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0995U - 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0995U
CN216060995U CN202121574248.0U CN202121574248U CN216060995U CN 216060995 U CN216060995 U CN 216060995U CN 202121574248 U CN202121574248 U CN 202121574248U CN 216060995 U CN216060995 U CN 216060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line
towel
triangular towel
improved
triang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742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师艺丹
刘东辉
朱家豪
夏雨欣
缪志
曹宏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5742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0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0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09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包括改良三角巾和棉质敷料,所述棉质敷料包括4张指/趾间棉质敷料和1张掌面棉质敷料,所述改良三角巾上印有引导使用者正确包扎的图案和折叠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三角巾上印制图案和折叠线,令使用者能够依照三角巾上的折叠线对伤者手/足进行包扎,并且能够根据三角巾上图案的拼接情况判断包扎步骤是否正确,使非医疗卫生行业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正确完成对伤者手部或脚部伤口的包扎,扩大了三角巾的适用范围和适用人群;同时,除一般急救包扎外,本实用新型改良三角巾还可适用于教学活动,其上的指示性图案和折叠线可以帮助未掌握手足部包扎的人员快速学习相关部位的包扎止血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创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我们每年因创伤就医高达 6200 万人次,每年因创伤致死人数高达 70-80 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 9%左右,是第 5位的死亡原因,而在 45 岁以下的人群中,伤害性死亡是第 1 位的死因。全球范围内,创伤正日益成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一大公害。由此可见,在院外突发意外中,除了心跳呼吸骤停,意外创伤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大量失血是开放性创伤导致休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血液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脏泵功能正常及充足、正常的血液是维持人体各器官灌注和正常生命体征的重要前提条件。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为体重的 7%-8%(70~80ml/kg),失血量小于总血量 10%的时候,人体会通过自身调节进行代偿,维持正常的血压和组织灌注;当失血量>20%,超过了自我代偿范围,机体就会表现出明显的血容量不足。快速大量失血 15%-25%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就可以出现休克,失血量超过总血量 45%-50%就可以迅速导致死亡。此外,开放性创伤皮肤屏障破损和内在组织长时间暴露、创口污染等导致的感染也为后续院内治疗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严重影响伤者入院后的治疗愈后。因此,在发生紧急开放性创伤时,有效止血和闭合创口都对挽救伤者生命和提高院内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我国急救普及率不足 1%,因此在各种意外发生的背景下,许多人因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留下不可逆转的后遗症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由此可见,普及急救知识迫在眉睫。但是,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普及急救知识还是比较困难,但可以通过对急救物品进行改良,使普通人也可以快速对伤口进行有效包扎。
