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95018U - 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95018U
CN215995018U CN202121789303.8U CN202121789303U CN215995018U CN 215995018 U CN215995018 U CN 215995018U CN 202121789303 U CN202121789303 U CN 202121789303U CN 215995018 U CN215995018 U CN 215995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base
holding mechanism
catheter
guid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8930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天翼
李豪杰
唐兆庆
方勇
汪学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gyu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78930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95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95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95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复合穿刺器由可分离的基座和握持机构组成,基座设置有第一硬质导管,握持机构由第二硬质导管以及固定在第二硬质导管外径上的握把组成,基座和握持机构连接在一起时第一硬质导管和第二硬质导管相导通;导引芯用于穿过引流管并刺破体表,引流管前端穿过复合穿刺器并留置于体内,握持机构与基座分离后向后滑动并套置在引流管末端以用于调节引流管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复合穿刺器可轻松分离为基座和握持机构,基座可以代替Troca孔进行放置引流管或简单操作孔,握持机构可分离后置于欲留置引流管尾端调节引流管方向,直至确切位置。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用品,具体涉及到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腹腔引流为的是将人体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在腔镜下放置一次腹腔引流管时往往需要借助3个Troca孔(1个12mm孔为观察孔,1个5mm孔放入引流管及1个5mm孔放抓钳)才能将其放置到位,不仅打孔和放置的难度大,极易增加Troca穿刺并发症,手术费用也更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传统留置腹腔引流管穿刺风险大、操作繁琐、成本高及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利用可分拆分的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使得腹腔穿刺和引流管留置的操作一体化、简便化和经济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所述复合穿刺器由可分离的基座和握持机构组成,所述基座设置有第一硬质导管,所述握持机构由第二硬质导管以及固定在第二硬质导管外径上的握把组成,所述基座和所述握持机构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硬质导管和所述第二硬质导管相导通;
所述导引芯用于穿过所述引流管并刺破体表,所述引流管前端穿过所述复合穿刺器并留置于体内,所述握持机构与所述基座分离后向后滑动并套置在所述引流管末端以用于调节所述引流管在体内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硬质导管的后端同轴设置有固定盘。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和所述握持机构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套管连接、卡扣连接、磁吸附连接任意一种可分离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导引芯的前端为十字尖头的刺破端。
进一步的,留置在体内的所述引流管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若干通孔分布在同一轴线上,或者所述若干通孔呈周向或者螺旋方向分布在所述引流管侧壁上;
所述通孔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进一步的,第一硬质导管前端设有斜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硬质导管和所述第二硬质导管的内径为0.5cm,长度为5cm。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穿刺器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通过折断方式分离所述基座和所述握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手术安全性提高,减少并发症:复合穿刺器操作减少穿刺次数,从而减少穿刺并发症;复合穿刺器具有多项功能,其穿刺基座可作为简易代替Troca孔,导引芯尖端为十字尖头,装置妥当后正好出头,可起到穿刺头作用,一旦穿破腹壁后可向后退点导引芯,避免损伤内脏器官。
2)手术精确性提升,且操作更简便:复合穿刺器可轻松分离为基座(代替Troca孔),可进行放置引流管或简单操作孔,握持机构可分离后置于欲留置引流管尾端调节引流管方向,直至确切位置;导引芯为有一定硬度、韧性塑料,握持机构固定在引流管尾端后,握持后三点一线,使得引流管处于绷直状态,轻松把握引流管头端方向,留置简便、确切;同时由于省略了两个5mm的Troca头,可以更加确切的留置引流管。
3)器材经济环保,且更具价格优势: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可在一台手术上多次使用,更经济环保;此外,复合穿刺器可以省略部分Troca,进一步降低耗材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基础结构基础上,在复合穿刺器的基座上设有固定盘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复合穿刺器的基座和握持机构采用螺纹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复合穿刺器的基座和握持机构采用套管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复合穿刺器的基座和握持机构采用磁吸附连接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前端设有十字尖头的导引芯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侧壁设有若干通孔的引流管示意图;
图8为将引流管、导引芯插入复合穿刺器的示意图;
图9为复合穿刺器的握持机构与基座分离后的示意图,并且握持机构套置在引流管尾端。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100和导引芯200的引流管留置装置。复合穿刺器100由可分离的基座110和握持机构120组成,基座110设置有第一硬质导管111,握持机构120由第二硬质导管121以及固定在第二硬质导管121外径上的握把122组成,基座110和握持机构120连接在一起时第一硬质导管111和第二硬质导管121相导通。导引芯200用于穿过引流管300并刺破体表,引流管300前端穿过复合穿刺器100的第一、第二硬质导管并通过刺破孔留置于体内,握持机构120与基座110分离后向后滑动并套置在引流管300末端以用于调节引流管300的位置。
