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2175U -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2175U
CN216042175U CN202121293420.5U CN202121293420U CN216042175U CN 216042175 U CN216042175 U CN 216042175U CN 202121293420 U CN202121293420 U CN 202121293420U CN 216042175 U CN216042175 U CN 216042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w
bonding
buckle
prestressed
bonding prestres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9342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鸿国
孙大斌
周岳武
李大海
邢继胜
王胜杰
曹华杰
周维祥
李恩良
冯文章
饶建雄
石晓宇
王�琦
郝方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Design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129342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2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2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2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包括多根缓粘结预应力筋,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外设置有将多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组合成束的平行固定结构;所述平行固定结构为设置在缓粘结预应力筋相同位置的卡扣;所述卡扣之间设置有成束连接件,卡扣为环状结构,多根缓粘结预应力筋上的卡扣相切。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保证每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位置和相互间的间隔,保障了混凝土在缓粘结预应力筋间的密实度,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采用整束布筋、一体张拉及锚固的施工方式,与常规缓粘结预应力筋单根布筋、张拉、锚固的方式相比,减少了布筋、张拉操作的次数,缩短了施工时间,降低了工程造价。

Description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具体是在铁路与公路桥梁工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海洋工程、核工业燃料储存工程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尤其适用于动荷载较大、疲劳性能要求较高或抗腐蚀要求较严的各类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背景技术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预应力技术,通过其核心产品缓粘结预应力筋完成一系列的技术使命。缓粘结预应力筋则是由预应力筋、缓凝粘合剂和护套组成。在当前国内外缓粘结预应力工程中,缓粘结预应力筋在梁、板、柱中均是单根布置、单根张拉、单根锚固。
对于动荷载较大、疲劳性能要求较高或抗腐蚀要求较严的各类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常常会因缓粘结预应力筋根数众多,而导致缓粘结预应力筋穿筋困难、混凝土浇筑不密实、锚具工作面不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包括多根缓粘结预应力筋,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外设置有将多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组合成束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缓粘结预应力筋相同位置处的卡扣;卡扣之间设置有成束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卡扣为环状结构,相邻的卡扣外壁相切。
优选的,所述卡扣的外圈处形成外固定槽,所述成束连接件为细铁丝,细铁丝绕在外固定槽中对多根缓粘结预应力筋进行绑扎固定。
优选的,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包括预应力筋、涂覆在预应力筋外的缓凝粘合剂以及包覆在缓凝粘合剂外的护套。
优选的,所述卡扣由两个半卡扣对拼固定而成,所述半卡扣截面为半圆环状。
优选的,所述护套处于卡扣的内圈中,所述卡扣与护套之间形成限位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固定结构包括护套外壁处的纵肋以及卡扣内圈中的定位槽,所述纵肋插入到定位槽中。
优选的,所述半卡扣包括与护套相接触的内弧部、与内弧部平行的外弧部、连接内弧部和外弧部的连接腹板、定位端、插入端。
优选的,所述定位端中形成进入孔,所述连接腹板中形成与进入孔连通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槽壁处形成卡槽。
优选的,所述插入端的端部形成插块,所述插块的自由端外壁处形成与卡槽相对应的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保证每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位置和相互间的间隔,保障了混凝土在缓粘结预应力筋间的密实度和粘结锚固效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整束布筋、一体张拉及锚固的施工方式,与常规缓粘结预应力筋单根布筋、张拉、锚固的方式相比,减少了布筋、张拉操作的次数,缩短了施工时间,降低了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采用整束布筋,可以解决各类荷载较大、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缓粘结预应力筋根数众多而导致缓粘结预应力筋穿筋困难和锚具工作面不够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适用于动荷载较大、疲劳性能要求较高或抗腐蚀要求较严的各类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缓粘结预应力筋、卡扣的安装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缓粘结预应力筋、卡扣的安装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7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组合筋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3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组合筋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4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组合筋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5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组合筋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7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组合筋截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16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组合筋截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19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组合筋截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31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组合筋截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缓粘结预应力筋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缓粘结预应力筋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半卡扣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装配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组合筋的锚固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缓粘结预应力筋 2 卡扣
