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5537U - 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5537U
CN216015537U CN202122315901.8U CN202122315901U CN216015537U CN 216015537 U CN216015537 U CN 216015537U CN 202122315901 U CN202122315901 U CN 202122315901U CN 216015537 U CN216015537 U CN 216015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shell
falls
resistan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159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晋平
杨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Kate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Kate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Kate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Kate Power Supp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159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5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5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5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包括电池外耐摔外壳、罩盖和减震框体,电池外耐摔外壳的顶端设置有罩盖,且罩盖底端设置有贯穿电池外耐摔外壳内侧的密封块,密封块的内侧开设有滑槽,电池外耐摔外壳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散热孔,电池外耐摔外壳底端的两侧安装有滑轨,且滑轨内部设置有固定板,电池外耐摔外壳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减震框体。该抗摔耐用型电池,通过T型移动杆对减震框体内挤压空气,进而第二弹簧发生缩紧,则T型活塞在减震框体内挤压弧形弹性板,进而弧形弹性板发生缩紧,则在弧形弹性板和第二弹簧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固定板对滑轨内复位,进而起到良好的减震抗摔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在电池技术领域,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传统的抗摔耐用型电池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抗摔耐用型电池在使用时,现有的电池外壳耐震动性能差,不耐用,从而容易出现内部零件损坏,使得实用性不高;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抗摔耐用型电池在使用时,现有的夹紧容易出现夹紧不便,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对电芯进行夹紧固定,使得加工时间长,生产效率不高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池外壳耐震动性能差与不便于对电芯进行夹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包括电池外耐摔外壳、罩盖和减震框体,所述电池外耐摔外壳的顶端设置有罩盖,且罩盖底端设置有贯穿电池外耐摔外壳内侧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电池外耐摔外壳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电池外耐摔外壳底端的两侧安装有滑轨,且滑轨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电池外耐摔外壳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减震框体,且减震框体内部通过密封垫设置有延伸至固定板的T型移动杆,所述固定板顶端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电芯的夹紧机构,所述罩盖顶端的四角位置处设置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顶端设置有多个与罩盖底端相连接的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T型移动杆外壁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顶端与减震框体的内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框体底端的两侧设置有T型活塞,且T型活塞的内部设置有弧形弹性板。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所述固定板顶端的两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内侧设置有夹紧块。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底端设置有贯穿移动槽的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套设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一侧与凹槽的内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装有固定板、减震框体和T型移动杆,通过固定板带动T型移动杆在减震框体内移动,从而T型移动杆对减震框体内挤压空气,进而第二弹簧发生缩紧,则T型活塞在减震框体内挤压弧形弹性板,进而弧形弹性板发生缩紧,则在弧形弹性板和第二弹簧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固定板对滑轨内复位,进而起到良好的减震抗摔的效果;
2、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固定杆和第三弹簧,通过移动块带动固定杆在移动槽内移动,使得第三弹簧发生缩紧,则在第三弹簧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移动块对电芯固定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外耐摔外壳;2、罩盖;3、密封块;4、滑槽;5、第一弹簧;6、固定螺栓;7、散热孔;8、移动槽;9、滑轨;10、固定板;11、定位板;12、减震框体;13、T型移动杆;14、第二弹簧;15、T型活塞;16、弧形弹性板;17、凹槽;18、固定杆;19、弹性带;20、移动块;21、夹紧块;22、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包括电池外耐摔外壳1、罩盖2和减震框体12,电池外耐摔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罩盖2,且罩盖2底端设置有贯穿电池外耐摔外壳1内侧的密封块3,密封块3的内侧开设有滑槽4;
滑槽4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板11,定位板11顶端设置有多个与罩盖2底端相连接的第一弹簧5,该结构将电芯放置夹紧机构两侧,然后通过定位板11与电芯固定住,使得第一弹簧5发生缩紧,从而在第一弹簧5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进而便于对电芯位置进行固定;
电池外耐摔外壳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散热孔7,电池外耐摔外壳1底端的两侧安装有滑轨9,且滑轨9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0,电池外耐摔外壳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减震框体12;
减震框体12底端的两侧设置有T型活塞15,且T型活塞15的内部设置有弧形弹性板16,通过T型移动杆13在减震框体12内挤压空气,则空气向T型活塞15处进行挤压,从而T型活塞15对弧形弹性板16进行挤压,使得弧形弹性板16发生缩紧,进而在弧形弹性板16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T型移动杆13进行复位,则起到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
