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2994A - 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2994A
CN114162994A CN202111017761.4A CN202111017761A CN114162994A CN 114162994 A CN114162994 A CN 114162994A CN 202111017761 A CN202111017761 A CN 202111017761A CN 114162994 A CN114162994 A CN 114162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embrane unit
membrane
unit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77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菲
刘磊
周有福
宾倩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77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629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62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29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nanofilt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净水机,其中,所述净水机具有水源入口和出水口,所述净水机包括第一滤芯、第二滤芯以及调节阀,所述第一滤芯包括预处理单元和第一膜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滤芯包括第二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和所述第二膜单元中的其中一者为混卷膜单元,另一者为超滤膜单元;所述调节阀用以调节所述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流量。本发明的净水机扩宽了出水水质的脱盐率范围,从而能够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

Description

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净水机在居民家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目前,净水机通常采用单一的反渗透滤芯,但反渗透膜片的脱盐率一般高达90%-99%,所以导致出水水质的脱盐率范围受限,造成净水机的出水水质较单一,难以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影响了用户的用水体验。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净水机,旨在解决现有的净水机难以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净水机,具有水源入口和纯水出口,所述净水机包括:
第一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包括预处理单元和第一膜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第二滤芯,所述第二滤芯包括第二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和所述第二膜单元中的其中一者为混卷膜单元,另一者为超滤膜单元;以及
调节阀,用以调节所述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为混卷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为超滤膜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还具有废水出口,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口与所述废水出口连通;所述净水机还包括废水阀,所述废水阀用以调节所述废水出口的废水出水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净水机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净水机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为超滤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为混卷膜单元。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还具有废水出口,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口与所述废水出口连通;所述净水机还包括废水阀,所述废水阀用以调节所述废水出口的废水出水流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净水机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卷膜单元包括中心管及过滤膜元件,所述过滤膜元件卷绕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周,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纳滤膜片和至少一个反渗透膜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渗透膜片的脱盐率为90%-99%,所述纳滤膜片的脱盐率为0-9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纳滤膜片及一个反渗透膜片;
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纳滤膜片及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
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反渗透膜片及至少两个纳滤膜片;
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至少两个纳滤膜片件及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
本发明的净水机包括第一滤芯、第二滤芯以及调节阀,所述第一滤芯包括预处理单元及第一膜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的进水口与水源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与纯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滤芯包括第二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与纯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和所述第二膜单元中的其中一者为混卷膜单元,另一者为超滤膜单元;所述调节阀用以调节所述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流量;如此,在制水时,原水(自来水)由水源入口流入所述第一滤芯的预处理单元,经过预处理单元初步过滤后的原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第一滤芯的混卷膜单元进行过滤,另一部分进入第二滤芯的超滤膜单元中进行过滤,最后,从混卷膜单元的出水口流出的水与从超滤膜单元的出水口流出的水混合后从净水机的纯水出口流出,以供用户使用。由于混卷膜单元的脱盐率高达90%,而超滤膜单元的脱盐率为0,在制水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流量,来调节超滤膜单元的出水与混卷膜单元的出水的混合比例,从而扩宽了该净水机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范围,使得该净水机的脱盐率范围为0-90%,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本发明的净水机能保证饮水健康且不结垢,有效地延长了净水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净水机一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净水机另一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净水机又一实施例的水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十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十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十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十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十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十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十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十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二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净水机的第一膜单元第二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净水机 20 第二滤芯