3 纵肋 4 外固定槽
5 定位槽 6 装配槽
7 卡槽 8 插块
9 限位部
a 预应力筋 b 缓凝粘合剂
c 护套 d 半卡扣
d1 内弧部 d2 外弧部
d3 连接腹板 d4 定位端
d5 插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16所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包括多根缓粘结预应力筋1,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1外设置有将多根缓粘结预应力筋1 组合成束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缓粘结预应力筋1相同位置处的卡扣2;卡扣2之间设置有成束连接件。
所述卡扣2为环状结构,相邻的卡扣2外壁相切。
所述卡扣2的外圈处形成外固定槽4,所述成束连接件为细铁丝,细铁丝绕在外固定槽4中对多根缓粘结预应力筋1进行绑扎固定。
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1包括预应力筋a、涂覆在预应力筋a外的缓凝粘合剂b以及包覆在缓凝粘合剂b外的护套c。
所述卡扣2由两个半卡扣d对拼固定而成,所述半卡扣d截面为半圆环状。
所述护套c处于卡扣2的内圈中,所述卡扣2与护套c之间形成限位固定结构。
所述限位固定结构包括护套c外壁处的纵肋3以及卡扣2内圈中的定位槽5,所述纵肋3插入到定位槽5中。
所述半卡扣d包括与护套c相接触的内弧部d1、与内弧部d1平行的外弧部d2、连接内弧部d1和外弧部d2的连接腹板d3、定位端 d4、插入端d5。
所述定位端d4中形成进入孔,所述连接腹板d3中形成与进入孔连通的装配槽6,所述装配槽6的槽壁处形成卡槽7。
所述插入端d5的端部形成插块8,所述插块8的自由端外壁处形成与卡槽7相对应的限位部9。
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1至少为两根,且每根缓粘结预应力筋1在同一位置上安装有卡扣2。
所述卡扣2为插接组合型式,半卡扣d中的定位端d4对另一个半卡扣d的插入端d5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卡扣2需保证每根缓粘结预应力筋1之间的净间距不小于25毫米。
所述卡扣2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其材质可以是尼龙或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足以支撑固定缓粘结预应力筋1和经受得住细铁丝的捆扎。
所述卡扣2安装在单根缓粘结预应力筋1上时,与缓粘结预应力筋有一定的小间隙,可以手动调节其在单根缓粘结预应力筋1上的位置,组合成束经细铁丝捆扎后间隙被消除,卡扣2与单根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相对位置被固定。
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采用整束布筋、一体张拉与锚固的方式,张拉千斤顶和锚具的孔数与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中的缓粘结预应力筋1的根数一致。
所述预应力筋a为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棒、预应力钢丝、精轧螺纹钢筋中的一种。
所述缓凝粘合剂中主体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不得低于37.5%,以保证缓凝粘合剂固化后的抗压强度达80MPa、固化后的拉伸剪切强度达 18MPa。
所述缓凝粘合剂b中固化剂的质量百分比在1.5%-2.5%之间,标准张拉适用期3-8个月、标准固化期6-18个月。
所述缓凝粘合剂b中的填充剂的质量百分比在55%-60%之间。
所述缓凝粘合剂b能适应-55℃至65℃的环境温度,在不低于5℃的工作环境中缓粘结预应力筋可正常张拉;当工作环境低于5℃时,可采用持荷等辅助措施对缓粘结预应力筋进行张拉。
所述护套c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类材料,成型后护套c的拉伸屈服应力不小于13MPa,拉伸断裂标称应变不小于300%。
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的制作步骤如下:
首先,截取n根相同长度的缓粘结预应力筋;
然后,在单根缓粘结预应力筋1上每隔2~3米安装一个卡扣2;
最后,调节单根缓粘结预应力筋1上卡扣2的位置,将同一位置的卡扣2拼装成束。
所述卡扣2可以保证组合筋中单根缓粘结预应力筋之间有一定的净距从而保证与混凝土生产良好的粘结锚固效果。同时,改进了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中的缓凝粘合剂,使得该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具有更小的张拉摩擦阻力和更大的施工适应温度。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包括3根缓粘结预应力筋和卡扣,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由预应力钢绞线、缓凝粘合剂和护套构成,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直径为28.6,缓凝粘合剂的标准适用期为6个月、固化期为12个月,护套的肋高为2.1毫米、肋槽高为1.8毫米。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包括4根缓粘结预应力筋和卡扣,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由预应力钢绞线、缓凝粘合剂和护套构成。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直径为21.8,缓凝粘合剂的标准适用期为 8个月、固化期为18个月,护套的肋高为2.1毫米、肋槽高为1.8毫米。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包括5根缓粘结预应力筋和卡扣,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由预应力钢绞线、缓凝粘合剂和护套构成。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直径为17.8,缓凝粘合剂的标准适用期为 6个月、固化期为12个月,护套的肋高为1.9毫米、肋槽高为1.5毫米。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包括7根缓粘结预应力筋和卡扣,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由预应力钢绞线、缓凝粘合剂和护套构成。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直径为15.2,缓凝粘合剂的标准适用期为4个月、固化期为8个月,护套的肋高为1.5毫米、肋槽高为1.3毫米。
实施例五
如图8所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包括16根缓粘结预应力筋和卡扣,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由预应力钢绞线、缓凝粘合剂和护套构成。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直径为15.2,缓凝粘合剂的标准适用期为6个月、固化期为12个月,护套的肋高为1.5毫米、肋槽高为1.3毫米。
实施例六
