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90178U - 检测电路及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检测电路及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90178U
CN215990178U CN202122214735.2U CN202122214735U CN215990178U CN 215990178 U CN215990178 U CN 215990178U CN 202122214735 U CN202122214735 U CN 202122214735U CN 215990178 U CN215990178 U CN 215990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residual curren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il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147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帮乐
蔡友锋
柯益蒙
孙肇钊
孙旭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i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147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90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90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90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电路及断路器,涉及电路领域,解决了目前断路器只能用于单相交流电路中进行功能自检测的问题,包括漏电检测模块,漏电检测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剩余电流互感磁芯以及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剩余电流采集线圈、剩余电流测试线圈和异常反馈单元,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将目标线路输入的高压电源信号转换为低压电源信号,并将低压电源信号提供至剩余电流测试线圈。本申请中进行模拟漏电检测的电源输入是采用电源模块转换后的低压电源信号,因此漏电自检功能不再受单相电源负半周自检限制,可以通用于交直流系统中,灵活性强。

Description

检测电路及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电路及断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带电路自检功能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主要使用专用芯片实现,且主要利用正弦交流电负半周实现自检功能,该方案存在只能用于单相交流电路且灵活性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对目标线路中的漏电进行检测,并且能够对具有漏电保护电路的功能的检测电路进行自检测,能够用于交直流电路中,解决了目前断路器只能用于单相交流电路中进行功能自检测的问题的一种检测电路及断路器。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电路,包括:
漏电检测模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剩余电流互感磁芯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剩余电流采集线圈、剩余电流测试线圈和异常反馈单元,所述剩余电流互感磁芯套设于所要检测漏电情况的目标线路外,所述剩余电流采集线圈和剩余电流测试线圈均绕设于所述剩余电流互感磁芯上;
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要检测漏电情况的目标线路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剩余电流测试线圈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线路输入的高压电源信号转换为低压电源信号,并将所述低压电源信号提供至所述剩余电流测试线圈;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剩余电流测试线圈内生成模拟剩余电流,以模拟所述目标线路内发生漏电,同时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检测所述异常反馈单元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得到漏电检测功能的故障情况信息。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电连接的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线路的通断。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脱扣开关,所述脱扣开关设置于所述目标线路内,所述脱扣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线路通断。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电连接于所述脱扣开关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的脱扣控制单元,所述脱扣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有第一节点;
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
脱扣线圈,所述脱扣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脱扣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脱扣开关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异常反馈单元包括:
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两个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
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引脚的电连接点,所述控制单元的另一引脚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脱扣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异常反馈单元中的所述第四开关管为同一个开关管。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还包括剩余电流采集单元,所述剩余电流采集单元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两个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剩余电流采集线圈电连接,两个所述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引脚和所述异常反馈单元电连接,所述剩余电流采集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剩余电流采集线圈内的电流值,并发送漏电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和/或所述异常反馈单元。