101 水源入口 20a 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
102 纯水出口 20b 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
103 废水出口 20c 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口
10 第一滤芯 30 增压泵
11 预处理单元 40 调节阀
11a 预处理单元的进水口 50 废水阀
11b 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 60 混卷膜单元
12 第一膜单元 61 中心管
12a 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 62 纳滤膜片
12b 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 63 反渗透膜片
12c 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口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净水机。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出的净水机100具有水源入口101、纯水出口102及废水出口103。原水(自来水)从所述水源入口101进入净水机100,经过滤芯过滤后产生纯水和废水,纯水从所述净水机100的纯水出口102流出,废水则从所述净水机100的废水出口103流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100包括第一滤芯10及第二滤芯20。所述第一滤芯10包括预处理单元11及第一膜单元12,所述第二滤芯20包括第二膜单元。所述水源入口101与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进水口11a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进水口12a、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20a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均与所述纯水出口102连通。
具体来说,所述净水机100为双芯净水机100。所述第一滤芯10为预处理单元11及第一膜单元12组成的复合滤芯。其中,预处理单元11的进水口11a与水源入口101连通,预处理单元11主要用于对原水进行初步过滤,过滤掉原水中的杂质、有机物等物质。可选地,所述预处理单元11可以为PP滤芯和/或活性炭滤芯。第一膜单元12作为第一滤芯10的主要过滤元件,可以包括超滤膜单元或混卷膜单元60。第二滤芯20则为单一第二膜单元构成的滤芯,第二膜单元作为第二滤芯20的主要过滤元件,也可以包括超滤膜单元或混卷膜单元60。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膜单元12和所述第二膜单元中的其中一者为混卷膜单元60,另一者则为超滤膜单元。
其中,所述超滤膜单元包括多个超滤膜片。所述超滤膜片是一种能将一定大小的高分子胶体或悬浮颗粒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高分子半透膜,通常由各种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类、醋酸纤维素酯类、聚乙烯类、聚砜类、聚酰胺类以及芳香族聚合物类等。所述混卷膜单元60至少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和一个反渗透膜片63,关于混卷膜单元60的结构下文将进行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纳滤膜片62是一种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功能性的半透膜,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片63和超滤膜片之间,约为200-2000。所述反渗透膜片63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它能截留大于0.0001微米的物质,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所述第一膜单元12与所述第二膜单元并联在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与纯水出口102之间,这样经过预处理单元11初步过滤后的原水可分别流入第一膜单元12和第二膜单元进行过滤,也即可分别流入超滤膜单元和混卷膜单元60进行过滤,之后,从超滤膜单元流出的纯水和从混卷膜单元60流出的纯水进行混合后从净水机100的纯水出口102流出。可选地,所述混卷膜单元60的脱盐率为10%-90%,例如10%、20%、30%、40%、50%、60%、70%、80%、85%、90%等。由于超滤超滤膜单元的脱盐率为0,也即超滤膜不过滤离子,在制水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流量,进而调节超滤膜单元的出水与混卷膜单元60的出水的混合比例,从而扩宽了该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范围,使得该净水机100的脱盐率范围为0-90%,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进水口12a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20a通过管路相交,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净水机100还包括增压泵30,所述增压泵30主要用于对流入所述混卷膜单元60的水进行增压。所述增压泵30可设于所述混卷膜单元60的进水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之间的管路上。另外,所述净水机100还包括调节阀40,所述调节阀40用以调节所述超滤膜单元的纯水出水流量。在制水过程中,由于所述混卷膜单元60的出水流量基本保持稳定,通过调节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流量,可以调节超滤膜单元的出水与混卷膜单元60的出水的混合比例,也即可以调节两种不同出水水质的混合比例。又由于超滤膜单元的脱盐率为0,而混卷膜单元60的脱盐率高达90%,所以通过调节两种不同水质的混合比例,可以有效地扩宽该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范围,使得该净水机100的脱盐率范围为0-90%,从而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净水机100包括第一滤芯10以及第二滤芯20,所述第一滤芯10包括预处理单元11及第一膜单元12,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进水口11a与水源入口101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进水口12a与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与纯水出口102连通;所述第二滤芯20包括第二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20a与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连通,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与纯水出口102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12和所述第二膜单元中的其中一者为混卷膜单元60,另一者为超滤膜单元;所述调节阀40用以调节所述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流量;如此,在制水时,原水(自来水)由水源入口101流入所述第一滤芯10的预处理单元11,经过预处理单元11初步过滤后的原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第一滤芯10的混卷膜单元60进行过滤,另一部分进入第二滤芯20的超滤膜单元中进行过滤,最后,从混卷膜单元60的出水口流出的水与从超滤膜单元的出水口流出的水混合后从净水机100的纯水出口102流出,以供用户使用。由于混卷膜单元60的脱盐率高达90%,而超滤膜单元的脱盐率为0,在制水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流量,进而调节超滤膜单元的出水与混卷膜单元60的出水的混合比例,从而扩宽了该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范围,使得该净水机100的脱盐率范围为0-90%,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本发明的净水机100能保证饮水健康且不结垢,有效地延长了净水机10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12为混卷膜单元60,所述第二膜单元为超滤膜单元。