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6276U - 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6276U
CN216036276U CN202122200400.5U CN202122200400U CN216036276U CN 216036276 U CN216036276 U CN 216036276U CN 202122200400 U CN202122200400 U CN 202122200400U CN 216036276 U CN216036276 U CN 2160362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protection
fixedly connected
lithium ion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04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ns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ns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ns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nsh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004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62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62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62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包括电池保护箱,电池保护箱的内部放置有应用电池,电池保护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弹簧卡槽,每个弹簧卡槽的内部均卡接有第一缓冲板,每个第一缓冲板靠近应用电池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每个压缩弹簧靠近应用电池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弹簧卡槽配合安装板、第一缓冲板、压缩弹簧、第二缓冲板和缓冲垫,能够使压缩弹簧固定在弹簧卡槽内,从而使压缩弹簧和应用电池有稳定的位置关系,避免使用时压缩弹簧损毁的问题,利用放置在安装托盘内的缓冲垫的缓冲,达到缓冲外界碰撞和放置在安装托盘上缓冲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的三个主要功能部件是正极和负极以及电解质,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负极由碳制成,正极是金属氧化物,电解质是有机溶剂中的锂盐,锂离子电池通常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并且在军事和航空航天应用中日益流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不具有较好的保护功能,在锂离子电池受到外界的挤压碰撞等影响时,易发生着火或爆炸,严重影响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办法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不具有较好的保护功能,在锂离子电池受到外界的挤压碰撞等影响时,易发生着火或爆炸,严重影响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包括电池保护箱,所述电池保护箱的内部放置有应用电池,所述电池保护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弹簧卡槽,每个所述弹簧卡槽的内部均卡接有第一缓冲板,每个所述第一缓冲板靠近应用电池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每个所述压缩弹簧靠近应用电池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每个所述第二缓冲板靠近应用电池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远离电池保护箱的一侧面均与应用电池的外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箱的上表面活动铰接有两个开关门,每个所述开关门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门把手,所述应用电池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应用电池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接线头。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箱的两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散热孔,所述电池保护箱的正面和电池保护箱的背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握把的下方放置有安装托盘,所述安装托盘的底面与电池保护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托盘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上表面与应用电池的底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托盘的下方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伸缩杆,每个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均与电池保护箱的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托盘的下方放置有水平工作台,所述水平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固定槽,每个所述固定槽的内底壁均与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该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通过设置有弹簧卡槽配合安装板、第一缓冲板、压缩弹簧、第二缓冲板和缓冲垫,能够使应用电池使用和收回更加方便,从而使应用电池能够安全的放置在电池保护箱内,起到延长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的作用,利用弹簧卡槽和第一缓冲板的固定作用,能够使压缩弹簧稳定的固定在弹簧卡槽内,从而使压缩弹簧和应用电池有一个稳定的位置关系,避免使用时压缩弹簧损毁的问题,利用第一缓冲板、压缩弹簧和第二缓冲板的配合,能够使应用电池在四周都受到保护,从而使应用电池不会与电池保护箱的内壁相接触,避免应用电池受到外界碰撞而损毁的问题,利用放置在安装托盘内的缓冲垫的缓冲作用,能够使应用电池不直接接触安装托盘,达到缓冲外界碰撞和放置在安装托盘上缓冲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在实施方式中弹簧卡槽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在实施方式中电池保护箱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在实施方式中应用电池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在实施方式中安装板的正视图。
图中:1、电池保护箱;2、第二散热孔;3、应用电池;4、弹簧卡槽;5、门把手;6、伸缩杆;7、固定槽;8、水平工作台;9、开关门;10、第一散热孔;11、安装板;12、安装托盘;13、缓冲垫;14、握把;15、接线头;16、第一缓冲板;17、压缩弹簧;18、第二缓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4所示,该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通过设置有弹簧卡槽4配合安装板11、第一缓冲板16、压缩弹簧17、第二缓冲板18和缓冲垫13,能够使应用电池3使用和收回更加方便,从而使应用电池3能够安全的放置在电池保护箱1内,起到延长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的作用,利用弹簧卡槽4和第一缓冲板16的固定作用,能够使压缩弹簧17稳定的固定在弹簧卡槽4内,从而使压缩弹簧17和应用电池3有一个稳定的位置关系,避免使用时压缩弹簧17损毁的问题,利用第一缓冲板16、压缩弹簧17和第二缓冲板18的配合,能够使应用电池3在四周都受到保护,从而使应用电池3不会与电池保护箱1的内壁相接触,避免应用电池3受到外界碰撞而损毁的问题,利用放置在安装托盘12内的缓冲垫13的缓冲作用,能够使应用电池3不直接接触安装托盘12,达到缓冲外界碰撞和放置在安装托盘12上缓冲的效果。