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9213U - 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9213U
CN216049213U CN202121792980.5U CN202121792980U CN216049213U CN 216049213 U CN216049213 U CN 216049213U CN 202121792980 U CN202121792980 U CN 202121792980U CN 216049213 U CN216049213 U CN 216049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waste heat
filter screen
wal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929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fang Dil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Di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Dil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Dil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929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9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9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9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余热整合回收技术领域的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包括,余热整合回收组件;防堵塞连通组件,所述锅炉一与蒸汽集气箱之间、锅炉二与蒸汽集气箱之间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防堵塞连通组件,所述锅炉一一侧的防堵塞连通组件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内竖向设置有相适配的滤网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防堵塞连通组件,通过滤网件可对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流动的气体中的杂质和颗粒等造成管道堵塞,在长期使用时,通过转动限位板可拉动封板拆卸出滤网件,实现滤网件的维护,同时通过打开驱动装置使得链轮传动组带动两组螺杆同步转动,通过活动块带动毛刷板实现对滤网件的清洁,避免在正常使用时,滤网件堵塞影响使用。

Description

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整合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烧结机适用于大型黑色冶金烧结厂的烧结作业,主要适用于大、中型规模的烧结厂对铁矿粉的烧结处理。目前烧结机和高炉炼铁装置工作时产生的余热不能进行整合回收利用,降低了能源消耗。
传统的烧结机的余热和高炉炼铁装置的锅炉余热在整合回收时大多通过连接管使得气体进入蒸汽集气箱内,但是在气体流通时未对气体进行过滤,气体中残留的杂质颗粒等容易造成连接管堵塞,影响余热的整合回收,大大降低了余热回收质量。为此,我们提出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包括,
余热整合回收组件,所述余热整合回收组件包括锅炉一和锅炉二,且锅炉一和锅炉二的一侧均设置有蒸汽集气箱,所述蒸汽集气箱另一侧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另一侧与回收装置连接;
防堵塞连通组件,所述锅炉一与蒸汽集气箱之间、锅炉二与蒸汽集气箱之间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防堵塞连通组件,所述锅炉一一侧的防堵塞连通组件包括连接壳,且连接壳通过前后侧的两组安装架与锅炉一外壁固定,所述连接壳与锅炉一输出端连通,所述连接壳右侧通过连接管与蒸汽集气箱的输入端的管道连通,所述连接壳内竖向设置有相适配的滤网件。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件顶部固定有封板,所述连接壳顶部开设有与封板适配的阶梯槽,所述封板顶部前后侧均固定有限位柱,所述封板顶部前后侧均贴合有限位板,且限位板靠近限位柱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柱适配的弧形卡槽,所述限位板底部右侧通过轴体与连接壳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封板顶部固定有把手,所述滤网件底部通过定位卡块与连接壳底部内壁的定位卡槽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顶部前后侧且处于滤网件左方的位置上下活动插设有螺杆,且螺杆与连接壳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两组所述螺杆外壁均螺纹套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左侧通过滑块与连接壳左侧内壁的竖向滑槽配合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活动块右侧共同连接有与滤网件左侧贴合的纵向的毛刷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底部且处于滤网件左侧的位置固定插设有相连通的收集盒,所述收集盒顶部为中空,所述收集盒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密封盒盖,所述连接壳顶部左侧中央固定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输出端和两组螺杆通过链轮传动组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壳右侧设置有相连通的套管,所述连接管左端活动插设在套管内,所述连接管右端活动插设在蒸汽集气箱输入端的管道内,所述连接管外壁左右侧均设置有密封圈一,所述连接管外壁左右侧均固定套设有套环,两组所述套环相背一侧均固定有密封套管,左侧所述密封套管套设于套管外壁,右侧所述密封套管套设于蒸汽集气箱输入端的管道外壁,且密封套管内壁设置有密封圈二。