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滤芯10为预处理单元11和混卷膜单元60组成的复合滤芯,所述第二滤芯20为单一超滤膜单元构成的超滤膜单元。在制水时,经过预处理单元11初步过滤后的原水可分别流入第一膜单元12和第二膜单元进行过滤,之后,从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流出的纯水与从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流出的纯水进行混合,最后从净水机100的纯水出口102流出。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进水口12a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20a通过管路相交,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通过管路相交。至于所述调节阀40的设置位置也可以有多种,例如,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40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之间。如此,可通过调节阀40调节所述第二模单元的出水流量,也即调节所述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流量,进而达到调节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流量与第二膜单元的出水流量的混合比例的效果,以此实现调节净水机100水质的脱盐率,满足用户的水质要求。
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阀40也可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进水口12a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20a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进水口12a之间。如此,可通过调节阀40调节所述第二模单元的进水流量,来调节第二膜单元的出水流量,也即调节所述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流量,而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流量基本保持稳定,因而可达到调节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流量与第二膜单元的出水流量的混合比例的效果,可以实现调节净水机100水质的脱盐率,满足用户的水质要求。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100的脱盐率调节范围为0-90%,因此该净水机100的脱盐率调节范围较宽,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例如,如果用户想要85%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0mL/min调节阀40关闭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经过预处理单元11进行初过滤后由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进入增压泵30,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直接流入第一滤芯10的第一膜单元12进一步地过滤,然后从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流至所述纯水出口102,以供用户使用。此时,第一膜单元12的脱盐率为85%,该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也为85%。
如果用户想要75%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72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经过预处理单元11进行初过滤后由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流出,一部分水流入增压泵30,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进一步流至第一膜单元12进行过滤,而另一部分水则进入第二膜单元进行过滤,此时可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65mL/min,最后从第一膜单元12流出的水与从第二膜单元流出的水混合后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可以得到该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为75%。
如果用户想要60%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72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经过预处理单元11进行初过滤后由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流出,一部分水流入增压泵30,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进一步流至第一膜单元12进行过滤,而另一部分水则进入第二膜单元进行过滤,此时可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03mL/min,最后从第一膜单元12流出的水与从第二膜单元流出的水混合后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可以得到该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为60%。
如果用户想要48%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96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经过预处理单元11进行初过滤后由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流出,一部分水流入增压泵30,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进一步流至第一膜单元12进行过滤,而另一部分水则进入第二膜单元进行过滤,此时可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96mL/min,最后从第一膜单元12流出的水与从第二膜单元流出的水混合后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可以得到该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为48%。
请参阅图1和图2,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废水口12c与所述废水出口103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净水机100还包括调节阀50,所述调节阀50用以调节所述废水出口103的废水出水流量。具体地,所述调节阀50可以是电磁阀或者废水塞。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100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可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之间。
这样,当所述控制阀关闭时,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流出的水则不能流至所述纯水出口102,因而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的水全部是经过所述第二膜单元过滤后的水,此时,所述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为0。当所述控制阀打开时,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流出的水能够流与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流出的水进行混合,最后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也可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进水口12a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20a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进水口12a之间。
