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3340U - 一种电连接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3340U
CN216083340U CN202121866910.XU CN202121866910U CN216083340U CN 216083340 U CN216083340 U CN 216083340U CN 202121866910 U CN202121866910 U CN 202121866910U CN 216083340 U CN216083340 U CN 2160833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nnection structure
flexible circuit
electrical conne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669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立明
丁蓓
林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669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33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33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33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结构及其背光模组,电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上设有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两侧的侧板和位于两个侧板之间的挡板,两侧的侧板上均设有调节机构且两者对应设置;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第一弹性件和卡合件,连接件穿过侧板的一端套设第一弹性件并与卡合件固定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两侧均设有卡合槽;第一弹性件处于伸长状态时,卡合件凸设于侧板并与卡合槽相卡合用以固定端部;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卡合件移动至侧板内以使端部在连接器中移动;本实施例可以避免压合不良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柔性电路板的长度长短不一的状况,避免了外观不良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连接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液晶显示器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画质高以及驱动电压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及消费性产品中。由于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而为调整液晶显示器的显示亮度,需要给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一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从而用于向液晶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光束。随着背光模组中背光源技术的快速发展, LED背光逐步进入产业化,从而逐渐取代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成为背光模组中背光源的主流。
在目前采用LED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中,LED 晶片通过贴附到柔性电路板(FPC)或印刷电路板(PCB)上形成LED灯条 (Lightbar),从而作为背光源应用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中。
采用LED灯条大多还需要将柔性电路板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称为软硬板结合,柔性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二者之间可以通过连接器 (Connector)进行连接。
通过连接器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背光组装及各部材制作存在公差,设计灯条的柔性电路板长度时容易出错,过长容易造成柔性电路板凸起,过短则无法插入连接器;
(2)目前灯条的连接器采用机械结构卡合,受卡合次数及人员操作力度的影响,卡合结构易磨损,卡合出现松动,容易导致灯条的柔性电路板金手指压合不良,致使灯条发生单串不亮或全黑等功能不良。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针对上述灯条的电连接结构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打件公差导致设计灯条的柔性电路板长度时容易出错,过长容易造成柔性电路板凸起,过短则无法插入连接器;以及由于现有的灯条的连接器采用机械结构卡合,受卡合次数及人员操作力度的影响,卡合结构易磨损,卡合出现松动,容易导致灯条的柔性电路板金手指压合不良,致使灯条发生单串不亮或全黑等功能不良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上设有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包括底板、位于该底板两侧的侧板和位于两个该侧板之间的挡板,该侧板上至少设有一个调节机构,两侧的该侧板上的该调节机构对应设置;
具体地,该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第一弹性件和卡合件,该连接件穿过该侧板的一端套设该第一弹性件并与该卡合件固定连接;该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两侧均设有卡合槽;该第一弹性件处于伸长状态时,该卡合件凸设于该侧板并与该卡合槽相卡合用以固定该柔性电路板的端部;该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该卡合件移动至该侧板内以使该柔性电路板的端部在该连接器中移动。
优选地,该侧板上设有多个调节机构,两侧的该侧板上的多个该调节机构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该卡合件在远离该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斜面,该柔性电路板的端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导向斜面,该第一导向斜面的斜率和该第二导向斜面的斜率相匹配。
优选地,该挡板上还设有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的控制端同时与位于两侧的该调节机构的连接件连接,该控制端朝远离该侧板的方向移动时带动该连接件朝远离该侧板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该底板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导电端子;该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导电端子,该印刷电路板和该柔性电路板通过该第一导电端子和该第二导电端子导通电连接。
优选地,该第二导电端子为金手指;该第一导电端子为朝该第二导电端子一侧凸起的金属弹片。
优选地,该连接器还包括盖板,该挡板上设有连接轴,该盖板的一端与该连接轴转动连接并以该连接轴为轴心转动。
优选地,该盖板远离该连接轴的另一端设有卡勾,该盖板通过该卡勾卡合固定于该底板。
优选地,该连接轴的两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该盖板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电连接结构及其背光模组,在连接器的两个侧板上同时设置调节机构,通过该调节机构对该柔性电路板进行固定,并使该柔性电路板和该印刷电路板导通电连接以驱动灯条发光。本实施例公开的电连接结构,一方面,该调节机构与该柔性电路板的固定结构为卡合结构,避免了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反复插拔出现压合不良等现象,大大的减少了成本的浪费;另一方面,同时设置多个调节机构,还可以解决柔性电路板的长度长短不一的状况,避免了外观不良的现象,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电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连接器A处的局部剖示图;
