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2374U - 一种降压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压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2374U
CN210542374U CN201920089946.8U CN201920089946U CN210542374U CN 210542374 U CN210542374 U CN 210542374U CN 201920089946 U CN201920089946 U CN 201920089946U CN 210542374 U CN210542374 U CN 210542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branch pipe
belt body
air bag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99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德宏
洪淑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0899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42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2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23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压带,包括至少一个可环绕而收拢固定在腿或胳膊上的带体和可充气放气的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带体密封连通,通过所述气囊给所述带体充气或放气。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降压带的使用方法,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可用于降低血压,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可用作降压药的辅助治疗手段。

Description

一种降压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压带。
背景技术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的研究结果公布:2010年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据此估计,患病总人数已突破3.3亿!尽管高血压人群如此庞大,但仍存在不知高压、不知如何降压及不知如何用药控压等现状,导致血压控制不尽如人意。
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栓、肾衰竭等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高血压患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起降压作用,目前,有些高血压患者每天需要吃三到四种或三到四粒降压药,但是药物存在成本高、具有副作用等缺陷,服用降压药物越多对人体的伤害越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的降压带,可减少降压药的用量,起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压带,该降压带可用于降血压,同时有预防血栓、消除腿脚浮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压带包括至少一个可环绕而收拢固定在腿或胳膊上的带体和可充气放气的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带体密封连通,通过所述气囊给所述带体充气或放气;
所述气囊通过四通管分别密封连通两个带体和压力表;
所述四通管的进口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四通管的第一出口端连接第一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二出口端连接第二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三出口端连接所述压力表;
所述第一支管密封连通其中一个带体,所述第二支管密封连通另一个带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管及所述第二支管均通过设置在对应带体内的气带与对应带体连通,所述气带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嵌设在对应带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带体为长条形,所述带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粘贴部,所述带体上对应所述第一粘贴部设有可与第一粘贴部牢固粘贴的第二粘贴部,所述带体的另一端设有使所述带体穿过的收拢环。
进一步地,所述带体的一端设置有一组扣钉,所述带体上对应所述扣钉设有多组扣孔,多组扣孔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带体的另一端设有使所述带体穿过的收拢环。
进一步地,所述带体沿长度方向的上端长度大于其下端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管为弹性耐老化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为弹性耐老化第二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尤其适合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血压高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自己进行理疗,坚持在血压高峰段进行降压处理,一天1-2次,起到药物治疗的辅助作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一段时间后,可慢慢减少降压药的用量,可在维持血压平稳的状态下少吃降压药,从降压药的用量上看,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降压药的副作用,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还可用于应急性血压升高的处理,可快速降低血压,起到竿见影的效果,无毒副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采用物理降压方式,气压直接作用于血管,效果显著快速,无毒副作用,发展前景好,易