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套管的两侧内壁均一体成型有凸块,前后侧所述凸块相背一侧均通过卡槽设置有插接块,两组所述插接块相背一端均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外壁活动套设在镶块外壁,左侧所述镶块与连接壳右侧固定,右侧所述镶块与蒸汽集气箱左侧固定,两组连接杆相背一端均固定有盘体,两组连接杆外壁均套设有连接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防堵塞连通组件,通过滤网件可对气体进行过滤,防止流动的气体中的杂质和颗粒等造成管道堵塞,在长期使用时,通过转动限位板可拉动封板拆卸出滤网件,实现滤网件的维护,同时通过打开驱动装置使得链轮传动组带动两组螺杆同步转动,通过活动块带动毛刷板实现对滤网件的清洁,避免在正常使用时,滤网件堵塞影响使用,且连接管采用套环、密封套管、镶块、盘体、连接杆和连接弹簧的配合方便连接管的拆装维护,进一步防止连接管的堵塞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堵塞连通组件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壳结构剖视图。
图中:1、余热整合回收组件;11、锅炉一;12、锅炉二;13、蒸汽集气箱;14、导气管;15、回收装置;2、防堵塞连通组件;21、连接壳;22、连接管;23、滤网件;24、收集盒;25、驱动装置;26、链轮传动组;27、封板;28、限位柱;29、限位板;210、安装架;211、套环;212、密封套管;213、镶块;214、盘体;215、连接弹簧;216、螺杆;217、活动块;218、毛刷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包括,余热整合回收组件1,余热整合回收组件1包括锅炉一11和锅炉二12,锅炉一11和锅炉二12分别为本领域中应用广泛的烧结余热锅炉和煤气锅炉,烧结余热锅炉和煤气锅炉还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烧结机和高炉炼铁装置,且锅炉一11和锅炉二12的一侧均设置有蒸汽集气箱13,蒸汽集气箱13另一侧设置有导气管14,导气管14另一侧与回收装置15连接,回收装置15在本领域应用广泛,回收装置15可以采用汽轮机和发电机,实现余热整合回收利用,在本领域中应用广泛,在此不另做详述;防堵塞连通组件2,锅炉一11与蒸汽集气箱13之间、锅炉二12与蒸汽集气箱13之间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防堵塞连通组件2,防堵塞连通组件2保证蒸汽流动不会造成管道堵塞,(该处是以锅炉一11一侧的防堵塞连通组件2进行位置阐述的,而锅炉二12的防堵塞连通组件2与其结构相同)锅炉一11一侧的防堵塞连通组件2包括连接壳21,且连接壳21通过前后侧的两组安装架210与锅炉一11外壁固定,连接壳21与锅炉一11输出端连通,连接壳21右侧通过连接管22与蒸汽集气箱13的输入端的管道连通,连接壳21内竖向设置有相适配的滤网件23,滤网件23由框体和滤网组成,防止蒸汽中的杂质颗粒等堵塞管道。
如图2所示:滤网件23顶部固定有封板27,连接壳21顶部开设有与封板27适配的阶梯槽,限制封板27的位置,封板27底部四周可设置密封条与阶梯槽内壁接触,提高连接密封性,封板27顶部前后侧均固定有限位柱28,封板27顶部前后侧均贴合有限位板29,且限位板29靠近限位柱28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柱28适配的弧形卡槽,限位板29通过弧形卡槽卡合限位柱28实现对封板27的固定,限位板29底部右侧通过轴体与连接壳21顶部转动连接,方便转动限位板29,封板27顶部固定有把手,滤网件23底部通过定位卡块与连接壳21底部内壁的定位卡槽卡接,起到定位作用;
如图2-3所示:连接壳21顶部前后侧且处于滤网件23左方的位置上下活动插设有螺杆216,且螺杆216与连接壳2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使得螺杆216可转动的同时不会上下移动,两组螺杆216外壁均螺纹套设有活动块217,活动块217左侧通过滑块与连接壳21左侧内壁的竖向滑槽配合滑动连接,使得螺杆216转动不会使得活动块217转动,使得活动块217只能上下移动,两组活动块217右侧共同连接有与滤网件23左侧贴合的纵向的毛刷板218,两组螺杆216转动使得活动块217带动毛刷板218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滤网件23的清洁;
如图2-3所示:连接壳21底部且处于滤网件23左侧的位置固定插设有相连通的收集盒24,收集盒24起到收集清洁下的杂质颗粒等,收集盒24顶部为中空,收集盒24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密封盒盖,方便拆除密封盒盖实现对清洁出的杂质颗粒等进行处理,连接壳21顶部左侧中央固定有驱动装置25,驱动装置25为伺服电机和减速器组成,且驱动装置25输出端和两组螺杆216通过链轮传动组26传动连接,链轮传动组26为链轮和链条组成,在本领域应用广泛,在此不另做详述;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连接壳21右侧设置有相连通的套管,连接管22左端活动插设在套管内,连接管22右端活动插设在蒸汽集气箱13输入端的管道内,连接管22外壁左右侧均设置有密封圈一,提高连接管22与套管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连接管22外壁左右侧均固定套设有套环211,两组套环211相背一侧均固定有密封套管212,密封套管212提高连接管22与连接壳21和蒸汽集气箱13的连接处密封性,左侧密封套管212套设于套管外壁,右侧密封套管212套设于蒸汽集气箱13输入端的管道外壁,且密封套管212内壁设置有密封圈二,密封圈二提高密封性;
如图2-3所示:密封套管212的两侧内壁均一体成型有凸块,前后侧凸块相背一侧均通过卡槽设置有插接块,两组插接块相背一端均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外壁活动套设在镶块213外壁,左侧镶块213与连接壳21右侧固定,右侧镶块213与蒸汽集气箱13左侧固定,两组连接杆相背一端均固定有盘体214,两组连接杆外壁均套设有连接弹簧215,连接弹簧215一端与插接块固定,另一端与镶块213固定,通过拉动盘体214使得连接杆带动插接块脱离或进入卡槽实现分离或连接固定。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余热整合回收组件(1),所述余热整合回收组件(1)包括锅炉一(11)和锅炉二(12),且锅炉一(11)和锅炉二(12)的一侧均设置有蒸汽集气箱(13),所述蒸汽集气箱(13)另一侧设置有导气管(14),所述导气管(14)另一侧与回收装置(15)连接;
