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7221U - 色差灯 - Google Patents

色差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7221U
CN216017221U CN202122316927.4U CN202122316927U CN216017221U CN 216017221 U CN216017221 U CN 216017221U CN 202122316927 U CN202122316927 U CN 202122316927U CN 216017221 U CN216017221 U CN 216017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color temperature
signal
key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169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卞爱霞
蒋存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C Lighting Solu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C Lighting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C Lighting Solu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C Lighting Solu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169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7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7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7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差灯,该色差灯包括微控制单元、电源驱动电路以及色温调节电路,微控制单元与按键连接,用于实时接收按键发送的触发信号,并生成电源控制信号和色温调节控制信号;电源驱动电路与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电源控制信号并生成电源驱动信号;色温调节电路与电源驱动电路以及微控制单元连接,可生成光源驱动信号发送至光源,以使光源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循环调节。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光源在两个设定色温之间自动进行循环变换,操作人员可以在不进行任何操作的前提下获得不同色温的照明,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色差灯只能够提供少量色温灯光环境而存在的瑕疵漏检问题。

Description

色差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表面缺陷检测辅助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色差灯。
背景技术
色差灯主要用于涂装行业,比如汽修行业,在喷漆、打磨抛光、清洁后,需要对表面检查是否有色差、划痕、针孔或凹陷等瑕疵,色差灯可以帮助汽修工人快速高效的进行这些检查。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不同颜色的表面,在不同的色温下,色差、划痕、针孔或凹陷等瑕疵容易被发现或难以被发现,所以在现有技术中,色差灯已经开发出双色温或多色温功能,使用人员通过按键进行色温选择与切换,以利于使用人员在不同色温下对表面进行检查,进而确保色差、划痕、针孔或凹陷等瑕疵能够被发现(如果有的话)。
但是,手动按键进行色温的切换,不是很方便,而且能切换的也只有几个固定的色温,这就不能排除有些瑕疵可能在某个或某些特定的色温比较容易被看到,而恰恰这某个或某些特定色温却是这色差灯所不具备的,如此就无法正确检查出这个瑕疵。
实用新型内容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色差灯只能够提供少量色温灯光环境而存在的瑕疵漏检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差灯,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色差灯包括:
微控制单元,与按键连接,用于实时接收所述按键发送的触发信号,并生成电源控制信号和色温调节控制信号;
电源驱动电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控制信号并生成电源驱动信号;
色温调节电路,与所述电源驱动电路以及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源驱动信号以及所述色温调节控制信号并生成光源驱动信号发送至光源,以使所述光源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循环调节;
所述自动循环调节为滚动式循环调节或振荡式循环调节。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差灯中,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有多个,所述指示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色温与所述第二色温等分为多个色温分段,所述指示灯的设置个数与所述色温分段的设置个数一致并一一对应;当所述色温变化到某一色温分段时,对应的指示灯点亮指示;所述指示灯的点亮指示包括有常亮指示或频闪指示。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差灯中,还包括:当所述指示灯的点亮指示为频闪指示时,所述指示灯的频闪频率在2Hz-5Hz之间。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差灯中,所述按键包括多功能按键;