减震框体12内部通过密封垫设置有延伸至固定板10的T型移动杆13;
T型移动杆13外壁设置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弹簧14顶端与减震框体12的内部相连接,通过T型移动杆13在减震框体12内移动,使得第二弹簧14发生缩紧,则在第二弹簧14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T型移动杆13进行复位,进而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固定板10顶端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池的夹紧机构;
夹紧机构包括,固定板10顶端的两侧开设有凹槽17,且凹槽17的内侧开设有移动槽8,凹槽17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20,且移动块20的内侧设置有夹紧块21,该结构而移动块20通过夹紧块21对电芯进行夹紧固定住,则起到良好的夹紧效果;
移动块20底端设置有贯穿移动槽8的固定杆18,且固定杆18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带19,通过移动块20带动固定杆18插入移动槽8内,从而弹性带19发生拉伸,则在弹性带19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固定杆18进行复位,进而起到良好的复位效果;
固定杆18的外壁套设有第三弹簧22,且第三弹簧22一侧与凹槽17的内部相连接,通过移动块20带动固定杆18在移动槽8内移动,使得第三弹簧22发生缩紧,则在第三弹簧22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移动块20对电芯固定住,,罩盖2顶端的四角位置处设置有固定螺栓6。
工作原理:在使用抗摔耐用型电池时,操作人员首先将罩盖2向外侧打开,然后将电芯插入移动块20之间,则移动块20带动固定杆18在移动槽8内移动,从而弹性带19和第三弹簧22发生拉伸,进而在弹性带19和第三弹簧22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夹紧块21对电芯进行夹紧固定住,接着,将罩盖2带动密封块3插入电池外耐摔外壳1内,从而定位板11与电芯进行固定住,使得第一弹簧5发生缩紧,接着将固定螺栓6固定在电池外耐摔外壳1外壁,使得电芯固定在电池外耐摔外壳1内部;
当电芯从高处摔下,则电芯向上挤压第一弹簧5,使得第一弹簧5发生缩紧,而向下挤压固定板10在滑轨9内移动,使得固定板10带动T型移动杆13在减震框体12内移动,从而T型移动杆13对减震框体12内挤压空气,进而第二弹簧14发生缩紧,则T型活塞15在减震框体12内挤压弧形弹性板16,进而弧形弹性板16发生缩紧,则在弧形弹性板16和第二弹簧14自身弹力作用下带动固定板10对滑轨9内复位,进而起到良好的减震抗摔的效果,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原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包括电池外耐摔外壳(1)、罩盖(2)和减震框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耐摔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罩盖(2),且罩盖(2)底端设置有贯穿电池外耐摔外壳(1)内侧的密封块(3),所述密封块(3)的内侧开设有滑槽(4),所述电池外耐摔外壳(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散热孔(7),所述电池外耐摔外壳(1)底端的两侧安装有滑轨(9),且滑轨(9)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0),所述电池外耐摔外壳(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减震框体(12),且减震框体(12)内部通过密封垫设置有延伸至固定板(10)的T型移动杆(13),所述固定板(10)顶端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电芯的夹紧机构,所述罩盖(2)顶端的四角位置处设置有固定螺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顶端设置有多个与罩盖(2)底端相连接的第一弹簧(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移动杆(13)外壁设置有第二弹簧(14),且第二弹簧(14)顶端与减震框体(12)的内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框体(12)底端的两侧设置有T型活塞(15),且T型活塞(15)的内部设置有弧形弹性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所述固定板(10)顶端的两侧开设有凹槽(17),且凹槽(17)的内侧开设有移动槽(8),所述凹槽(17)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20),且移动块(20)的内侧设置有夹紧块(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0)底端设置有贯穿移动槽(8)的固定杆(18),且固定杆(18)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弹性带(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8)的外壁套设有第三弹簧(22),且第三弹簧(22)一侧与凹槽(17)的内部相连接。
CN202122315901.8U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 Active CN216015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5901.8U CN216015537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15901.8U CN216015537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5537U true CN216015537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91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15901.8U Active CN216015537U (zh) 2021-09-24 2021-09-24 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5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15537U (zh) 一种抗摔耐用型电池
CN112225130A (zh) 一种带有抗震功能的叉车电池
CN210744026U (zh) 一种带有散热装置的蓄电池
CN210778706U (zh) 一种锂电池包框架
CN215342850U (zh) 一种具有耐高温机构的蓄电池壳
CN112018282A (zh) 一种具有避震及散热结构的锂电池
CN214313338U (zh) 一种便携式电池储存箱
CN215896576U (zh) 具有减震防护机构的新能源电池箱
CN213878267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胶体蓄电池防泄漏机构
CN211404573U (zh) 一种携带式锂电池盛放装置
CN211062750U (zh) 一种自防护型锂电池包装外壳
CN209981426U (zh) 一种铅碳长寿命蓄电池
CN211238314U (zh) 一种储控一体化锂电池
CN215418324U (zh) 一种便于高效散热的锂电池组
CN213936405U (zh) 一种超薄储能锂电池壳体
CN218414867U (zh) 新型锂电池壳体
CN218070048U (zh) 用于锂电池的维护组件
CN215989087U (zh) 一种卡接式锂电池外壳
CN210723189U (zh) 一种具备防护机构的使用寿命长的户外用锂离子电池组
CN216750058U (zh) 一种带有全自动降温机构的储能电源
CN218827613U (zh) 一种固态锂电池的安装后防挤压结构
CN212463830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锂电池保护板
CN216450766U (zh) 一种具有抗震防水功能的路灯储能用锂电池组
CN215731851U (zh) 一种锂电池外壳组装用固定夹具
CN216213914U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泄压阀安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