图4是图1中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电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电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电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控制机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电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图1中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连接器A处的局部剖示图;图4是图1中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结构。具体的,该电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100和印刷电路板200,该印刷电路板200 上设有连接器300,其中,该连接器300包括底板310、位于该底板310 两侧的侧板320和位于两个该侧板320之间的挡板330,每个该侧板 320上均设有一个调节机构350,且两侧的该侧板320上的该调节机构350对应设置。该柔性电路板100例如为灯条的柔性电路板。
在本实施例中,该调节机构350包括连接件351、第一弹性件352 和卡合件353,该连接件351穿过该侧板320的一端套设该第一弹性件 352并与该卡合件353固定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该柔性电路板100 包括本体101和端部102,该端部102的两侧均设有卡合槽103(如图4 所示);当该第一弹性件352处于伸长状态时,该卡合件353凸设于该侧板320并与该卡合槽103相卡合用以固定该柔性电路板100的端部 102;当该第一弹性件352处于压缩状态时,该卡合件353移动至该侧板320内以使该柔性电路板100的端部102在该连接器300中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件352可以为压缩弹簧。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件352也可以为其它弹性材料,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卡合件353在远离该挡板330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斜面3531,对应地,该柔性电路板100的端部102两侧均设有第二导向斜面1021,该第一导向斜面3531的斜率和该第二导向斜面1021 的斜率相匹配。这样设置,当该柔性电路板100的端部102插入该连接器300时,该卡合件353会很轻松的被挤压下云,而当该柔性电路板 100的端部102插到预定位置后,该卡合件353在该第一弹性件352的作用下弹出,正好卡在该柔性电路板100的卡合槽103中。因此,将该卡合件353和该端部102的导面设置为斜面可以更便于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器300的底板310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导电端子311;该柔性电路板100的端部102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导电端子(图中未示出),该印刷电路板200和该柔性电路板100通过该第一导电端子 311和该第二导电端子导通电连接以驱动该灯条发光。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导电端子(图中未示出)为金手指;该第一导电端子311为朝该第二导电端子一侧凸起的金属弹片。该柔性电路板 100和该印刷电路板200通过金手指和金属弹片两者相互抵接电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器300还包括盖板340,该挡板330上设有连接轴(图中未示出),该盖板340的一端与该连接轴转动连接并以该连接轴为轴心转动。
具体地,该盖板340远离该连接轴的另一端设有卡勾341,对应地,该底板310在对应该卡勾341的位置设有卡槽(图中未示出),该盖板340 通过该卡勾341卡合于该卡槽中。通过在该盖板340上设置卡勾341,可以进一步加强该连接器300对该柔性电路板100的固定。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该印刷电路板200和该柔性电路板100的压合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轴的两端通过第二弹性件(图中未示出)与该盖板340转动连接。该盖板340因该第二弹性件的预紧力,当该卡勾 341脱离该底板310时,该盖板340更易弹起。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弹性件211也可以为压缩弹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其他具有弹性的装置,在此不做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公开的电连接结构,通过在该印刷电路板中连接器的侧板上设置调节机构,且该调节机构与该柔性电路板的固定结构为卡合结构,避免了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反复插拔出现压合不良等现象,大大的减少了成本的浪费。
实施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电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电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结构,与实施例一相比,两者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公开的电连接结构中,该印刷电路板200上的连接器300中,每个该侧板320上设有三个调节机构350’,且两侧的该侧板320上的多个该调节机构350’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仅示例性地画出三个调节机构350’,间隔的分布在该侧板上。同时,该三个调节机构350’间隔的距离可以根据各个产品的精度要求进行调整。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该柔性电路板100的长度调整该调节机构 350’的数量,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一个把手,同时将三个该调节机构350’的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该柔性电路板100在制作中存在公差,导致长度过长或过短,就可以通过调置的多个调节机构350’来对该柔性电路板100插入该连接器300的长度进行调节,达到该柔性电路板100最佳的搭配长度。
如图5所示:当该柔性电路板100的长度过短时,根据该柔性电路板100的实际长度,将该柔性电路板100的端部102卡在位于该连接器 300入口处的该调节机构350’的该卡合件353上,这样就不会出现当该柔性电路板100的长度出现过短时导致无法插入连接器的异常。
所图6所示:当该柔性电路板100的长度过长时,根据该柔性电路板100的实际长度,将该柔性电路板100的端部102卡在位于中间的该卡合件353上,这样就不会出现当该柔性电路板100的长度出现过长时导致该柔性电路板100凸起的异常。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公开的电连接结构,通过在该印刷电路板中连接器的侧板上同时设置多个调节机构,不仅可以避免柔性电路板的金手指反复插拔出现压合不良等现象,大大的减少了成本的浪费;还可以同时解决柔性电路板的长度长短不一的状况,避免了外观不良的现象,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实施例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电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控制机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结构,与实施例一相比,两者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公开的电连接结构中,该印刷电路板200的连接器300中,每个该侧板320上均设有一个该调节机构350,且该挡板330上还设有控制机构360,该控制机构360的控制端361同时与位于两侧的该调节机构350的连接件351连接,该控制端361朝远离该侧板320的方向移动时带动该连接件351朝远离该侧板320的方向移动。
如图8所示,该控制机构360位于该挡板的中间,分别有两个该控制端361,且两个该控制端361分别与两侧的该调节机构350固定。
本实施例中,该控制机构360包括挡块362、按压板363、第三弹性件364、连杆365以及限位件366。该挡块362内设有通槽,该连杆365的一端穿过该通槽并套设该第三弹性件364与该按压板363固定,该连杆365的另一端与该限位件366固定。
具体地,该限位件366呈V字形,即该限位件366的两侧为斜面。该限位件366的两侧分别与一个该控制端361抵接,且该控制端361 与该限件位366相抵接的接触面也呈斜面,两者的斜率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该第三弹性件364也可以是压缩弹簧,在此不作限制。
当按压该按压板363时,该连杆142在该第一通槽内移动并带动该限位件366向远离该挡块362的位置移动,该第三弹性件364处于压缩状态,此时该限位件366的两侧同时推动两侧的该控制端361向远离该侧板320的位置移动,同时该控制端361带动该连接件351朝远离该侧板320的方向移动,此时,该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该卡合件移动至该侧板320内以使该柔性电路板100的端部在该连接器300中移动。
当该第三弹性件364处于伸长状态时,该限位件366位于与该固定档块362相邻的位置。该控制端361的位置由该调节机构350控制,即该控制端361的位置随着该连接件351的位置的移动而移动。
