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91431U - 柔性屏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柔性屏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91431U
CN215991431U CN202120573602.1U CN202120573602U CN215991431U CN 215991431 U CN215991431 U CN 215991431U CN 202120573602 U CN202120573602 U CN 202120573602U CN 215991431 U CN215991431 U CN 215991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lexible screen
driving piece
support plat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736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gtech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736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91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91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91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柔性屏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包括柔性屏及均呈中空状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活动套接;第一壳体内固定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上包括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柔性屏的一端设于第一壳体内并与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柔性屏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壳体的一端并与第二壳体固定;当驱动组件运行时,驱动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同步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贴附有柔性屏的外表面面积减小或增大,进而使柔性屏位于第一壳体外的部分面积同步减小或增大。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增减屏幕面积的效果,结构较为简单,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柔性屏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屏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结构多采用触控面板加上显示器贴合而成,屏幕被固定,导致屏幕的大小不可变化,进而导致用户与移动终端交互区域是大小固定的。
然而,当用户在一些使用场景,例如观看图片、视频时,需要较大的屏幕画面以提升观看体验;而当用户需要收纳移动终端时,较大的屏幕又会造成不便。因此,移动终端的固定屏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在各种不同的使用场景。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柔性屏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屏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旨在改善现有的移动终端的屏幕大小不能调节的问题,实现屏幕的伸缩功能,以适应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对移动终端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屏调节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上,包括柔性屏及均呈中空状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开口且进行可活动套接;所述第一壳体内固定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上包括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屏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固定,从而使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的部分贴附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同一侧外表面;当所述驱动组件运行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同步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贴附有所述柔性屏的外表面面积减小或增大,进而使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的部分面积同步减小或增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贴附有所述柔性屏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壳体贴附有所述柔性屏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相配合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运动方向平行。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有滑杆,所述柔性屏绕设于所述滑杆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件上设有与所述柔性屏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长度与所述柔性屏的宽度相一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壳体上的固定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支架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电机与丝杆;所述第一驱动件开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驱动件开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板及分别垂直于所述底板两端的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板上;所述丝杆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且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与所述丝杆平行间隔设置的导向杆;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板上,另一端穿过一对导向孔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板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支板之间还设有齿轮箱,所述电机、所述齿轮箱与所述丝杆同轴设置;所述丝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板一端通过所述齿轮箱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板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的对称轴处垂直设有隔板;当所述柔性屏的展示面积最小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抵接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屏调节装置,设有可活动套接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固定有驱动组件,当需要实现增大屏幕功能时,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驱动件运行从而带动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首先实现屏幕固定面面积增大的效果;同时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驱动件运行从而使柔性屏位于第一壳体内的一端沿远离第二壳体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柔性屏在第一壳体外的部分的面积同步增大。因此,柔性屏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外表面的部分以及相应的固定面积都得到了同步增大,从而实现了增大屏幕面积的效果。反之同理可得缩小屏幕面积的实现原理。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屏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柔性屏调节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柔性屏调节装置隐去部分遮挡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屏调节装置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所示柔性屏调节装置的分解图;
图6为图1所示柔性屏调节装置中柔性屏与驱动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柔性屏调节装置中驱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8为图7所示驱动组件的左视剖面图;