如图2-5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硬质导管111的后端同轴设置有固定盘112。基座110和握持机构12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套管连接、卡扣连接、磁吸附连接任意一种可分离连接方式。图3所示为螺纹连接的结构图,在固定盘112远离第一硬质导管111的端面设置有带螺纹的空心螺杆114,相应的,在第二硬质导管121端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与空心螺杆114配合实现连接基座110和握持机构120。图4所示为套管连接的结构图,在固定盘112远离第一硬质导管111的端面设置有插管113,第二硬质导管121端部可以直接插在插管113实现连接基座110和握持机构120。图5所示为磁吸附连接的结构图,基座110的固定盘112为铁磁材料,相应的,在握持机构120一端设有磁铁123,借助磁铁123吸住固定盘112实现连接基座110和握持机构120。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引芯200尖端为十字尖头201,如图6所示,可起到穿刺头作用,一旦穿破腹壁后最好后退导引芯200一段距离,避免损伤内脏器官。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留置在体内的引流管300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01,如图7所示。若干通孔分布在同一轴线上,或者,若干通孔呈周向或者螺旋方向分布在引流管300侧壁上;其中,通孔301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硬质导管111和第二硬质导管121为有一定硬度、韧性的塑料,并且在第一硬质导管111前端设有斜口,使得基座110可以当作简易Troca操作孔进行操作。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硬质导管111和第二硬质导管121的内径为0.5cm,长度为5cm。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复合穿刺器100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通过折断方式分离基座110和握持机构120。
本产品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产品在使用时,先将导引芯200穿入引流管300并保证露出尖头,再将引流管300及导引芯200穿入复合穿刺器100中(保证导引芯200尖头露出复合穿刺器100),一手抓握握持机构120,并推入导引芯200进行腹壁穿刺,进入腹腔后稍稍拔出导引芯200以免损伤内脏器官,此时状态如图8所示。
将复合穿刺器100的基座110和握持机构120分离来开,将握持机构120往后退置于引流管300尾端,第二硬质导管121套置在引流管300尾端实现握持机构120与引流管300的相对固定,最后牢固握持握持机构120并调整引流管300的方向和进深,留置于确切位置,最后退出导引芯200、基座110和握持机构120,顺利完成引流管300留置,如图9所示。
同一台手术其复合穿刺器100及导引芯200可以重复使用,直至完成所有引流管留置工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穿刺器(100)由可分离的基座(110)和握持机构(120)组成,所述基座(110)设置有第一硬质导管(111),所述握持机构(120)由第二硬质导管(121)以及固定在第二硬质导管(121)外径上的握把(122)组成,所述基座(110)和所述握持机构(120)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硬质导管(111)和所述第二硬质导管(121)相导通;
所述导引芯(200)用于穿过所述引流管(300)并刺破体表,所述引流管(300)前端穿过所述复合穿刺器(100)并留置于体内,所述握持机构(120)与所述基座(110)分离后向后滑动并套置在所述引流管(300)末端以用于调节所述引流管(300)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导管(111)的后端同轴设置有固定盘(11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10)和所述握持机构(12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套管连接、卡扣连接、磁吸附连接中的任意一种可分离连接方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芯(200)的前端为十字尖头的刺破端。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引流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留置在体内的所述引流管(300)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01),所述若干通孔(301)分布在同一轴线上,或者所述若干通孔(301)呈周向或者螺旋方向分布在所述引流管(300)侧壁上;
所述通孔(301)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硬质导管(111)前端设有斜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质导管(111)和所述第二硬质导管(121)的内径为0.5cm,长度为5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留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穿刺器(100)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通过折断方式分离所述基座(110)和所述握持机构(120)。
CN202121789303.8U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 Active CN215995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9303.8U CN215995018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89303.8U CN215995018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95018U true CN215995018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8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89303.8U Active CN215995018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95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48541A (en) Suprapubic catheter placement apparatus (lyell sound)
AU632516B2 (en) External guide wire
EP3104814B1 (en) Apparatus for suprachoroidal administration of therapeutic agent
US10143826B2 (en) Wire introduction device for introducing guide wire
FI58075C (fi) Kanylenhet
US8574256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a suprapubic transurethral cystostomy
US20060069398A1 (en) Medical instrument
JPS625626B2 (zh)
EP0568258A1 (en) A vascular access device
JPS62133969A (ja) 血管内留置用使い捨てカテ−テル導入装置
US8394063B2 (en) Medical instrument
EP0583052A1 (en) Vascular access needle
WO1983003766A1 (en) A device for introducing a catheter into a blood-vessel
JPH0595953A (ja) ニードルガイド
EP0024186A1 (en) Catheter assembly
JPWO2007046355A1 (ja) 把持具
CN215995018U (zh) 一种带有复合穿刺器和导引芯的引流管留置装置
US7264001B2 (en) Guidewire exit tool
US3685513A (en) Indwelling catheter with breakaway needle and lanyard advancing means
CN116916996A (zh) 丝材和导管放置装置
US5713868A (en) Catheterization device with dilator
CN215426874U (zh) 一种肝胆外科用导药引流装置
CN215503301U (zh) 一种穿刺同轴活检针
CN213758360U (zh) 不用穿线的医用微创减肥塑形调理埋线器
US7014650B2 (en) Pin for forming a hole for inserting an indwelling need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9

Address after: 200120 2, building 979, Yun Han Road, mud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ngyu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32 Shanghai city Xuhui District Fenglin Road No. 180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