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0621U - 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80621U
CN216080621U CN202121977000.9U CN202121977000U CN216080621U CN 216080621 U CN216080621 U CN 216080621U CN 202121977000 U CN202121977000 U CN 202121977000U CN 216080621 U CN216080621 U CN 2160806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sing
ice
heat source
connec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770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豪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yang Jing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yang Jing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yang Jing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yang Jingang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770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806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806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806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涉及热源塔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壳体、蓄冰箱、盖板、电机、导杆、连接壳,连接壳的顶部设置有震动电机,震动电机的轴心处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震动棒,震动棒的四周设置有冷凝管,连接壳通过进液管与壳体之间相互贯通,进液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管,连接壳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壳体的底部一侧插接有出液口,出液口远离壳体的一侧出口端设置有出液泵,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连接壳与壳体之间的流动循环使壳体内部的冷冻液快速结晶形成冰水混合物,并利用搅拌叶可以将浮冰快速的与浓缩液分离,使冰块通过出冰盒流入蓄冰箱内部,增加了装置的浓缩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源塔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
背景技术
热源塔系统—是通过热源塔的热交换和热泵机组作用,实现供暖、制冷以及提供热水的系统。冬天它利用低于冰点的防冻液载体介质,高效提取冰点以下的空气显热、潜热能量。通过热源塔联合热泵机组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实现冰点以下低温能源向高温位转移,实现制热;夏天由于热源塔的特殊设计,起到高效冷却塔的作用,将热量排到大气实现制冷,热源塔系统适用于冬季气候、气象条件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潮湿阴冷地区。众所周知,传统风冷热泵在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潮湿阴冷地区冬季供热时结霜严重,需要频繁融霜,热泵效率低且影响使用效果。而热源塔在潮湿阴冷空气湿度大条件下无霜困扰,可以有效提取空气的温度变化显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潜热,相对比风冷热泵换热性能稳定、运行效率一定的提升。
在热电厂中所使用的热源塔系统通常采用蒸发法实现系统中防冻液的提纯,但蒸发法需要消耗额外的制热量,浪费能源较大,且蒸发法提纯效率低。少部分热源塔系统采用冷冻法进行稀溶液提纯,但存在冰晶尺寸与浓缩效率无法兼容的问题;当冰晶的尺寸较小时,冰晶难以从浓缩的溶液中分离出;而为了获取较大尺寸的冰晶,则需要更持久的结晶过程,从而导致浓缩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旨在能够有效的解决热源塔系统浓缩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地脚,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蓄冰箱,所述蓄冰箱与壳体之间通过出冰盒之间相互贯通,蓄冰箱的底部设置有出冰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心处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中部插接有固定架,所述导杆的底部出口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壳体远离蓄冰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顶部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震动电机的轴心处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震动棒,所述震动棒的四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连接壳通过进液管与壳体之间相互贯通,所述进液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管,所述连接壳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侧插接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远离壳体的一侧出口端设置有出液泵,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连接壳与壳体之间的流动循环使壳体内部的冷冻液快速结晶形成冰水混合物,并利用搅拌叶可以将浮冰快速的与浓缩液分离,使冰块通过出冰盒流入蓄冰箱内部,增加了装置的浓缩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壳通过输送管与外部管道连接,所述输送管的中部设置有输液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叶位于壳体的中心处,所述搅拌叶的一侧设置有蓄冰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壳与进液管的连接位置低于蓄冰箱设置的位置,所述出液口与壳体之间连接的位置低于所述进液管与壳体之间的连接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位于连接壳的正下方,所述支架通过底部对立的三角板