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还包括剩余电流测试单元,所述剩余电流测试单元包括测试开关管,所述测试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引脚电连接,所述测试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剩余电流测试线圈的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测试开关管的源极接地,所述测试开关管用于控制所述剩余电流测试线圈得电。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还包括按钮触发模块,所述按钮触发模块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测试按钮,所述测试按钮在按下时,给所述控制单元提供一触发信号。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自检电路还包括指示模块,所述指示模块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引脚电连接,当所述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出现故障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指示模块发出故障提示信号。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断路器,所述断路器采用的是如上述的检测电路,和/或者采用的是如上述的检测方法。
本申请中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在剩余电流互感磁芯上生成模拟剩余电流,以模拟目标线路内发生漏电,通过剩余电流采集线圈采集模拟漏电电流,控制单元对模拟漏电电流进行检测,以进行模拟漏电检测,通过异常反馈单元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来得到模拟漏电检测的结果,进而得到漏电检测功能的故障情况信息,即若异常反馈单元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为模拟漏电检测成功时,则故障情况信息为漏电检测功能正常,若异常反馈单元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为模拟漏电检测失败时,则故障情况信息为漏电检测功能异常,由于本申请中进行模拟漏电检测的电源输入是采用电源模块转换后的低压电源信号,因此漏电自检功能不再受单相电源负半周自检限制,可以通用于交直流系统中,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检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剩余电流采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自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申请,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申请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申请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电路、检测方法及断路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该检测电路包括:
漏电检测模块,漏电检测模块包括控制单元110、剩余电流互感磁芯101 以及与控制单元110电连接的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和异常反馈单元113,剩余电流互感磁芯101套设于所要检测漏电情况的目标线路 111外,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和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均绕设于剩余电流互感磁芯101上;
电源模块102,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入端与所要检测漏电情况的目标线路111电连接,电源输出端与控制单元110和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电连接,电源模块102用于将目标线路111输入的高压电源信号转换为低压电源信号,并将低压电源信号提供至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
其中,控制单元110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内生成模拟剩余电流,以模拟目标线路111内发生漏电,同时控制单元110通过检测异常反馈单元113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得到漏电检测功能的故障情况信息。
本申请中通过控制单元110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在剩余电流互感磁芯101上生成模拟剩余电流,以模拟目标线路111内发生漏电,通过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采集模拟漏电电流,控制单元110对模拟漏电电流进行检测,以进行模拟漏电检测,通过异常反馈单元113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来得到模拟漏电检测的结果,进而得到漏电检测功能的故障情况信息,即若异常反馈单元113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为模拟漏电检测成功时,则故障情况信息为漏电检测功能正常,若异常反馈单元113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为模拟漏电检测失败时,则故障情况信息为漏电检测功能异常,由于本申请中进行模拟漏电检测的电源输入是采用电源模块102转换后的低压电源信号,因此漏电自检功能不再受单相电源负半周自检限制,可以通用于交直流系统中,灵活性强。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模块102可采用开关电源或者线性电源,这里不做具体限定,电源模块102的电源输入端具有四个输入端,四个输入端分别对应电连接于交流电源(C,B,A,N)的四个电源线,电源模块102的电源输出端包括三个输出端,三个输出端分别电连接至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的第一端、控制单元110以及脱扣线圈的第二端(参照下文),通过电源模块102对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控制单元110以及脱扣线圈进行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10可以是中央处理模块(Central Processing Uni t,CPU)、电子控制单元110(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微控制单元110 110(Microcontroller Unit,MCU)、内存保护模块(Micro Processor Unit,MPU) 以及集成电路芯片(System on a Chip,SOC)中的任意一个。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10还可以是其他符合电路需求作用的控制单元11 0,本实施例中对控制单元110的规制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和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共同承接于剩余电流互感磁芯101的次级,其中,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用于感应目标线路111中剩余电流的变化,并将感应的剩余电流值作为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如下文所示)的输入,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用于生成模拟剩余电流,用于检验剩余检测电路的漏电检测功能是否正常,即起到漏电检测功能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和起到电路自检功能的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共用同一个剩余电流互感磁芯101,使电路更加简单实用。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电路还包括与漏电检测模块电连接的开关模块104,开关模块104用于控制目标线路111的通断。