防堵塞连通组件(2),所述锅炉一(11)与蒸汽集气箱(13)之间、锅炉二(12)与蒸汽集气箱(13)之间均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防堵塞连通组件(2),所述锅炉一(11)一侧的防堵塞连通组件(2)包括连接壳(21),且连接壳(21)通过前后侧的两组安装架(210)与锅炉一(11)外壁固定,所述连接壳(21)与锅炉一(11)输出端连通,所述连接壳(21)右侧通过连接管(22)与蒸汽集气箱(13)的输入端的管道连通,所述连接壳(21)内竖向设置有相适配的滤网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件(23)顶部固定有封板(27),所述连接壳(21)顶部开设有与封板(27)适配的阶梯槽,所述封板(27)顶部前后侧均固定有限位柱(28),所述封板(27)顶部前后侧均贴合有限位板(29),且限位板(29)靠近限位柱(28)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柱(28)适配的弧形卡槽,所述限位板(29)底部右侧通过轴体与连接壳(21)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封板(27)顶部固定有把手,所述滤网件(23)底部通过定位卡块与连接壳(21)底部内壁的定位卡槽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21)顶部前后侧且处于滤网件(23)左方的位置上下活动插设有螺杆(216),且螺杆(216)与连接壳(2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两组所述螺杆(216)外壁均螺纹套设有活动块(217),所述活动块(217)左侧通过滑块与连接壳(21)左侧内壁的竖向滑槽配合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活动块(217)右侧共同连接有与滤网件(23)左侧贴合的纵向的毛刷板(2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21)底部且处于滤网件(23)左侧的位置固定插设有相连通的收集盒(24),所述收集盒(24)顶部为中空,所述收集盒(24)底部可拆卸设置有密封盒盖,所述连接壳(21)顶部左侧中央固定有驱动装置(25),且驱动装置(25)输出端和两组螺杆(216)通过链轮传动组(26)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21)右侧设置有相连通的套管,所述连接管(22)左端活动插设在套管内,所述连接管(22)右端活动插设在蒸汽集气箱(13)输入端的管道内,所述连接管(22)外壁左右侧均设置有密封圈一,所述连接管(22)外壁左右侧均固定套设有套环(211),两组所述套环(211)相背一侧均固定有密封套管(212),左侧所述密封套管(212)套设于套管外壁,右侧所述密封套管(212)套设于蒸汽集气箱(13)输入端的管道外壁,且密封套管(212)内壁设置有密封圈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管(212)的两侧内壁均一体成型有凸块,前后侧所述凸块相背一侧均通过卡槽设置有插接块,两组所述插接块相背一端均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外壁活动套设在镶块(213)外壁,左侧所述镶块(213)与连接壳(21)右侧固定,右侧所述镶块(213)与蒸汽集气箱(13)左侧固定,两组连接杆相背一端均固定有盘体(214),两组连接杆外壁均套设有连接弹簧(215)。
CN202121792980.5U 2021-08-03 2021-08-03 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 Active CN216049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2980.5U CN216049213U (zh) 2021-08-03 2021-08-03 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2980.5U CN216049213U (zh) 2021-08-03 2021-08-03 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9213U true CN216049213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92980.5U Active CN216049213U (zh) 2021-08-03 2021-08-03 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9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76050U (zh) 一种自清洁防震动的空气过滤器
CN108195003A (zh) 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器
CN105352165B (zh) 一种空调及其过滤网自动清洁装置、方法
CN216049213U (zh) 烧结余热与锅炉余热整合回收系统
CN208920408U (zh) 一种带去除空气中氨气滤网的空气净化器
CN219913386U (zh) 一种卧式全热交换机组
CN207384969U (zh) 一种滚动自清式微滤机装置
CN210993608U (zh) 一种变压吸附制氧设备
CN207119578U (zh) 一种便于拆卸滤袋的计算机清灰装置
CN218709364U (zh) 一种高效过滤器
CN208893816U (zh) 一种火化机烟气净化布袋除尘装置
CN107676878A (zh) 一种可清除甲醛的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CN113267056B (zh) 一种硅铁炉用负压脉冲除尘装置
CN208054946U (zh)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装置
CN211886024U (zh) 一种洁净工作室的除尘清洁系统
CN209490628U (zh) 一种工程施工用空气净化装置
CN112410940A (zh) 一种梳棉机用的节能环保清洁装置
CN218590009U (zh) 一种环保型废气处理装置
CN207546090U (zh) 一种松香加工水幕除尘装置
CN216677597U (zh) 一种用于锌合金制备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11245892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环境净化装置
CN212962038U (zh) 一种带有除甲醛功能的新风系统
CN220003283U (zh) 一种组合式袋收尘器
CN108178211A (zh)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装置
CN216223357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袋式粉尘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