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的带体(带体的上端长度大于其下端长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带体;101-折叠线;2-气囊;3-压力表;4-主气管;51-第一出口端;52-第二出口端;6-第一支管;7-第一粘贴部;8-收拢环;9-扣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降压带包括两个可环绕而收拢固定在腿或胳膊上的带体1和可充气放气的气囊2,所述气囊通过四通管分别密封连通两个带体和压力表3,所述四通管的进口端通过主气管4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四通管的第一出口端51连接第一支管6,所述四通管的第二出口端52连接第二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三出口端连接所述压力表;通过气囊的充气分别给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压力表充气,可通过压力表进行读数获取充气的压力大小,使所述第一支管密封连通其中一个带体,所述第二支管密封连通另一个带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前,可将其中一个带体上环绕在一个人的左腿上而收拢固定,具体地,所述带体为长条形,所述带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粘贴部7,所述带体上对应所述第一粘贴部设有可与第一粘贴部牢固粘贴的第二粘贴部,所述带体的另一端还设有使所述带体穿过的收拢环8,可将带体的一端沿一个方向穿过收拢环环绕在左腿上,然后沿该方向的反向翻转带体的一端使第一粘贴部粘贴在第二粘贴部上而固定,这里的第一粘贴部和第二张贴部沿带体的长度方向具体一定的长度可使带体可匹配环绕固定在不同粗细的人群的胳膊或腿上。同理,将另一个带体环绕固定在同一个人的右腿上,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进行降压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其中一个带体环绕收拢固定在一个人的左腿上,将另一个带体环绕收拢固定在同一个人的右腿上(如图3所示);等待进行降压处理。
(2)降压处理:对气囊充气加压3分钟,然后放气减压2分钟,按照上述操作,以5分钟为一循环,连续处理20-60分钟(连续操作4个循环,20分钟理疗结束;连续操作6个循环,30分钟理疗结束;连续操作8个循环,40分钟理疗结束;依次类推),为一次降压处理过程,每天进行1-2次降压处理过程;降压处理过程的具体次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降压处理最好在血压高峰段进行,血压高峰段包括早6-8点和晚5-8点。降压处理过程中,充气加压可使加压的气体通过气囊分别进入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第一支管与环绕固定在左腿的带体密封连通,第二支管与环绕在固定在右腿的带体密封连通,具体地,所述第一支管及所述第二支管均通过设置在对应带体内的气带与对应带体连通,所述气带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嵌设在对应带体内。通过第一支管给第一带体充气加压而给左腿加压,同时可通过第二支管给第二带体充气加压而给右腿加压,腿部位于离心脏较远处,加压可激荡全身血管,加速血液活跃流通,改善腿脚肿胀,能有效预防血栓,对一年四季腿脚发凉的患者也有治疗缓解的作用。在放气减压过程中,第一带体及第二带体慢慢放气,人体的腿部立即因负压的作用而释放血管压力,因此,以5分钟为一循环进行降压处理,连续处理 20-60分钟后,降压效果较为明显。
气囊上可设一个可旋转打开的单向阀,当需要对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充气加压时,先将单向阀旋转闭合,可手捏气囊进行充气;需要放气时,可手动旋转打开单向阀进行放气操作,手动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有行动能力的老人使用。
也可采用气泵进行气囊的充气放气操作,便于自动化控制,还包括电源和设置在气囊上的充气电磁阀及放气电磁阀,其中,充气电磁阀和放气电磁阀均为单向阀,电源、气泵、第一开关及充气电磁阀形成闭合电路,充气时,闭合第一开关,通过气泵、充气电磁阀依次给两个带体充气;电源、第二开关及放气电磁阀形成闭合电路,闭合第二开关时,可启动打开放气电磁阀进行放气。其中,电源可选用锂充电电池。操作时只需要控制第一开关及第二开关就可进行充气放气,操作简单,易于有行动能力的老人使用。
加压的气体通过气囊还可进入气压表,通过气压表的读数观察加压情况,一般加压到260-280mmHg为宜,在加压过程中,双脚可以做蹬、勾或左右摆动,气压表的指针的读数不超过300mmHg。
或(2)降压处理:对气囊充气加压2分钟,然后放气减压1分钟,按照上述操作,以3分钟为一循环,连续处理30-60分钟,为一次降压处理过程,每天进行1-2次降压处理过程;降压处理过程的具体次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这种降压处理相比上一种降压处理次数更多,效果更为明显,需要慎用,适合夜间突发的血压高患者使用,进行降压处理后,可快速降低血压,有助于患者立即进入睡眠状态。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思想情绪的变化也会引发突发的血压高,突发的血压高对人体伤害较大,突发的血压高还会引起心梗或中风的发生。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降压处理进行应急处理,可有效地降低血压,有效防止因突发的血压高而引起的心梗或中风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的理疗姿势为:可坐卧在病床或沙发上,使小腿垫平处理,最好使小腿平伸在床或沙发上,不要让小腿下垂。
为了操作方便,所述第一支管及所述第二支管的出口端位于对应带体的上端。将带体环绕固定在腿上时,最好使带体的下端位于靠近脚踝的高度上,这样降压处理效果更好。