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与三角板的连接处为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所述固定板的弧度与壳体的外径保持一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支杆与壳体内壁之间固定梁连接,导杆的底部出口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通过对搅拌叶的设计可以防止内部冰块体积过大,可以对冰块进行击碎,壳体远离蓄冰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壳,通过对连接壳的设计可以将输送管运送过来的液体进行冷却凝固,连接壳的顶部设置有震动电机,震动电机的轴心处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震动棒,通过震动电机与震动电机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防止连接壳内部的液体凝固,震动棒的四周设置有冷凝管,通过对冷凝管的设计可以使降温效率更好,连接壳通过进液管与壳体之间相互贯通,进液管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管,连接壳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通过对支架设计可以很好的支撑连接壳,壳体的底部一侧插接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远离壳体的一侧出口端设置有出液泵,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连接壳与壳体之间的流动循环使壳体内部的冷冻液快速结晶形成冰水混合物,并利用搅拌叶可以将浮冰快速的与浓缩液分离,使冰块通过出冰盒流入蓄冰箱内部,增加了装置的浓缩效率。
(2)连接壳通过输送管与外部管道连接,输送管的中部设置有输液泵,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连接壳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输送管持续添加液体,增加了浓缩的效率,搅拌叶位于壳体的中心处,通过对搅拌叶的设计可以打乱内部浮冰与浓缩液之间的连接,搅拌叶的一侧设置有蓄冰箱,蓄冰箱可以快速的将浮冰接收和保存,连接壳与进液管的连接位置低于蓄冰箱设置的位置,这样的设计避免连接壳流出的液体流入蓄冰箱,出液口与壳体之间连接的位置低于进液管与壳体之间的连接位置,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连接壳流出的液体流入出液口,出液口位于出液口,浓缩完全的浓缩液从出液口排出,增加了分离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壳体;11、地脚;2、盖板;3、电机;31、导杆;32、固定架;33、搅拌叶;4、蓄冰箱;41、出冰盒;42、出冰口;5、连接壳;51、进液管;52、输送管;53、震动电机;54、震动棒;55、冷凝管;6、支架;61、三角板;62、固定板;7、出液口;71、出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包括:
壳体1为碳钢材质,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地脚11,地脚11沿壳体1外径排列,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蓄冰箱4,蓄冰箱4的内壁与壳体1之间相互配合,蓄冰箱4与壳体1之间通过出冰盒41之间相互贯通,通过对出冰盒41的设计可以避免冰块对蓄冰箱4顶部的挤压,蓄冰箱4的底部设置有出冰口42,通过对蓄冰箱4的设计方便了冰块的储存和取出,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2的外径大于壳体1,加强壳体1的密封性,盖板2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机3,电机3的轴心处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导杆31,导杆31的中部插接有固定架32,固定架32的前后均设有支杆,支杆与壳体1内壁之间固定梁连接,导杆31的底部出口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33,通过对搅拌叶33的设计可以防止内部冰块体积过大,可以对冰块进行击碎,壳体1远离蓄冰箱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壳5,通过对连接壳5的设计可以将输送管52运送过来的液体进行冷却凝固,连接壳5的顶部设置有震动电机53,震动电机53的轴心处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震动棒54,通过震动电机53与震动电机53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防止连接壳5内部的液体凝固,震动棒54的四周设置有冷凝管55,通过对冷凝管55的设计可以使降温效率更好,连接壳5通过进液管51与壳体1之间相互贯通,进液管5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管511,连接壳5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6,通过对支架6设计可以很好的支撑连接壳5,壳体1的底部一侧插接有出液口7,所述出液口(7)远离壳体(1)的一侧出口端设置有出液泵(71),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连接壳5与壳体1之间的流动循环使壳体1内部的冷冻液快速结晶形成冰水混合物,并利用搅拌叶33可以将浮冰快速的与浓缩液分离,使冰块通过出冰盒41流入蓄冰箱4内部,增加了装置的浓缩效率。
具体的请参阅图1-3,连接壳5通过输送管52与外部管道连接,输送管52的中部设置有输液泵,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连接壳5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输送管52持续添加液体,增加了浓缩的效率。
具体的请参阅图1-2,搅拌叶33位于壳体1的中心处,通过对搅拌叶33的设计可以打乱内部浮冰与浓缩液之间的连接,搅拌叶33的一侧设置有蓄冰箱4,蓄冰箱4可以快速的将浮冰接收和保存。
具体的请参阅图1-2,连接壳5与进液管51的连接位置低于蓄冰箱4设置的位置,这样的设计避免连接壳5流出的液体流入蓄冰箱4,出液口7与壳体1之间连接的位置低于进液管51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连接壳5流出的液体流入出液口7,出液口7位于出液口7,浓缩完全的浓缩液从出液口7排出,增加了分离的效率。
具体的请参阅图2-4,支架6位于连接壳5的正下方,支架6通过底部对立的三角板61固定连接有壳体1,通过对三角板61的设计增加了支架6的结构强度,壳体1与三角板61的连接处为弧形,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壳体1和三角板61之间的摩擦力,使三角板61更为稳固。
具体的请参阅图2-4,支架6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2,固定板62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1,通过对固定板62的设计增加了支架6和三角板61之间的结构强度,避免三角板61松动发生倾斜,固定板62的弧度与壳体1的外径保持一致,这样的设计增加了固定板62与壳体1之间的摩擦力也方便固定板62的安装。