图9为图8所示驱动组件中圈A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00、柔性屏调节装置;101、收容腔;200、屏幕固定面;10、第一壳体;11、导向槽;12、穿孔;13、滑杆;20、第二壳体;21、导向条;30、柔性屏;40、驱动组件;41、固定支架;411、底板;412、第一支板;413、第二支板;414、隔板;415、导向杆;42、电机;43、丝杆;44、齿轮箱;45、轴承;51、第一驱动件;511、第一螺纹孔;52、第二驱动件;521、第二螺纹孔;53、固定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柔性屏调节装置100,应用于移动终端上,用于实现移动终端屏幕伸缩、改变屏幕大小的功能,以适应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的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及其他具有便携性的电子产品。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使用的是柔性屏,其中,当柔性屏伸缩、弯折时如何实现画面同步呈现的实现方法可参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图4所示,柔性屏调节装置100包括均呈中空状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以及柔性屏30。其中,柔性屏30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一定可弯折性的屏幕材料与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屏30呈矩形状。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开口且进行可活动套接。具体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大致呈长方体状,内部均呈中空状并通过对应的开口与外界连通。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的开口开设于相互靠近的一侧,当二者相互套接时,各自的开口均被封闭,形成一个封闭的收容腔101。其中,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可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进行滑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组装时,定义其中一个预设的外表面为屏幕固定面200。屏幕固定面200用于与柔性屏30贴附连接,从而为柔性屏30提供一个支撑载体。需要说明的是,柔性屏30只有贴附于屏幕固定面200的部分才能实现画面呈现,其实现原理可参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4与图5所示,第一壳体10贴附有柔性屏30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导向槽11,第二壳体20贴附有柔性屏30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与导向槽11一一对应相配合的导向条21。即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位于屏幕固定面200且相互靠近的一侧的通过导向条21与对应导向槽11的配合来实现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滑动时的导向功能。导向条21与导向槽11均呈长方体状,且导向条21的厚度与导向槽11的深度相一致,二者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的滑动方向相平行。
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10内固定有驱动组件40,驱动组件40上设有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具体的,驱动组件40收容于收容腔101内。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可被驱动组件40驱动从而相互靠近或远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的运动方向与导向条2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其中,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壳体20固定连接,因此,当第一驱动件51被驱动组件驱动40从而沿远离第一壳体10的方向运动时,则会相应的带动第二壳体20沿远离第一壳体10的方向同步运动,从而实现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相互远离的效果,进而增大了屏幕固定面200。同理可得屏幕固定面200的复位过程。
如图2与图6所示,柔性屏30的一端设于第一壳体10内并与第二驱动件52固定连接。其中,第二驱动件52上设有与柔性屏30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条53,固定条53的长度与柔性屏30的宽度相一致,从而使得固定条53与柔性屏30的一端贴合固定时,能够同时带动柔性屏30的端部各处沿同一方向运动,避免柔性屏30被带动时因受力不均而出现皱纹或者弯折的情形。其中,固定条53呈长方体的条状,其长度方向与第二驱动件52的运动方向相垂直。
如图6所示,柔性屏30远离固定条53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壳体10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端与第二壳体20远离第一壳体10的一端固定,从而使柔性屏30位于第一壳体10外的部分贴附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的同一侧外表面。即柔性屏30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壳体10内,另一部分从第一壳体10内通过设置于第一壳体10远离第二壳体20一端的穿孔12伸出并贴附固定于屏幕固定面200上。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0远离第二壳体20的一端设有滑杆13,柔性屏30绕设于滑杆13上,将柔性屏30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滑杆13的滚动摩擦,从而降低了柔性屏30伸出于第一壳体10时的阻力。
如图7与图8所示,定义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之间距离最小时(即二者相互靠近)为收缩状态,此时屏幕固定面200的面积最小;定义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之间距离自最小值逐渐增大为展开状态,此时屏幕固定面200的面积逐渐增大;当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之间距离达到最大时,为整个柔性屏调节装置100的完全展开状态。当驱动组件40运行时,驱动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同步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贴附有柔性屏30的外表面面积减小或增大,并使柔性屏30位于第一壳体10外的部分面积同步减小或增大。举例来说,当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相互远离时,由于驱动组件40固定在第一壳体10内,以第一壳体10为参照物,第一驱动件51沿远离第一壳体1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壳体20远离第一壳体10,使得屏幕固定面200的面积增大,在这个过程中,第二壳体20的移动会拉动柔性屏30进行移动。又由于第二驱动件52沿靠近第一壳体10远离第二壳体20一端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柔性屏30被推离于第一壳体10内,进而使得柔性屏30位于第一壳体10外的部分的面积增大。再由于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的运动是同步的,即二者在相同的时间运动了同样的距离,从而第二壳体20远离第一壳体10时导致的屏幕固定面200的面积增量与柔性屏30位于第一壳体10外的部分的面积增量相同,而柔性屏30在第一壳体外10的面积增加刚好对应上屏幕固定面200的面积增加,因此实现了屏幕增大的效果。同理可得屏幕缩小的原理。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9所示,驱动组件40包括设于第一壳体10上的固定支架41以及设于固定支架41背离第一壳体10一侧的电机42与丝杆43。其中,固定支架41包括固定于第一壳体10的底板411及分别垂直于底板411两端的第一支板412与第二支板413。电机42固定于第一支板412上,丝杆43与底板411间隔设置,且丝杆4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板412与第二支板413上。具体的,丝杆4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板412与第二支板413,且可绕着自身的中轴线进行转动。丝杆43的表面设有螺纹,并且电机42与丝杆43连接,可驱动丝杆43转动。更进一步的,电机42与第一支板412之间还设有齿轮箱44,齿轮箱44用于根据齿数比对电机42进行减速。电机42、齿轮箱44与丝杆43同轴设置,其中,丝杆43位于第一支板412一端通过齿轮箱44与电机42连接,丝杆4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45与第二支板413连接,从而使得丝杆43的转动更容易控制,且降低了丝杆43转动时的阻力。
