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0479U - 侧发光照明模组 - Google Patents

侧发光照明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0479U
CN216010479U CN202122432983.4U CN202122432983U CN216010479U CN 216010479 U CN216010479 U CN 216010479U CN 202122432983 U CN202122432983 U CN 202122432983U CN 216010479 U CN216010479 U CN 216010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ing module
diffusion plate
plate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329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正旺
洪满堂
罗太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329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0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0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0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发光照明模组,属于照明技术,现有侧发光照明模组因存在边框造成的发光面受限、照明模组与照明模组排列组合拼装时会因边框形成暗区,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光板和光源置于一底壳中,扩散板与底壳装配并至少覆盖底壳的一部分,扩散板将导光板约束在底壳中。由于扩散板与底壳装配并至少覆盖底壳的一部分,使得扩散板在该部分不必设置边框,发光不被遮挡,增大了发光面积,使光均匀散布在扩散板上达到完全均匀且无边框的效果。而且在将照明模组与照明模组排列组合拼装时,可以令扩散板未被遮挡的部分相邻拼装,不会在结合部位形成暗区,令整个拼装的一起的多个照明模组具有整体性,视觉上像是一个完整的较大规格的照明模组。

Description

侧发光照明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侧发光照明模组。
背景技术
照明模组是一种可以单独实现照明或者组装到其他设备如浴室取暖器上面的照明单元,在具体实施时,照明模组还可以排列组合在一起以增强照明。
侧发光模块技术均采用导光板侧面入光的方式,光路在导光板平面均匀散射达到均匀。为了光学均匀性能好,导光板目前都是一个完成平面体,故安装方式需依靠光源模组加模组边框的方式固定。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26675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稳定的LED照明灯”以及授权公告号为CN21384061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半侧入光式LED照明装置”,均设有边框(铝框)。
若需要做到无边框模组,目前的固定方式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侧发光照明模组因存在边框造成的发光面受限、照明模组与照明模组排列组合拼装时会因边框形成暗区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光面更大、照明模组与照明模组排列组合拼装时不会在结合部位形成暗区的侧发光照明模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侧发光照明模组,包括导光板、扩散板和光源,所述光源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侧边,所述扩散板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外侧,其特征是:所述导光板和光源置于一底壳中,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底壳装配并至少覆盖所述底壳的一部分,所述扩散板将所述导光板约束在所述底壳中。该技术方案,由于扩散板与底壳装配并至少覆盖底壳的一部分,使得扩散板在该部分不必设置边框,发光不被遮挡,增大了发光面积。而且在将照明模组与照明模组排列组合拼装时,可以令扩散板未被遮挡的部分相邻拼装,不会在结合部位形成暗区,令整个拼装的一起的多个照明模组具有整体性,视觉上像是一个完整的较大规格的照明模组。
为了便于装配,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底壳扣合在一起且所述底壳对应扣合部位的部分被所述扩散板遮蔽。具体的,所述底壳与所述扩散板上分开设有第一扣合结构与第二扣合结构,所述第一扣合结构与第二扣合结构扣合在一起。为了确保扣合的可靠性,所述底壳具有第一侧壁,所述扩散板的背面设有第二侧壁且所述第二侧壁被扩散板的边缘从外侧遮蔽,所述第一扣合结构和第二扣合结构分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上。因此,扩散板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制得。具体的,所述第一扣合结构与第二扣合结构扣合为卡槽与凸起扣合或凸起与凸起扣合。