开关模块104包括脱扣开关,脱扣开关设置于目标线路111内,脱扣开关电连接在交流电源(C,B,A,N)与外部器件之间且处于交流电源侧,脱扣开关用于控制目标线路111通断。正常情况下,脱扣开关保持闭合状态,一旦检测到目标线路111中存在过高的漏电流,就会控制脱扣开关断开,实现目标线路1 11和外部器件的漏电保护功能。
开关模块104包括电连接于脱扣开关与控制单元110之间的脱扣控制单元1 12,脱扣控制单元112用于控制脱扣开关的开合,脱扣控制单元112包括:
第一开关管Q1,第一开关管Q1的栅极与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1电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电连接有第一节点N1;
第二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Q2的栅极与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4电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接地,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
脱扣线圈,脱扣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电连接,脱扣线圈的第二端与脱扣开关和电源模块102电连接。
其中,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可以是MOS管或者三极管,第二开关管Q2也可以是可控硅元件,本实施例中对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规格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当对目标线路111进行漏电流检测时,控制单元110的引脚 IO1保持为高电平,使第一开关管Q1保持导通状态,当检测到目标线路111中存在剩余电流且剩余电流高于预设的阈值电流时,控制单元110的第四引脚IO 4或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如下文所示)输出高电平,使第二开关管Q2导通,进而使脱扣线圈通电,脱扣开关开启,使目标线路111断开,实现目标线路11 1中存在剩余电流时,通过开关模块104控制目标线路111断开,起到保护电路效果。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异常反馈单元113包括第三开关管和第二节点N2。
第四开关管Q4,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和漏极分别与控制单元110的两个引脚电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源极接地,在本实施例中,脱扣控制单元112中的第二开关管Q2和异常反馈单元113中的第四开关管Q4为同一个开关管,即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与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2电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漏极与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4电连接。
第二节点N2,第二节点N2为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与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 O2的电连接点,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3电连接至第二节点N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节点N2的电平变化即为异常反馈单元113所反馈至所述控制单元110的异常反馈信号。
由于本申请中的检测电路具有以下两种功能:
(1)对目标线路111进行漏电检测的功能;
(2)对检测电路自身进行漏电检测功能自检的功能;
且由于对检测电路自身进行漏电检测功能自检的过程中,如果开关模块1 04保持运行,则控制单元110容易在检测到模拟的漏电电流时,也输出控制信号至脱扣控制单元112,进而控制脱扣开关脱扣,使目标线路111断开。因此,在进行电路漏电功能自检时,需要将开关模块104停止运行,以避免由于电路自检时导致目标线路111频繁断开的情况。
因此,在电路漏电功能自检的具体应用过程中,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1 保持为低电平,使第一开关管Q1保持断开状态,同时,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 2持续输出高电平,控制单元110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在剩余电流互感磁芯101上生成模拟剩余电流,控制单元110检测到模拟剩余电流高于预设的阈值电流时,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4变化为高电平,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二节点N2处的电压拉低,此时控制单元110引脚IO3端口检测到第二节点N2处的高电平被拉为低电平,即异常反馈单元113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为第二节点N2处的高电平被拉为低电平,表示模拟漏电检测成功,自检成功,则对应的故障情况信息为漏电检测功能正常,若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4变化为高电平,第二开关管Q2不导通,或者控制单元110引脚IO3端口检测到第二节点N2处的高电平没有被拉低,即表示异常反馈单元113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为第二节点N2处仍为高电平,表示模拟漏电检测失败,自检失败,则表示检测电路的漏电检测功能异常。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漏电检测模块还包括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电连接于控制单元110的引脚ADC和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 07之间,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两个信号输出端,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的信号输入端与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电连接,剩余电流采集单元 105的一个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单元110的引脚ADC电连接,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 05的另一个信号输出端与异常反馈单元113中第四开关管Q4的栅极电连接。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用于检测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内的电流值,并发送漏电检测信号至控制单元110和/或异常反馈单元113。