所述多功能按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方式实现所述光源的亮灭以及在不同色温档位调节,根据第二操作方式实现所述光源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调节;
或者,所述按键包括主开关按键和启停按键;所述主开关按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方式实现所述光源的亮灭以及在不同亮度档位调节、在不同色温档位调节,根据第二操作方式实现亮度档位调节模式、色温档位调节模式的切换;所述启停按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方式实现所述光源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调节;
或者,所述按键包括主开关按键、启停按键、加按键和减按键;所述主开关按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方式实现所述光源的亮灭;根据第二操作方式实现亮度档位调节模式、色温档位调节模式的切换;所述加按键以及所述减按键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光源的亮度档位调节和色温档位调节;所述启停按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方式实现所述光源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调节。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差灯中,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子光源和第二子光源;所述光源驱动信号包括第一子光源驱动信号和第二子光源驱动信号,所述第一子光源驱动信号和第二子光源驱动信号互补,且所述第一子光源与所述第二子光源之间的切换时间小于人眼神经的反应时间;所述第一子光源与所述第二子光源之间的切换时间小于或等于0.02S。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差灯中,在所述第一色温与所述第二色温之间设置多个中间色温点;所述色温调节电路发出的光源驱动信号为脉冲调制信号;当所述光源驱动信号为第一脉冲信号,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具有第一占空比,所述光源发的光为第一色温;当所述光源驱动信号为第二脉冲信号,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具有第二占空比,所述光源发的光为第一中间色温点;当所述光源驱动信号为第三脉冲信号,所述第三脉冲信号具有第三占空比,所述光源发的光为第二中间色温点;当所述光源驱动信号为第N+1脉冲信号,所述第N+1脉冲信号具有第N+1占空比,所述光源发的光为第N中间色温点;当所述光源驱动信号为第N+2脉冲信号,所述第N+2脉冲信号具有第N+2占空比,所述光源发的光为第二色温;全部的所述光源驱动信号具有相同的脉冲宽度,且,所述第一占空比与第二占空比的差值、第二占空比与第三占空比的差值......第N+1占空比与第N+2占空比的差值不完全相同;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到所述第二脉冲信号、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到所述第三脉冲信号......所述第N+1脉冲信号到所述第N+2脉冲信号均匀变化的总时长相同。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差灯,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色差灯具体包括微控制单元、电源驱动电路以及色温调节电路。其中,微控制单元与按键连接,用于实时接收按键发送的触发信号,并生成电源控制信号和色温调节控制信号;电源驱动电路与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电源控制信号并生成电源驱动信号;色温调节电路与电源驱动电路以及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电源驱动信号以及色温调节控制信号并生成光源驱动信号发送至光源,以使光源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循环调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差灯,能够实现光源在两个设定色温之间自动进行循环变换,操作人员可以在不进行任何操作的前提下获得不同色温的照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色差灯只能够提供少量色温灯光环境而存在的瑕疵漏检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设计,使用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色差灯的结构方框示意简图。
在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微控制单元1、按键2、电源驱动电路3、色温调节电路4、光源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色差灯的结构方框示意简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差灯,通过对色差灯的结构设计(尤其是对色差灯内部的控制电路结构以及控制程序的设计),能够使得色差灯在设定宽度的色温带内有序、可控地进行灯光色温的变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色差灯主要包括有如下组成部分:微控制单元1、电源驱动电路3、色温调节电路4以及光源5。微控制单元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核心,电源驱动电路3以及色温调节电路4可以集成在微控制单元1(当微控制单元1为单片机时)上,电源驱动电路3可以根据微控制单元1发送的控制信号(电源控制信号)生成电源驱动信号给电源,从而改变电源的供电状态,例如改变电流或者电压的大小,或者改变电源的通、断电状态。
