仍然可以开门。插入错误的钥匙,不开门。
2-锁胆组件:锁芯叶片结构的载体,不同的叶片排列组合,匹配不同的机械钥匙。未插入正确钥匙时与室外旋钮组件3连接,不能单独转动;当插入正确的钥匙时与室外旋钮组件3解除锁定,跟随钥匙转动。
3-室外旋钮组件:智能锁芯上有辅助开门用的旋钮和机械固定件,可绕着室外旋钮支架4做圆周运动。
4-室外旋钮支架:与前锁壳15固定在一起,固定电路板6和电机9,室外旋钮组件3可绕着其旋转。
5-防尘片:装在锁胆组件2内起到防尘作用,上下各一片;当不插入机械钥匙1时,两个防尘片处于闭合状态,插入钥匙时两个防尘片打开,靠近电路板6的防尘片能触发电路板6中的报警按键。
6-电路板:是植入智能锁芯内部的电子组件。
7-止动轴限位销:将止动轴8与锁胆组件2连接和限位的销钉。
8-止动轴:与锁定销钉13配合起到锁芯上锁的部件。
9-电机:由电路板6控制输出动力的部件。
10-电机传动杆:与电机9连接传输动力的部件。
11-传动杆离合弹簧:接收电机传动杆9的输出,推动滑动件12运动的部件。
12-滑动件:带动锁定销13位移来实现开关锁的部件。
13-锁定销钉:与止动轴8配合起到锁芯上锁的部件。
14-锁定销钉弹簧:使锁定销钉13处于弹出状态的部件。
15-前锁壳:连接室外旋钮支架4和前端部件载体。
16-介子:使锁胆组件2与前锁壳15卡位的部件。
17-加长补件:用来加长锁芯规格长度,灵活适配不同门厚的部件。
18-拨拖:拨动锁体开锁的部件。
19-室外连接轴:与室外开锁转件20配合接收前端传动,带动拨拖18转动的部件。
20-室外开锁转件:与室外连接轴19配合接收前端传动,带动拨拖18转动的部件;同时起到将室外部件与室内部件分离的作用;内部有复位弹簧。
21-室内开锁转件:起到室内开锁时,将室外部件连接分离的作用。
22-锁芯横梁:将锁芯各部件连接成整体的部件。
23-紧固销:将锁芯横梁22、前锁壳15、后锁壳25固定的部件。
24-室内连接轴:连接室内旋钮28和拨拖18的部件。
25-后锁壳:连接室内旋钮支架27和后端部件载体。
26-电池组件:给电路板6和电机9提供电源的部件。
27-室内旋钮支架:支撑固定电池组件26的部件。
28-室内旋钮:智能锁芯上有辅助开门用的旋钮和机械固定件,可绕着室内旋钮支架27做圆周运动。
该无锁芯原始状态时,室外旋钮组件3在止动轴8与锁定销钉13的作用下,只能反向(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由锁体的开锁方向定义为正向)旋钮进行反锁,不能正向开锁;锁胆组件2未插入正确的机械钥匙1时与室外旋钮组件3处于锁定状态,不能单独转动。
该锁芯具有两种开锁方式和防盗触发报警功能:
1、第一种是传统的机械开锁方式:
正确的机械钥匙1插入锁胆组件2中,锁胆组件2中的叶片匹配正确,使锁胆组件2与室外旋钮组件3解除锁定,当拧动钥匙达到90°时,止动轴8在电机9的作用下前移与锁定销钉13解除锁定状态,止动轴8带动室外连接轴19和室外开锁转件20,室外开锁转件20带动拨拖18转动,从而达到机械钥匙开门的功能。
错误的钥匙插入锁胆组件2中,锁胆组件2与室外旋钮组件3无法解除锁定,止动轴8无法前移与锁定销钉13的错开锁定位置,锁芯处于上锁状态。
2、第二种是无线开锁步骤:
1)手机通过无线连接该锁芯里面植入的电路板6,无线连接可包括蓝牙、Zigbee、WiFi、MacBee、NFC、NB-IoT、CAT1、4G、5G、6G等无线传输方式。
2)手机端发送开门信号给锁芯里面的电路板6。
3)电路板6控制锁芯里面电机9进行旋转运动。
4)通过控制电机9的正向旋转运动带动电机传动杆10绕着传动杆离合弹簧11旋转,在螺旋转动的作用下传动杆离合弹簧11推动滑动件12前移,锁定销钉13跟随推动滑动件12前移,锁定销钉13与止动轴8解除锁定状态,此时转动室外旋钮组件3即可带动锁胆组件2、止动轴8、室外连接轴19、室外开锁转件20连接拨拖18转动开门。
3、防盗触发报警功能:
当用钥匙或其他技术开启工具插入锁胆组件2中的钥匙口时,两个防尘片5从闭合状态变成打开状态,此时防尘片5会由于行程位移,将电路板6中的按键触发,开关触发后控制电路接收信号进行报警。
该锁芯结构可应用于所有锁芯孔为葫芦型的插芯锁体,包括业内俗称的大葫芦、小葫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门扇、设置于所述门扇上的门锁、设置于所述门框的无线充电发射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门扇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所述门锁包括锁芯以及锁舌,所述锁芯包括锁胆组件、室外旋钮部件、电路板、止动部件、锁定部件、电动部件、前锁壳、拨拖、室外连接部件、室内连接部件、固定部件、后锁壳和室内旋转部件,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室外旋钮部件;
所述室外旋钮部件连接所述锁胆组件和所述前锁壳,所述锁胆组件连接所述止动部件,所述止动部件连接所述锁定部件和所述室外连接部件,所述室外连接部件连接所述拨拖,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前锁壳和所述后锁壳,所述室内连接部件连接所述室内旋转部件和所述拨拖,所述室内旋转部件连接所述后锁壳;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和所述电动部件,所述电动部件连接所述止动部件和所述锁定部件;
所述室外旋钮部件包括室外旋钮组件和室外旋钮支架,所述室外旋钮组件与所述锁胆组件连接,所述室外旋钮支架连接所述前锁壳,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动部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室外旋钮支架,所述室外旋钮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室外旋钮支架;所述室内旋转部件包括室内旋钮支架和室内旋钮,所述室内旋钮支架连接所述后锁壳,所述室内旋钮连接所述室内连接部件,所述室内旋钮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室内旋钮支架;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并发射出无线充电信号;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用于在所述门扇闭合于所述门框时,接收所述无线充电信号,并根据所述无线充电信号对所述电路板进行充电;