具体的,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用于处理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中感应的电流变化,可以将感应到的剩余电流值作为控制单元110的引脚ADC的输入,也可以单独处理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中感应的电流变化,在对目标线路111进行漏电检测或者对检测电路的漏电检测功能进行自检的过程中,当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输入的剩余电流值超过设定阈值时,控制单元110或剩余电流采集单元 105均可以控制第二开关管Q2(第四开关管Q4)导通。
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可以是有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处理电路,也可以是专用剩余电流采集芯片组成的电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包括运算放大器IC1-1、电容C1、电容C2、电阻R2以及电阻R3,运算放大器IC1-1的同向输入端与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的第一端电电连接,运算放大器IC1-1的反向输入端与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的第二端电电连接,电阻R2 的一端和电容C2的一端共同电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同时电电连接于运算放大器IC1-1的同向输入端,电容C1的两端分别电电连接于运算放大器IC1-1的反向输入端和运算放大器IC1-1的输出端,电阻R3与电容C 1并联电电连接。输入至运算放大器IC1-1的剩余电流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器IC1- 1进行放大后,输入至控制单元110的引脚ADC,通过控制单元110对剩余电流信号进行检测。
其中,运算放大器IC1-1为运算放大器集成芯片,在本实施例中运算放大器集成芯片可以是型号为OP07系列或OP27系列的精密双极性输入级运算放大器,也可以是其他型号的双极性运算放大器,这里不做限定。另外,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也可以是专用剩余电流采集芯片组成的电路,如VG54123、FM2 147、FM2149等。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漏电检测模块还包括剩余电流测试单元103,剩余电流测试单元103包括测试开关管Q3,测试开关管Q3的栅极与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7电连接,测试开关管Q3的漏极与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的第二端电连接,测试开关管Q3的源极接地。测试开关管Q3用于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得电。其中,测试开关管Q3可以是MOS管或者三极管,本实施例中对测试开关管Q3的规格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通常是在进行电路漏电功能自检时,采用测试开关管Q3 来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得电,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控制开关模块104断开,即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1保持为低电平,使第一开关管Q1保持断开状态,同时,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7持续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波值,测试开关管Q3根据脉冲宽度调制波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通断。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漏电检测模块还包括按钮触发模块109,按钮触发模块包括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测试按钮K1,测试按钮K1在按下时,给控制单元提供一触发信号。
具体的,按钮触发模块109包括测试按钮K1和第一电阻R1,测试按钮K1 的第一极与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6电连接,测试按钮K1的第二极接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电源Vdd,第二端电连接于测试按钮K1的第一极与控制单元110的电连接点处。在检测电路处于对目标线路111进行漏电流检测的状态下,测试按钮K1便于用户手动触发检测电路进行漏电检测功能的自检,具体应用过程中,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1保持为高电平,使第一开关管Q1保持导通状态,用户按下测试按钮K1,控制单元110检测到测试按钮K1按下后,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7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波,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导通时,电源模块102的电源输出端输出低压电源信号至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从而模拟出漏电电流,若脱扣控制单元112控制脱扣开关断开,则检测电路的漏电检测功能正常,若脱扣开关无反应,则检测电路的漏电检测功能异常。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自检电路还包括指示模块106,指示模块10 6与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5电连接,当控制单元110检测到漏电检测模块出现故障时,控制单元110控制指示模块106发出故障提示信号。当检测电路自检失败或者检测电路检测到目标线路111出现剩余电流漏电时,指示模块106则发出故障提示信号,指示模块106发出故障提示信号的方式可以是本地声光指示,也可以是通过远程通讯方式进行指示报警。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指示模块106 也可以进行自检电路的运行状态指示。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应用检测电路,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方法,应用于本申请上述的检测电路中,检测方法包括:
控制单元110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内生成模拟剩余电流,以模拟所要检测漏电情况的目标线路111内发生漏电;
控制单元110通过检测异常反馈单元113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得到漏电检测功能的故障情况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10内预设有时间周期,在预设的时间周期内进行一次检测电路的漏电检测功能的检测,时间周期可以是可以人为设定,也可以是控制单元110内默认设定的。
控制单元110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内生成模拟剩余电流,包括:
在预设的一个时间周期内,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7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波;
