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0233U - 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0233U
CN216060233U CN202121055259.8U CN202121055259U CN216060233U CN 216060233 U CN216060233 U CN 216060233U CN 202121055259 U CN202121055259 U CN 202121055259U CN 216060233 U CN216060233 U CN 2160602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support plate
box
box body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552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金
丁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552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02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02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02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装置。本申请的烹饪装置包括箱体、保温层、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至少一个连接件,箱体的内部设有烹饪腔,保温层至少包裹在箱体的顶部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设于箱体的左侧和右侧,第一支撑板与左侧壁相配合并共同压紧位于箱体的左侧的至少部分保温层,第二支撑板与右侧壁相配合并共同压紧位于箱体的右侧的至少部分保温层,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连,并压紧位于箱体的顶部的至少部分保温层。根据本申请的烹饪装置,能够减少或避免漏热现象的发生,保证烹饪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烤箱整机隔热棉的装配方式简单,仅利用铁线缠线式进行固定。铁线的强度较弱,隔热棉是否完全贴合箱体不可控,需要生产线员工进行多余动作,以确保隔热棉安装到位。铁线(缠线式固定)在跌落震动过程中可能存在松动,无法保证生产线员工在装配过程中及后续的运输过程中确保隔热棉与腔体紧密配合,存在漏热等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烤箱中隔热棉与腔体装配后存在缝隙并产生漏热现象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
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烹饪腔;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至少包裹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部;
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左侧壁相配合并共同压紧位于所述箱体的左侧的至少部分所述保温层,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右侧壁相配合并共同压紧位于所述箱体的右侧的至少部分所述保温层;
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并压紧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至少部分所述保温层。
根据本申请的烹饪装置,通过在箱体的顶部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部分别包裹保温层,并在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并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使第一支撑板与左侧壁相配合并共同压紧位于箱体的左侧的至少部分保温层,使第二支撑板与右侧壁相配合并共同压紧位于箱体的右侧的至少部分保温层,并通过连接件压紧位于箱体的顶部的至少部分保温层,使保温层与箱体装配后二者间无缝隙存在,从而减少或避免漏热现象的发生,保证烹饪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烹饪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部分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保温层的内部,并与所述顶部侧壁相配合共同压紧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至少部分所述保温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平行或交叉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部、过渡部和连接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间通过所述过渡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并使所述连接件张紧,所述支撑部压紧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至少部分所述保温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渡部由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烹饪腔的方向弯折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配合并张紧所述连接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分别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底部两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插脚,所述箱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插口,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分别插接至相应的所述插口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左侧壁配合并包裹所述左侧壁,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右侧壁配合并包裹所述右侧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分别朝向所述烹饪腔的方向弯折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相连。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它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烹饪装置的保温层与箱体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烹饪装置去除保温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第二支撑板与箱体装配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1:烹饪装置;
10:箱体、11:烹饪腔、12:顶部侧壁、13:左侧壁、14:右侧壁、15:底座、151:第一连接孔、152:插口、16:后侧壁;
20:保温层;
31: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21:板体、322:第一弯折部、323:第二弯折部、324:第三弯折部、325:翻边、326:第二连接孔、327:第二插脚、328:圆形孔、329:条形孔;
40:连接件、41:支撑部、42:过渡部、43:连接部;