如图8与图9所示,第一驱动件51开设有与丝杆43配合的第一螺纹孔511,第二驱动件52开设有与丝杆43配合的第二螺纹孔521,即丝杆43通过螺接的方式穿过第一螺纹孔511与第二螺纹孔521进行配合。其中,底板411相对于第一支板412与第二支板413的对称轴处垂直设有隔板414,即隔板414设于底板411的中点处。当柔性屏30的展示面积最小时,即屏幕固定面200的面积大小最小时,亦即移动终端位于初始状态时,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分别抵接于隔板414的两侧,从而实现对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限位与定位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孔511与第二螺纹孔521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举例来说,第一螺纹孔511为左旋螺纹,第二螺纹孔521为右旋螺纹,当二者同时被丝杆43上的螺纹驱动时,会导致二者沿着丝杆43的运动方向相反,即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只能同时靠近或者同时远离,且运动速率相同。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固定支架41还包括与丝杆43平行间隔设置的导向杆415。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均开设有导向孔(图中未示出)。导向杆415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板412上,另一端穿过一对导向孔固定于第二支板413上,从而对第一驱动件51与第二驱动件52沿着丝杆43运动进行导向以及提供额外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图中未示出),该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调节装置10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屏调节装置100,设有可活动套接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第一壳体10固定有驱动组件40,当需要实现增大屏幕功能时,驱动组件40驱动第一驱动件51运行从而带动第二壳体20远离第一壳体10,首先实现屏幕固定面200面积增大的效果;同时驱动组件40驱动第二驱动件52运行从而使柔性屏30位于第一壳体10内的一端沿远离第二壳体20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柔性屏30在第一壳体10外的部分的面积同步增大。因此,柔性屏30位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外表面的部分以及相应的固定面积都得到了同步增大,从而实现了增大屏幕面积的效果。反之同理可得缩小屏幕面积的实现原理。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屏调节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屏及均呈中空状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开口且进行可活动套接;所述第一壳体内固定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屏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屏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固定,从而使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的部分贴附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同一侧外表面;当所述驱动组件运行时,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同步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贴附有所述柔性屏的外表面面积减小或增大,进而使所述柔性屏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外的部分面积同步减小或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贴附有所述柔性屏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导向槽,所述第二壳体贴附有所述柔性屏的一侧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相配合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件及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运动方向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有滑杆,所述柔性屏绕设于所述滑杆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上设有与所述柔性屏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长度与所述柔性屏的宽度相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壳体上的固定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支架背离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电机与丝杆;所述第一驱动件开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驱动件开设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板及分别垂直于所述底板两端的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板上;所述丝杆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且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与所述丝杆平行间隔设置的导向杆;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板上,另一端穿过一对导向孔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板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支板之间还设有齿轮箱,所述电机、所述齿轮箱与所述丝杆同轴设置;所述丝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板一端通过所述齿轮箱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支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板与所述第二支板的对称轴处垂直设有隔板;当所述柔性屏的展示面积最小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抵接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调节装置。
CN202120573602.1U 2021-03-19 2021-03-19 柔性屏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15991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3602.1U CN215991431U (zh) 2021-03-19 2021-03-19 柔性屏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73602.1U CN215991431U (zh) 2021-03-19 2021-03-19 柔性屏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91431U true CN215991431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06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73602.1U Active CN215991431U (zh) 2021-03-19 2021-03-19 柔性屏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91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4264B2 (en) Camer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using same
US20220311849A1 (en) Shell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062146B (zh) 终端设备
EP436243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4900572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170000309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곡률이 가변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CN107765502B (zh) 投影屏幕装置
CN212588391U (zh) 一种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08881563A (zh) 一种隐藏式摄像头模组以及手机
EP4075244A1 (en)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109840A1 (zh) 电子设备
CN113949757A (zh) 折叠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23509032A (ja) ローラブルディスプレイを有する電子デバイス
CN113099012A (zh) 电子设备
CN215991431U (zh) 柔性屏调节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176810A (zh) 电子设备
CN11552936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6886248B (zh) 携带式电子装置
WO2020156164A1 (zh) 驱动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2965571A (zh) 电子设备
CN214480722U (zh) 伸展屏支撑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5529371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771838B (zh)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0874122A (zh) 应用于电脑机箱的滑门机构和电脑机箱
CN113974294A (zh) 一种滑动折叠式平板电脑保护套组件以及平板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