测试开关管Q3根据脉冲宽度调制波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通断;
当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通电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在剩余电流互感磁芯101上生成模拟剩余电流。
即当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导通时,电源模块102的电源输出端输出低压电源信号至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从而实现模拟目标线路111发生漏电。
控制单元110通过检测异常反馈单元113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得到漏电检测功能的故障情况信息,包括:
当控制单元110检测到的异常反馈信号为第二节点N2处的高电平被拉为低电平,即表示模拟漏电检测成功,自检成功,则对应的故障情况信息为漏电检测功能正常;
当控制单元110检测到的异常反馈信号为第二节点N2处仍为高电平,即表示模拟漏电检测失败,自检失败,则表示检测电路的漏电检测功能异常。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前文所提到,在进行电路漏电功能自检时,需要将开关模块104停止运行,以避免由于电路自检时导致目标线路111 频繁断开的情况。
因此,在控制单元110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内生成模拟剩余电流之前,方法还包括:
获取开关模块104的停止信号;
根据停止信号,控制单元110控制开关模块104停止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准备进行检测电路自身进行漏电检测功能自检操作时,控制单元110生成开关模块104的停止信号,并根据停止信号,控制单元110控制开关模块104停止运行,即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1输出低电平,第一开关管 Q1保持断开状态。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实现检测电路的两种功能不同步进行,即对目标线路111进行漏电检测的功能和对检测电路自身进行漏电检测功能自检的功能不同步进行,在本申请中,设定对目标线路111进行漏电检测的操作和对检测电路自身进行漏电检测功能自检的操作分别在不同的时段进行。
因此,在获取开关模块104的停止信号之前,方法还包括:
获取延时时长t;
在目标线路111上电启动时或者在检测电路上电启动时,控制单元110启动延时,并对应形成启动后的延时时长t。
将延时时长t与预设的时长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时长比较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时长比较结果包括时长比较结果为延时时长t小于或者等于时长阈值和时长比较结果为延时时长t大于时长阈值,其中,时长阈值可以是在检测电路开始运行之前,预先设置于控制单元110内,也可以是控制单元1 10在出厂是默认设置的。
当时长比较结果为延时时长t小于或者等于时长阈值时,则得到启动信号,启动信号指示控制单元110控制开关模块104启动运行;
具体的,时长比较结果为延时时长t小于或者等于时长阈值时,则此时启动信号为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1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当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 1输出高电平时,第一开关管Q1保持导通状态,开关模块104启动运行,通过检测电路对目标线路111中剩余电流进行检测。
当时长比较结果为延时时长t大于时长阈值时,则得到停止信号,停止信号指示控制单元110控制开关模块104停止运行;
具体的,时长比较结果为延时时长t大于时长阈值时,则此时停止信号为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1输出的低电平信号,当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1输出低电平时,第一开关管Q1保持关断状态,开关模块104停止运行,通过检测电路在设定的时间周期内进行一次检测电路漏电检测功能的自检。
在本实施例中,在目标线路111上电启动时或者在检测电路上电启动时,控制单元110启动延时,当延时时长t未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时,检测电路对目标线路111中剩余电流进行检测,当延时时长t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时,检测电路在设定的时间周期内进行一次检测电路漏电检测功能的自检,从而实现了检测电路两种操作在两个时段分别独立进行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单元110通过检测异常反馈单元113 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得到漏电检测功能的故障情况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
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接收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输入的电流,并输出电流采集信号至控制单元110;
控制单元110根据电流采集信号输出第一漏电检测信号至异常反馈单元11 3;
异常反馈单元113根据第一漏电检测生成异常反馈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用于对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中感应的剩余电流进行采集和处理,并输出处理后的电流值至控制单元110的引脚AD C,通过控制单元110判断剩余电流大小是否超过设定的剩余电流阈值。
其中,控制单元110输出的第一漏电检测信号即为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4 输出的信号,第一漏电检测信号用于控制第四开关管Q4的通断,第一漏电检测信号包括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当剩余电流大小超过设定的剩余电流阈值时,第一漏电检测信号为高电平,当剩余电流大小不超过设定的剩余电流阈值时,第一漏电检测信号为低电平;
当第一漏电检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异常反馈单元113中第四开关管Q4 导通,第二节点N2处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为第二节点N2处的高电平被拉为低电平;
当第一漏电检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异常反馈单元113中第四开关管Q4 断开,第二节点N2处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为第二节点N2处仍为高电平。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单元110通过检测异常反馈单元113 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得到漏电检测功能的故障情况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
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接收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输入的电流,并输出第二漏电检测信号至异常反馈单元113;
异常反馈单元113根据第二漏电检测生成异常反馈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剩余电流采集单元105用于对剩余电流采集线圈107中感应的剩余电流进行采集、处理以及用于判断剩余电流大小是否超过设定的剩余电流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构输出第二漏电检测信号至异常反馈单元113。