三角巾是包扎止血中常用的物品,对三角巾进行改良,方便无急救知识的普通大众对伤员的救治紧急有效止血和闭合创口在现场急救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包扎止血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三角巾包扎能够有效防止伤口的激发感染,止血或减少出血,减轻患者疼痛并且减轻移位造成的二次损伤。
但是,要做到对不同部位伤口的有效止血,需要使用三角巾按照一定的步骤科学有效的进行包扎。然而,红十字会的救护员培训工作不可能覆盖到所有人,且接受过短暂培训的救护员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频繁的练习和使用三角巾进行包扎,也很容易忘记具体的步骤。由于传统的三角巾并无相关使用说明,在实际急救包扎过程中,即便是接受过培训的人员,也很容易遗忘具体的步骤;而对没有接受过培训的普通群众,更是难以正确完成操作,容易出现错误包扎的情况,不仅无法有效止血,甚至可能加重伤者伤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使其能更加适应实践应用场景,使非医疗卫生行业人员能过在短时间内对伤者手部伤口进行有效压迫止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包括改良三角巾和棉质敷料,所述棉质敷料用于伤口的初步止血和加压包扎,所述改良三角巾用于在棉质敷料包扎后对伤者整个手掌或脚掌进行包扎,所改良三角巾上印有引导使用者正确包扎的图案和折叠线;
所述改良三角巾正面中位线位置印有第一正面折叠线,所述第一正面折叠线下方左右两侧的三角巾上分别印有第二正面折叠线和第三正面折叠线,所述第二正面折叠线和第三正面折叠线分别平行于改良三角巾的两条直角边;
所述改良三角巾背面对应第一正面折叠线位置印有第一背面折叠线,所述第一背面折叠线上方左右两侧的三角巾上分别印有第三背面折叠线和第二背面折叠线,所述第三背面折叠线和第二背面折叠线分别垂直于改良三角巾的两条直角边,所述改良三角巾背面中线左右两侧分别印有第五背面折叠线和第四背面折叠线,所述第五背面折叠线和第四背面折叠线垂直于第一背面折叠线;
所述第二正面折叠线右侧和第三正面折叠线左侧分别印有两个梯形图案,两个梯形图案沿改良三角巾中线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背面折叠线下方靠近改良三角巾两直角边位置分别印有两个小平行四边形图案,所述第一背面折叠线上方的改良三角巾两直角边上分别印有两个三角形图案,所述第五背面折叠线和第四背面折叠线中段外侧印有两个大平行四边形图案;
所述改良三角巾在正确包扎的情况下,三角巾正面的两个梯形图案与背面的两个三角形图案分别组合成两个大三角形图案,三角巾背面的两个小平行四边形图案与两个大平行四边形图案分别组合成两个新的平行四边形图案,使用者可参照三角巾上的图案组合,实现对伤口的正确包扎。
所述棉质敷料包括4张指/趾间棉质敷料和1张掌面棉质敷料,所述指/趾间棉质敷料用于手指或脚趾间伤口的初步止血和加压包扎,所述掌面棉质敷料用于手掌或脚掌上伤口的初步止血和加压包扎。
所述改良三角巾背面中心位置印有十字定位标识,所述十字定位标识关于第一背面折叠线对称,用于标识伤者手掌或脚掌的放置位置。
所述改良三角巾的尺寸大小为93cm×93cm×135cm。
所述指/趾间棉质敷料的尺寸大小为10cm×15cm,所述掌面棉质敷料的尺寸大小为25cm×25cm。
所述改良三角巾由纱布或细布制成,所述指/趾棉质敷料和掌面棉质敷料由纱布或脱脂棉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成本低,工艺简单;只需要普通的三角巾制作和染料成本,制作工艺上没有复杂的加工工艺,染料印制提示图案和折叠线即可,且涉及到的图案均为常见图案,印制方便;
2、实用性高;没有改变市面上流通的三角巾的结构,使用者可以参照印制的图案和折叠线进行手部或足部的包扎,同时也可以使用三角巾进行头部、胸腹部、四肢关节的包扎及上臂或前臂骨折的固定悬吊,大大提高了实用性和适用范围;
3、适用性广;相比于一般三角巾,改良三角巾上的引导图案和折叠线,可以帮助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轻易完成手足部开放性创伤的包扎,使三角巾的包扎不再局限于受过专业训练的救护人员,增大了适用范围和适用人群;
4、专业科学;包扎方法完全依照红十字救护会对手足部包扎方法和要求,非医疗卫生行业人员及时,有效得对伤者手足部的伤口进行包扎止血。
5、适合大范围推广;原材料易于获取,仅需普通三角巾和合适染料;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宜大范围推广,除一般急救包扎外,还可适用于教学活动,引导图案可作为包扎正确的标准,可以帮助未掌握手足部包扎的医疗人员快速学习相关部位的包扎止血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的包扎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的包扎效果图;
图中:1、第一正面折叠线;2、第二正面折叠线;3、第三正面折叠线;4、限位线;5、第二背面折叠线;6、第三背面折叠线;7、第四背面折叠线;8、第五背面折叠线;9、梯形图案;10、小三角形图案;11、大平行四边形图案;12、小平行四边形图案;13、十字定位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法和模型结构,下面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4。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包括改良三角巾和棉质敷料,所述棉质敷料用于伤口的初步止血和加压包扎,所述改良三角巾用于在棉质敷料包扎后对伤者整个手掌或脚掌进行包扎,所改良三角巾上印有引导使用者正确包扎的图案和折叠线;