色温调节电路4同时与电源驱动电路3以及微控制单元1连接,用于接收电源驱动信号以及色温调节控制信号并生成光源驱动信号发送至光源5,以使光源5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循环调节以及光源5亮度的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中,色温调节电路4发出的光源驱动信号为脉冲调制信号,脉冲调制信号包括有两个子信号,分别控制第一子光源和第二子光源的亮灭。两个子信号构成脉冲调制信号,并且,用于控制第一子光源和第二子光源的两个光源驱动信号(子信号)互补,通过控制第一子光源和第二子光源的亮度比例,来调节色温值。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色温与第二色温之间设置多个中间色温点,全部的色温点依次为第一色温、第一中间色温点、第二中间色温点......第N中间色温点、第二色温。针对上述每一个色温点,色温调节电路4都能够发出一个与之对应的光源驱动信号(上述的色温点共N+2个,因此,光源驱动信号也具有N+2个)。当光源驱动信号为第一脉冲信号,第一脉冲信号具有第一占空比,光源发的光为第一色温;当光源驱动信号为第二脉冲信号,第二脉冲信号具有第二占空比,光源发的光为第一中间色温点;当光源驱动信号为第三脉冲信号,第三脉冲信号具有第三占空比,光源发的光为第二中间色温点;当光源驱动信号为第N+1脉冲信号,第N+1脉冲信号具有第N+1占空比,光源发的光为第N中间色温点;当光源驱动信号为第N+2脉冲信号,第N+2脉冲信号具有第N+2占空比,光源发的光为第二色温;全部的光源驱动信号具有相同的脉冲宽度,且,第一占空比与第二占空比的差值、第二占空比与第三占空比的差值......第N+1占空比与第N+2占空比的差值不完全相同;微控制单元控制第一脉冲信号到第二脉冲信号、第二脉冲信号到第三脉冲信号......第N+1脉冲信号到第N+2脉冲信号均匀变化的总时长相同。
光源5在工作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参数需要调控,一个就是色温,另一个就是亮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色温调节电路4以及电源驱动电路3。其中,色温调节电路4主要是改变光源5的色温。电源驱动电路3的功能为实现光源5的点亮、熄灭以及对光源5的亮度进行调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核心,微控制单元1也能够发出两组控制信号,分别为电源控制信号和色温调节控制信号,色温调节控制信号直接由色温调节电路4接收并作出相应改变光源5的色温,电源控制信号由电源驱动电路3接收,之后由电源驱动电路3相应并向电源发出电源驱动信号,从而调控电源向光源5供电的电压或者电流大小。
微控制单元1能够发出控制信号(电源控制信号和色温调节控制信号),微控制单元1是根据操作人员输入的控制指令发出控制信号的,控制指令则是由操作人员按动按键2实现触发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微控制单元1与按键2连接,用于实时接收按键2发送的触发信号,并生成电源控制信号和色温调节控制信号。
具体地,按键2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多种控制功能集中于一个按键2上,实现“一键多控”,定义该按键2为多功能按键;另一种则是一个按键2对应一种控制功能,实现“单键单控”,具体地,按键2包括主开关按键、加按键和减按键,主开关按键用于控制光源5的点亮、熄灭以及循环暂停与继续的控制,加按键和减按键则用于实现光源5亮度的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为两个不同的色温值,并且,第一色温与第二色温差值较大(也就是说色温宽度较大),从而使得光源5能够提供具有明显差别的光照。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色温设定为2500K,第二色温设定为6500K。在色差灯开启后,由微控制单元1根据设定程序发出控制信号,从而使得光源5在设定时间(一般为几秒或者十几秒,如果色温宽度较大,则时间可以稍长一些,例如几十秒)内完成由第一色温向第二色温的匀速变换。
光源5色温转变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般在十几秒内完成,而操作人员对于表面缺陷的检测时间较长,并且,在检测全程都需要光源5提供照明,那么,光源5色温的转变就需要微控制单元1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循环调节,具体地,自动循环调节为滚动式循环调节或振荡式循环调节。
上述的滚动式循环调节是指将一组色温数据(例如2500K,3500K,4500K,5500K,6500K)按顺序排列,首尾连接(上一组数据的尾与下一组数据的首连接)进行循环调节,具体形式为:2500K,3500K,4500K,5500K,6500K--2500K,3500K,4500K,5500K,6500K......2500K,3500K,4500K,5500K,6500K--2500K,3500K,4500K,5500K,6500K......。
上述的振荡式循环调节是指将一组色温数据(例如2500K,3500K,4500K,5500K,6500K)按顺序排列,首首连接+尾尾连接(上一组数据的尾与下一组数据的尾连接,下一组数据的首与再下一组的首连接)进行循环调节,具体形式为:2500K,3500K,4500K,5500K,6500K,6500K,5500K,4500K,3500K,2500K--2500K,3500K,4500K,5500K,6500K,6500K,5500K,4500K,3500K,2500K--2500K,3500K,4500K,5500K,6500K,6500K,5500K,4500K,3500K,2500K......。
