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4089U - 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4089U
CN215984089U CN202122659861.9U CN202122659861U CN215984089U CN 215984089 U CN215984089 U CN 215984089U CN 202122659861 U CN202122659861 U CN 202122659861U CN 215984089 U CN215984089 U CN 215984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flange
flange plate
end cover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598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秀顺
唐先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etterdevice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etterdevice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etterdevice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etterdevice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598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4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4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4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盘和第二连接法兰盘,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盘和第二连接法兰盘的周侧均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二定位孔;所述换热管的内壁安装有螺旋扰流槽;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盘和第二连接法兰盘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与第一连接法兰盘和第二连接法兰盘分别通过多个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的换热管与螺旋扰流槽,既可以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在零部件发生损坏时,也可以进行快速更换,从而使其整体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湍流换热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
背景技术
湍流传热是指流体作湍流流动时发生的传热。因其质点作不规则运动,流场中各种量随时间和空间坐标发生紊乱的变化,导致管中心处温度与管壁处的温度差较小,换热效率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湍流传热得以广泛应用。湍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也称为稳流或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不再清楚可辨,流场中有许多小漩涡,层流被破坏,相邻流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混合。这时的流体作不规则运动,有垂直于流管轴线方向的分速度产生,这种运动称为湍流,又称为乱流、扰流或紊流。
湍流传热相较于光滑的层流传热,具有更高的热交换效率,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湍流换热器,但现有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结构设计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都是一体式的结构设计,虽然不影响正常的使用,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日常的保养维护,在零部件发生损坏时,就需要整体的更换,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都是一体式的结构设计,虽然不影响正常的使用,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日常的保养维护,在零部件发生损坏时,就需要整体的更换,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盘和第二连接法兰盘,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盘和第二连接法兰盘的周侧均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和多个第二定位孔;
所述换热管的内壁安装有螺旋扰流槽;
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盘和第二连接法兰盘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与第一连接法兰盘和第二连接法兰盘分别通过多个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口,所述第二端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与第一连接法兰盘、第二连接法兰盘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设计的换热管与第一连接法兰盘、第二连接法兰盘整体结构更为简单牢固。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与第一连接法兰盘、第二连接法兰盘均是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换热管与第一连接法兰盘、第二连接法兰盘不仅结构牢固,同时也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与螺旋扰流槽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的换热管与螺旋扰流槽可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在零部件发生损坏时,也可以进行快速更换。
优选的,所述螺旋扰流槽呈螺旋状结构设计,且螺旋扰流槽的外径与换热管的内径相同,呈螺旋状结构设计的螺旋扰流槽可以对注入的水流起到一定的扰流作用,从而形成湍流,以便提高整体的换热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法兰盘和第二连接法兰盘相对应对接法兰盘,通过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内侧均固定连接与第一连接法兰盘和第二连接法兰盘相对应对接法兰盘,既便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与换热管的安装固定,同时也便于快速安装拆卸。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盖与进水口、第二端盖与出水口均相互贯通,通过使第一端盖与进水口、第二端盖与出水口均相互贯通,从而使热水能够经进水口进入第一端盖和换热管,然后再经第二端盖和出水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的换热管与螺旋扰流槽,既可以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在零部件发生损坏时,也可以进行快速更换,从而使其整体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呈螺旋状结构的螺旋扰流槽,可以对注入的水流起到一定的扰流作用,从而形成湍流,以便提高整体的换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简单的换热结构,更便于日常的检修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机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的主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1、换热管;2、第一连接法兰盘;3、第二连接法兰盘;4、第一定位孔;5、第二定位孔;6、螺旋扰流槽;7、第一端盖;8、第二端盖;9、第一固定螺栓;10、第二固定螺栓;11、进水口;1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包括换热管1,换热管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的周侧均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4和多个第二定位孔5;换热管1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第二连接法兰盘3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设计的换热管1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第二连接法兰盘3整体结构更为简单牢固;换热管1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第二连接法兰盘3均是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的换热管1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第二连接法兰盘3不仅结构牢固,同时也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