如图1所示,所述改良三角巾正面中位线位置印有第一正面折叠线,所述第一正面折叠线下方左右两侧的三角巾上分别印有第二正面折叠线和第三正面折叠线,所述第二正面折叠线和第三正面折叠线分别平行于改良三角巾的两条直角边;
如图2所示,所述改良三角巾背面对应第一正面折叠线位置印有第一背面折叠线,所述第一背面折叠线上方左右两侧的三角巾上分别印有第三背面折叠线和第二背面折叠线,所述第三背面折叠线和第二背面折叠线分别垂直于改良三角巾的两条直角边,所述改良三角巾背面中线左右两侧分别印有第五背面折叠线和第四背面折叠线,所述第五背面折叠线和第四背面折叠线垂直于第一背面折叠线;
所述第二正面折叠线右侧和第三正面折叠线左侧分别印有两个梯形图案,两个梯形图案沿改良三角巾中线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背面折叠线下方靠近改良三角巾两直角边位置分别印有两个小平行四边形图案,所述第一背面折叠线上方的改良三角巾两直角边上分别印有两个三角形图案,所述第五背面折叠线和第四背面折叠线中段外侧印有两个大平行四边形图案;
如图3所示,所述改良三角巾在正确包扎的情况下,三角巾正面的两个梯形图案与背面的两个三角形图案分别组合成两个大三角形图案,三角巾背面的两个小平行四边形图案与两个大平行四边形图案分别组合成两个新的平行四边形图案,使用者可参照三角巾上的图案组合,实现对伤口的正确包扎。
所述棉质敷料包括4张指/趾间棉质敷料和1张掌面棉质敷料,所述指/趾间棉质敷料用于手指或脚趾间伤口的初步止血和加压包扎,所述掌面棉质敷料用于手掌或脚掌上伤口的初步止血和加压包扎。
所述改良三角巾背面中心位置印有十字定位标识,所述十字定位标识关于第一背面折叠线对称,用于标识伤者手掌或脚掌的放置位置。
所述改良三角巾的尺寸大小为93cm×93cm×135cm。
所述指/趾间棉质敷料的尺寸大小为10cm×15cm,所述掌面棉质敷料的尺寸大小为25cm×25cm。
所述改良三角巾由纱布或细布制成,所述指/趾棉质敷料和掌面棉质敷料由纱布或脱脂棉制成。
请参阅图3、图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的原理和操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于通过改良三角巾上绘制的简单图案和折叠线,来引导使用者通过按折叠线进行折叠和完成图案的拼接来实现对伤者手/足的包扎,起到加压止血和保护创口的作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三角巾的包扎过程如下(以包扎手部为例):
(1)使用者将已经用棉质敷料包扎好的伤者手掌放置在改良三角巾内,放置位置对应三角巾背面的十字定位标识位置;
(2)将改良三角巾的上端沿第一背面折叠线进行折叠,折叠后使用者可以看到三角巾背面的第二背面折叠线、第三背面折叠线分别与三角巾正面的第二正面折叠线、第三正面折叠线对接,同时三角巾正面的梯形图案与三角巾背面的小三角形图案拼接为大三角形图案,从而提示使用者该步骤正确,可以进入下一步;
(3)将改良三角巾两侧布料分别沿第二正面折叠线和第三正面折叠线折叠,考虑到伤者手/足大小存在差异,折叠线的两侧设有限位线,使用者可以在限位线标识的范围内进行折叠,折叠后使用者可以看到三角巾背面的小平行四边形图案与大四边形图案拼接成了新的平行四边形图案,从而提示使用者该步骤正确,可以进入下一步;
(4)将按照步骤(3)折叠后三角巾两侧所形成的两个角拉起,绕至伤者手腕背侧打结,适当调整三角巾的松紧,完成对伤者手掌的包扎,包扎效果如图4所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通过在三角巾上印制引导图案和折叠线,让使用者能够根据三角巾上的折叠线对伤者进行包扎,并能够根据三角巾上图案的拼接情况判断包扎步骤是否正确,使非医疗卫生行业人员能过在短时间内正确完成对伤者手部或脚部伤口的快速包扎,增大了三角巾的适用范围和适用人群;同时,除一般急救包扎外,本实用新型改良三角巾还可适用于教学活动,其上的提示性图案和折叠线可以帮助未掌握手足部包扎的人员快速学习相关部位的包扎止血法。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其特征在于,包括改良三角巾和棉质敷料,所述棉质敷料用于伤口的初步止血和加压包扎,所述改良三角巾用于在棉质敷料包扎后对伤者整个手掌或脚掌进行包扎,改良三角巾上印有引导使用者正确包扎的图案和折叠线;
所述改良三角巾正面中位线位置印有第一正面折叠线,所述第一正面折叠线下方左右两侧的三角巾上分别印有第二正面折叠线和第三正面折叠线,所述第二正面折叠线和第三正面折叠线分别平行于改良三角巾的两条直角边;
所述改良三角巾背面对应第一正面折叠线位置印有第一背面折叠线,所述第一背面折叠线上方左右两侧的三角巾上分别印有第三背面折叠线和第二背面折叠线,所述第三背面折叠线和第二背面折叠线分别垂直于改良三角巾的两条直角边,所述改良三角巾背面中线左右两侧分别印有第五背面折叠线和第四背面折叠线,所述第五背面折叠线和第四背面折叠线垂直于第一背面折叠线;
所述第二正面折叠线右侧和第三正面折叠线左侧分别印有两个梯形图案,两个梯形图案沿改良三角巾中线呈对称布置;所述第一背面折叠线下方靠近改良三角巾两直角边位置分别印有两个小平行四边形图案,所述第一背面折叠线上方的改良三角巾两直角边上分别印有两个三角形图案,所述第五背面折叠线和第四背面折叠线中段外侧印有两个大平行四边形图案;