其中,第二漏电检测信号用于控制第四开关管Q4的通断,第二漏电检测信号包括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当剩余电流大小超过设定的剩余电流阈值时,第二漏电检测信号为高电平,当剩余电流大小不超过设定的剩余电流阈值时,第二漏电检测信号为低电平;
当第二漏电检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异常反馈单元113中第四开关管Q4 导通,第二节点N2处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为第二节点N2处的高电平被拉为低电平;
当第二漏电检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异常反馈单元113中第四开关管Q4 断开,第二节点N2处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为第二节点N2处仍为高电平。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在检测电路在对目标线路111进行漏电检测时,同时能够对检测电路的漏电检测功能进行检测的目的,控制单元 110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内生成模拟剩余电流,还可以包括:
当时长比较结果为延时时长小于或者等于时长阈值,控制单元110控制开关模块104启动运行时,
控制单元110检测测试按钮K1发出的手动检测触发信号;
根据手动检测触发信号,控制单元110控制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内生成模拟剩余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按钮K1按下,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6检测到手动检测触发信号的同时,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7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波,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导通时,电源模块102的电源输出端输出低压电源信号至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从而模拟出漏电电流,此时控制单元110检测到模拟漏电电流,若脱扣控制单元112控制脱扣开关断开,则检测电路的漏电检测功能正常,若脱扣开关无反应,则检测电路的漏电检测功能异常。
由于该检测电路的漏电检测功能的自检方式是通过手动触发测试按钮K1 的方式进行,因此可以人为避免脱扣开关频繁脱扣的问题。
为了方便对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如图2和图3所示,结合本申请中的检测电路和检测方法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个整体的说明。
在目标线路111上电启动时或者在检测电路上电启动时,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1输出高电平,并启动延时,形成延时时长t;
在延时时长t内,第一开关管Q1导通,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6检测试按钮 K1是否按下,同时控制单元110检测目标线路111中剩余电流值是否超过阈值的情况,如果检测到测试按钮K1按下或主回路剩余电流值超过阈值等情况,则可通过控制单元110的IO4输出高电平控制开关模块104通电,触发脱扣开关开启,使目标回路脱扣;
如果控制单元110未检测到测试按钮K1是否按下或者目标线路111中剩余电流值是否超过阈值等情况,则判断延时时间t是否超过设定的时长阈值;
如果延时时间t超过设定阈值,则使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1输出低电平,从而使开关模块104断开,此时目标线路111不会脱扣;
同时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2输出高电平,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7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波(PWM波)使第三开关管Q3间歇性导通,第三开关管Q3导通后剩余电流测试线圈108内产生模拟漏电,此时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4或剩余电流采集处理电路输出高电平,使第四开关管Q4导通,控制单元110的引脚IO3则可检测到IO2输出的高电平被拉为低电平,此时自检成功;
如果第四开关管Q4未导通,则自检失败,指示模块106可输出报警。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断路器,断路器采用的是如上述的检测电路,和/或者采用的是如上述的检测方法。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检测电路、检测方法及断路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漏电检测模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剩余电流互感磁芯以及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剩余电流采集线圈、剩余电流测试线圈和异常反馈单元,所述剩余电流互感磁芯套设于所要检测漏电情况的目标线路外,所述剩余电流采集线圈和剩余电流测试线圈均绕设于所述剩余电流互感磁芯上;
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与所要检测漏电情况的目标线路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剩余电流测试线圈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线路输入的高压电源信号转换为低压电源信号,并将所述低压电源信号提供至所述剩余电流测试线圈;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剩余电流测试线圈内生成模拟剩余电流,以模拟所述目标线路内发生漏电,同时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检测所述异常反馈单元反馈的异常反馈信号,得到漏电检测功能的故障情况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电连接的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线路的通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脱扣开关,所述脱扣开关设置于所述目标线路内,所述脱扣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目标线路通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电连接于所述脱扣开关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的脱扣控制单元,所述脱扣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有第一节点;
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
脱扣线圈,所述脱扣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脱扣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脱扣开关和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反馈单元包括:
