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73292U - 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73292U
CN216073292U CN202122084972.1U CN202122084972U CN216073292U CN 216073292 U CN216073292 U CN 216073292U CN 202122084972 U CN202122084972 U CN 202122084972U CN 216073292 U CN216073292 U CN 216073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ment
water
reverse osmosis
pure water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49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菲
桂鹏
宾倩韵
廖榆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49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73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73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73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净水机,其中,所述净水机具有水源入口和纯水出口,所述净水机包括反渗透滤芯以及混卷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所述混卷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扩宽了出水水质的脱盐率范围,从而能够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净水机在居民家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目前,净水机通常采用单一的反渗透滤芯或者单一的纳滤滤芯,其中反渗透膜片的脱盐率一般高达90%-99%,而纳滤膜片的脱盐率一般低于50%,所以导致出水水质的脱盐率范围受限,造成净水机的出水水质较单一,难以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影响了用户的用水体验。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净水机,旨在解决现有的净水机难以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净水机,具有水源入口和纯水出口,所述净水机包括:
反渗透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以及
混卷滤芯,所述混卷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混卷滤芯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净水机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进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水源入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调节阀,用以独立调节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水流量或者独立调节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出水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包括预处理滤芯,所述预处理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预处理滤芯的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所述混卷滤芯的进水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包括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前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所述前处理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前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所述混卷滤芯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后处理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连通,所述后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还具有废水出口,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均与所述废水出口连通;所述净水机还包括废水阀,所述废水阀用以调节所述废水出口的废水出水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废水阀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废水出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废水阀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废水阀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之间,另一个所述废水阀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卷滤芯包括中心管以及过滤膜元件,所述过滤膜元件卷绕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周,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纳滤膜片和至少一个反渗透膜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膜片的脱盐率为90%-99%,所述纳滤膜片的脱盐率为0-9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纳滤膜片及一个反渗透膜片;
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纳滤膜片及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
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反渗透膜片及至少两个纳滤膜片;
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至少两个纳滤膜片件及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
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包括反渗透滤芯以及混卷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所述混卷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如此,在制水时,原水(自来水)由水源入口流入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反渗透滤芯进行过滤,另一路进入混卷滤芯进行过滤,最后,从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流出的纯水与从混卷滤芯的纯水口流出的纯水进行混合后从净水机的纯水出口流出,以供用户使用。在制水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水流量或者混卷滤芯的纯水出水流量,进而调节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水与混卷滤芯的纯水出水的混合比例,从而扩宽了该净水机的纯水出水的脱盐率范围,使得该净水机的脱盐率范围为10%-99%,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能保证饮水健康且不结垢,有效地延长了净水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一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另一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又一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再一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第四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第五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第六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第七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十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十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十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十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十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十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十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十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二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净水机的混卷膜滤芯第二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8967857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8967857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净水机。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净水机100具有水源入口101、纯水出口102及废水出口103。原水(自来水)从所述水源入口101进入净水机100,经过滤芯过滤后产生纯水和废水,纯水从所述净水机100的纯水出口102流出,废水则从所述净水机100的废水出口103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100包括反渗透滤芯20以及混卷滤芯60。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进水口20a与所述水源入口101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口20b与所述纯水出口102连通;所述混卷滤芯60的进水口60a与所述水源入口101连通,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口60b与所述纯水出口102连通。