这样,当所述控制阀关闭时,从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流出的水则不能流入所述第一膜单元12进行过滤,因而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的水全部是经过所述第二膜单元过滤后的水,此时,所述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为0。当所述控制阀打开时,从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流出的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第一膜单元12进行过滤,另一部分进入第二膜单元中进行过滤,最后,从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流出的水与从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流出的水混合后从净水机100的纯水出口102流出。
请参阅图1和图2,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泵30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进水口12a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20a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进水口12a之间,如此可以保证进入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水是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
请参阅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12包括超滤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包括混卷膜单元60。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滤芯10为预处理单元11和超滤膜单元复合而成的复合滤芯,所述第二滤芯20为单一混卷膜单元60构成的混卷膜单元60。在制水时,经过预处理单元11初步过滤后的原水可分别流入第一膜单元12和第二膜单元进行过滤,之后,从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流出的纯水与从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流出的纯水进行混合后从净水机100的纯水出口102流出。
如图3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11具有两个出水口,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其中一个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20a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另一个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进水口12a连通。当然,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预处理单元11也可以只有一个出水口,且该预处理单元11的一个出水口同时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进水口12a、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20a连通。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通过管路相交,所述调节阀40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之间。如此,可通过调节阀40调节所述第一模单元的出水流量,也即调节所述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流量,进而达到调节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流量与第二膜单元的出水流量的混合比例的效果,以此实现调节净水机100水质的脱盐率,满足用户的水质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100的脱盐率调节范围为0-90%,因此该净水机100的脱盐率调节范围较宽,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例如,如果用户想要85%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0mL/min调节阀40关闭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经过预处理单元11进行初过滤后由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进入增压泵30,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直接流入第二膜单元进一步地过滤,然后从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流至所述纯水出口102,以供用户使用。此时,第二膜单元的脱盐率为85%,该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也为85%。
如果用户想要75%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72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经过预处理单元11进行初过滤后由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流出,一部分水流入增压泵30,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进一步流至第二膜单元进行过滤,而另一部分水则进入第一膜单元12进行过滤,此时可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65mL/min,最后从第一膜单元12流出的水与从第二膜单元流出的水混合后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可以得到该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为75%。
如果用户想要60%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72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经过预处理单元11进行初过滤后由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流出,一部分水流入增压泵30,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进一步流至第二膜单元进行过滤,而另一部分水则进入第一膜单元12进行过滤,此时可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03mL/min,最后从第一膜单元12流出的水与从第二膜单元流出的水混合后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可以得到该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为60%。
如果用户想要48%左右的脱盐率,则可通过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96mL/min来实现。基本调节逻辑如下:原水经过预处理单元11进行初过滤后由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流出,一部分水流入增压泵30,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进一步流至第二膜单元进行过滤,而另一部分水则进入第一膜单元12进行过滤,此时可调节调节阀40的流量为196mL/min,最后从第一膜单元12流出的水与从第二膜单元流出的水混合后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可以得到该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为48%。
请参阅图3,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口20c与所述废水出口103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净水机100还包括调节阀50,所述调节阀50用以调节所述废水出口103的废水出水流量。具体地,所述调节阀50可以是电磁阀或者废水塞。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可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之间。