尤其是,所述底壳的一边具有压边,所述扩散板的一边具有插接边,所述插接边插装在所述压边的内侧,所述扩散板的其余边与所述底壳扣合在一起且所述底壳对应扣合部位的部分被所述扩散板遮蔽。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导光板侧边呈镜面且未设所述光源的侧边贴反光胶。导光板侧边呈镜面可以通过抛光实现,侧边呈镜面可以减少漫反射,导光板的侧边贴反光胶可以防止亮边。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导光板背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光线向所述扩散板一侧反光的反光纸,反光纸用于将从导光板出射到背侧的光线向扩散板一侧反射,增加光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反光纸的背侧设有衬垫,衬垫为产品组装提供反冲。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底壳上对应所述光源的位置装配散热板。用于对产品散热,尤其是对光源部位进行散热。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光板和光源置于一底壳中,扩散板与底壳装配并至少覆盖底壳的一部分,扩散板将导光板约束在底壳中。由于扩散板与底壳装配并至少覆盖底壳的一部分,使得扩散板在该部分不必设置边框,发光不被遮挡,增大了发光面积,使光均匀散布在扩散板上达到完全均匀且无边框的效果。而且在将照明模组与照明模组排列组合拼装时,可以令扩散板未被遮挡的部分相邻拼装,不会在结合部位形成暗区,令整个拼装的一起的多个照明模组具有整体性,视觉上像是一个完整的较大规格的照明模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发光照明模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发光照明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部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4的D部结构放大图;
图7为图4的E部结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侧发光照明模组的轴测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0导光板;
200扩散板,201第二扣合结构(凸起),202第二侧壁,203扩散板的边缘,204 插接边;
300光源,301灯板,
400底壳,401第一扣合结构(卡槽),402第一侧壁,403压边,404容纳腔;
500反光纸;
600衬垫;
700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技术特征的方法或产品,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技术特征,还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能够包含在该方法或产品中的其它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被术语“第一”、“第二”等具有顺序概念限定的技术特征,仅在于为了清楚地描述被限定的技术特征,使被限定的技术特征与其它技术特征能够清楚的区别开来,而不代表实际实施时这样命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3、图4-7、图8所示,该侧发光照明模组包括导光板100、扩散板200、光源300以及反光纸500、衬垫600、底壳400、灯板301、散热板700。
导光板100呈平板状,其用于对来自侧面的灯光进行处理使得发光均匀。导光板100的侧边通过镜面抛光呈镜面状,且未设光源的侧边贴反光胶。具体实施时,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贴反光胶可以用其它手段代替,如其他功能涂层或贴层。而且导光板侧边也可不作抛光处理及反光胶。
扩散板200注塑而成,其位于导光板的外侧,以将来自导光板的光线扩散后照明。扩散板对光进行光学处理使得出光均匀无亮边。扩散板位于导光板的外侧是相对于整个照明模组而言灯光发射出去的一侧。扩散板200呈方形,在图1中,扩散板200的左边具有插接边204,该插接边204如图2所示稍低于扩散板200的表面。扩散板200 其余三边在扩散板的背面设有第二侧壁202且第二侧壁202被扩散板的边缘203从外侧遮蔽,扩散板的背面是指扩散板面向导光板的一面。如图3所示,第二侧壁202上设有凸起作为第二扣合结构201。
光源300为LED,它们装配在灯板301上,作为光源的LED通过灯板301集中装配在图5所示导光板100的左侧边。
反光纸500和衬垫600依次垫在导光板100的后侧,导光板100的后侧是指背向扩散板的一侧。因此,在装配时,将衬垫600、反光纸500、导光板100现有置于底壳 400中,最后将扩散板200与底壳400扣合在一起,扩散板200即将导光板100约束在底壳400中。
为了实现与扩散板扣合,底壳400也注塑而成。如图2、图5所示,底壳400的左边具有压边403,底壳400的其余三边具有第一侧壁402,第一侧壁402上设卡槽作为第一扣合结构401。而且,在底壳400左边下侧形成有与底壳上侧连通的容纳腔404。
鉴于扩散板200与底壳400的结构,在装配时,将插接边204插装在压边403的内侧,再将扩散板200的其余边与底壳400扣合在一起,该扣合是通过令第二侧壁202 上的作为第二扣合结构201的凸起卡入第一侧壁上的作为第一扣合结构401的卡槽内实现的,而且,第二侧壁202位于第一侧壁402内侧。为了实现扣合,凸起与卡槽可以换位,凸起与卡槽的扣合也可以由凸起与凸起的扣合替代。
如图8所示,由于第二侧壁202被扩散板的边缘203从外侧遮蔽,因此在扣合后扩散板200在这三边将扣合部位遮蔽并将底壳对应的对应部位覆盖,在外观上,这三边的表面无边框,使扩散板的表面能够有更大面积敞露用于照明。而且在将这样的照明模组拼装时,令相邻照明模组的扩散板的边缘对齐,则不会在邻接部位形成暗区,令整个拼装的一起的多个照明模组具有整体性,视觉上像是一个完整的较大规格的照明模组。鉴于该插接边如图2所示稍低于扩散板的表面,因此在装配后扩散板200的表面与压边403持平。此后,可将灯板301置于容纳腔404并位于导光板100的左侧面,最后装配上散热板700。装配散热板是如图6所示通过令散热板700的右端卡在底壳400上,再如图5所示将散热板700的左端通过紧固件紧固在底壳实现的。
该侧发光照明模组,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板,从扩散板出射,实现照明。
该侧发光照明模组,解决了侧发光照明模组一定需要边框的问题,从结构和光学角度实现了侧发光照明模组不需要边框也能固定且达到原有均匀性的要求。同时能实现发光面更大、模组与模组达到无暗区拼接等技术效果。
该侧发光照明模组,略去了边框固定件,降低成本,发光面更大提高了光效,提升照明效果。