所述主气管为弹性耐老化主气管,所述第一支管为弹性耐老化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为弹性耐老化第二支管。所述主气管、所述第一支管及所述第二支管更耐用,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降压带包括两个可环绕而收拢固定在腿或胳膊上的带体1和可充气放气的气囊2,所述气囊通过四通管分别密封连通两个带体和压力表3,所述四通管的进口端通过主气管4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四通管的第一出口端51连接第一支管6,所述四通管的第二出口端 52连接第二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三出口端连接所述压力表;通过气囊的充气分别给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压力表充气,可通过压力表进行读数获取充气的压力大小,使所述第一支管密封连通其中一个带体,所述第二支管密封连通另一个带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前,可将其中一个带体上环绕在一个人的左腿上而收拢固定,具体地,所述带体的一端设置有一组扣钉(一组扣钉包括两个扣钉9或三个扣钉,扣钉的具体数量根据实际固定需要而定),所述带体上对应所述扣钉设有多组扣孔,所述带体的另一端还设有使所述带体穿过的收拢环8,可将带体的一端沿一个方向穿过收拢环环绕在左腿上,然后沿该方向的反向翻转带体的一端使一组扣钉扣合在需要的扣孔处而固定,多组扣孔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可使带体可匹配环绕固定在不同粗细的人群的胳膊或腿上。同理,将另一个带体环绕固定在同一个人的右腿上,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进行降压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其中一个带体环绕收拢固定在一个人的左腿上,将另一个带体环绕收拢固定在同一个人的右腿上(如图3所示);等待进行降压处理。
(2)降压处理:对气囊充气加压3分钟,然后放气减压2分钟,按照上述操作,以5分钟为一循环,连续处理20-60分钟,为一次降压处理过程,每天进行1-2次降压处理过程;降压处理过程的具体次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降压处理最好在血压高峰段进行,血压高峰段包括早6-8点和晚5-8点。降压处理过程中,充气加压可激荡全身血管,加速血液活跃流通,改善腿脚肿胀,能有效预防血栓,对一年四季腿脚发凉的患者也有治疗缓解的作用。在放气减压过程中,人体立即因负压的作用而释放血管压力,因此,以5分钟为一循环进行降压处理,连续处理20-60分钟后,降压效果较为明显。
或(2)降压处理:对气囊充气加压2分钟,然后放气减压1分钟,按照上述操作,以3分钟为一循环,连续处理30-60分钟,为一次降压处理过程,每天进行1-2次降压处理过程;降压处理过程的具体次数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这种降压处理相比上一种降压处理次数更多,效果更为明显,需要慎用,适合夜间突发的血压高患者使用,进行降压处理后,可快速降低血压,有助于患者立即进入睡眠状态。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思想情绪的变化也会引发突发的血压高,突发的血压高对人体伤害较大,突发的血压高还会引起心梗或中风的发生。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降压处理进行应急处理,可有效地降低血压,有效防止因突发的血压高而引起的心梗或中风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的理疗姿势为:可坐卧在病床或沙发上,使小腿垫平处理,最好使小腿平伸在床或沙发上,不要让小腿下垂。
为了操作方便,所述第一支管及所述第二支管的出口端位于对应带体的上端。将带体环绕固定在腿上时,最好使带体的下端位于靠近脚踝的高度上,这样降压处理效果更好。
所述主气管为弹性耐老化主气管,所述第一支管为弹性耐老化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为弹性耐老化第二支管。所述主气管、所述第一支管及所述第二支管更耐用,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在本实施例中,最好使所述带体沿长度方向的上端长度大于其下端长度(如图4所示),带体绑在腿上时,带体的下端接近脚踝,带体的上端接近腿肚子,便于带体环绕在腿上,这样带体环绕在腿上形成的环体结构的上端开口大于其下端开口。为了更好使带体与腿部进行匹配,最好使所述带体从上而下的长度递减。沿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多条折叠线 101,方便降压带不使用时按照折叠线收拢折叠。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使用时,可将降压带环绕在小腿中上部或脚踝处,这是因为下肢脚踝处是距离心脏较远端,为了每次安全治疗,可先量血压,一般血压在120mmHg以上为血压偏高人群,可进行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进行降压处理。血压在80-120mmHg为血压正常人群,不需要进行降压处理。另外小腿和脚有浮肿的高血压人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后,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且能消除浮肿(腿脚肿胀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血液粘稠,血色发乌,血管硬化,加重心脏负担,增加脑中风或心梗的风险)。另外,心脏病和外伤未愈合的高血压患者不建议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患有血栓性脉管炎、静脉栓塞、严重动脉硬化或血管性疼痛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
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结合降压药进行使用,使用过程中,测量的血压值达到正常值后,可逐渐减少降压药的用量也可维持血压保持正常,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可用作降压药的辅助治疗器械。
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尤其适合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血压高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自己进行理疗,坚持在血压高峰段进行降压处理,一天1-2次,起到药物治疗的辅助作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一段时间后,可慢慢减少降压药的用量,可在维持血压平稳的状态下少吃降压药,从降压药的用量上看,本实用新型的降压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降压药的副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降压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可环绕而收拢固定在腿或胳膊上的带体和可充气放气的气囊,所述气囊与所述带体密封连通,通过所述气囊给所述带体充气或放气;
所述气囊通过四通管分别密封连通两个带体和压力表;
所述四通管的进口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四通管的第一出口端连接第一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二出口端连接第二支管,所述四通管的第三出口端连接所述压力表;