在振荡式循环调节方式中,相邻的两组数据可以共用一个“首”或者一个“尾”,例如:2500K,3500K,4500K,5500K,6500K,5500K,4500K,3500K,2500K,3500K,4500K,5500K,6500K,5500K,4500K,3500K,2500K,3500K,4500K,5500K,6500K,5500K,4500K,3500K,2500K......。
上述色温数值仅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选取的数值,当然,其可以为其他色温数值。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指示灯,指示灯可以通过闪亮方式指示当前光源5的色温值。在本实用新型中,指示灯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当指示灯设置有一个时,指示灯与微控制单元1连接,微控制单元1可以控制指示灯工作,指示灯可以通过常亮、快闪、慢闪等不同的闪亮方式分别指代当前光源5的色温值。当指示灯设置有多个时,指示灯与微控制单元1连接,每一个指示灯对应一个特定的色温值。
具体地,第一色温与第二色温等分为多个色温分段,即在第一色温与第二色温之间插入多个中间色温,第一色温、中间色温以及第二色温可以形成等差数列形式,指示灯的设置个数与色温分段的设置个数一致并一一对应。指示灯由微控制单元1控制,当色温变化到某一色温分段时,对应的指示灯点亮指示。具体地,指示灯的点亮指示包括有常亮指示或频闪指示。进一步地,当指示灯的点亮指示为频闪指示时,指示灯的频闪频率在2Hz-5Hz(2Hz、3Hz、4Hz、5Hz)之间,以2Hz为最优频闪频率。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预先设定第一色温、第二色温以及中间色温,从而将色温宽度等分,然后,本实用新型对按键2进行了优化:
第一种优化方式为:按键2包括多功能按键(一键多控),多功能按键与微控制单元1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方式实现光源5的亮灭以及在不同色温档位调节,或根据第二操作方式实现光源5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调节。第一操作方式与第二操作方式以按键2的按压时长(或者说按键2的触发时长)进行区分,具体地,上述的第一操作方式为短按操作方式,上述的第二操作方式为长按操作方式。当然,短按与长按可以互换。
第二种优化方式为:按键2包括主开关按键、加按键和减按键,其中,主开关按键与微控制单元1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方式实现光源5的亮灭,或根据第二操作方式实现亮度档位调节模式、色温档位调节模式的切换,加按键以及减按键分别与微控制单元1连接,用于实现光源5的亮度档位调节和色温档位调节。在实际产品中,为了方便操控,以上述第二种按键2优化方式,即单键单控方式,为优选实施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光源5选用LED灯光源,光源5包括:第一子光源和第二子光源。第一子光源和第二子光源为能够发出特定色温的发光单元。
光源驱动信号包括第一子光源驱动信号和第二子光源驱动信号(第一子光源和第二子光源共用一套色温调节电路),第一子光源驱动信号和第二子光源驱动信号互补,且第一子光源与第二子光源之间的切换时间小于人眼神经的反应时间,这样第一子光源与第二子光源进行切换就不会产生频闪的视觉效果,通俗来说就是人眼看着光源5一直是处于点亮状态。
具体地,第一子光源与第二子光源之间的切换时间小于或等于0.02S,即第一子光源与第二子光源的切换频率为50Hz,当然,为了实现护眼功能,第一子光源与第二子光源的切换频率越大越好,例如可以提高到120Hz以上。
基于上述的色差灯,对色差灯的调节方法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差灯具有两种结构形式,其区别在于按键数量的设置个数不同。第一种色差灯设置有一个按键,即多功能按键;第二种色差灯设置有多个按键,分别为主开关按键、启停按键、加按键和减按键。进一步地,第二种色差灯还包括有两种结构形式,即仅设置有主开关按键和启停按键,或者设置了主开关按键、启停按键、加按键和减按键。
对于第一种色差灯而言,其操作模式如下:由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按键发送的触发信号;当以第一操作方式按压(例如短暂按压)多功能按键时,生成亮灭控制信号,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亮灭控制信号,以使光源5改变当前亮灭状态;当以第二操作方式按压(例如长时按压,按压时长在2s-3s,进行模式切换)多功能按键时,生成开始触发信号;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开始触发信号,以使光源5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循环调节。
对于第二种色差灯而言,其操作模式如下:按键包括主开关按键和启停按键,当以第三操作方式按压(例如短暂按压)主开关按键时,生成亮灭控制信号,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亮灭控制信号,以使光源5改变当前亮灭状态;当以第四操作方式按压(例如短暂按压)启停按键时,生成启停触发信号,当然第四操作方式应当是基于第三操作方式启动后光源5点亮状态下实现的,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启停触发信号,以使光源5启动自动循环调节或者停止自动循环调节。在按键包括主开关按键、启停按键、加按键和减按键的结构设计中当以第五操作方式按压主开关按键时,生成亮灭控制信号,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亮灭控制信号,以使光源改变当前亮灭状态。当以第六操作方式按压启停按键时,生成启停触发信号;微控制单元实时接收启停触发信号,以使光源启动自动循环调节或者停止自动循环调节。当以第七操作方式按压主开关按键时,生成模式切换信号;微控制单元实时接收模式切换信号实现亮度档位调节模式、色温档位调节模式的切换。在第七操作方式中,长时按压主开关按键,按压时长在2s-3s,进行模式切换,主开关按键时,生成亮度调节信号,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亮度调节信号进入亮度调节模式,在亮度调节模式中,通过触发加按键或减按键实现亮度调节。