具体来说,所述反渗透滤芯20与所述混卷滤芯60并联设置在所述水源入口101与所述纯水出口102之间。这样,从所述水源入口101进入的原水分为两路,一路流入所述反渗透滤芯20,另一路流入所述混卷滤芯60,最后从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口20b流出的纯水与从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口60b流出的纯水混合后从纯水出口102流出。
其中,所述反渗透滤芯20包括多个反渗透膜片63。所述混卷滤芯60至少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和一个反渗透膜片63,关于混卷滤芯60的结构下文将进行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反渗透膜片63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它能截留大于0.0001微米的物质,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 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所述纳滤膜片62是一种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功能性的半透膜,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片和超滤膜片之间,约为200-2000。
可选地,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脱盐率为85%-99%,例如85%、90%、92%、95%、97%、99%。所述混卷膜滤芯60的脱盐率为10%-90%,例如10%、20%、 30%、40%、50%、60%、70%、80%、85%、90%等。由于二者的脱盐率范围不同,在制水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或者混卷膜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进而调节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与混卷膜滤芯60的纯水出水的混合比例,从而扩宽了该净水机100的纯水出水的脱盐率范围,使得该净水机100的脱盐率范围为10%-99%,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100还包括增压泵30,通过增压泵30增压,可以保证流入所述反渗透滤芯20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水的总流量。其中,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进水口20a与所述混卷滤芯60的进水口60a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增压泵30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进水口20a 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进水口60a的相交处与所述水源入口101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净水机100包括反渗透滤芯20以及混卷滤芯60,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进水口20a与所述水源入口101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口20b 与所述纯水出口102连通;所述混卷滤芯60的进水口60a与所述水源入口101连通,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口60b与所述纯水出口102连通;所述调节阀40用以调节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或者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如此,在制水时,原水(自来水)由水源入口101流入后分为两路,一路进入反渗透滤芯20进行过滤,另一路进入混卷滤芯60进行过滤,最后,从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口20b流出的纯水与从混卷滤芯60的纯水口60b流出的纯水进行混合后从净水机100的纯水出口102流出,以供用户使用。在制水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或者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进而调节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与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的混合比例,从而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100还包括调节阀40,所述调节阀40用以调节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或者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从增压泵30流出的水的总量是一定的,也即流入所述反渗透滤芯20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水的总量是一定的,如果通过调节阀 40调节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则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进行调节;同样,如果通过调节阀40调节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则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进行调节。如此,通过调节阀40调节其中一个滤芯的纯水出水流量,则另一个滤芯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进行相应地调节,这样可以达到调节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与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的混合比例的效果,以此实现调节净水机100出水的脱盐率,满足用户的水质要求。其中,该净水机100的脱盐率调节范围为 10%-99%,因此该净化器的脱盐率调节范围较宽,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
请参阅图1至图8,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口20b和所述混卷滤芯60 的纯水口60b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口20b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口60b的相交处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出口102连接。
至于所述调节阀40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有多种,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40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口20b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口60b的相交处与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口20b之间。如此,原水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成两路分别进入反渗透滤芯20及混卷滤芯 60,通过调节阀40调节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则混卷滤芯60 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进行调节,进而可以调节从反渗透滤芯20流出的纯水和从混卷滤芯60流出的纯水的混合比例,达到用户想要的脱盐率。