5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烹饪装置1,该烹饪装置1可以为烤箱或微波炉,本实施方式的烹饪装置1至少包括箱体10、保温层20、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和至少一个连接件40。箱体10包括顶部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底座15和后侧壁16,顶部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底座15和后侧壁16合围成一端开口的烹饪腔11,烹饪腔11可用于存放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腔11的开口处设置有门体(图中未示出),门体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箱体10,从而通过转动门体实现烹饪腔11的打开或关闭。保温层20至少包裹在箱体10的顶部侧壁12、左侧壁13和右侧壁14的外部,保温层20可有效地防止烹饪腔11的热量通过顶部侧壁12、左侧壁13和右侧壁14进行扩散,从而减少烹饪腔11内热量的流失,保证烹饪腔11内的温度,同时防止由于烹饪腔11的热量扩散至箱体10的外部造成漏热或烫伤现象的发生。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分别设于箱体10的左、右两侧,第一支撑板31与左侧壁13相配合并共同压紧位于箱体10的左侧的保温层20,从而使箱体10左侧的保温层20贴合连接于箱体10的左侧壁13,有效地防止保温层20与箱体10的左侧壁13间存在间隙,避免漏热现象的发生。第二支撑板32与右侧壁14相配合并共同压紧位于箱体10的右侧的保温层20,从而使箱体10右侧的保温层20贴合连接于箱体10的右侧壁14,有效地防止保温层20与箱体10的右侧壁14间存在间隙,避免漏热现象的发生。连接件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顶部相连,同时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底部与箱体10相连,从而对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固定后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1压紧箱体10两侧的保温层,同时还能够通过固定后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固定连接件40,使连接件40处于张紧状态,并通过张紧后的连接件40压紧位于箱体10的顶部的保温层20。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保温层20选用隔热棉。
根据本申请的烹饪装置1,通过在箱体10的顶部侧壁12、左侧壁13和右侧壁14的外部分别包裹保温层20,并在箱体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并通过连接件40连接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使第一支撑板31与左侧壁13相配合并共同压紧箱体10左侧的保温层20,使第二支撑板32与右侧壁14相配合并共同压紧箱体10右侧的保温层20,并通过连接件40压紧箱体10顶部的保温层20,使保温层20与箱体10装配后二者间无缝隙存在,从而减少或避免漏热现象的发生,保证烹饪装置1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支撑板31的结构和第二支撑板32的结构相一致。为描述方便,本实施方式中仅以第二支撑板32为例进行解锁说明。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支撑板32包括板体321,板体321与右侧壁14对应设置并将右侧壁14完全包裹,从而使右侧壁14上的保温层20与箱体10的右侧壁14完全贴合。本实施方式的右侧壁14和顶部侧壁12的连接处采用倒角过渡,因此第二支撑板32的顶部朝向烹饪腔11的方向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弯折部322,第一弯折部322用于包裹右侧壁14和顶部侧壁12的连接处,从而防止右侧壁14和顶部侧壁12的连接处发生漏热现象。本实施方式的右侧壁14和底座15的连接处也采用倒角过渡,因此第二支撑板32的底部同样朝向烹饪腔11的方向弯折设置,并形成第二弯折部323和第三弯折部324,第二弯折部323和第三弯折部324用于包裹左侧壁13和底座15的连接处,从而防止左侧壁13和底座15的连接处漏热现象的发生。再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31的顶部和第二支撑板32的顶部相连,从而在连接件40的作用力下使第一支撑板31的顶部和第二支撑板32的顶部相互靠近,并进一步地压紧箱体10左侧和右侧的保温层20。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将连接件40与第二支撑板32的板体321上的中间位置或底部位置相连接,从而能够有效地压紧保温层20。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板32可仅覆盖包括右侧壁14底部的至少部分右侧壁14,右侧壁14上未覆盖第二支撑板32的部分可由连接件40进行压紧,同样能够达到使保温层20与右侧壁14相贴合的目的,防止保温层20与右侧壁14间存在间隙,避免漏热和烫伤现象的发生。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板体321上还设有贯穿板体321设置的圆形孔328和条形孔329,圆形孔328和条形孔329的设置便于对第二支撑板32与右侧壁14间的保温层20进行调整,使保温层20在被压紧过程中更加平整,从而提高保温层20与右侧壁14间的贴合度。
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板32除包裹右侧壁14外,还包裹顶部侧壁12的外部的至少部分结构,从而通过第二支撑板32和连接件40共同对箱体10顶部的保温层20进行压紧。其中,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支撑板32的结构,均可用于第一支撑板31,从而使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具有多种结构形式的组合。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件40为刚性连接件,具体可以为钢丝、铁丝或其他耐高温的刚性连接件。连接件40包括支撑部41、过渡部42和连接部43,支撑部4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连接部43,连接部43与支撑部41间通过过渡部42连接,两个连接部43分别与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相连并使连接件40张紧,支撑部41压紧箱体10的顶部的保温层20。具体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顶部均设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两端的连接部43分别穿过安装孔并与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相连,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和连接件40的连接。其中,过渡部42由支撑部41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连接部43朝向烹饪腔11的方向弯折设置,从而提高连接件40的张紧力,使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相互靠近,进一步地压紧保温层20。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部41穿设于保温层20的内部,并与顶部侧壁12相配合共同压紧箱体10的顶部的保温层20,过渡部42和连接部43穿出至保温层20的外部。通过将支撑部41穿设于保温层20的内部,可保证支撑部41与保温层20的相对位置不变,防止连接件40与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连接过程中造成连接件40的移位。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支撑部41设于保温层20的外部,同样能够通过支撑部41对箱体10顶部的保温层20进行有效地压紧。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具有刚性的连接件40对箱体10顶部的保温层20进行压紧,由于刚性的连接件40本身具有一定的张力,可有效地对箱体10顶部的保温层20进行压紧。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件40也可以采用铁线的结构,并通过铁线与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连接后进行张紧,通过张紧后的铁线对箱体10顶部的保温层20进行压紧。
再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件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件40平行地设置于箱体10的顶部,为确保对箱体10顶部的保温层20全部进行压紧,两个连接件40分别靠近箱体10的前端和后端设置。本实施方式中,前端指烹饪装置1的门体所在的位置,后端至烹饪装置1的后侧壁16所在的位置。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连接件40,多个连接件40等间隔的平行设置于箱体10的顶部,从而共同对箱体10顶部的保温层20进行压紧,并能够有效地提高对保温层20的压紧效果。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连接件40间还可以以交叉的方式设于箱体10的顶部。