所述第一支管密封连通其中一个带体,所述第二支管密封连通另一个带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及所述第二支管均通过设置在对应带体内的气带与对应带体连通,所述气带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嵌设在对应带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为长条形,所述带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粘贴部,所述带体上对应所述第一粘贴部设有可与第一粘贴部牢固粘贴的第二粘贴部,所述带体的另一端设有使所述带体穿过的收拢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一端设置有一组扣钉,所述带体上对应所述扣钉设有多组扣孔,多组扣孔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带体的另一端设有使所述带体穿过的收拢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降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沿长度方向的上端长度大于其下端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降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为弹性耐老化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为弹性耐老化第二支管。
CN201920089946.8U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降压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42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9946.8U CN210542374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降压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9946.8U CN210542374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降压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2374U true CN210542374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62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994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42374U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降压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423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8103A (zh) * 2019-01-18 2019-04-05 洪淑会 一种降压带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8103A (zh) * 2019-01-18 2019-04-05 洪淑会 一种降压带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10470A (en) Automated retrograde inflat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rousers
US5806512A (en) Cardiac/pulmonary resusci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19526339A (ja) 治療用圧迫装置及び使用方法
US7637922B2 (en) Calf compression devices
CN110680693A (zh)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穿戴设备
US10258536B2 (en) External peripheral vascular occlusion for enhanc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N116261442A (zh) 治疗性压迫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0542374U (zh) 一种降压带
CN208160700U (zh) 一种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加压包扎腿套
CN209899772U (zh) 开放式医用弹力袜
CN206285243U (zh) 一种红外线气囊按摩腿套
CN213031035U (zh) 一种用于改善静脉回流的压力可调式下肢弹性绷带
US20220387248A1 (en)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device
CN109568103A (zh) 一种降压带及其使用方法
CN107616903B (zh) 一种新型呼吸耦联匹配抗四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设备
WO2011070567A1 (en) Pneumatic therapeutic system for stimulating blood circulation
CN206214149U (zh) 抗静脉曲张和血栓治疗带
CN206809416U (zh) 一种电控定时自动翻身装置
US20200037894A1 (en) A patient-specific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multi-layer feedback control unit
CN216363758U (zh) 可调型腹股沟压迫装置
US2009004848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circulation and treating erectile dysfunction
CN213346231U (zh) 一种骨科多功能救护恢复用充气式连体服
GB2382988A (en) Cyclically inflatable leg muscle cuff suitable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CN215961061U (zh) 穿戴式心肺复苏机
CN214967722U (zh) 一种结肠镜检查专用加压腹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