所述改良三角巾在正确包扎的情况下,三角巾正面的两个梯形图案与背面的两个三角形图案分别组合成两个大三角形图案,三角巾背面的两个小平行四边形图案与两个大平行四边形图案分别组合成两个新的平行四边形图案,使用者可参照三角巾上的图案组合,实现对伤口的正确包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棉质敷料包括4张指/趾间棉质敷料和1张掌面棉质敷料,所述指/趾间棉质敷料用于手指或脚趾间伤口的初步止血和加压包扎,所述掌面棉质敷料用于手掌或脚掌上伤口的初步止血和加压包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面折叠线、第三正面折叠线、第二背面折叠线和第三背面折叠线两侧均印有限位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三角巾背面中心位置印有十字定位标识,所述十字定位标识关于第一背面折叠线对称,用于标识伤者手掌或脚掌的放置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三角巾的尺寸大小为93cm×93cm×135c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指/趾间棉质敷料的尺寸大小为10cm×15cm,所述掌面棉质敷料的尺寸大小为25cm×2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三角巾材质为纱布或细布,所述指/趾棉质敷料和掌面棉质敷料材质为纱布或脱脂棉。
CN202121574248.0U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 Active CN216060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4248.0U CN216060995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74248.0U CN216060995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0995U true CN216060995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5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74248.0U Active CN216060995U (zh) 2021-07-12 2021-07-12 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09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ivas et al. Venous Leg Ulcers (Japanese Version)
Nicol et al. Essential Nursing Skills E-Book: Clinical skills for caring
US20110247963A1 (en) Assistance Kit with Talking Instruction Card
CN216060995U (zh) 一种用于手足包扎的改良三角巾
CN205041594U (zh) 一种新型骨折固定装置
Myers RNotes®: Nurse's Clinical Pocket Guide
CN209347131U (zh) 一种桡动脉压迫止血器
Wijetunge Management of acute and traumatic wounds: main aspects of care in adults and children
CN210542374U (zh) 一种降压带
CN206342587U (zh) 急救固定包扎组合套装
CN211433138U (zh) 一种急诊科止血包扎护理器
RU2764358C1 (ru) Комплекс первой помощи аптечный
CN220046851U (zh) 一种康复磁疗板
CN206508119U (zh) 一种术后切口护理带
Boughey Accidents, emergencies, and ambulances: a survey in Portsmouth.
CN214967812U (zh) 一种中型推进剂损伤急救箱
CN219271361U (zh) 一种便携式急救包
CN221061448U (zh) 一种中心静脉导管固定装置
CN215385194U (zh) 方便面部烧伤病人创面治疗的敷料
CN220237180U (zh) 一种心脏外科术后用全年龄段胸带
CN214970439U (zh) 一种新型儿科静脉穿刺手部固定纸带
Ordog et al. The Efficacy of TAC (Tetracaine, Adrenaline, and Cocaine) with Various Wound‐application Durations
CN106137511A (zh) 急救固定包扎组合套装
SOLONINKO ALGORITHMS OF PERFORMANCE OF THE PRACTICAL MANIPULATIONS ON THE PRACTICAL EXAMINING STATION
CN209450599U (zh) 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