具体地,对于色差灯的调节方法包括: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按键2发送的触发信号,并生成电源控制信号和色温调节控制信号;电源驱动电路3接收电源控制信号并生成电源驱动信号;色温调节电路4接收电源驱动信号和色温调节控制信号并生成光源驱动信号至光源5;光源5根据光源驱动信号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循环调节。其中,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按键2发送的触发信号(按键2由操作人员按动触发,从而发出触发信号)。
当以第一操作方式按压按键2时,生成亮灭控制信号,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亮灭控制信号,以使光源5改变当前亮灭状态,例如将光源5点亮或者将光源5熄灭。在进行第二操作方式之前,首先要进行第一操作方式与第二操作方式的切换,其切换动作为长按按键,以使得按键生成操作模式切换信号,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操作模式切换信号,当操作模式切换后,进入第二操作方式。具体地,当以第二操作方式按压按键2时,生成停止触发信号,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停止触发信号,以使光源5根据停止触发信号停止在当前色温下,此时色差灯仅提供一种色温、一种亮度的光照,在这种状态下,当再次以第二操作方式按压按键2时,生成开始触发信号,微控制单元1实时接收开始触发信号,以使光源5基于当前色温继续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循环调节。自动循环调节可以是上述的滚动式循环调节,也可以是振荡式循环调节,两种循环调节方案择一进行。
本实用新型上述限定了多种操作方式,其对应于不同结构形式的色差灯,其主要差别在色差灯上设置按键个数的不同。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如下几种色差灯:第一种、设置有一个按键;第二种、设置有两个按键;第三种、设置有四个按键;第四种设置有多个(大于四个)按键。随着按键设置个数的增加,色差灯所具有的功能也逐渐完善,按键的功能也更专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色差灯设置有一个按键,该按键属于是一个多功能按键,在一个按键上集成了控制信号触发与控制模式转换的功能,例如短按该按键,则可以控制色差灯点亮与熄灭,再例如长按该按键,可以进行控制模式切换,在控制模式切换后,再按动该按键,则能够对色差灯的色温循环调节的启动与停止进行控制,在本模式下,再长按该按键,则切换回初始控制模式,即控制色差灯的点亮与熄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色差灯设置有两个按键,分别是主开关按键和启停按键,两个按键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一个按键可以控制色差灯的点亮与熄灭,另一个按键则能够控制色温循环调节的启动与停止。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一个按键而言,由于不需要进行控制模式的切换,对操作人员来说色差灯的控制友好度增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色差灯基于上述实施例(即设置有两个按键的实施例中),可以再增加两个按键,共设置有四个按键,分别是主开关按键、启停按键、加按键和减按键,其中两个按键(主开关按键和启停按键)分别控制色差灯的亮灭与色温循环调节的启动与停止,另外两个按键(加按键和减按键)则能够能够实现亮度的调节(其中一个按键调高亮度,另一个按键降低亮度)。
当然,基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结构形式,例如设置三个按键,其中一个按键为多功能按键,另外两个为亮度调节按键。在色差灯熄灭状态下,按下多功能按键后,色差灯点亮,然后长按多功能按键进行模式切换,在控制模式切换成功后,再按动多功能按键则能够实现色温循环调节启动与停止的控制,在本控制模式下,通过按动亮度调节按键则可以实现色差灯亮度调节。当然,在设置亮度调节按键的结构设计中,只要色差灯被点亮,无论哪种控制模式下都能够进行亮度调节。
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能够准确了解到当下色差灯处于哪种控制模式,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置指示灯,在不同的控制模式下,对应的指示灯亮起。
在本实用新型中,按键还可以根据功能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增加色温循环调节循环速度调节功能,本实用新型就可以对应地设置循环速度调节增减按键。再例如,增加色温宽度范围调节功能,本实用新型就可以对应地设置色温宽度范围调节增减按键。
具体地,第一色温与第二色温之间划分有多个色温分段,各色温分段占据的色温长度相同,光源驱动信号驱动光源5在各色温分段完成调节变化的时长相同。其中,第一色温、第二色温以及中间色温由技术人员进行设定,第一色温、中间色温以及第二色温的数值构成等差数列,这样能够实现色温的均匀变化。