所述锁芯还包括加长补件,所述加长补件设置于所述前锁壳和/或后锁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包括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功率控制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电源,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与所述功率控制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装置还包括交流/直流转换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通过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与所述外部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充电控制电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线圈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包括锁芯横梁和紧固销,所述锁芯横梁通过所述紧固销与所述前锁壳固定,所述锁芯横梁通过所述紧固销与所述后锁壳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件包括止动轴限位销和止动轴,所述止动轴通过所述止动轴限位销与所述锁胆组件连接,所述止动轴连接所述锁定部件、所述室外连接部件和所述电动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件包括锁定销钉和锁定销钉弹簧,所述锁定销钉连接所述止动轴和所述电动部件,所述锁定销钉弹簧设置于所述锁定销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部件包括电机、电机传动杆、传动杆离合弹簧和滑动件,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止动轴和所述电机传动杆,所述电机传动杆连接所述传动杆离合弹簧,所述传动杆离合弹簧连接所述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连接所述锁定销钉。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还包括防尘片和报警装置,所述防尘片设置于所述锁胆组件,所述报警装置连接所述电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还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室内旋钮支架且连接所述电路板。
CN202121274251.0U 2021-06-08 2021-06-08 智能门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083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4251.0U CN216083777U (zh) 2021-06-08 2021-06-08 智能门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74251.0U CN216083777U (zh) 2021-06-08 2021-06-08 智能门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3777U true CN216083777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3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7425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083777U (zh) 2021-06-08 2021-06-08 智能门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3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83777U (zh) 智能门禁系统
CN215369216U (zh) 智能门禁系统
CN107130860B (zh) 一种带usb接口的箱包锁
CN216083779U (zh) 无线充电智能锁芯
CN112258710A (zh) 智能门禁系统
CN204691457U (zh) 一种智能门锁
CN213927894U (zh) 智能锁芯
CN110778220A (zh) 快递盒的智能锁及其快递盒
CN213927882U (zh) 安全锁芯
CN111425072A (zh) 智能门锁
CN113379949A (zh) 智能门禁系统
CN213935013U (zh) 智能门禁系统
CN212784903U (zh) 智能门禁系统
CN213927892U (zh) 多功能锁芯
CN215632271U (zh) 一种无需电池的nfc商品防盗系统
WO2016192000A1 (zh) 一种智能箱包锁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CN112252851A (zh) 智能锁芯
CN213269361U (zh) 无线充电智能锁芯和门锁
CN215830218U (zh) 智能识别门锁
CN112252848A (zh) 安全锁芯
CN113972748A (zh) 智能门禁系统
CN214303307U (zh) 无线充电智能锁芯和门锁
CN210768227U (zh) 一种防盗锁驱动系统
CN215369214U (zh) 无线充电智能锁芯
CN218974957U (zh) 一种智能门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