第四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两个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接地;
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为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引脚的电连接点,所述控制单元的另一引脚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节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控制单元中的所述第二开关管和所述异常反馈单元中的所述第四开关管为同一个开关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还包括剩余电流采集单元,所述剩余电流采集单元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两个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剩余电流采集线圈电连接,两个所述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引脚和所述异常反馈单元电连接,所述剩余电流采集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剩余电流采集线圈内的电流值,并发送漏电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和/或所述异常反馈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还包括剩余电流测试单元,所述剩余电流测试单元包括测试开关管,所述测试开关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一引脚电连接,所述测试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剩余电流测试线圈的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测试开关管的源极接地,所述测试开关管用于控制所述剩余电流测试线圈得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还包括按钮触发模块,所述按钮触发模块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测试按钮,所述测试按钮在按下时,给所述控制单元提供一触发信号。
10.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采用的是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检测电路。
CN202122214735.2U 2021-09-13 2021-09-13 检测电路及断路器 Active CN215990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4735.2U CN215990178U (zh) 2021-09-13 2021-09-13 检测电路及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4735.2U CN215990178U (zh) 2021-09-13 2021-09-13 检测电路及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90178U true CN215990178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65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14735.2U Active CN215990178U (zh) 2021-09-13 2021-09-13 检测电路及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901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5589A (zh) * 2022-04-14 2022-08-05 无锡友达电子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5589A (zh) * 2022-04-14 2022-08-05 无锡友达电子有限公司 漏电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6014B2 (en) Circuit protection device with automatic fault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function
US10578662B2 (en) Grounding detec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pool system
CN103208776A (zh) 具有故障自检功能的断路器电路
CN104833855B (zh) 对高压设备的绝缘电阻在线监测的报警仪
CN106208705A (zh) 检测开关型电源中的辅助绕组的开路连接
CN215990178U (zh) 检测电路及断路器
CN106526267A (zh) 一种单相智能防窃电电能表及其降低功耗的方法
CN106992668B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输入直流电源
CN104459283A (zh) 用于10kv放电感电语音提示高压接地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11705717B2 (en) Ground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CN114512954A (zh) 检测电路、检测方法及断路器
CN205847076U (zh) Ac‑dc电源
US2010032766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measure load type and exclude the human body model
CN205427505U (zh) 零功耗待机电路及电子产品
CN104578744B (zh) 负载分级启动电路及相应漏电保护器
CN105914723B (zh) 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切换装置
JP2002044856A (ja) 漏電リレー
CN206283051U (zh) 无线智能漏电保护插座
CN205846688U (zh) 小型漏电过欠压保护控制电路
CN205863908U (zh) 剩余电流断路器的切换装置
CN203376433U (zh) 漏电检测电路
CN208672722U (zh) 一种直流负载故障状态检测电路
RU134721U1 (ru) Блок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я импульсный
CN110726249B (zh) 漏电保护装置、方法及电热水器
CN112834950A (zh) 一种漏电检测电路、漏电保护电路及家用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Bangle

Inventor after: Leng Youwei

Inventor after: Xu Shaobo

Inventor after: Cai Youfeng

Inventor after: Ke Yimeng

Inventor after: Sun Zhaozhao

Inventor after: Sun Xugu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Bangle

Inventor before: Cai Youfeng

Inventor before: Ke Yimeng

Inventor before: Sun Zhaozhao

Inventor before: Sun Xugu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