这样,当所述控制阀关闭时,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流出的水则不能流至所述纯水出口102,因而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的水全部是经过所述第一膜单元12过滤后的水,此时,所述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为0。当所述控制阀打开时,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流出的水能够流与从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流出的水进行混合,最后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100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可设于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20a之间。
这样,当所述控制阀关闭时,从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流出的水则不能流入所述第二膜单元进行过滤,因而从所述纯水出口102流出的水全部是经过所述第一膜单元12过滤后的水,此时,所述净水机100的出水水质的脱盐率为0。当所述控制阀打开时,从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流出的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第一膜单元12进行过滤,另一部分进入第二膜单元中进行过滤,最后,从第一膜单元12的出水口12b流出的水与从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20b流出的水混合后从净水机100的纯水出口102流出。
请参阅图3,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增压泵30设于所述预处理单元11的出水口11b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20a之间,如此可以保证进入所述第二膜单元的水是经过增压泵30增压后的水。
下面将对混卷膜单元60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4至图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卷膜单元60包括中心管61和过滤膜元件,所述过滤膜元件卷绕于所述中心管61的外周,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纳滤膜片62和至少一个反渗透膜片63。
其中,关于所述纳滤膜片62与所述反渗透膜片63的组合方式有多种。例如,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和一个反渗透膜片63。又例如,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和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63,其中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63可以为两个反渗透膜片63、三个反渗透膜片63、四个反渗透膜片63、五个反渗透膜片63、六个反渗透膜片63等。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反渗透膜片63和至少两个纳滤膜片62,其中至少两个纳滤膜片62可以为两个纳滤膜片62、三个纳滤膜片62、四个纳滤膜片62、五个纳滤膜片62、六个纳滤膜片62等。再例如,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至少两个纳滤膜片62件和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63。在此,关于所述纳滤膜片62与所反渗透膜片63的组合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另外,关于纳滤膜片62与反渗透膜片63两种膜片的总数量及放置顺序也不做特殊限定,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选择和设计。
请参阅图5至图24,若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三个膜片,则三个膜片可以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及两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两个纳滤膜片62及一个反渗透膜片63。若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四个膜片,则四个膜片可以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及三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两个纳滤膜片62及两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三个纳滤膜片62及一个反渗透膜片63。若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五个膜片,则五个膜片可以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及四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两个纳滤膜片62及三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三个纳滤膜片62及两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四个纳滤膜片62及一个反渗透膜片63。若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六个膜片,则六个膜片可以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及五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两个纳滤膜片62及四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三个纳滤膜片62及三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四个纳滤膜片62及两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五个纳滤膜片62及一个反渗透膜片63。若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七个膜片,则七个膜片可以包括一个纳滤膜片62及六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两个纳滤膜片62及五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三个纳滤膜片62及四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四个纳滤膜片62及三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五个纳滤膜片62及两个反渗透膜片63,或者六个纳滤膜片62及一个反渗透膜片6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膜元件卷绕在所述中心管61的外周且沿中心管61的径向层叠。所述纳滤膜片62和所述反渗透膜片63具有卷绕头端、卷绕尾端以及连接在所述卷绕头端和所述卷绕微端之间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所述纳滤膜片62与相邻的所述反渗透膜片63通过密封胶线粘合,以在相邻的所述纳滤膜片62和所述反渗透膜片63之间形成膜袋;或者相邻的两所述纳滤膜片62通过密封胶线粘合,以在相邻的两所述纳滤膜片62之间形成膜袋;或者相邻的两所述反渗透膜片63通过密封胶线粘合,以在相邻的两所述纳滤膜片62之间形成膜袋。所述膜袋具有位于所述卷绕头端的第一开口和位靠近所述卷绕尾端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中心管61上的多个通孔。所述中心管61内的原水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进入膜袋,所述第二开口排出废水,所述膜袋的外侧面排出纯水。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过滤膜元件包含的多个反渗透膜片63的脱盐率可以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同样地,所述过滤膜元件包含的多个纳滤膜片62的脱盐率可以相同,当然也可以不同。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第一纳滤膜片62和第二纳滤膜片62,所述第一纳滤膜片62的脱盐率大于所述第二纳滤膜片62的脱盐率。可选地,所述第一纳滤膜片62的脱盐率为40%-90%,例如40%、50%、60%、70%、80%、90%等;所述第二纳滤膜片62的脱盐率为0-80%,例如5%、10%、20%、30%、40%、50%、60%、70%、80%等。在此,通过设置两种不同脱盐率的纳滤膜片62,可以进一步扩宽所述第一膜单元12的脱盐率范围,更利于调节到用户所需要的水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水源入口和纯水出口,所述净水机包括:
第一滤芯,所述第一滤芯包括预处理单元和第一膜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源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