在使用时,如果用户想要80%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380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由水源入口101进入,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分成两路,分别进入反渗透滤芯20和混卷滤芯60,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调节至1380mL/min,由于流入所述反渗透滤芯20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水的总量是一定的,则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调节至420mL/min,两路纯水进行混合形成用户想要的脱盐率80%左右,最后由纯水出口102排出。
在使用时,如果用户想要95%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560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由水源入口101进入,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分成两路,分别进入反渗透滤芯20和混卷滤芯60,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调节至1560mL/min,由于流入所述反渗透滤芯20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水的总量是一定的,则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调节至0mL/min,两路纯水进行混合形成用户想要的脱盐率95%左右,最后由纯水出口102排出。
在使用时,如果用户想要75%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200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由水源入口101进入,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分成两路,分别进入反渗透滤芯20和混卷滤芯60,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调节至1200mL/min,由于流入所述反渗透滤芯20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水的总量是一定的,则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调节至760mL/min,两路纯水进行混合形成用户想要的脱盐率75%左右,最后由纯水出口102排出。
在使用时,如果用户想要67%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980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由水源入口101进入,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分成两路,分别进入反渗透滤芯20和混卷滤芯60,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调节至980mL/min,由于流入所述反渗透滤芯 20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水的总量是一定的,则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调节至1260mL/min,两路纯水进行混合形成用户想要的脱盐率67%左右,最后由纯水出口102排出。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40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口20b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口60b的相交处与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口60b之间。如此,原水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成两路分别进入反渗透滤芯20及混卷滤芯60,通过调节阀40调节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则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进行调节,进而可以调节从反渗透滤芯20流出的纯水和从混卷滤芯60流出的纯水的混合比例,达到用户想要的脱盐率。
例如,在使用时,如果用户想要80%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420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由水源入口101 进入,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分成两路,分别进入反渗透滤芯20和混卷滤芯60,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调节至420mL/min,由于流入所述反渗透滤芯20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水的总量是一定的,则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调节至1380mL/min,两路纯水进行混合形成用户想要的脱盐率80%左右,最后由纯水出口102排出。
在使用时,如果用户想要95%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0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由水源入口101进入,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分成两路,分别进入反渗透滤芯20和混卷滤芯60,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调节至0mL/min,由于流入所述反渗透滤芯20 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水的总量是一定的,则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调节至1560mL/min,两路纯水进行混合形成用户想要的脱盐率95%左右,最后由纯水出口102排出。
在使用时,如果用户想要75%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760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由水源入口101进入,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分成两路,分别进入反渗透滤芯20和混卷滤芯60,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调节至760mL/min,由于流入所述反渗透滤芯20 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水的总量是一定的,则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调节至1200mL/min,两路纯水进行混合形成用户想要的脱盐率75%左右,最后由纯水出口102排出。
在使用时,如果用户想要67%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260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由水源入口101进入,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分成两路,分别进入反渗透滤芯20和混卷滤芯60,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调节至1260mL/min,由于流入所述反渗透滤芯 20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水的总量是一定的,则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会自动调节至980mL/min,两路纯水进行混合形成用户想要的脱盐率67%左右,最后由纯水出口102排出。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40还可设置在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进水口20a和所述增压泵30之间。如此,原水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分成两路分别进入反渗透滤芯20及混卷滤芯60,通过调节阀40调节进入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进水流量,则进入混卷滤芯60的进水流量会自动进行调节,进而可以调节从反渗透滤芯20流出的纯水和从混卷滤芯60流出的纯水的混合比例,达到用户想要的脱盐率。当然,所述调节阀40还可设置在所述混卷滤芯60的进水口60a和所述增压泵30之间,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40的数量为一个。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4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调节阀40用以独立调节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出水流量,另一个所述调节阀40则独立调节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出水流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关于所述调节阀40 的具体设置位置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100包括预处理滤芯10,所述预处理滤芯10主要用于对从水源入口101进入的原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掉原水中的杂质、有机物等物质。其中,所述预处理滤芯10的进水口10a 与所述水源入口101连通,所述预处理滤芯10的出水口10b与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进水口20a、所述混卷滤芯60的进水口60a连通。可选地,所述预处理滤芯10可以为PP滤芯或活性炭滤芯等。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口20b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口60b的相交处直接与所述纯水出口102连通。由于所述反渗透滤芯20 和所述混卷滤芯60已经将原水中的矿物质过滤完全,故经过反渗透滤芯20 和混卷滤芯60过滤后的纯水可以不经过活性炭进行口感调节,而直接排出供用户使用。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图8,所述净水机100包括复合滤芯70,所述复合滤芯70包括前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也即,所述复合滤芯 70由所述前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复合而成。