如图9所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包括19根缓粘结预应力筋和卡扣,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由预应力钢绞线、缓凝粘合剂和护套构成。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直径为15.2,缓凝粘合剂的标准适用期为4个月、固化期为8个月,护套的肋高为1.5毫米、肋槽高为1.3毫米。
实施例七
如图9所示,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包括31根缓粘结预应力筋和卡扣,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由预应力钢绞线、缓凝粘合剂和护套构成。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直径为15.2,缓凝粘合剂的标准适用期为4个月、固化期为8个月,护套的肋高为1.5毫米、肋槽高为1.3毫米。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7根组合)的锚固系统结构示意图:左端为张拉端,张拉端锚固系统由1套7孔夹片锚具、 1个7孔承压板、1个螺旋筋组成。右端为固定端,固定端锚固系统由1个7孔承压板、7个挤压锚具、1个螺旋筋组成。在预应力筋长度大于30米的情况下需要双端张拉,右端需改为张拉端,锚固系统与左端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卡扣2的尺寸需与缓粘结预应力筋的规格相匹配,缓凝粘合剂的标准适用期可根据工程项目的要求进行生产。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包括多根缓粘结预应力筋(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1)外设置有将多根缓粘结预应力筋(1)组合成束的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缓粘结预应力筋(1)相同位置处的卡扣(2);卡扣(2)之间设置有成束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为环状结构,相邻的卡扣(2)外壁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的外圈处形成外固定槽(4),所述成束连接件为细铁丝,细铁丝绕在外固定槽(4)中对多根缓粘结预应力筋(1)进行绑扎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1)包括预应力筋(a)、涂覆在预应力筋(a)外的缓凝粘合剂(b)以及包覆在缓凝粘合剂(b)外的护套(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由两个半卡扣(d)对拼固定而成,所述半卡扣(d)截面为半圆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c)处于卡扣(2)的内圈中,所述卡扣(2)与护套(c)之间形成限位固定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结构包括护套(c)外壁处的纵肋(3)以及卡扣(2)内圈中的定位槽(5),所述纵肋(3)插入到定位槽(5)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卡扣(d)包括与护套(c)相接触的内弧部(d1)、与内弧部(d1)平行的外弧部(d2)、连接内弧部(d1)和外弧部(d2)的连接腹板(d3)以及定位端(d4)和插入端(d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端(d4)中形成进入孔,所述连接腹板(d3)中形成与进入孔连通的装配槽(6),所述装配槽(6)的槽壁处形成卡槽(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d5)的端部形成插块(8),所述插块(8)的自由端外壁处形成与卡槽(7)相对应的限位部(9)。
CN202121293420.5U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 Active CN216042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93420.5U CN216042175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93420.5U CN216042175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2175U true CN216042175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3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93420.5U Active CN216042175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2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9264C (zh)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连接装置和预应力混凝土梁
KR101202416B1 (ko) 프리플렉스 합성빔과 피에스씨빔을 이용한 구조용 빔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시공방법
JP6442104B1 (ja) 連続繊維補強より線の定着具
CN111945724A (zh) 具有大直径筋杆体的锚索支护结构和预应力智能施加方法
KR101346344B1 (ko) 콘크리트 내부에 긴장재 고정 정착부를 구비한 비부착식 psc i 빔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2982787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拉索耦合的大跨度梁
CN216042175U (zh)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组合筋
US1070301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bedding substrate in concrete structure
CN101614053A (zh) 大柔度先压法预应力钢筋及其实现方法
CN201785941U (zh)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
US20020194808A1 (en) Lightweight high load capacity reinforced beam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KR100414448B1 (ko) 콘크리트 구조물 보수용 보강재 및 그것을 이용한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보수·보강공법
KR20100000385A (ko)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부재로 조립된 파이프 랙
CN108843040B (zh) 碳纤维板内曲面夹持式锚具
KR20130127305A (ko) 조인트 하이브리드 보강 교량용 거더
CN209817123U (zh) 先张法预制叠合梁钢绞线在梁柱节点的锚固结构
CN220665951U (zh) 一种基于cfrp预应力筋的uhpc-nc组合梁体系
CN220284603U (zh) 一种适用于固定端张拉端高度不同的张拉端固定结构
JP2021177064A (ja) ハイブリッド型永久アンカー
KR100580223B1 (ko) 상하부 플랜지에 다양한 형태의 강판을 사용한프리스트레스트 스틸 철근 콘크리트빔 및 이를 이용한교량 설치방법
CN115787921B (zh) 一种具有高耐用性的抗风张弦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101576241B1 (ko) 프리스트레스트 강합성 빔의 시공방법
CN103334596A (zh) 一种体外预应力外加钢罩加固混凝土墩柱的方法
CN217499906U (zh) 体内与体外混合配束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节段梁
KR20110095619A (ko) 휨 연결재를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프리스트레스 콘크리트 빔의 연결부 보강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량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