以上该控制机构360的具体结构仅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实现相同的功能,在此不作限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公开的电连接结构,通过在该印刷电路板中连接器的侧板上同时设置调节机构,可以解决柔性电路板的长度长短不一的状况,避免了外观不良的现象,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同时还在该连接器的档板上设置了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机构同时对两侧的调节机构进行控制,组装方便,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电连接结构,同样具备如上所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内容,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结构,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和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挡板,所述侧板上至少设有一个调节机构,两侧的所述侧板上的所述调节机构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第一弹性件和卡合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侧板的一端套设所述第一弹性件并与所述卡合件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两侧均设有卡合槽;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伸长状态时,所述卡合件凸设于所述侧板并与所述卡合槽相卡合用以固定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卡合件移动至所述侧板内以使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在所述连接器中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有多个调节机构,两侧的所述侧板上的多个所述调节机构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在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两侧均设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的斜率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的斜率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还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端同时与位于两侧的所述调节机构的连接件连接,所述控制端朝远离所述侧板的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连接件朝远离所述侧板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导电端子;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端部的底面上设有第二导电端子,所述印刷电路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导通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为金手指;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为朝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一侧凸起的金属弹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盖板,所述挡板上设有连接轴,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并以所述连接轴为轴心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设有卡勾,所述盖板通过所述卡勾卡合固定于所述底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盖板转动连接。
10.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结构。
CN202121866910.XU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电连接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Active CN2160833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6910.XU CN216083340U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电连接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66910.XU CN216083340U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电连接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3340U true CN216083340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8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66910.XU Active CN216083340U (zh) 2021-08-11 2021-08-11 一种电连接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33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0591B2 (en) Backlight uni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20062816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method of assembling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265372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WO2016131200A1 (zh) 一种ffc连接器、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布线装置
CA2668614A1 (en) Through board inverted connector
CN202598330U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777644A (zh) 显示面板组装结构及显示装置
KR101419459B1 (ko) 커넥터를 구비하는 모듈 및 모듈에 포함되는 커넥터
CN203324499U (zh) 组合式导光板构造
US7413451B2 (en) Connector having self-adjusting surface-mount attachment structures
CN101944673B (zh) 电连接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971376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0543547C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16083340U (zh) 一种电连接结构及其背光模组
CN214253715U (zh) Micro LED模组及显示器
US8410709B2 (en) Parallel light-emitting circuit of parallel LED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circuit board thereof
CN210534492U (zh) 一种灯条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EP2264517A2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101387786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1957992U (zh) 连接器、电连接装置及背光模组
CN210606407U (zh) 一种led显示装置及其构成的led显示屏
CN215894887U (zh) Led灯珠测试治具
US9761967B2 (en) Connector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CN217589480U (zh) 一种电连接器、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7061305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