其中,所述前处理单元的进水口70a与所述水源入口101连通,所述前处理单元的出水口70b与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进水口20a、所述混卷滤芯60 的进水口60a连通。所述后处理单元的进水口70c与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口20b、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口60b连通,所述后处理单元的出水口70d 与所述纯水出口103连通。可选地,所述前处理单元可以为PP过滤单元或活性炭过滤单元,所述后处理单元可以为活性炭过滤单元。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纯水口20b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纯水口60b的相交处与所述后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连通。这样,经过所述反渗透滤芯20过滤后的纯水与经过所述混卷滤芯60过滤后的纯水混合后进入所述后处理单元进行后处理,最后再从纯水出口103流出。如此,通过设置复合滤芯70,不仅可以对从水源入口101进入的原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掉原水中的杂质、有机物等物质;还可以对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的纯水进行口感调节。
请参阅图1至图8,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废水口20c和所述混卷滤芯60 的废水口60c均与所述废水出口103连通。具体来说,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废水口20c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废水口60c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反渗透滤芯 20的废水口20c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废水口60c的相交处通过管路与所述废水出口103连接。这样,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废水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废水均由所述废水出口103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100还包括废水阀50,所述废水阀50用以调节所述废水出口103的废水出水流量。可选地,所述废水阀50可以是电磁阀或者废水塞。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废水阀5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所述废水阀50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废水口20c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废水口60c的相交处与所述废水出口103之间。
当然,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废水阀5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废水阀50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废水口20c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废水口60c的相交处与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废水口20c之间,另一个所述废水阀50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20的废水口20c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废水口60c 的相交处与所述混卷滤芯60的废水口60c之间。如此,使得所述反渗透滤芯 20的废水出水流量与所述混卷滤芯60的废水出水流量可以分别设置,从而使所述反渗透滤芯20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回收率可以分别设置,可以更好地调节所述反渗透滤芯20和所述混卷滤芯60的回收率,可控空间更大。在此,两个所述废水阀50的废水出水流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下面将对混卷滤芯60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9至图2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卷滤芯60包括中心管61以及过滤膜元件,所述过滤膜元件卷绕于所述中心管61的外周,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纳滤膜片62和至少一个反渗透膜片63。
其中,关于所述纳滤膜片62与所述反渗透膜片63的组合方式有多种。例如,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及一个反渗透膜片63。又例如,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及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63,其中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63可以为两个反渗透膜片63、三个反渗透膜片63、四个反渗透膜片63、五个反渗透膜片63、六个反渗透膜片63等。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反渗透膜片63及至少两个纳滤膜片62,其中至少两个纳滤膜片62可以为两个纳滤膜片62、三个纳滤膜片62、四个纳滤膜片62、五个纳滤膜片62、六个纳滤膜片62等。再例如,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至少两个纳滤膜片62件及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63。在此,关于所述纳滤膜片62与所反渗透膜片63的组合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另外,关于纳滤膜片62与反渗透膜片63 两种膜片的总数量及放置顺序也不做特殊限定,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可选地,所述反渗透膜片63的脱盐率为90%-99%,所述纳滤膜片62的脱盐率为0-90%。
请参阅图9至图29,若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三个膜片,则三个膜片可以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及两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两个纳滤膜片62及一个反渗透膜片63。若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四个膜片,则四个膜片可以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及三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两个纳滤膜片62及两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三个纳滤膜片62及一个反渗透膜片63。若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五个膜片,则五个膜片可以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及四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两个纳滤膜片62及三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三个纳滤膜片62及两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四个纳滤膜片62及一个反渗透膜片63。若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六个膜片,则六个膜片可以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及五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两个纳滤膜片62及四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三个纳滤膜片62及三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四个纳滤膜片62及两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五个纳滤膜片62及一个反渗透膜片63。