Claims (10)

1.侧发光照明模组,包括导光板(100)、扩散板(200)和光源(300),所述光源(300)置于所述导光板(100)的侧边,所述扩散板(200)位于所述导光板(100)的外侧,其特征是:所述导光板(100)和光源(300)置于一底壳(400)中,所述扩散板(200)与所述底壳(400)装配并至少覆盖所述底壳的一部分,所述扩散板(200)将所述导光板(100)约束在所述底壳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发光照明模组,其特征是:所述扩散板(200)与所述底壳(400)扣合在一起且所述底壳对应扣合部位的部分被所述扩散板遮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发光照明模组,其特征是:所述底壳(400)与所述扩散板(200)上分开设有第一扣合结构(401)与第二扣合结构(201),所述第一扣合结构与第二扣合结构扣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发光照明模组,其特征是:所述底壳(400)具有第一侧壁(402),所述扩散板(200)的背面设有第二侧壁(202)且所述第二侧壁被扩散板的边缘(203)从外侧遮蔽,所述第一扣合结构(401)和第二扣合结构(201)分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402)与所述第二侧壁(2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侧发光照明模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扣合结构(401)与第二扣合结构(201)扣合为卡槽与凸起扣合或凸起与凸起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侧发光照明模组,其特征是:所述底壳(400)的一边具有压边(403),所述扩散板(200)的一边具有插接边(204),所述插接边(204)插装在所述压边(403)的内侧,所述扩散板(200)的其余边与所述底壳(400)扣合在一起且所述底壳(400)对应扣合部位的部分被所述扩散板(200)遮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发光照明模组,其特征是:所述导光板(100)侧边呈镜面且未设所述光源的侧边贴反光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发光照明模组,其特征是:所述导光板(100)背向所述扩散板的一侧设有用于将光线向所述扩散板一侧反光的反光纸(5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发光照明模组,其特征是:所述反光纸(500)的背侧设有衬垫(6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发光照明模组,其特征是:所述底壳(400)上对应所述光源(300)的位置装配散热板(700)。
CN202122432983.4U 2021-10-09 2021-10-09 侧发光照明模组 Active CN216010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2983.4U CN216010479U (zh) 2021-10-09 2021-10-09 侧发光照明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32983.4U CN216010479U (zh) 2021-10-09 2021-10-09 侧发光照明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0479U true CN216010479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83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32983.4U Active CN216010479U (zh) 2021-10-09 2021-10-09 侧发光照明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0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43997B1 (en) Frame connecting member and LED lighting apparatus fabricated by using the same
TWM514536U (zh) 平板燈
KR20070120480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240003517A1 (en) Led lighting device
TW201520657A (zh) 側入式背光模組
CN216010479U (zh) 侧发光照明模组
WO2019154930A1 (en) A planar led light source module
KR101502047B1 (ko) 엘이디 평판조명모듈
CN212841034U (zh) 一体式车用照明灯
KR101651657B1 (ko) 조명 장치
KR102241663B1 (ko) 듀얼 색상의 사이드 조명을 구현한 led 면조명장치
KR20100105009A (ko) 엘이디 조명모듈
KR102189386B1 (ko) 빛샘 현상 방지구조를 갖는 led 엣지평판형 천장등
CN116125703A (zh) 显示装置、背光模块以及背光模块的组装方法
JP5975442B2 (ja) 発光装置
US10955607B2 (en) LED lighting device with remote phosphor in-coupling structure for in-coupling light from light emitting diodes
CN215001131U (zh) 一种面板灯及家电设备
KR101651656B1 (ko) 조명 장치
CN108027112B (zh) 照明装置
CN219304860U (zh) 装饰组件、壳体组件和终端设备
CN219414533U (zh) 照明装置
CN215636782U (zh) 一种阅读灯具及其车辆
CN219976321U (zh) 一种led照明设备
JP5630788B2 (ja) 照明装置
CN218219784U (zh) 浴室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