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1299U - 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及挡墙底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及挡墙底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1299U
CN216041299U CN202121727989.8U CN202121727989U CN216041299U CN 216041299 U CN216041299 U CN 216041299U CN 202121727989 U CN202121727989 U CN 202121727989U CN 216041299 U CN216041299 U CN 216041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retaining wall
wall bottom
soil
sing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279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玲玉
毛倩芸
刘浩
沈桑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Huado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279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1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1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1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包括所述单体主体和插土件;所述单体主体整体为柱形箱体结构,所述单体主体上相对的前后两侧壁面分别向所述单体主体内凹陷的凹槽和向所述单体主体外突出凸榫,所述凹槽和所述凸榫形状与尺寸相互契合;所述插土件设于所述单体主体底面上相对的左右两侧且为下窄上宽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由该单体拼接形成的挡墙底板。本技术方案具有装配式结构,实现施工现场直接快速安装使用,简化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率;并且,由这种单体组合的挡墙底板相较于传统的现浇挡墙底板,在施工前无需建造围堰,既缩短了建设周期,又减小了工程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及挡墙底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施工的装配式挡墙底板单体和由这种单体拼接形成的挡墙底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挡墙底板一般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施工方法,施工前需先建造围堰,进行施工导流,再将基坑内水排干,然后现场制作模板浇筑混凝土。此方法存在工期较长、投资较大、建筑垃圾较多的缺点,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中对建设工期及便捷性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能够缩短工期、减少造价、简化施工的结构型式,是水利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简化施工过程、无需现场浇筑且可以批量生产的装配式挡墙底板单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包括所述单体主体和插土件;所述单体主体整体为柱形箱体结构,所述单体主体上相对的前后两侧壁面分别为向所述单体主体内凹陷的凹槽和向所述单体主体外突出的凸榫,所述凹槽和所述凸榫形状与尺寸相互契合;所述插土件设于所述单体主体底面上相对的左右两侧且为下窄上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单体主体内部设有空腔且所述单体主体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单体主体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的边缘位置还设有竖向凸榫。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凸榫的长度满足多个所述单体通过所述凹槽和所述凸榫拼接后所述竖向凸榫连续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土件整体为长方形柱状,所述插土件的内侧壁在靠近所述插土件底部的位置逐渐向所述插土件的外侧壁靠近。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凸榫与所述单体主体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土件与所述单体主体一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施工周期短且可以替代传统挡墙底板起到维持边坡稳定、防止水流冲刷的挡墙底板。
一种挡墙底板,包括多个所述单体,所述单体通过所述凸榫与相邻所述单体的凹槽嵌合形成连续拼接整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挡墙底板单体,具有装配式结构,可在工厂预先浇筑制作后批量运输到施工现场直接快速安装使用,简化施工步骤,提高施工效率,且有助于减少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并且,由这种单体组合的挡墙底板相较于传统的现浇挡墙底板,在施工前无需建造围堰,既缩短了建设周期,又减小了工程费用;同时整体厚重,能够起到维持边坡稳定、防止水流冲刷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挡墙底板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墙底板单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墙底板单体的纵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墙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1-3。本实施例的装配式挡墙底板单体1,包括单体主体10以及与单体主体10一体连接的插土件11。单体主体10整体为四方形的柱形箱体结构,单体主体10上相对的前后两侧壁面分别为向单体主体10内凹陷的防滑凹槽12和向单体主体10外突出的防滑凸榫,凹槽12和凸榫13形状与尺寸相互契合方便施工对准及结构的整体稳定,从而任一一个单体1的防滑凸榫13可以嵌合在另一个单体1的防滑凹槽12中,当多个单体1如此连接后便形成本实施例中的连续挡墙底板2,参照附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后”方向是指沿多个单体1连接后挡墙底板2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则是位于挡墙底板2长度方向的两侧。为了增加单体主体10的重量保证挡墙底板的稳固性,单体主体10内部设有空腔14且单体主体10的上表面设有与空腔14连通的开口15,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开口15向单体主体10内填充石块等材料。