结合图2和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具体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分别设于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顶部的第一弯折部322上,连接件40两端的连接部43分别穿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并使连接件40张紧,从而对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顶部进行固定,同时通过支撑部41对箱体10顶部的保温层20进行压紧。
再结合图3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底座15的右侧设有第一连接孔151和插口152,第一连接孔151设于插口152的上方位置。相应地,结合图4和图8所示,第二支撑板32的底部设有翻边325,翻边325由第三弯折部324进一步地延伸弯折而成,翻边325上设有第二连接孔326和第二插脚327。结合图7至图10所示,当第二支撑板32与箱体10进行装配时,第二插脚327插接至插口152内并抵接在插口152的内壁面,从而对第二支撑板32的底部进行定位。同时,第一连接孔151与第二连接孔326对应设置,并通过螺钉50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326和第一连接孔151将第二支撑板32和底座15连接固定,实现对第二支撑板32的底部的连接固定。相应地,第一支撑板31的底部结构可以与第二支撑板32的底部结构相一致,第一支撑板31的底部可设置插入于底座10左侧插口内的第一插脚(图中未示出),并通过螺钉连接第一支撑板31和底座15,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板31底部的连接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烹饪腔;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至少包裹在所述箱体的顶部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外部;
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设于所述箱体的左侧和右侧,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左侧壁相配合并共同压紧位于所述箱体的左侧的至少部分所述保温层,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右侧壁相配合并共同压紧位于所述箱体的右侧的至少部分所述保温层;
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并压紧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至少部分所述保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保温层的内部,并与所述顶部侧壁相配合共同压紧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至少部分所述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件平行或交叉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部、过渡部和连接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间通过所述过渡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连并使所述连接件张紧,所述支撑部压紧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至少部分所述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由所述支撑部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所述连接部朝向所述烹饪腔的方向弯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配合并张紧所述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分别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底部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插脚,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设有第二插脚,所述箱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插口,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分别插接至相应的所述插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左侧壁配合并包裹所述左侧壁,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右侧壁配合并包裹所述右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分别朝向所述烹饪腔的方向弯折设置,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相连。
CN202121055259.8U 2021-05-17 2021-05-17 烹饪装置 Active CN2160602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55259.8U CN216060233U (zh) 2021-05-17 2021-05-17 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55259.8U CN216060233U (zh) 2021-05-17 2021-05-17 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0233U true CN216060233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5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55259.8U Active CN216060233U (zh) 2021-05-17 2021-05-17 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02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8106B2 (en) Two-piece handle design for pressure cooker
CN216060233U (zh) 烹饪装置
US10415284B2 (en) Refrigerator and hinge device for door of refrigerator
US8074475B2 (en) Heater apparatus for washing machine
KR101015197B1 (ko) 전선 연결용 커넥터
CN216713664U (zh) 一种一体化外墙保温装饰板结构
US20220128240A1 (en) Cooking appliance
US20060151483A1 (en) Oven
CN210354316U (zh) 一种内胆保温结构及厨房加热电器
RU2632037C2 (ru) Бытовой прибор, содержащий шарнир с опорным кронштейном
CN100415062C (zh) 加热烹饪器用内箱及其装配方法
CN205921774U (zh) 电磁炉及线圈盘
CN108429058B (zh) 电池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9657742U (zh) 屏蔽箱
KR20080095456A (ko) 이중조리용기의 결합구조
CN215935294U (zh) 一种机柜门结构及机柜设备
CN220062165U (zh) 用于壁挂机的绝缘板组件和壁挂机
CN110732834B (zh) 轴承加热装置
CN216204552U (zh) 制冷器具
CN219610888U (zh) 一种自锁式高性能网络信息插座
CN219720444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胆及烹饪器具
CN218866982U (zh) 连接件、安装组件及消毒柜
CN213478077U (zh) 门框、柜门及家用电器
CN208725472U (zh) 烹饪器具
CN220958562U (zh) 手柄防触电结构及辐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