工作原理:
液体通过输送管52流入连接壳5,连接壳5通过内部的冷凝管55对液体进行制冷,通过进液管51和出液管511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液体在壳体1于连接壳5的内部滚动循环,进液管5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管511,连接壳5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6,通过对支架6设计可以很好的支撑连接壳5,搅拌叶33位于壳体1的中心处,通过对搅拌叶33的设计可以打乱内部浮冰与浓缩液之间的连接,搅拌叶33的一侧设置有蓄冰箱4,蓄冰箱4可以快速的将浮冰接收和保存,连接壳5与进液管51的连接位置低于蓄冰箱4设置的位置,这样的设计避免连接壳5流出的液体流入蓄冰箱4,出液口7与壳体1之间连接的位置低于进液管51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连接壳5流出的液体流入出液口7,出液口7位于出液口7,浓缩完全的浓缩液从出液口7排出,增加了分离的效率,壳体1的底部一侧插接有出液口7,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连接壳5与壳体1之间的流动循环使壳体1内部的冷冻液快速结晶形成冰水混合物,并利用搅拌叶33可以将浮冰快速的与浓缩液分离,使冰块通过出冰盒41流入蓄冰箱4内部,增加了装置的浓缩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地脚(11),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蓄冰箱(4),所述蓄冰箱(4)与壳体(1)之间通过出冰盒(41)之间相互贯通,蓄冰箱(4)的底部设置有出冰口(42),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轴心处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导杆(31),所述导杆(31)的中部插接有固定架(32),所述导杆(31)的底部出口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33),所述壳体(1)远离蓄冰箱(4)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壳(5),所述连接壳(5)的顶部设置有震动电机(53),所述震动电机(53)的轴心处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震动棒(54),所述震动棒(54)的四周设置有冷凝管(55),所述连接壳(5)通过进液管(51)与壳体(1)之间相互贯通,所述进液管(5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管(511),所述连接壳(5)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6),所述壳体(1)的底部一侧插接有出液口(7),所述出液口(7)远离壳体(1)的一侧出口端设置有出液泵(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5)通过输送管(52)与外部管道连接,所述输送管(52)的中部设置有输液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33)位于壳体(1)的中心处,所述搅拌叶(33)的一侧设置有蓄冰箱(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5)与进液管(51)的连接位置低于蓄冰箱(4)设置的位置,所述出液口(7)与壳体(1)之间连接的位置低于所述进液管(51)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位于连接壳(5)的正下方,所述支架(6)通过底部对立的三角板(61)固定连接有壳体(1),所述壳体(1)与三角板(61)的连接处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2),所述固定板(62)通过螺栓连接有壳体(1),所述固定板(62)的弧度与壳体(1)的外径保持一致。
CN202121977000.9U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 Active CN2160806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7000.9U CN216080621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77000.9U CN216080621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80621U true CN216080621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1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77000.9U Active CN216080621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806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120334B2 (zh)
CN100385185C (zh) 溶液式动态制冰系统
JP2988905B2 (ja) 土壌熱源氷蓄熱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4214866A (zh) 一种单元式蓄冰空调系统
CN216080621U (zh) 一种运用于热源塔系统的连接壳
CN200996697Y (zh) 蓄热空调器
CN114322413B (zh) 一种冷库热回收系统
CN104315635A (zh) 中小型大温差双工况动态流态冰冰蓄冷空调
CN201764763U (zh) 两级降温冰浆蓄冷装置
CN212082131U (zh) 一种换热器专用在线除冰、除垢装置
CN204176831U (zh) 中小型大温差双工况动态流态冰冰蓄冷空调
CN208504873U (zh) 与建筑联合运用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的冻干机系统
CN208936373U (zh) 一种冰水混合物蓄冷空调系统
CN208251066U (zh) 热管式冷库地坪防冻膨装置
CN112178848B (zh) 一种高效的水地源热泵机器
CN201277771Y (zh) 一种利用热泵节能真空制取二元冰系统
CN2758674Y (zh) 回收液化天然气冷能用于冷库的制冷装置
CN211626235U (zh) 一种可在线除冰、除垢的满液式换热器
CN110986655A (zh) 一种换热器专用在线除冰、除垢装置
CN220283691U (zh) 一种基于辐射制冷技术的海水淡化系统
CN219735498U (zh) 一种复合式水蒸发冷空调机组
CN210345745U (zh) 一种制冷剂蒸发制冷蓄冰储能与空气融冰空调装置
CN204084702U (zh) 一种单元式蓄冰空调系统
CN2760467Y (zh) 一种双重制冷机组
KR100489933B1 (ko) 아이스슬러리용 교반제빙기 및 그 제빙기를 이용한 빙축열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