如图2-3所示,换热管1的内壁安装有螺旋扰流槽6;换热管1与螺旋扰流槽6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的换热管1与螺旋扰流槽6可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在零部件发生损坏时,也可以进行快速更换;螺旋扰流槽6呈螺旋状结构设计,且螺旋扰流槽6的外径与换热管1的内径相同,呈螺旋状结构设计的螺旋扰流槽6可以对注入的水流起到一定的扰流作用,从而形成湍流,以便提高整体的换热效率。
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8,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8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分别通过多个第一固定螺栓9和第二固定螺栓10固定连接,第一端盖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口11,第二端盖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口12;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8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相对应对接法兰盘,通过在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8的内侧均固定连接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相对应对接法兰盘,既便于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8与换热管1的安装固定,同时也便于快速安装拆卸;第一端盖7与进水口11、第二端盖8与出水口12均相互贯通,通过使第一端盖7与进水口11、第二端盖8与出水口12均相互贯通,从而使热水能够经进水口11进入第一端盖7和换热管1,然后再经第二端盖8和出水口12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热水能够经进水口11进入第一端盖7和换热管1,然后再经第二端盖8和出水口12排出,换热管1的内壁安装有螺旋扰流槽6;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的换热管1与螺旋扰流槽6可进行快速安装和拆卸,在零部件发生损坏时,也可以进行快速更换;螺旋扰流槽6呈螺旋状结构设计,且螺旋扰流槽6的外径与换热管1的内径相同,从而可以对注入的水流起到一定的扰流作用,从而形成湍流,以便提高整体的换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包括换热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的周侧均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4)和多个第二定位孔(5);
所述换热管(1)的内壁安装有螺旋扰流槽(6);
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8),所述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8)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分别通过多个第一固定螺栓(9)和第二固定螺栓(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盖(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口(11),所述第二端盖(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水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第二连接法兰盘(3)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第二连接法兰盘(3)均是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与螺旋扰流槽(6)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扰流槽(6)呈螺旋状结构设计,且螺旋扰流槽(6)的外径与换热管(1)的内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7)和第二端盖(8)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连接法兰盘(2)和第二连接法兰盘(3)相对应对接法兰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7)与进水口(11)、第二端盖(8)与出水口(12)均相互贯通。
CN202122659861.9U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 Active CN215984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9861.9U CN215984089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9861.9U CN215984089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4089U true CN215984089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1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59861.9U Active CN215984089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4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5589B (zh) 一种双管程独立换热的球形换热器
CN204007233U (zh) 一种连续螺旋折流板u型管式换热器
CN203881200U (zh) 一种折流板开锥形孔形式的换热器
CN207006929U (zh) 管壳式换热器
CN105937857A (zh) 一种适用于三流体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05258533A (zh) 具有分形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
CN215984089U (zh) 一种高效的湍流换热器导热组件
CN203893704U (zh) 一种非等距双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09857695U (zh) 一种增强热量回收的换热器
CN101551205A (zh) 螺旋肋片自支撑换热器
CN207797806U (zh) 一种异形管翅换热器
CN109827335A (zh) 一种全模块化烟道式挤压铝冷凝换热器
CN103307911A (zh) 矩形全焊接u形管式热网加热器
CN110207508A (zh) 一种换热器
CN206347902U (zh) 一种高效钛材同轴套管换热器
CN201764885U (zh) 一种地暖热交换管道
CN202304502U (zh) 圆柱形换热器
CN202255016U (zh) 六角形强化换热针形管
CN201104137Y (zh) 螺旋折流板支撑异形管管束冷凝器
CN200993547Y (zh) 带有异型孔的折流板
CN203024627U (zh) 一种圆形孔板贫溶剂冷却器
CN108731513B (zh) 一种扭转流管壳式换热器
CN203273922U (zh) 一种基于螺旋形径向扰流的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04535491U (zh) 水-水改进型板式换热器
CN206235200U (zh) 外导流折流杆u管u壳纯逆流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