第二滤芯,所述第二滤芯包括第二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与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纯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膜单元和所述第二膜单元中的其中一者为混卷膜单元,另一者为超滤膜单元;以及
调节阀,用以调节所述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流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为混卷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为超滤膜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还具有废水出口,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废水口与所述废水出口连通;所述净水机还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用以调节所述废水出口的废水出水流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净水机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之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净水机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进水口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为超滤膜单元,所述第二膜单元为混卷膜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调节阀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还具有废水出口,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废水口与所述废水出口连通;所述净水机还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用以调节所述废水出口的废水出水流量。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机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进水口之间。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通过管路相交,所述净水机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一膜单元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的相交处与所述第二膜单元的出水口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卷膜单元包括中心管及过滤膜元件,所述过滤膜元件卷绕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周,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纳滤膜片和至少一个反渗透膜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片的脱盐率为90%-99%,所述纳滤膜片的脱盐率为0-90%。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纳滤膜片及一个反渗透膜片;
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纳滤膜片及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
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一个反渗透膜片及至少两个纳滤膜片;
或者,所述过滤膜元件包括至少两个纳滤膜片件及至少两个反渗透膜片。
CN202111017761.4A 2021-08-31 2021-08-31 净水机 Pending CN1141629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7761.4A CN114162994A (zh) 2021-08-31 2021-08-31 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7761.4A CN114162994A (zh) 2021-08-31 2021-08-31 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2994A true CN114162994A (zh) 2022-03-11

Family

ID=80476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7761.4A Pending CN114162994A (zh) 2021-08-31 2021-08-31 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6299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16585U (zh) * 2015-10-29 2016-05-11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滤膜tds调节系统
CN107686184A (zh) * 2017-10-18 2018-02-13 成都川力智能流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净化方法及系统
CN209989178U (zh) * 2019-04-28 2020-01-24 苏州立升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CN110885112A (zh) * 2019-11-29 2020-03-17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不同水质的复合膜元件及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16585U (zh) * 2015-10-29 2016-05-11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滤膜tds调节系统
CN107686184A (zh) * 2017-10-18 2018-02-13 成都川力智能流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质净化方法及系统
CN209989178U (zh) * 2019-04-28 2020-01-24 苏州立升膜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CN110885112A (zh) * 2019-11-29 2020-03-17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不同水质的复合膜元件及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4511B2 (en) Two stage nanofiltration seawater desalination system
WO1999065594A1 (fr) Element en spirale de membrane d'osmose inverse, module de membrane d'osmose inverse utilisant cet element,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stines a la separation par osmose inverse integrant ce module
CN216918696U (zh) 一种超滤、反渗透资源化利用浓盐水的系统
CN216073291U (zh) 净水机
CN207243582U (zh) 净水系统
CN113149135A (zh) 一种超滤、反渗透资源化利用浓盐水的系统及方法
CN216073295U (zh) 净水机
CN216426892U (zh) 净水机
CN216073294U (zh) 净水机
CN212151720U (zh) 一种水流相向流动的滤水净化系统及净水器
CN216073292U (zh) 净水机
CN114162994A (zh) 净水机
CN216426896U (zh) 净水机
CN216426891U (zh) 净水机
CN111003755A (zh) 一种双膜再利用的滤水净化系统及净水器
CN114163004A (zh) 净水机
CN215975217U (zh)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CN114163001A (zh) 净水机
CN216426894U (zh) 净水机
CN216426895U (zh)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CN114162996A (zh) 净水机
CN114162999A (zh) 净水机
CN114163005A (zh) 净水机
CN114163000A (zh) 净水机
CN216426893U (zh) 水路系统及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