具体的,该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包括电池保护箱1,电池保护箱1的内部放置有应用电池3,电池保护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弹簧卡槽4,每个弹簧卡槽4的内部均卡接有第一缓冲板16,每个第一缓冲板16靠近应用电池3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7,每个压缩弹簧17靠近应用电池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18,每个第二缓冲板18靠近应用电池3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每个安装板11远离电池保护箱1的一侧面均与应用电池3的外表面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保护箱1的上表面活动铰接有两个开关门9,每个开关门9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门把手5,应用电池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14,应用电池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接线头15,通过设置开关门9、门把手5、接线头15和握把14,能够使应用电池3更加方便的拿出,从而使应用电池3的使用更加方便,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保护箱1的两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散热孔10,电池保护箱1的正面和电池保护箱1的背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散热孔2,通过设置开第一散热孔10和第二散热孔2,能够使电池保护箱1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避免使用时散热不及时温度过高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握把14的下方放置有安装托盘12,安装托盘12的底面与电池保护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安装托盘1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3,缓冲垫13的上表面与应用电池3的底面相接触,通过设置安装托盘12和缓冲垫13,能够使应用电池3稳固的放置在电池保护箱1内,达到能够安全使用应用电池3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托盘12的下方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伸缩杆6,每个伸缩杆6的输出端均与电池保护箱1的底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伸缩杆6,能够使电池保护箱1稳定的放置在水平面上,起到稳定保护应用电池3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托盘12的下方放置有水平工作台8,水平工作台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固定槽7,每个固定槽7的内底壁均与伸缩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水平工作台8和固定槽7,能够使伸缩杆6稳定的放置在水平工作台8上,从而使电池保护箱1稳定的放置在水平面上,起到进一步稳定保护应用电池3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当需要使用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时,首先将水平工作台8放置水平,能够使整个装置在一个水平状态下,从而使伸缩杆6和固定槽7稳定的水平固定,起到稳定整个装置的作用,接着通过拉动门把手5将两个开关门9拉开,可以看到应用电池3被卡接于电池保护箱1内,通过工具将耗电装置的正负极与应用电池3上的接线头15相连接,开始使用应用电池3,同理通过工具将充电装置的正负极与应用电池3上的接线头15相连接,开始对应用电池3进行充电,能够方便的使用应用电池3,当应用电池3的使用到达使用极限时,需要更换应用电池3,则通过拉动握把14将应用电池3从电池保护箱1内提出,开始更换,最后通过拉动握把14将更换后的应用电池3放入电池保护箱1内,将应用电池3的外表面与安装板11的表面接触挤压压缩弹簧17,直至应用电池3的底面与缓冲垫13相接触,则更换完成,当电池保护箱1受到外界碰撞时,应用电池3会发生摇晃,但是通过压缩弹簧17的弹力会使应用电池3稳定的放置在电池保护箱1内,避免应用电池3发生碰撞而损毁的问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保护箱(1),所述电池保护箱(1)的内部放置有应用电池(3),所述电池保护箱(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弹簧卡槽(4),每个所述弹簧卡槽(4)的内部均卡接有第一缓冲板(16),每个所述第一缓冲板(16)靠近应用电池(3)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7),每个所述压缩弹簧(17)靠近应用电池(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板(18),每个所述第二缓冲板(18)靠近应用电池(3)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每个所述安装板(11)远离电池保护箱(1)的一侧面均与应用电池(3)的外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箱(1)的上表面活动铰接有两个开关门(9),每个所述开关门(9)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门把手(5),所述应用电池(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14),所述应用电池(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接线头(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箱(1)的两侧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散热孔(10),所述电池保护箱(1)的正面和电池保护箱(1)的背面均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散热孔(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14)的下方放置有安装托盘(12),所述安装托盘(12)的底面与电池保护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托盘(1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3),所述缓冲垫(13)的上表面与应用电池(3)的底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托盘(12)的下方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伸缩杆(6),每个所述伸缩杆(6)的输出端均与电池保护箱(1)的底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托盘(12)的下方放置有水平工作台(8),所述水平工作台(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距离排列的固定槽(7),每个所述固定槽(7)的内底壁均与伸缩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
CN202122200400.5U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 Active CN2160362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0400.5U CN216036276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0400.5U CN216036276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6276U true CN216036276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98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0400.5U Active CN216036276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62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60107798A (ko) 배터리 팩
CN21603627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保护装置
CN214153093U (zh) 一种可自主组装锂电池模组
CN213752814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210379127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锂离子充电电池
CN217983582U (zh) 一种锂电池防护装置
CN11061114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加热装置
CN213547160U (zh) 一种锂电池组的充电主动均衡修复装置
CN217387367U (zh) 一种具有多层防护结构的锂电池
CN213520152U (zh) 一种强光手电筒使用的便携式锂离子电池组
CN213366701U (zh) 一种具有低温热启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
CN208707725U (zh) 一种便于充电的手机壳
WO2015109858A1 (zh) 万用电池包系统
CN211629213U (zh) 一种蜡酸绝缘布二次锂离子电池
CN215869527U (zh)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电路保护板
CN218070048U (zh) 用于锂电池的维护组件
CN219329359U (zh) 一种可均衡充电的无线束锂电池保护板
CN220527004U (zh) 一种具有降温组件的锂电池组
CN212991155U (zh) 一种具有充电口防护机构的锂离子扣式充电电池
CN218526255U (zh) 一种户外用太阳能充电器
CN204407442U (zh) 可独立与快速成组使用的双模智能电池模块
CN218274821U (zh) 带有防护结构的锂电池包组件
CN221041415U (zh) 一种适用于户外作业的高强度蓄电池外壳
CN220341343U (zh) 电池外壳、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213304277U (zh) 一种带有防盗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