具体地,在第一色温与第二色温之间设置多个中间色温点;第一色温至第二色温由中间色温点分割形成多个色温分段;光源驱动信号为脉冲调制信号:当光源驱动信号为第一脉冲信号,第一脉冲信号具有第一占空比,光源5发的光为第一色温;当光源驱动信号为第二脉冲信号,第二脉冲信号具有第二占空比,光源5发的光为第一中间色温点;当光源驱动信号为第三脉冲信号,第三脉冲信号具有第三占空比,光源5发的光为第二中间色温点;当光源驱动信号为第N+1脉冲信号,第N+1脉冲信号具有第N+1占空比,光源5发的光为第N中间色温点;当光源驱动信号为第N+2脉冲信号,第N+2脉冲信号具有第N+2占空比,光源5发的光为第二色温;全部的光源驱动信号具有相同的脉冲宽度,且,第一占空比与第二占空比的差值、第二占空比与第三占空比的差值......第N+1占空比与第N+2占空比的差值不完全相同;微控制单元1控制第一脉冲信号到第二脉冲信号、第二脉冲信号到第三脉冲信号......第N+1脉冲信号到第N+2脉冲信号均匀变化的总时长相同。当光源包括有两个子光源时,即包括有第一子光源和第二子光源时,第一子光源和第二子光源的点亮交替进行,并且第一子光源和第二子光源之间的切换时间受微控制单元1的控制。微控制单元1控制第一脉冲信号到第二脉冲信号、第二脉冲信号到第三脉冲信号......第N+1脉冲信号到第N+2脉冲信号均匀变化的总时长相同,这样可以实现两个子光源匀速交替点亮,同时,变化时长小于或等于0.02S,可以避免出现频闪的情况(变化时长越小越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色差灯,在本实用新型中,该色差灯具体包括微控制单元1、电源驱动电路3以及色温调节电路4。其中,微控制单元1与按键2连接,用于实时接收按键2发送的触发信号,并生成电源控制信号和色温调节控制信号;电源驱动电路3与微控制单元1连接,用于接收电源控制信号并生成电源驱动信号;色温调节电路4与电源驱动电路3以及微控制单元1连接,用于接收电源驱动信号以及色温调节控制信号并生成光源驱动信号发送至光源5,以使光源5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循环调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色差灯,能够实现光源5在两个设定色温之间自动进行循环变换,操作人员可以在不进行任何操作的前提下获得不同色温的照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色差灯只能够提供少量色温灯光环境而存在的瑕疵漏检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设计,使用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6)

1.一种色差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控制单元(1),与按键(2)连接,用于实时接收所述按键发送的触发信号,并生成电源控制信号和色温调节控制信号;
电源驱动电路(3),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源控制信号并生成电源驱动信号;
色温调节电路(4),与所述电源驱动电路以及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源驱动信号以及所述色温调节控制信号并生成光源驱动信号发送至光源(5),以使所述光源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循环调节;
所述自动循环调节为滚动式循环调节或振荡式循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差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有多个,所述指示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第一色温与所述第二色温等分为多个色温分段,所述指示灯的设置个数与所述色温分段的设置个数一致并一一对应;
当所述色温变化到某一色温分段时,对应的指示灯点亮指示;
所述指示灯的点亮指示包括有常亮指示或频闪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差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指示灯的点亮指示为频闪指示时,所述指示灯的频闪频率在2Hz-5Hz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差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包括多功能按键;
所述多功能按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方式实现所述光源的亮灭以及在不同色温档位调节,根据第二操作方式实现所述光源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调节;
或者,所述按键包括主开关按键和启停按键;
所述主开关按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方式实现所述光源的亮灭以及在不同亮度档位调节、在不同色温档位调节,根据第二操作方式实现亮度档位调节模式、色温档位调节模式的切换;
所述启停按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方式实现所述光源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调节;
或者,所述按键包括主开关按键、启停按键、加按键和减按键;
所述主开关按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方式实现所述光源的亮灭;根据第二操作方式实现亮度档位调节模式、色温档位调节模式的切换;
所述加按键以及所述减按键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实现所述光源的亮度档位调节和色温档位调节;
所述启停按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操作方式实现所述光源在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之间自动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差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子光源和第二子光源;