插土件11设于单体主体10底面上左右两侧边缘。插土件11整体为长方形柱状,插土件11的内侧壁110在靠近插土件11底部的位置逐渐向插土件11的外侧壁120靠近,从而形成下窄上宽结构。由此,插土件11可以更省力地插入土壤保持单体1的整体稳定。
单体主体10上表面左右两侧的边缘位置还设有与单体主体10一体链接的竖向凸榫16。由于拼接后的挡墙底板2下部插入在土壤中,上部连接挡墙墙身用于挡土,竖向凸榫16可以保证挡墙底板2和挡墙墙身之间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特别的,竖向凸榫16的长度和插土件11的长度满足多个单体1拼接后竖向凸榫16及插土件11均连续相接。
本实施例的挡墙底板单体1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挡墙底板2沿河岸排列且施工完成后顶部略高于水面,为上部墙身施工创造条件。
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单体主体和插土件;所述单体主体整体为柱形箱体结构,所述单体主体上相对的前后两侧壁面分别为向所述单体主体内凹陷的凹槽和向所述单体主体外突出的凸榫,所述凹槽和所述凸榫形状与尺寸相互契合;所述插土件设于所述单体主体底面上相对的左右两侧且为下窄上宽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主体内部设有空腔且所述单体主体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主体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的边缘位置还设有竖向凸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凸榫的长度满足多个所述单体通过所述凹槽和所述凸榫拼接后所述竖向凸榫连续相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土件整体为长方形柱状,所述插土件的内侧壁在靠近所述插土件底部的位置逐渐向所述插土件的外侧壁靠近。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凸榫与所述单体主体一体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土件与所述单体主体一体连接。
8.一种挡墙底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单体,所述单体通过所述凸榫与相邻所述单体的凹槽嵌合形成连续拼接整体。
CN202121727989.8U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及挡墙底板 Active CN216041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7989.8U CN216041299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及挡墙底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27989.8U CN216041299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及挡墙底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1299U true CN216041299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8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27989.8U Active CN216041299U (zh) 2021-07-27 2021-07-27 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及挡墙底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1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4917B (zh) 一种水利系统
CN105544465B (zh) 一种岸堤防护墙
CN214614154U (zh) 一种用于建造地下污水池的装配式沉井
CN103628504A (zh) 一种拼装式预制钢筋混凝土平台结构水下节点的连接方法
CN111236258A (zh) 带加劲肋墙及卸荷台的预制桩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041299U (zh) 一种装配式水下施工挡墙底板单体及挡墙底板
CN102691277B (zh)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构建的墙体和挡土护坡结构
CN111851571A (zh) 桩间挡土板的施工方法
CN111236259A (zh) 组合式格构形预制桩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761759B (zh) 一种l型混凝土挡墙
CN205348097U (zh) 岸堤防护墙
KR101212619B1 (ko) 중공박스형 기초구조
CN212715010U (zh) 低凸榫基础重力挡土墙
CN210766887U (zh) 一种永临结合地下槽型结构
CN210887256U (zh) 挡水围堰平直组合板桩地连墙式框架
CN210766799U (zh) 一种支护构件及地下水应急处理用防渗堰
CN203334347U (zh) 箱涵式排水口结构
CN209443433U (zh) 一种复合型护岸
KR20110015718A (ko) 지오그리드를 결합한 생태 옹벽 블럭
CN212801641U (zh) 一种模块化重力式挡土墙
CN216305531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蓄水池
CN216712924U (zh) 一种自锁式直立连续混凝土生态砌块
CN220977872U (zh) 一种抗冲击的组合式格宾石笼挡墙
CN215253391U (zh) 一种装配式污水池池内墙预制构件
CN215948158U (zh) 一种矩形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