若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七个膜片,则七个膜片可以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及六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两个纳滤膜片62及五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三个纳滤膜片62及四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四个纳滤膜片62及三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五个纳滤膜片62及两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六个纳滤膜片62及一个反渗透膜片6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膜元件卷绕于所述中心管61的外周且沿中心管 61的径向层叠。所述纳滤膜片62和所述反渗透膜片63具有卷绕头端、卷绕尾端以及连接在所述卷绕头端和所述卷绕微端之间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所述纳滤膜片62与相邻的所述反渗透膜片63通过密封胶线粘合,以在相邻的所述纳滤膜片62和所述反渗透膜片63之间形成膜袋;或者相邻的两所述纳滤膜片62通过密封胶线粘合,以在相邻的两所述纳滤膜片62之间形成膜袋;或者相邻的两所述反渗透膜片63通过密封胶线粘合,以在相邻的两所述纳滤膜片62之间形成膜袋。所述膜袋具有位于所述卷绕头端的第一开口和位靠近所述卷绕尾端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中心管61上的多个通孔。所述中心管61内的原水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进入膜袋,所述第二开口排出废水,所述膜袋的外侧面排出纯水。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过滤膜元件包含的多个反渗透膜片63的脱盐率可以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同样地,所述过滤膜元件包含的多个纳滤膜片62的脱盐率可以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第一纳滤膜片62和第二纳滤膜片62,所述第一纳滤膜片62的脱盐率大于所述第二纳滤膜片62的脱盐率。可选地,所述第一纳滤膜片62的脱盐率为40%-90%,所述第二纳滤膜片62的脱盐率为0-80%。在此,通过设置两种不同脱盐率的纳滤膜片62,可以进一步扩宽所述混卷膜滤芯60的脱盐率范围,更利于调节到用户所需要的水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净水机,具有水源入口和纯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包括:
反渗透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以及
混卷滤芯,所述混卷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混卷滤芯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净水机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进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水源入口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节阀,用以独立调节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出水流量或者独立调节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出水流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包括预处理滤芯,所述预处理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预处理滤芯的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所述混卷滤芯的进水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包括复合滤芯,所述复合滤芯包括前处理单元和后处理单元,所述前处理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前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所述混卷滤芯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后处理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纯水口、所述混卷滤芯的纯水口连通,所述后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还具有废水出口,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均与所述废水出口连通;所述净水机还包括废水阀,所述废水阀用以调节所述废水出口的废水出水流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废水阀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废水出口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废水阀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废水阀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之间,另一个所述废水阀设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混卷滤芯的废水口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卷滤芯包括中心管以及过滤膜元件,所述过滤膜元件卷绕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周,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纳滤膜片和至少一个反渗透膜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片的脱盐率为90%-99%,所述纳滤膜片的脱盐率为0-90%。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纳滤膜片及一个反渗透膜片;
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纳滤膜片及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
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反渗透膜片及至少两个纳滤膜片;
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至少两个纳滤膜片件及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
CN202122084972.1U 2021-08-31 2021-08-31 净水机 Active CN216073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4972.1U CN216073292U (zh) 2021-08-31 2021-08-31 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4972.1U CN216073292U (zh) 2021-08-31 2021-08-31 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73292U true CN216073292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73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4972.1U Active CN216073292U (zh) 2021-08-31 2021-08-31 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73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1999065594A1 (fr) Element en spirale de membrane d'osmose inverse, module de membrane d'osmose inverse utilisant cet element,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stines a la separation par osmose inverse integrant ce module
CN110845030A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N203610050U (zh) 一种净水机
CN216073292U (zh) 净水机
CN216073294U (zh) 净水机
CN207243582U (zh) 净水系统
CN216426896U (zh) 净水机
CN216073295U (zh) 净水机
CN113830858A (zh) 一种超滤、反渗透资源化利用浓盐水的系统及方法
CN216073291U (zh) 净水机
CN113149135A (zh) 一种超滤、反渗透资源化利用浓盐水的系统及方法
CN212151720U (zh) 一种水流相向流动的滤水净化系统及净水器
CN216426892U (zh) 净水机
CN114162996A (zh) 净水机
CN216426894U (zh) 净水机
CN114162999A (zh) 净水机
CN111003755A (zh) 一种双膜再利用的滤水净化系统及净水器
CN114163005A (zh) 净水机
CN216426891U (zh) 净水机
CN215975217U (zh)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CN208883596U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设备
CN114163004A (zh) 净水机
CN114162994A (zh) 净水机
CN216426895U (zh)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CN114163001A (zh) 净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