所述光源驱动信号包括第一子光源驱动信号和第二子光源驱动信号,所述第一子光源驱动信号和第二子光源驱动信号互补,且所述第一子光源与所述第二子光源之间的切换时间小于人眼神经的反应时间;
所述第一子光源与所述第二子光源之间的切换时间小于或等于0.02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色差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色温与所述第二色温之间设置多个中间色温点;
所述色温调节电路发出的光源驱动信号为脉冲调制信号;
当所述光源驱动信号为第一脉冲信号,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具有第一占空比,所述光源发的光为第一色温;当所述光源驱动信号为第二脉冲信号,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具有第二占空比,所述光源发的光为第一中间色温点;当所述光源驱动信号为第三脉冲信号,所述第三脉冲信号具有第三占空比,所述光源发的光为第二中间色温点;当所述光源驱动信号为第N+1脉冲信号,所述第N+1脉冲信号具有第N+1占空比,所述光源发的光为第N中间色温点;当所述光源驱动信号为第N+2脉冲信号,所述第N+2脉冲信号具有第N+2占空比,所述光源发的光为第二色温;
全部的所述光源驱动信号具有相同的脉冲宽度,且,所述第一占空比与第二占空比的差值、第二占空比与第三占空比的差值......第N+1占空比与第N+2占空比的差值不完全相同;
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脉冲信号到所述第二脉冲信号、所述第二脉冲信号到所述第三脉冲信号......所述第N+1脉冲信号到所述第N+2脉冲信号均匀变化的总时长相同。
CN202122316927.4U 2021-09-24 2021-09-24 色差灯 Active CN216017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6927.4U CN216017221U (zh) 2021-09-24 2021-09-24 色差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6927.4U CN216017221U (zh) 2021-09-24 2021-09-24 色差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7221U true CN216017221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91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16927.4U Active CN216017221U (zh) 2021-09-24 2021-09-24 色差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72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6581B (zh) 点亮系统和照明器具
US9585220B2 (en) Operation of an LED luminaire having a variable spectrum
US8026677B2 (en) Method for dimming the light emitted from LED lights, in particular in the passenger cabin of an airliner
CN204442740U (zh) 用于运行至少一个光源的控制设备以及输入设备
KR101437003B1 (ko) 조명 시스템 및 조명 시스템 동작 방법
EP152878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color of a light source
CN109640459B (zh) 一种基于led照明线性驱动条件下的开关调色温控制电路
CN105530721A (zh) Led灯发光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JP5299722B2 (ja) Led照明装置
WO2009093895A1 (en)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ed assembly and led assembly produced by the method
JP2010056085A (ja) 発光ダイオードの色温度制御器及びその色温度制御方法
CN216017221U (zh) 色差灯
WO2012063861A1 (ja) 光源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11615231B (zh) 一种群体同步调光调色控制方法
JP5016323B2 (ja) Led制御システム
CN113891528A (zh) 色差灯与色差灯调节方法
KR20090125835A (ko) 가스 방전 램프들과 반도체 광원들의 결합된 동작을 위한 동작 장치 및 방법
CN103634986A (zh) 多路调光装置及其调光方法
CN203761617U (zh) 多路调光装置
EP0328025A2 (de) Anordnung zur Eingabe und Anzeige von Einstellwerten, insbesondere in Haushaltsherde
KR102665623B1 (ko) 급격한 밝기 변화들이 감소된 조명 장치
KR102298569B1 (ko) 2채널 출력 제어에 의한 led 조명장치의 색온도 및 조도 조절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090041834A (ko) 복수 광원을 이용한 색온도 및 조도 조절 조명장치
CN112969261A (zh) 一种多路led灯分时驱动电路和方法
CN112235905A (zh) 亮度调节电路及灯具、led亮度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